文|令狐伯光
今天,伯光在網絡上瞎逛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個新聞。
國內的官方的電視劇拍攝公案表,有一部「積壓大劇」再次進入觀眾的眼帘。
章子怡、周一圍主演的古裝大劇《帝凰業》再次更名。這部劇改編自寐語者的小說《帝王業》,最開始的海報改了一個字。
後來改名叫《江山故人》,今天的公示表顯示改為《上陽賦》,共計80集。
現在媒體的宣傳是預計今年播出,但國內這種劇沒官宣就別信。
回到這部電視劇上,伯光看到這個新聞大概有三個感覺。
一是這個劇組你們改名字,是不是照著其它作品照著抄。
《帝凰業》改成《江山故人》,很像是模仿賈樟柯的電影《山河故人》呢?
現在《江山故人》改成《上陽賦》,是不是借鑑正午陽光的《清平樂》?
二是現在的電視劇,我個人是30集以上的都追不動了,80集還不得追到天荒地老。
如果本劇像年初《新世界》一樣的注水,簡直是場噩夢。
三是如果站到章子怡的角度,還是寧願浪費錢也別放出來了。
因為這部劇除非是劉曉慶版《武則天》的水平,否則章子怡的首部電視劇,很可能撲得比周迅的《如懿傳》還慘。
01
章子怡首部電視劇?
老實說,章子怡這個首部電視劇能分析的地方不多。
因為這部電視劇捂得太嚴了,除了參與的演員和劇組,圈內圈外的媒體所知不多。
章子怡是在《演員的誕生》,認識了當時前來參賽的周一圍。同時還力挺那一屆的冠軍周一圍,造就兩人合作這部電視劇。
其它消息就是下面這些零星消息。
2018年11月份,《帝凰業》歷經273天的拍攝,正式殺青。
另外還有幾張開機照,中間有幾張演員合拍照,然後就沒有了。
2018年拍攝完畢,以為2019年會播出。結果一整年過去了,別說電視劇播出,這部劇的官播快兩年都沒有動靜。
2018春節過後,之後再無波瀾!
當然,這次改名《上陽賦》算是一次新聞。
伯光去查了下導演、編劇和主創團隊,不得不說陣容還是蠻強大的。
導演侯詠內地老牌導演,參與過《大宅門》《我的父親母親》的拍攝,自己導演的古裝劇口碑最高的是《臥薪嘗膽》。
這位侯詠導演主要身份是攝影,猜測作品的服化道和美術審美應該不錯。
本劇還有位導演程源海身份一樣,攝影出身也當過副導演,比如周迅的《如懿傳》。
編劇羅松,居然沒有任何履歷。
除了章子怡和周一圍,其它演員還包括楊祐寧、惠英紅、趙雅芝、史可、于和偉和左小青等,演員陣容非常強大。
但除了這些主創履歷和寥寥幾張劇照,真的沒有其它物料了。
哪怕你放個先導預告也好,至少能大致看看電視劇的美術風格,服化道是否精良,演員造型和角色的大概人設。
不過,這些統統都沒有。
所以這部劇成色如何,真的難以預測!
02
章子怡首部電視劇
既然物料太少難以預測,那麼又何敢信誓旦旦說播出必撲?
章子怡的《上陽賦》播出必撲倒不一定,但是撲街的機率是真的蠻高的。
原因非常簡單:《上陽賦》如果現在播出,或者2020年下半年播時機不對,因為中國古裝大劇的形勢變了。
《上陽賦》這部劇最大的看點是什麼呢?
按照當前宣傳和各種物料來看,其實也就兩個。
一是章子怡首部電視劇,這是最大的看點也是最大的噱頭。
二是章子怡的首部電視劇,她的人脈資源帶來不錯的主創陣容。
但是,這兩點又基本都圍繞著第一點。
——章子怡!
畢竟主創和演員陣容這個東西,現在電視劇未播都不好說。
章子怡是華語地區中生代女演員的榜首,可能有些網友會說周迅也不差。但周迅影響只限於國內,在國際上還是認章子怡。
章子怡從來沒有演過電視劇,坊間傳聞是張藝謀勸她說:永遠不要演電視劇,那是要毀演技的!
章子怡的首部電視劇,自然而然成為了最大的看點,也是最大的噱頭。
但難道電影演員的章子怡,便一定能造就部爆款電視劇了?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最佳例子就是陳坤和周迅。
陳坤的兩部電視劇《脫身》和《天盛長歌》。周迅的《紅高粱》還可以,但《如懿傳》和《不完美的女人》。
這些劇成績不能說撲街,但在國內真不是爆款電視劇。
什麼是爆款電視劇呢?
看看孫儷的《甄嬛傳》,胡歌的《琅琊榜》,其它如《延禧攻略》和《慶餘年》等。
03
《上陽賦》是下個《清平樂》?
這篇稿子最開始的時候,伯光對這部劇的結論是。
《上陽賦》除非質量達到劉曉慶版《武則天》或者孫儷《甄嬛傳》的水平,否則很有可能撲得比周迅的《如懿傳》還要慘。
原因前面也說過,現在國產古裝劇的形勢變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女性向」古裝劇的形勢,徹底變了。
2000年後中國的流行文化,特別是內地流行文化當中。網絡小說是唯一一個有意無意發展成熟,發展到巔峰過後,甚至對國外形成文化軟實力的產業!
2010年過後,中國影視產業雖然亂象有著很多,但整體形勢是迅速向上發展的,看看國產電影節節攀升的票房。
電視劇領域也是一樣。
又因為種種原因,網絡小說成為中國影視劇改編的重頭。
同時又因為社會上的精神思潮,與文化領域形成一種呼應。
反正,自從2011年的《步步驚心》《甄嬛傳》,讓「宮鬥」這個女性題材達到巔峰後。
後面廣泛出現了《武媚娘傳奇》《錦繡未央》等等。這種由原本的「後宮鬥爭」,轉型到朝堂的「女政治家崛起」的女性題材。
同時,還有港臺團隊生產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等。這種把原本地下的人類鬥爭,轉到天上的神仙鬥爭的女性題材。
一句概括:2010年左右到2017年左右,各種各樣的大女主劇在國內非常的盛行!
2017年過後,國內古裝劇的形勢開始變化,大女主劇開始轉型,結果搞得非常的糾結,導致市場上大量古裝大劇不上不下。
章子怡的《上陽賦》,它恰好踩在這個時間線上。
2017年立項,2018年開拍,2019年初拍攝結束。
如果它出現在2017年左右,可能命運還會好一些。
2017年左右:當時的大女主古裝劇是「瑪麗蘇」的天下。
2015年範冰冰的《武媚娘傳奇》現在看來很爛吧,但在當年是爆款。
2016年,唐嫣的《錦繡未央》是一樣的。
2017年,唐藝昕主演的《獨步天下》就有些不行,因為瑪麗蘇大女主劇開始過時了。
同年火爆的正巧是《延禧攻略》,無論人設和內容都是「爽劇」。同期壓抑的《如懿傳》,你不能說它撲了,但它成績就不能比。
所以,《上陽賦》如果在2018年或者2019播出,憑藉章子怡的身份和首部電視劇的噱頭,超強的主創陣容。
伯光斷言,絕對能夠引起一波爆炸的熱度。
2020年左右:《上陽賦》雖然不知道這到底是「瑪麗蘇」大女主劇,還是部轉型「歷史劇」類的大女主劇,但根據目前的物料來看,猜測後者居多。
國產劇市場已有的古裝大劇的例子,結果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這個時候,我們的《清平樂》終於登場了。
《清平樂》高開低走,後來被廣泛批評為「偽高級劇」和「偽精緻」。
它最大的問題就是轉型失敗,企圖融合嚴肅向的「歷史劇」與女性向的「言情劇」,結果造成敘事和結構的嚴重失衡。也就是朝堂線和後宮線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敘事沒有重點角色分裂,什麼都想講好結果什麼都沒講好。
近幾年同樣問題的劇,又不止一部《清平樂》
《天盛長歌》難道沒有問題嗎?《鶴唳華亭》難道沒有問題嗎?
我人再仔細看看三部劇的組合,都是內地嚴肅劇導演團隊,實力派演員搭配老戲骨,外加改編自女頻網絡小說大ip。
哎喲。
章子怡的《上陽賦》,真是哪哪兒全都符合了。
實際上,這些劇誕生就是宮鬥劇拍到巔峰難以突破,瑪麗蘇大女主劇已經過時,2015年改編女頻網絡小說的《琅琊榜》的大爆。
後來,很多劇都想要複製《琅琊榜》的成功。
它們企圖將女頻網絡小說的宮廷傳奇劇的女性視角,改編成歷史劇的男性視角(男女雙主角),結果都是製作越來越精良了,演員的演技也開始沒有問題了。但最後問題全集中在劇本上面,只是出的問題不一致。
你既不想」瑪麗蘇「大女主劇一樣,把」嚴肅的政治鬥爭「簡化成角色一切為了愛情(也過時了)。又做不到男女視角敘事的完美融合。
反正就是:太糾結了,也太分裂了。
你們不撲街誰撲街?
你們不被罵「偽高級」誰又是「偽高級」呢?
尾聲
國產劇能播出就贏了
最後,章子怡的《上陽賦》就是這樣。
除非真正做到古代女性政治家憑實力上位的劉曉慶版《武則天》一樣,或者徹底碾壓周一圍的男主成為大女主。
這部劇即使真的開播,也面臨《天盛長歌》《鶴唳華亭》和《清平樂》的結果。
不過,現在的國產劇真的開播就贏了。但章子怡的身份特殊點,如果想保持電影演員的高傲,自然是虧錢也別開播了。
最後,根據已經透露的服化道和物料。
我個人怎麼感覺章子怡這部《上陽賦》,似乎和範冰冰的《巴清傳》更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