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推出第三次大經濟刺激計劃,總規模達7080億美元。同日,日本內閤府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經濟年化增長率達22.9%。
在經濟連續3個季度下滑後,大幅增長的數字似乎表明日本正從新冠疫情引發的衰退中復甦,那麼菅義偉為何顯得如此心急火燎推出大額經濟刺激計劃?
先後三次「砸錢」 這次有何不同?
為緩解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日本此前已經通過了兩輪經濟刺激計劃,總支出達235萬億日元(2.25萬億美元),佔日本GDP的40%。與本次經濟刺激方案相比,前兩輪方案側重於拉動內需,刺激受疫情打擊的日本消費,救助對象主要為個人、家庭和中小企業。
△今年4月,安倍政府推出108兆日元緊急經濟刺激對策(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而本輪刺激方案著眼於轉變產業結構,約佔直接財政支出40%的預算(18.4萬億日元)將投資到綠色能源、數位技術、遠程教育以及移動通信領域。至於為何產生如此巨大的轉變,一份關於菅義偉的民調顯露出了端倪。
旅行補貼刺激消費效果有限 反被詬病加速疫情惡化
日本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首相菅義偉領導的內閣支持率降至50.3%,較上月63%的支持率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居高不下。而超過50%的受訪者認為,日本政府推出「Go To Travel」計劃是導致日本疫情暴發的原因。
△Go To Campaign計劃概要(圖片來源:日本觀光廳網頁)
「Go To Travel」,是日本政府於今年7月22日推出的「Go To Campaign」旅遊補助計劃之一。在該計劃下,政府將補貼民眾在國內出遊時的餐飲、住宿和購物等費用,以刺激個人消費、振興停滯的旅遊業並帶動地方經濟。由於當時日本疫情已有所反彈,地方政府和民眾對該計劃的質疑聲不斷。儘管如此,補貼計劃還是被如期推出,並使日本出遊人流增加。據日本觀光9月30日公布的住宿旅行統計數據顯示,8月日本各類住宿設施接待日本遊客2605萬人次,比7月增加470萬人次;酒店客房入住率與7月相比上升2.5個百分點,達到32.1%。
進入10月,日本面臨第三撥疫情,餐飲店等聚集性病例激增。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不強制對參加「Go To Travel」的遊客進行事先檢測,且將人口稠密的東京也列入該計劃範圍;另一方面,「Go To Eat」使感染風險增加,日本醫師協會會長中川俊男指出,該計劃為政府發起,這讓民眾放鬆了應有的警惕。
△日本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曲線圖
此外,數據還顯示,儘管「Go To」計劃提升了日本的國內消費使得日本第三季度個人消費環比增加了5.1%,但是疫情的再次暴發讓該計劃的效果大打折扣。鑑於目前疫情持續惡化,政府隨時都可能叫停旅遊補貼計劃,屆時本就脆弱的服務業將更加難以承受。在這一形勢下,菅義偉政府大舉推出經濟刺激方案,以防止疫情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擴大。從刺激消費到推進經濟轉型,日本在經濟刺激方案上的轉向,也表現出菅義偉與前任首相安倍晉三在經濟政策上的繼承與轉變。
強弩之末的「安倍經濟學」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任時,提出了由「三支箭」組成的「安倍經濟學」,分別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及結構性改革,通過激勵地方經濟等一系列手段,推動經濟恢復活力。
△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回望「安倍經濟學」盛行時的日本,股市擺脫了多年來的疲弱,走勢逐漸恢復強勁,而長期困擾日本經濟的通縮也多少得到緩解。然而,數據顯示,自2013年3月開啟的兩輪量化寬鬆總計為市場注入了近300萬億日元的基礎貨幣,但截至2016年3月,日本央行經常項目差額總計高達270億元,其實際有效的貨幣額度遠遠小於增發貨幣數額。用於提高流動性的貨幣在離開銀行的一瞬間,便又停止了流動,像是旋開水龍頭向水桶注水,一旦擰緊閥門,水面便迅速停止波動,而日本的經濟也隨之遲滯。「不開閘放水,就死氣沉沉」的日本經濟背後,掩蓋著一個複雜且頑固的社會問題——「低欲望社會」。
「低欲望」的日本與改革的可能
日本社會長期的低通脹甚至是通縮以及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令日本勞動者和青年群體普遍降低了物質上的追求,主要表現為不再計較薪水、升職空間以及社會地位。伴隨著人口減少、老齡化、少子化等等社會問題,這最終形成了日本知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口中的「低欲望社會」。而這些固有的社會頑疾導致社會消費的停滯不前,讓安倍經濟學的效力大打折扣。
△12月8日在政府與執政黨聯絡會議上發言的首相·菅義偉(右)(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而針對「消費乏力」這一難題,菅義偉繼承了「安倍經濟學」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投資與提振消費的經濟手段,但是對象卻不再是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直接對特定領域與產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將財政扶持的目標對準綠色經濟和數字創新等新的增長領域,這也被日本媒體稱為「菅義偉經濟學」。
儘管疫情給日本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但是也暴露了日本經濟領域的一片藍海——數位化、移動化。在「菅義偉經濟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推進數位化轉型,最終將日本建成智能社會。在菅義偉之前,日本政府在利用數位技術優化公共部門工作方面投入力度十分有限,而在他上任後布成立「數碼廳」專門負責IT、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數位技術領域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在本次刺激計劃中,日本政府還專門撥出1萬億日元用於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可見其決心。
面對「低欲望社會」,菅義偉的「箭」能否破局?
隨著外部貿易環境的改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安倍經濟學」帶來的全部增長几乎消失殆盡。面對「低欲望社會」的頑疾、持續攀升政府債務,菅義偉的「箭」能否破局,實現2%的通漲目標,一切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