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你爸媽只配用你的舊手機?

2020-12-25 騰訊網

作者:雷斯林

來源:為你寫一個故事(raistlin2017)

01

最近,貝殼公益基於對「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項目的100多位志願者老師的調查,得出了一組關於老年人智慧型手機學習的調查數據:

「清除手機內存」排在老年人最常使用的手機功能第三位,前兩位是「視頻聊天」和「照相」,手機支付、瀏覽新聞則排在更靠後的位置。

▼老年人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功能

和一些叔叔阿姨們溝通後,我們找到了這一功能被高頻使用的原因:

手機內存不足。

一方面,老年人的手機常常是孩子們換下來的,本身就有損耗,加之老年人們又很熱愛攝影、視頻等,時間稍長,手機便力有不逮,頻繁卡頓。

另一方面,就算孩子們在給老年人選購新手機,也往往優先考慮大屏、照片、性價比等問題,有時會忽略在內存上做功課。

年輕人可能忽略了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麼。

你以為父母只需要一個可以打打電話的手機;

但父母沒有告訴你,他們也好奇手機還可以做什麼。

02

現代年輕人對老年人似乎總有些刻板印象:保守、健忘、反應慢、不樂意接受新興事物,認為他們只知道圍著孩子、孫子打轉,並沒有自己的人生。

他們可能沒有關注到,老年人也有很強烈的學習欲望,希望跟上時代的發展。

在微博用「老人」和「學習」當做關鍵字進行搜索,能看到很多新聞:

#7旬老人報老年大學重修英語#

#環衛老人蹲路邊用手機學習#

#八旬奶奶報班學用智慧型手機#

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身邊看不到這樣的老年人呢?

原因有這樣幾個。

1)意識不到需要去學;

如果我們根本不知道一件事,又該如何知道需要去學習它呢?

一個幼兒園小孩會主動提出去學微積分嗎?就是這樣的道理。

很多老年人都處在這樣的盲區裡。

上海長白三村社區的顧阿姨,來自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一位手機班學員,對此深有感觸。

在聽說社區的手機班以前,她都沒有想過要去學著用手機,只會發發微信之類的;跟著手機班的老師學習後,才意識到原來手機可以完成的事情這麼多,都快趕上一臺小電腦了。

剛上課時,她看到手機班老師開手機很快,自己卻還要慢慢輸密碼,以為是年紀大、反應跟不上的原因;後來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還有指紋解鎖這樣的功能。

2)不好意思開口說自己想要學;

老年人往往好面子,說話做事容易給自己預設,心理負擔還重。

當他們想學點什麼時,首先會在心裡思來想去:

怕結果不好被人說「這都不會」;

怕別人指點「一把年紀了還幹這個」...

想得越多,思想包袱越重,越容易「沒開始,就結束」。

3)受到社會刻板印象影響,自認為學不會;

和家裡長輩聊天時,有些高頻詞彙常常出現:

「年紀大了「、「沒用了」、「什麼都做不好」......

這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嗎?

不!這是社會和旁人以刻板印象附加於他們身上的屬性。

但老年人聽多了,便難以避免會受其影響,給自己貼上對應標籤。

大部分老年人容易把失敗等同於否定,於是迴避問題,轉移矛盾

——只要不學,就沒有學不會。

大概也算是某種精神勝利法吧。

4)很難找到合適的學習機會;

說想學習容易,但怎麼學習,對老年人來說也是個大問題。

線下的老年大學,名額有限,報名流程複雜,門檻較高;

網上的學習課程,操作複雜,沒有面對面反饋,不方便消化。

學習渠道成為阻礙老年人學習的重要問題。

聽顧阿姨說,她在朋友圈發了自己在手機班上課的照片後,好多朋友都來打聽貝殼公益這個「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問清楚時間後,有人特意從幾公裡外的社區騎自行車趕來上課;有些朋友實在離太遠了,就拜託顧阿姨給他們一本學習教程。

看嘛,只要有學習機會,老人們就能牢牢抓住。

03

在這樣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老年人和小孩沒有什麼區別,歲月留給他們的閱歷有些可能已經不再適用,他們被暴露在光怪陸離的資訊時代,不知所措,很多東西需要從頭學起。

但他們具有高漲的學習熱情。

在接觸新事物時,他們會理解得慢一點、記憶得困難一些,但並不全是年齡的問題。

還是拿學手機來舉例吧。常見的手機APP已經形成一套通用的圖案信息,我們過去無數次使用APP的經驗,已經建立了資料庫,看到圖標就能對應理解反饋。

老年人不一樣。他們剛開始使用手機,資料庫還沒有建立,很難直觀將圖形和對應的信息畫上等號,他們需要花更長時間去解讀信息,這便讓學習過程變長了。

根據貝殼公益基於「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調查數據,32%的老年人學習使用一個手機功能最少需要15分鐘,76%的學員能夠在40分鐘內完成一個功能或APP的學習。

▼教會一位老人一個功能需要的時間

張偉是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一位手機班志願者「小老師」,也是上海鏈家長白新城A分行店的一位資深經紀人。

他告訴我們,老年人在學習過程中的確更容易出現遺忘等問題,掌握每個功能都需要反覆記憶,所以他們每節課都會安排複習的環節,方便老人們持續吸收知識。

老人們並不會因遺忘而氣餒,反而積極主動地和老師溝通,忘記了就反覆學,直到自己完全掌握這個功能;有時還會在課後,去到老師所在的地方,繼續提問。

他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的學習心態,不會就學,不懂就問。

04

顧阿姨所在的這個手機班,大家學得較快的功能,都是日常使用較多的,比如繳水電費、線上掛號、發定位、無現金支付等。

但翻看貝殼公益基於「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這組調查數據時,我們發現,老年人想學習的遠不止這些,他們有更多需求。

除了微信以外,最受老年人歡迎的APP是今日頭條和抖音,支付寶和拼多多都得往後排。

▼老年人最常使用的11款手機APP

今日頭條不難理解,老人家總是熱衷於關心新聞的,這是他們了解社會的重要渠道。在他們的朋友圈,時常能看到來自今日頭條的新聞分享。

抖音似乎就有些讓人迷惑了。在我們的常規印象中,這類APP的用戶更偏向於年輕人群,我們似乎很難想像叔叔阿姨們刷抖音拍短視頻的樣子。

這也是刻板印象。

老年人,和我們一樣,有娛樂需求與精神需求。

有些老人退休後不愛出門,總是自己待在家,孤孤單單的,也不和人溝通,也沒有社交;這不意味著他們喜歡這樣,更可能是他們想不到可以做些什麼。

而當他們學會使用手機後,通過網絡找到了新鮮的娛樂方式:和朋友視頻聊天、拍照、打遊戲、看電影......

他們的娛樂需求得到滿足,精神變得富足,這正是學習的收穫。

05

「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

在知乎相關問題下,最高贊回答是,「老人真正的需要是被需要」。

「被需要」,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老年人學習欲望的本源。

從老年人的角度來看,學習能幫助他們更好融入社會,不脫節。

比如學會手機後,他們能瀏覽新聞、分享視頻、了解熱點,不會在孩子們談論相關話題的時候,一臉茫然,偶爾還能參與其中;

如果想要出去旅遊,他們可以在網上自己買票、計劃行程,用地圖導航找路,不用跟旅行團,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間;

如果碰到情況去醫院,也可以自己網上掛號、用手機打車,不需要等著孩子的時間。

他們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不再是等著被安排。

這真正讓老人覺得有存在感、生活有意義。

是兒女後輩們靠金錢填補不了的精神上的充實。

在「小老師」張偉看來,叔叔阿姨們在學會用手機後普遍變得更自信,他們會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日常點滴,發表自己的看法,對生活更積極了。

在貝殼公益基於「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調查反饋中,老人們也紛紛表示:

「多了溫暖,學習到了知識,脫離社會的感覺消減了」

「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在手機上完成,給子女減輕了很多麻煩」

「跟家人的共同話語多了,關係更好了」……

▼老人學會用手機之後的反饋詞雲圖

06

貝殼公益的「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是一個植根於社區的長期社區助老公益項目,主要由定期培訓課堂和手機使用到店諮詢答疑兩部分組成。

項目方不僅為老人們準備完善的課本和課件,還會對參與的志願者進行系統化培訓;整套流程在反覆實踐後,已經運轉得相當成熟了。

截止11月底,「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覆蓋全國19城421個社區,開展手機課3630節,參與人次超過11萬人次。

顧阿姨所在的手機班,正是項目落地的社區之一。他們的老師,比如張偉,以及其它志願者,都是貝殼平臺上新經紀品牌的資深經紀人。

在過去的課程中,他們遇見過很多像顧阿姨一樣的老人。

很多老人都在課程後,真實地體會到了便利和輕鬆:

「之前有個老人他出門都帶零錢的,跟他說了手機支付之後,他就在手機裡存了200多零錢,不存多,就存200,出門買買菜,包括坐公交,身上就不帶錢了,覺得特別方便。」

「有一些阿姨年齡特別大,坐公交車特別不方便,去交水電費都是讓孩子去交,但是孩子上班特別忙,有的時候就忘了去交,但是當上次課堂,去教他們如何用微信交水電費,當阿姨綁定好,一查詢出來上個月交了多少水電費,那一剎那特別開心。」

貝殼平臺的「小老師」們,都為這些叔叔阿姨的變化,真心實意感到開心。他們表示,貝殼公益的「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也讓自己獲得了歸屬感和價值感。

據了解,貝殼公益之所以推出這個項目,正是因為在社區中看到了太多老人們的需求。早在課程前,就時常有老人前來線下門店尋求幫助;在系統了解社區需求後,貝殼公益覺得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做得更多。

更何況,貝殼平臺在社區服務上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覆蓋全國的超4萬多家門店與超40多萬專業經紀人已經串成了網絡,讓他們能輕鬆下沉到社區,並紮根其中。

既有動力,又有能力;貝殼平臺開始推進教老人用手機社區公益項目。

2018年,貝殼公益在局部社區試點「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2019年在北京進行大規模推廣,2020年將項目推向全國,直到今年,國家助老政策《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發布,而他們早早走在了政策前面。

項目推出伊始,他們擔心沒有人來,或者老人有牴觸心理,但幾期以後,小老師們的認真負責和有問必答,贏得了老人們的一致好評,口碑也一傳十十傳百,此後幾乎每節課都會有新面孔出現在課堂上;每每結課後,還有人來諮詢下次開班時間。

不過張偉說,現在的覆蓋面還有點小,課堂能容納的人數有限;以後他們門店會進行擴展,就能給更多老人參與的機會。

他們希望能將這件事一直堅持下來。

註:本文調查數據與內容來自於貝殼公益

-END-

本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個同名公眾號被封了,歡迎關注他的新號「為你寫一個故事」。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你憑什麼嫌棄爸媽的朋友圈
    時刻與網際網路打著交道的我們早就識破了信息的真假,我們會心疼偶像被網絡謠言黑,會為偶像找證據洗地,卻在面對被謠言攻陷的爸媽時,不願多花精力「拯救」他們。 我們對爸媽的耐心越來越少,要求卻越來越高了!報考志願、畢業工作、結婚定居.我們掙扎,要求爸媽給予更多自由,現在又要求與資訊時代脫軌的他們,能有一雙辨別真假的慧眼。
  • 「憑什麼你爸媽住隔壁,我爸媽就得在村裡」鳳凰男控訴獨生女老婆
    婚姻不是兒戲,能不能夠隨心所欲,有的時候,可能一念之差,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沒有什麼會永遠忠誠,愛情也是一樣,但是婚姻的忠誠,是來源於這個人的人品,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是會控制自己的欲望的,也會收斂自己的情緒,會照顧對方的感受,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只為了自己。
  • 手機用舊要換掉,我們該如何處理
    手機作為我們日常最常用的通訊工具,它的不斷更新換代見證了我們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平時我們只知道買手機,看手機款型、看它的功能、內存、等等,卻忘了手機舊了要換掉時怎麼處理,那麼我們手機用久了要換掉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
  • 我把舊手機做成了家庭監控器!你也來試試!
    其實,只要稍稍動動腦筋,舊手機就可以變廢為寶,找到機生「第二春」。買一個車載導航儀最便宜也得好幾百元。如果有一臺3.5吋以上屏幕、並帶有GPS功能的舊手機,再買個車載支架和點菸器電源,幾十元就可以擁有一臺車載導航儀。在手機上安裝主流的免費導航地圖應用程式,比如Google Maps,只要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就算不上網也能幫你精準導航。
  • 舊手機換不鏽鋼盆,你以為你真的賺了?回收走的手機其實大有用處
    入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人們騎著三輪,上面有一個牌子,還有一個大喇叭,然後喇叭裡傳來"回收舊手機,舊手機換剪刀換盆子"的聲音,這種情況不多見,但是也不少見。 一部普通的舊手機可以根據情況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即使是最壞的手機也能創造巨大的價值。一些行動電話可以翻新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出售。一些不能使用的舊手機,其金屬將被統一精煉,如金、銀、銅等材料,這些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利用價值。所以,當一個小販用彎刀剪刀換你的舊手機時,他實際上比這還值錢。你知道要做一個20克重的金戒指要回收多少部舊手機嗎?
  • 舊手機的妙用有哪些 你知道嗎【圖文】
    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是舊手機,舊手機就是已經需要更換並且不太使用的手機。現在的手機更新的是非常快的,現在很多智慧型手機上市,人們為了嘗新鮮便不停的換手機。換了手機之後舊的手機,就拿去丟掉了嗎?舊手機雖然已經被淘汰,但舊手機還是有剩餘價值的。舊手機可以用來做什麼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舊手機的妙用,不知道舊手機可以用來做什麼的朋友可以看。
  • 舊手機原來也能賺大錢!你扔掉的不是手機,而是黃金
    就拿身邊的回收舊手機的小買賣來說,其中就藏著大玄機。一、舊手機裡面藏著大財富手機現在是司空見慣的東西,誰的手裡沒有一部手機呢?有些人每年一換手機,為了就是圖一個新鮮。現在的手機市場迎合了人們的心理,更新換代的很快。幾乎幾年一個新款,而且功能花樣翻新。「有新不要舊」的觀念在人們的腦子裡根深蒂固,所以,一個新款出來,舊的就很快就被淘汰了。沒用的舊手機被人們束之高閣。
  • 農村大量閒置的舊手機很危險,告訴你,不要這樣處理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我國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手機的擁有率,前幾年可能一家人只有一個手機,可是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了。成年人擁有手機是很正常的現象,可是現在的中學生大部分也有自己的手機了。
  • 你五福集齊了,那你爸媽呢?
    你五福集齊了,那你爸媽呢?前兩天看奇葩說,辯題是:媽媽瘋狂追星,完全不著家,要不要管?在聽反方一辯小鹿陳詞的時候我心頭不覺一震。小鹿說:「你以為媽媽是在追男明星嗎?」「她在追逐這個世界。」「我們都一直理解了82年生的金智英,那1962年生的王彩英誰來理解?」
  • 你這個手機支架成本很低啊,只需要一個陳年舊鞋就可以了
    3、小朋友,好不容易熟了一個,洗都不洗就被你吃了4、好傢夥,這狗子是起飛了嗎?5、大哥,你這車騎起來挺費勁的吧6、你這個手機支架成本很低啊,只需要一個陳年舊鞋就可以了。7、大哥:這誰能忍?10、小朋友,你這姿勢不想來上課的像是來視察的11、妹子這腳也太靈活了吧,佩服佩服。12、這才叫情侶髮型,太酷了!13、妹子,不好好吃飯,幹嘛把腳這樣放啊14、狗狗你是怎麼混進去的啊?憑毛色嗎?
  • 你知道深圳哪裡回收舊手機價格又高靠譜
    隨著智慧型手機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很多人都面臨著舊手機的處理難題。近日,深圳的高先生將家中閒置多時的一部舊手機賣給街上的手機店,「當年花費了近2000元購買的手機,如今只賣了40塊錢,就像賣廢品一樣,簡直就是白菜價,但也沒辦法,一直放著沒用總要處理掉。」
  • 以為舊手機換盆賺了 小心你的數據被惡意恢復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更新迭代,人們更換手機的頻率也縮短到幾個月,但更換了新手機,大家都是怎麼處理舊手機的呢?估計很多人會把閒置的舊手機隨意丟棄,或者換個不鏽鋼盆,但很有可能得不償失。    尤其是那些主板還可以使用的舊手機,很有可能被拆機用於給其它手機維修,這樣一來,你舊手機中沒刪除的資料,都將會被別人看到。
  • 賣舊手機「回血」買新iPhone,舊手機估價哪家高?
    很多果粉想趕在iPhone 12上市前賣掉自己的手機回血買新iPhone,就問換換君舊手機估價哪家價格高?很多人可能覺得手機回收一般賣不了多少錢,其實你錯了。對於成色好的iPhone手機來說,有些甚至賣的錢可以買一個高配置的安卓旗艦機。所以每年在蘋果手機上市前,都會有一陣換機潮。
  • 【去賣回收】告訴你,舊手機如何賣出高價錢?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舊手機回收率不足2%,高達76.8%的消費者選擇將舊手機閒置。電子垃圾若處理不當,對環境危害很大。一部智慧型手機製作過程中加入的揮發性溶劑含有鉛、鎘、水銀等金屬,如果隨意拋棄,重金屬會進入土壤和地下水,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
  • 妻子給爸媽偷買空調被罵,老公:我的錢,憑什麼給你父母買東西?
    見我生氣了,柏軍趕緊解釋說:「我不是要你這兩三千塊,而是我們是一個經濟共同體,我賺的,你賺的,本質上都是我們夫妻共同財產。結婚了,就要有共同經濟體的意識,也更利於積累家庭財富。」我提出要知曉他所有個人資金的帳號和密碼,柏軍答應了,我才同意每個月交錢。
  • 怎樣將舊手機裡面的數據,絲毫不差地轉移到新手機?一鍵教你搞定
    怎樣將舊手機裡面的數據,絲毫不差的轉移到新手機?一鍵教你搞定距離618大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肯定不少人趁著優惠,給自己換一個新手機。那麼今天就來教大家一招,如何將舊手機全部資料數據,轉移到新手機上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手機藍牙導入數據藍牙功能是我們每個手機都有的功能,那麼可以通過連接藍牙的方式,導出在導入數據,進行新手機數據備份。
  • 網易雲音樂熱評:你有沒有體會過,正在吃飯的時候,爸媽罵你,淚水摻...
    ——《你走以後》熱評 ——《Planez》熱評 你有沒有體會過,正在吃飯的時候,爸媽罵你,你特別委屈,淚水摻雜著米飯,不敢抬頭不敢夾菜的滋味…… ——《藍》熱評
  • 「房子是我的,憑什麼添你兒子名?」婆婆惦記我的房,該怎麼辦?
    雙方父母見面後,對我們都挺滿意的,也把彩禮和嫁妝都談妥了,男友家只需要在新買的房子的房產證上加上我的名字就行,而我們家陪送1輛新車,婚後房貸我們倆共同償還。那次見面後,我和男友就開始籌備婚禮所需物品,我以為自己的婚禮很快就要進行了,想想還挺激動。
  • 舊手機製成標本賣,身價翻了好幾番 你是否願為情懷買單?
    你願意為情懷花錢嗎?10年前,首次加入視網膜屏幕、前置攝像頭、陀螺儀、後置閃光燈等配件的iPhone4手機發售,新機零售價一度被炒至上萬元;如今,它在二手市場的出售價格不足百元。12月1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精明的生意人想出了讓老機型發揮剩餘價值的新方法——將它們製作成手機標本。這一想法也讓已被市場淘汰的諾基亞5310、三星Galaxy S4、HTC ONE X等手機的身價翻了好幾番。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來找我,點擊「關注」,想成為你真誠的朋友!作者:七七原創作品,抄襲必究!/1/前幾天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街頭採訪的短視頻,裡面的主題是關於「人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