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阿吉亞斯樂隊正式籤約地球娛樂,成為旗下樂隊,並於2020年6月發行第一張EP《貝倫舞曲》,同年8月阿吉亞斯樂隊再度強勢回歸,第二張EP《伊犁河》全新上線。此次專輯承襲阿吉亞斯慣有將傳統民族音樂與流行結合的創作理念,收錄了《伊犁河》、《這是我可愛的母親》、《德爾溫恰克》三首原創作品,依然保留著錫伯族鮮明濃烈的音樂色彩,全方位展現了搖滾樂的多樣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屬於「阿吉亞斯」的音樂風格。
以音樂描繪情感,遠方即家鄉
如果音樂有記憶,那麼錫伯族文化,就是留存於阿吉亞斯樂隊生命中最獨特的印記,是融入血液裡的音樂魂。從歌頌孕育一方錫伯人的蜿蜒婀娜的《伊犁河》到記述承載年少回憶的家鄉察布查爾的《這是我可愛的母親》,每一首阿吉亞斯樂隊的作品,都來自錫伯民族的汲養,故土的眷戀,家鄉山水的回憶,一草一木的情意,他們以音樂為筆,為所感念的錫伯族熱土描繪出更絢麗的色彩。
EP同名主打歌《伊犁河》是一首流行於錫伯族的當代歌曲,由錫伯族學者吳扎拉·亞沙於1978年創作完成,表達出走遊子對家鄉伊犁河的歌頌和眷戀。阿吉亞斯將這首在錫伯族家喻戶曉的歌曲進行重新改編,融合了搖滾樂的精神氣質,以流行的音樂形式給這首曾被吳扎拉·亞沙侄子英剛帶到海拔6139米的東崑崙山玉珠峰唱響的旋律賦予了新的呈現和表達。值得一提的是,EP封面上錫伯語名稱是由主唱華丹的父親用書法撰寫而成,也通過古老的錫伯族語言將錫伯民族的精神傳遞給子孫,父子二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吳扎拉·亞沙先生致敬與紀念。
與阿吉亞斯樂隊其他描寫家鄉的作品不同,此次專輯收錄的《這是我可愛的母親》這首作品是首次將目光投射到錫伯族聚居的小城——察布查爾,這也是主唱華丹成長的地方。回溯歷史長河,錫伯族人從東北西遷到察布查爾已逾256年之久,他們時刻秉承著西遷精神和民族大義,將生命融於這片新墾的土地,將堅強與熱情的性格刻入民族基因。身為錫伯兒女的樂隊主唱華丹心懷赤子之心,一直致力於用音樂傳播錫伯文化,在創作中融入對故土的眷戀之情。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