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義大利人夥食如何?夥食從來沒好過,罐頭都是發黴過期的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義大利,那麼估計大家想起的都是義大利的那些二戰段子。什麼因為沒有撬棍打不開彈藥箱投降,因為對方不接受他們投降而打翻對方,或是在戰場上抱著義大利麵和葡萄酒大吃大喝。

基本上來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認為義大利人在戰場上沒有什麼戰鬥力,除了夥食足夠好之外,估計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義大利軍隊夥食,真的有那麼豐盛嗎?

我們先看看義大利的後方駐軍的夥食水平,在義大利軍隊的組織裡,後方駐軍等同於後勤部隊或是說軍隊廚房,與前線那些在塹壕裡挨槍子的倒黴蛋有本質上的區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環境中,後方通常比前線部隊吃得好,義大利軍隊也是一樣的。

在後方的士兵往往能吃到現做的夥食,從燕麥粥、三明治和白麵包,調味品則包括糖、奶酪和黃油。正餐則有義大利麵作為主食,還有肉湯和蔬菜色拉,另外還有一些甜點可以享用。

如果按照這個看法的話,那麼義大利士兵的夥食放到世界上都是極好的,屬於一流國家的範疇。但是後方畢竟是後方,遠離戰場的後方吃的飯菜,肯定要比戰火連天的前線好的多。

而一支軍隊的夥食好不好,要根據他的前線部隊能否獲得足夠好的食物來判斷,所以我們接下來會看看義大利士兵在戰場上的夥食如何。

如果從紙面數據來看,義大利士兵每天的夥食算不上豐盛,但相比於德國和英國也沒有差的太離譜,義大利士兵每天理論上可以吃到的夥食如下:

麵包:630克、黃油或橄欖油:40克、蔬菜:350克、肉:240克、魚:30克、水果:300克、點心或糖果60克、另有酒水配給:250克,根據所持有的酒水決定配發什麼,可能是葡萄酒,也可能是啤酒。

但請各位注意,這份夥食標準出於各種原因,能夠被嚴格執行的時候太少,想要拿到足額的補給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中北非的意軍是典型的重災區,這和義大利海軍沒有掌握足夠的制海權,外帶陸軍的運輸模式還是以騾馬為主力造成的。而義大利士兵的頂頭上司墨索裡尼,又是個缺乏戰爭經驗,憑藉奇思妙想和拍腦袋決定作戰方針的人,這後勤補給就更加不靠譜了。在戰場上你拿不到吃的純屬於正常,能拿到的話才屬於有鬼。

當時德國非洲軍團在北非戰場上遇到的困難,義大利軍隊一個也沒有少遇到。在當時的北非戰場上,食物很容易就會出現腐敗的問題,

歐洲人傳統使用的白麵包幾乎難以保存,德國人喜歡的土豆也保存不住,只能採用難吃的黑麵包與幹豆作為替代。

(德軍的黑麵包與蘇聯的有一定區別)同時德軍偏好使用的黃油在北非也容易保存不住,經常會在高溫下揮發乾淨。無奈之下,

德軍也只能採用義大利的橄欖油來取代黃油

,但德軍實在不喜歡這種食物。

而義大利士兵雖然非常喜歡橄欖油,甚至會把橄欖油抹到麵包上,但現實情況是他們很少能享用到這些食物。

就和隔壁的德國人經常吃不到足夠的食物一樣,義大利人也吃不到足夠的食物。

因為地中海的航運完全是義大利人負責,所以後勤也就是義大利人給包辦了。而義大利的老大墨索裡尼面對這種食物不足的情況,送來的就是大堆大堆的罐頭。

義大利士兵的一日的單兵口糧就經常是:一個金槍魚罐頭、一個火腿肉罐頭、一個罐裝湯、兩包麵包幹和一包甜餅乾。

這些關頭通常在行動中被大量配發給一線作戰部隊,作為行軍和戰鬥時的口糧。但義大利的士兵們對這些食物的厭惡之情是難以言喻的,因為這些罐頭實在是太難吃了。德軍在北非也曾食用過這些罐頭,對於這些罐頭的評價十分惡劣,北非的一位德軍觀察員如此對德國統帥部報告:

"義大利軍隊的主廚很可能都是中東人,因為義大利人提供給我們和他們自己部隊的食物,無論是罐頭還是熱食,都是平淡無味的。"

這些索然無味的食物對於部隊的士氣是毀滅性打擊,因為士兵不可能天天吃罐頭,更別提還是難吃的罐頭。這些罐頭的問題多多——

肉罐頭平淡無味,這種罐頭被義大利士兵稱為"墨索裡尼的屁股"或是"墨索裡尼的老驢"。麵包幹和甜餅乾硬的和磚頭一樣,不泡在湯或是水裡根本吃不下。至於金槍魚罐頭乾脆是半生不熟的,味道腥臭的如同鯡魚罐頭。而倒黴的湯罐頭就更慘了,打開之後往往是發黴腐爛的。

而且就算是這樣的食物,很多時候也是得不到的,因為後勤運輸的效率十分低下——

這事一方面是因為義大利軍隊多靠騾馬運輸,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卡車都被德國人給拿走了

——所以說義大利士兵經常拿不到他們本該得到的食物。

有時就算是送到了他們手上,這些食物可能也是腐爛了,或是無法給每個士兵足額發放。個別倒黴的義大利士兵,三天內只有六個形同生化武器的金槍魚罐頭。

而原本應該是義大利士兵所能吃到的最好的食物——那些由野戰廚房在戰地製作的食物,對於義大利士兵也成了一種奢求。按說野戰廚房的存在應該是讓士兵能夠吃到和後方一樣好的食物,可現實情況卻與義大利高層的設想完全相反。

配備了野戰廚房的部隊非常少,就算是有野戰廚房的部隊,那些野戰廚房也只給將軍們好好做飯,給士兵們卻僅僅是發放一些簡單的食物。

絕大多數部隊每天的夥食情況……洗洗睡吧,人生裡只有罐頭和你相伴。

以上,就是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的夥食情況,義大利士兵實際上根本吃不到那麼好吃的食物,能吃飽都算是老天開眼了。至於所謂的吃義大利麵,如果你覺得汽油桶裡煮出來的義大利麵能好吃的話,那麼你可以想像一下汽油風味的義大利麵,那東西絕對不會好吃的。至於這種夥食帶來了什麼問題?

那自然就是讓義大利士兵和德軍士兵在長期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情況下,出現了大量的敗血症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至於患上胃病的官兵就更多了,甚至隆美爾本人也被連累了,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和口腔潰瘍,這就不得不說是個悲劇了。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後勤:1939——1942年》

《隆美爾戰時文件》

《北非戰場》

相關焦點

  • 二戰夥食哪家最強?美軍喝可樂吃膩罐頭,蘇軍吃不飽,該國厲害了
    說到二戰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畢竟美國可以說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大受益者。它付出的代價與別的國家相比真的不算什麼,但是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它卻一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不過由於當時並沒有什麼好的保鮮方式,因此美軍的夥食通常都是各種各樣的罐頭,雖說頓頓都有肉罐頭,但是由於本身的味道不是很好,再加上每天吃的都差不多,這導致很多美軍逐漸膩煩了當時的那些肉罐頭。後來隨著戰爭的進行美軍夥食也進行著不斷的改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當時美軍已經能夠喝上可樂了,並且是隨取隨喝。
  • 二戰各國夥食都如何?美國人巧克力最難吃,此國用木屑做麵包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縱觀古往今來的歷史,但凡能夠在後勤上取得勝利的勢力,基本上就有了一大半的勝算,而二戰,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到了61個國家和地區,各個國家的夥食又如何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 牛肉罐頭配紅茶 雖然比不上美國義大利 二戰時 英軍夥食也獨具特色
    在前兩篇的文章裡,我們大體了解了一下二戰之中德軍和美軍的軍用夥食標準,那麼作為老牌的帝國主義、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的軍隊夥食供給又是怎麼樣的呢?一度被諷刺為「戰爭可以輸,紅茶不能少」的英國紳士們在戰爭中又能擁有怎樣的飲食呢?
  • 二戰日本兵說自家牛肉罐頭連豬食都不如?靠「打秋風」改善夥食
    文/山峰二戰時日軍的牛肉罐頭確實是純正的肉製品,但後期日軍物資短缺,後勤供應不足,這種牛肉罐頭只能供高級軍官享用。後來日本人連牛肉都儲備不足了,就把牛血和各種雜糧混在一起冒充牛肉罐頭,普通的日軍士兵只能就地取料,每次「掃蕩」除了打擊八路軍遊擊隊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打秋風」,搶老百姓的雞鴨牛羊改善夥食。
  • 二戰各國軍隊夥食對比,美軍最豪華,中國軍隊最讓人心疼
    01 美國在主要參戰國中,美軍的戰時口糧毫無疑問是最好的。好到什麼程度?美軍甚至可以在二戰時享受冰淇淋。我甚至懷疑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大兵就沒挨過餓。美軍戰時口糧從大原則來說保證每個士兵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水果、肉類,還為士兵提供各種零食。
  • 「吃垮法西斯」的民族:二戰期間當義大利的俘虜,夥食有多好?
    無論是義大利人的戰俘營,還是義大利人被其他軍隊俘虜,他們都會用盡一切手段,以吃到可能的最好夥食。因此義大利也被戲稱為能夠「吃垮法西斯」的民族,在二戰時期如果能當上義大利人的俘虜,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的夥食都不同,那美軍的野戰口糧是怎樣的呢?
    這些野戰口糧,連被俘虜的德國士兵在食用美軍野戰口糧時都對美軍夥食羨慕不已,那美軍野戰口糧到底有什麼名堂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是分類,美軍野戰口糧劃分為4類,分別是最受歡迎的新鮮食物,需要烹飪的罐裝食物,開罐即食的罐裝口,和濃縮巧克力。
  • 二戰時日軍有牛肉罐頭吃,但為何日本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
    但是在二戰時期,在亞洲戰場上,也只有日本有能力大批量生產罐頭,我國那時候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為罐頭罐子的製造要求還是挺高的。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日本也不是很富裕,但是日本在軍國思想興起之後,開始舉國支持軍隊的建設,很多資金都投入到軍事用途上,圍繞著軍隊的各種企業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日本的罐頭企業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發展起來的。
  • 各國軍隊的日常夥食都會吃些什麼?看看我軍夥食能排第幾?
    因此那時候中國的物資特別缺乏,就連最前線打仗的士兵往往都要忍飢挨餓。在經過長達十多年的戰爭後,我們終於建立了新中國,能夠安穩下來發展了。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大力抓發展。到了現在,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士兵的夥食自然也不可和以前相比了。軍人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職業,它不僅充滿了危險性,而且在平時也是極為辛苦的。因此軍人的食量一般都特別大。
  • 各國軍隊的日常夥食如何,我國軍隊的夥食能排到第幾名?
    在抗日戰爭中,咱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中國的歷屆領導人開始為中國經濟不斷做出新指示,直到後來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開始騰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中國軍人夥食也越來越好,即使在一些偏遠地區的邊防軍人也不會為夥食擔憂。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放在世界上也是適用的,有人的地方就必須有糧食。如今中國軍隊的夥食已經夠好了,還有比中國更好的國家嗎?
  • 軍隊夥食比較:美軍夥食像五星飯店,中國葷素搭配,印度呢?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以來,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戰爭的主要參與者就是各個勢力的軍隊了,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想要建立一支先進強大的軍隊,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於敵人戰鬥的時候有更大的機會贏得勝利。
  • 軍隊夥食比較:美軍夥食像五星飯店,中國葷素搭配,印度什麼樣?
    二戰之後,世界大體趨於和平,但局部戰爭還是時有發生。世界局勢隨時都是風雲變幻,所以大多數國家還是致力於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要想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那麼先進的武器裝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無論武器怎麼先進,當今軍隊的主體還是士兵,是人就要吃飽穿暖,所以軍隊良好的後勤補給也是建立一支強大軍隊的必要條件了。
  • 全軍最高夥食標準,等同飛行員,潛艇兵水下都吃些啥
    人是鐵飯是鋼,軍人也不例外。每個軍種都有自己的夥食標準,其中又屬潛艇兵的夥食標準最高,那麼潛艇兵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都吃些什麼呢?潛艇來無影去無蹤,被稱為"水下幽靈",作為一支神秘的水下軍事力量,特殊的作戰環境也讓人們對其頗為好奇,他們每天吃的是什麼?
  • 英軍的「黑暗」夥食,硬的能用來雕刻的鹹牛肉罐頭是怎麼來的
    天堂就是英國的警察、義大利的廚子、德國的機械師、法國的情人,一切都是由瑞士人安排組織。地獄則是德國的條子、英國的廚子、法國的機械師、瑞士的情人,而這一切都由義大利人安排組織。先不管別的,歐洲人對英國食物的吐槽就如同辱法一樣快樂。而咱們也經常聽說英國人在兩次大戰之間有一種被稱之為「鹹牛肉」的單兵口糧非常不受待見。
  • 「大衣哥」的夥食、潘長江的夥食、趙麗穎的夥食,差距不是一點點
    很多人對於明星可以說關注度非常的高,而關於他們的做什麼吃什麼,很多人也都非常的關注,今天就說一下他們的夥食,朱志明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了,大家都知道他是草根明星出身,而他完全沒有任何的明星架子可以看得出來,他在家裡吃的也是一些綠色產品。
  • 二戰時德軍的夥食配給,前期是挺不錯,但不敢想像這背後的殘忍
    想必有不少人對德國食譜也有一定了解,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的夥食到底怎樣呢?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二戰期間德軍的飲食。    二戰德國軍隊的口糧   先來看一下紙面上的數據,一日三餐中,早餐佔13%、午餐佔50%、晚餐佔33%。
  • 各國軍人夥食對比,來看看我國夥食吧
    隨著經濟實力的崛起各國國家部隊的夥食也吃的越來越好。吃飯是人基本的要求了!如果一個國家的士兵連飯這個最基本的要求也做不好這個國家必定沒有崛起的可能。那現在各個國傢伙食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國軍人夥食!我們先來說說美軍的夥食,美國是個發達國家經濟軍事實力全都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想必美軍的夥食也不會差肯定是特別豐盛的菜品。
  • 見識各國「兵哥哥」戰備夥食,你覺得哪國更出色?
    一直以來都聽說部隊裡的夥食特別好,那麼這些兵哥在部隊裡吃的究竟是什麼呢?每個國家之間是否會存在一些差別?不如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不知道他們吃得是否和大家想的一樣,是特別的美味還是比較艱苦?
  • 一流軍隊都吃肉,二流軍隊啃餅乾,那我國軍隊的夥食是啥標準?
    不過軍隊的主體畢竟是人,人都得吃飯,所以軍隊的夥食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甚至直接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百姓如果一天沒吃飯,那幹活就沒了力氣,而軍隊如果一天沒吃飯,那更是什麼都做不成。
  • 美軍夥食奢華,中國樸實,印度是啥樣?
    因為人是生物,需要獲取能量才能維持生存,而食物是人類獲取能量的主要方式。現在國際總體趨於安穩,但是戰勝依舊存在,各國都維持著一定數量的軍隊,所以有關軍隊的夥食情況也是人們關注的一個話題。一、 美軍夥食奢華美國的夥食是奢華檔的,有人說美軍的夥食就好比在星級酒店吃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