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忠保
老人倒地無人敢扶,頗長一段時間以來,成為大家心中的一塊隱痛。新年第一天,明話在《北京青年報》上讀到一則相關報導,說的是近日,山東濟南一男子稱扶起摔倒老人後反被家屬指稱是肇事者,事件引發關注。1月1日,濟南交警對此事通報稱,2018年12月26日,在槐蔭區經十路陽光新路路口東口南側公交站牌處,發生一起傷人道路交通事故。
經當地公安交警部門調查取證、對兩車痕跡檢驗鑑定,初步查明該起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屬實:張某某駕駛川崎649CC普通二輪摩託車沿陽光新路由南向北行駛至經十路路口右轉彎後,沿經十路向東行駛至公交站牌處時,遇馬某駕駛自行車沿經十路由西向東行駛至此,二輪摩託車從自行車右側超越時,二輪摩託車左側車把與自行車右側車把刮擦,導致自行車摔倒,造成馬某受傷。目前,該事故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在警方通報之前,我看了一下網友的留言,基本上是認定老人和家屬存在訛詐,扶起他的人是在做好事,是見義勇為,所以很多網友在警方查明真相之前,就已經自覺地「站隊」,指責老人訛。網友這樣指責,可以理解,因為以前太多這樣的事例告訴網友,老人倒地被人扶起,指責扶起他的人就是肇事者,事後警方查明,是老人自己倒地的,與扶起他的人無關,因此老人指責扶起他的人是肇事者,就是訛詐。
所以這一次,儘管警方還沒有查明真相,網友們就自覺地「站隊」,指責老人是訛詐,為扶起倒地老人的張某先喊起冤來。在警方公布事件真相之後,很多網友吃驚地表示,沒想到扶起倒地老人的張某,還真是肇事者,此前他喊冤還真是「賊喊捉賊」。警方查明的真相,所公布的案情,等於打了那些替張某喊冤、同情張某的網友一嘴巴,大大地超出了公眾的意料之外,網友們大有受騙上當之感。
事實上,老人倒地被人扶起,老人不一定就是訛詐,很多少情況下警方事後也查明,扶起倒地老人的人,就真是肇事者。他之所以喊冤,之所以「黃鱔死了嘴殼硬」,無非是利用網友的同情與站隊心理,在輿論上獲得支持,先給被撞倒的老人貼上訛詐標籤,讓老人失去輿論支持,而警方也會更多地相信老人是在訛詐,扶倒地老人是見義勇為,是在做好事。
但是,任何事件在查明真相之前,一切皆有可能。既有可能真是老人自己倒地,為了訛詐錢財而指責扶起他的人就是肇事者,也有可能扶起倒地老人的人,真是肇事者。所以,在警方查明真相之前,網友們千萬不要提前「站隊」,自覺站在老人的對面,指責老人訛詐,這對倒地老人是不公平不公正的,網友們也不要「未查先判」,否則,就容易出現「冤案錯案」,容易使倒地老再「受傷」一次,更容易使真正的肇事者逃避責任,逍遙法外。
所以,在警方查明事件真相之前,大家不妨再等一等,「讓子彈先飛一會兒」,以免因為自己的「先見之明」,而站錯了隊,在輿論上支持了真正的肇事者,讓倒地老人受到「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