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是拍好照的基礎,對焦的準確與否,決定了照片是否能實現你的拍攝需求
要想做到準確對焦,你必須對相機的對焦模式有足夠的了解,知道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今天攝影君就把所有對焦跟大家一一講解一下。
連續自動對焦
這是最基礎的對焦模式。半按快門,自動對焦系統就會開始工作,成功完成對焦後,你就可以按下快門拍照了。
而如果對自動對焦結果不滿意需要重新對焦,或者需要改變焦點,只需鬆開快門,再重新半按快門,重新進行自動對焦即可。
正是由於這種出眾的便捷性,單次自動對焦適用於大多數靜態題材。但它並不適合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當你開始半按快門合焦到按下快門拍攝,中間會存在時間差的。
當你拍攝靜態或低速動態題材,這個時間差可能不影響拍攝;但拍攝動態題材(尤其是運動方向與鏡頭垂直)時,這可能會導致你按下快門時,主體已經跑出了焦平面。
單次自動對焦
連續自動對焦又稱連續伺服對焦,半按快門後,相機會鎖定目標物或鎖定對焦區域,一旦目標與相機之間的對焦距離改變,相機也會自動追焦。
只要完成第一次合焦,讓焦點對在主體上就能保持焦點一直落在主體上了。連續自動對焦最適合用在拍攝運動題材上。
人臉識別對焦
開啟人臉識別功能以後,在進行單次/連續自動對焦時,相機會優先對焦取景器中出現的人臉。
人臉識別功能開啟,優先對焦人臉
這個功能專為拍攝人像而設,無論是拍靜態還是動態人像都頗為給力,但它的使用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是人臉的畫面比例問題。人臉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過小的人臉將無法保證正常識別。
這麼小的人臉,很難識別到。
其次,如果同時出現多張完整、畫面比例不小而距離鏡頭距離不一樣的人臉,人臉識別對焦結果可能會出現偏差。
焦點很可能落在近處、最大的那張人臉上,但也不排除會跑到其他臉上的可能,結果比較不可控。
如果想放著近處的臉不管,讓焦點落在較遠處的臉上,那就更難了。
雖然現在也有笑臉優先識別功能,但是普及度還是略低的。
手動輔助對焦
之前提到的幾種對焦模式,從某種程度上說可以稱為「全自動對焦」,系統完全通過自己的計算,幫您選擇對焦點。
但是,全自動對焦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在選取對焦點時,會優先選擇靠近畫面中心的物體。
但當你處於拍攝需要想把主體放在邊緣,而畫面中心又有其他很有存在感的景物時,焦點可能對不到主體上。
在這種自動對焦不能滿足拍攝需求的情況下,我們就該進行手動輔助對焦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先對焦後構圖」,也就是先把主體放在畫面中央,然後用中心對焦點完成自動對焦,然後按下 AF-L 鎖定焦點,再重新構圖。
除了上述「土辦法」,現在大部分相機上會出現幾乎覆蓋整個取景框的可選對焦點,你可以手動選擇想合焦的位置。不同品牌的可選對焦點數量和覆蓋範圍不同。
掃街攝影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