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倫的新歌已經發布兩天了,當天晚上十二點清川大叔就準時打卡購買,戴上耳機一直單曲循環,直到睡著。第二天早晨起來腦海中還是「麻煩給我的愛人一杯mojito,我喜歡閱讀她微醺時的眼眸」。可能因為睡得太晚,一早起床,就真的像喝了一杯mojito一樣,有點微醺感。
這首歌好聽嗎?好聽!但是現在大部分人只是默默的聽,聽《以父之名》長大的他們也已經不再為周杰倫的新歌瘋狂。喜歡周杰倫的大多都是8090後的朋友們,當然也有部分更年輕的朋友們,8090後大多都成家立業,大家都有要忙碌的事情,現在的我們大多就是純聽,因為喜歡而喜歡,也更加的理智了。
可以把周杰倫的歌曲創作大致分為快歌與慢歌兩個部分。快歌展現了他獨一無二的才華天賦,具有極高的創作高度,只可惜因為受眾和風格原因難以在大眾中傳唱,所以音樂性雖然極高,但流行性不高。慢歌則相反,旋律動聽,適合傳唱,流行性很高,但音樂性與創作高度都不如快歌那般極具挑戰。
所以傑迷中一直流傳有一句話:慢歌負責廣度,快歌負責高度。高曉松也說過類似的話。可以理解為周杰倫的慢歌是用來在大眾中流行的,快歌則是用來拉開與其他歌手的檔次的。而那些同時具備廣度和高度的歌,足以稱之為神曲,只是神曲已經多年未出現了。
這首新歌和之前略帶傷感的《等你下課》、《說好不哭》相比,顯然更符合周杰倫和昆凌恩愛,兒女成雙,家庭幸福,奶茶在手的現狀,所以唱起來也顯得更加輕鬆,也更容易投入感情。周杰倫的歌曲一直是「四季分明」,各有各的特色。比如《星晴》中「蝴蝶自在飛,花也布滿天」的春天;又或是《七裡香》中「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的夏天;亦或是《楓》中「緩緩飄落的楓葉像思念」的秋天;當然也有《藉口》中「笑得很甜」的去年冬天。
這首《mojito》也還是符合杰倫的一貫唱法,帶給歌迷一個輕快又浪漫的夏天。rap部分是真的有水平,足見功底和實力。整首歌慵懶、隨性,把人帶入古巴夏日海邊的公路上兜風、看到各種顏色的風景、繽紛的衣服,陽光、海風、棕櫚、沙灘的場景。
多年前就有人說,周杰倫現在江郎才盡、快過氣了,近幾年出的歌遠遠不如以前的水平了。誠然,周杰倫這首新歌《mojito》,從傳唱度、持續影響力、歌詞文化底蘊等方面來看,確實不如以前的《青花瓷》、《發如雪》、《晴天》、《七裡香》、《夜曲》、《以父之名》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是比起近年來的發行的《等你下課》、《不愛我就拉倒》、《說好不哭》、《我是如此相信》而言,這是一首不錯的作品。很多人是拿周杰倫的巔峰時刻與現在的周杰倫對比,但是拿現在的周杰倫對比現在的華語樂壇呢?我只能說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這從側面也體現出了華語樂壇的悲哀!流量為王,作品只是附帶,還有什麼發展可言?下一個「周杰倫」的出現遙遙無期!
好的創作,是需要背景的,最好的表達,是需要閱歷和痛苦來作為底色的。早年的周杰倫被發掘的故事已經不需要再贅述,21世紀第一個十年他因為不被主流認可而噴發的經典我們也都耳熟能詳。然而《mojito》的創作背景,和那些作品並不一樣。他曾經的才華不需要這首歌來證明,他的地位和野心也不需要這首歌來鞏固。《mojito》最大的意義,是音樂是MV,是周杰倫還沒有停止創作,還有歌詞中透露出來的音樂以外的信息:周杰倫現在過得很幸福。
對於很多老粉來說,他過得好,他的音樂依然是那個熟悉的味道,足夠了。一首歌,三塊錢,他還是那個幸福的他,他和我們,依然是從前那樣。這首歌不是什麼驚世之作,但是作為偶像和歌迷之間的交流,就已經足夠了。再怎麼誇大或者貶低他的影響力,周杰倫都首先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他自己的幸福快樂,比什麼都重要。那些只顧著歌曲品質,揪著作品表達來說事兒的人,或許他們的音樂品味確實不錯,但是首先注意,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的來源,是曾經牛逼的周杰倫自己,不是別人,這種強求何嘗不是一種道德綁架!
寫在最後:
清川大叔現在只是期待華語樂壇能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不要再把對華語樂壇停滯不前的「憤怒」,強加在周杰倫身上了,他帶給我們的,已經是一座寶藏,我們需要的是百花齊放,而不是一枝獨秀!
對於周杰倫的新歌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