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婚姻再不幸,為了孩子都不能離?說說我的看法

2021-01-10 騰訊網

01

每一對夫妻,都會有一段最難熬且讓人痛不欲生的歲月,指的是磨合期。

磨合的是兩個人的性格,也包括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儘管這段歲月會令人撕心裂肺,悲痛難過到極點,但熬過來以後,也會明白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容忍、尊重與接納。

可以說在磨合期內,夫妻是最容易產生離婚念頭的,也是產生離婚念頭次數最多的時期。

所以有時候,當日子難過到極點了,真的就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如果不是心疼孩子,恐怕早就放棄了,哪裡有一次又一次的硬著頭皮死撐。也有一些夫妻,原先已經放棄了婚姻,準備抱著為了孩子湊合過完這一生的態度,才熬了過來。

等熬過來以後,夫妻關係又開始逐漸緩和,算是意外的收穫。

於是有些夫妻常說,孩子才是婚姻的紐帶,是因為孩子兩個人才熬出頭的。但我從來不這樣認為。

夫妻關係是兩個人經營的,無論好與壞,關鍵因素還是在兩個人的身上,那些後來過好了的夫妻,看似是因為孩子,實際上是彼此的心裡還是想好的,因為內心深處想好,才會有改變、動力和堅持。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婚姻沒有糟糕到一定地步,沒有糟糕到你能接受的最低限度。

簡單來說,感受讓你有了放棄的念頭,但內心深處,或不甘心、或不捨得,多少有一點,可能是你自己也沒發現的,可能是你自己不願承認的,於是孩子就成了你內心深處的不甘心或不捨得的理由。

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告訴你一點,孩子從來都不是婚姻的紐帶,只是婚姻處於苟延殘喘時的續命良藥。

註定了會離婚的夫妻,包括雙方不想堅持了,有原則性傷害等等,最多因為孩子晚離幾年,最後掙扎幾年,最後折騰幾年。

也就是說,孩子從來都不能真正阻止一對夫妻走向離婚。

如果沒有孩子,可能會一時衝動下,草率地把婚給離了。

反過來想就知道了,那些幸福和睦的夫妻,是因為孩子才得以幸福和睦的嗎?不是,那是人家夫妻共同經營、共同付出後的結果。只是說原本夫妻感情就很好,又因為有孩子,使得家庭更有凝聚力。

感情是基礎,麵包是保障,孩子是財富,這個順序一定不能給顛倒。

02

經常能在網上看到這種說法,說:夫妻有了孩子後,千萬不要離婚,哪怕再不幸福,也要委屈自己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別因為大人毀了孩子的一生。

就算婚姻再不幸,為了孩子都不能離?說說我的看法!

確實,家庭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若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一個完整的家,與爸爸媽媽的完整的愛。因為孩子還小,心靈和精神都比較脆弱,這個時候給其留下的陰影,可能將會影響他一生。

但大家是不是誤會了,完整的家庭,不是名義上的完整。

完整的家庭,是有愛的家庭,有溫度的家庭,滋養著孩子的精神世界,然後因為從小能感受到愛,從小被愛,長大以後也懂愛,知道如何正確去愛別人,絕不是名義上完整的家。

另外,離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與陰影,可如果父母的婚姻真的糟糕到一定程度,對孩子的傷害就小嗎?別不相信,這種傷害比離婚傷害大多了,大太多了。

認識一對夫妻,關係特別特別糟糕,和仇人差不多了,經常在家裡大打出手,他們沒有夫妻之間該有的敬愛、尊重和容忍,只有仇恨、毀滅和瘋狂。

就是那種,根本不打算離婚,寧願拼了自己這條命,也要和對方鬥到最後。

別說發生矛盾時有容忍了,夫妻倆會故意製造矛盾,然後把家裡搞得一片狼藉,只顧著發洩對彼此的怨恨。用妻子話說:「他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他好過,大不了就拼了自己這條命,也要討一個說法。」

夫妻不像夫妻,日子不像日子。

終於夫妻倆在一次打架的時候,孩子從房間裡跑了出來,衝他們歇斯底裡地吼道:「我怎麼有你們這樣的爸媽,還不如讓我死了算了。」

那時候夫妻倆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覺得孩子可憐,但轉臉又是滿肚子的仇恨。

過了沒多久,夫妻倆又一次打架,這時孩子默默走進廚房,拎著菜刀走到了媽媽面前,陰狠地說道:「媽,你去把爸爸給殺死吧,那樣我們都解脫了。」

也就是那一刻,妻子如夢初醒,原來這麼多年,他們沒有毀掉彼此,卻毀掉了孩子。

03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夫妻在一旁打架,然後在另一旁崩潰、無助、驚恐和害怕的孩子,真的就是被刺激到了,過度驚嚇後的反應。

我有個朋友,夫妻倆曾當著孩子的面吵過一次架,然後就給才兩歲大的孩子,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孩子變得特別膽小,然後夫妻倆只要在家裡大聲說話,孩子就會很敏感、很害怕地捂住一方的嘴巴,就是怕他們吵起來。不到三歲的孩子,什麼都懂了,就算不懂,他也有了這方面的意識,令人心碎。

僅僅吵過一次架,便讓孩子變成了這樣,試想孩子從小成長在上面講的那種家庭環境與氛圍中,內心又該是怎樣的崩潰。

還有,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因為這樣的家庭情況,失去原本該有的樂觀、陽光和自信,而又變成負面、偏執和陰暗的人。

這才是真的毀掉了孩子的一生,也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說,如果婚姻真糟糕到一定程度,離婚反而是對孩子的最好成全,不離婚看似是成全了孩子,你也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可只會給孩子帶來更糟糕的影響,更嚴重的傷害。

當然了,不是勸你離婚,如果真的想為了孩子好,既然沒有糟糕到一定程度,你真正應該做的,去修復夫妻關係,找到問題的源頭,只要兩個人想好,沒有好不了的,除非有一方從來都不肯去改變自己。

沒有人的婚姻不會出現危機,當出現危機後,解決才是正道,而不是任由婚姻自生自滅,逃避躲避。

別說離婚對不起孩子,不離婚對不起自己,有時候你的婚姻還沒完全走到這一步,只是你有問題,又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說什麼盡力了,都是給自己找的理由,保全自己的形象和名聲。

對孩子的愛,不是掛在嘴邊的,如果真的愛,用實際行動去給孩子創造一個美滿溫馨的家庭。

自然,這得需要兩個人努力,不是讓你一個人去委曲求全,反過來,對方願意好,而你卻逃避或糾結離婚,實際上你只愛自己。經營婚姻,兩個人都要有奉獻精神。

如果確實是另一方有問題,比如不負責任、好逸惡勞、沒有主見,在無藥可救的情況下,那麼強勢也能說得過去了。

-END-

相關焦點

  • 新郎十八歲,你贊同農村孩子的早婚嗎?說說我的對早婚的看法
    當她一大早給我打電話說她兒子這個月月底結婚時,我驚呆了,要知道,朋友兒子是2002年的,像他這個年齡可是剛好高中畢業的年齡,就算沒考上本科,但也會給孩子上個高職,以便將來謀個好職。當我看到那張稚嫩的臉時,確實沒想到這孩子就會馬上成家的孩子了,這分明是個什麼事都沒懂的孩子,分明連結婚的意義是什麼都不知道孩子,就在父母的安排和張羅下便開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這樣子的婚姻好嗎?其實在這裡小淳真的有話要說,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不會要他早結婚,哪怕將來單身,我都不會要他過早的開啟自己的婚姻生活,為什麼不贊同早婚?
  • 為了孩子不離的婚姻,給孩子的是愛還是傷害
    看完這段留言,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的經歷和這個女人類似,口口聲聲為了孩子不離婚,可是不離婚的婚姻,就真的給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嗎?就像這個孩子的爸爸,估計從出生到現在,父親也沒有過陪伴吧,有父親跟沒父親,又有什麼區別?當著孩子的面,對母親的冷落,甚至是辱罵,還有的會家暴,這樣的父親除了給孩子帶來恐懼,又還能帶來什麼?
  • 不離,婚姻不幸福,想婚,又怕傷害孩子
    你估計自己更能承受什麼,更不能承受什麼,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作出選擇——那些就算有孩子也選擇了離婚的人,不是他們不在乎對孩子可能的影響和傷害,而是他們敢於面對和承受這樣的結果,當然,這樣的承受力,也是通過努力積累而來的。
  • 分居三年都沒離成婚,這一次不管別人說什麼,這婚都離定了
    一件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如果你過得不好想離婚,有的人會掏心掏肺地給你列舉一大堆的例子來勸你不要離;當然也有人會鼓勵你瀟灑一回,沒什麼可猶豫的,說離就離。然而,每個人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不管離與不離,最終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離還是不離,什麼時間離才是最合適的。畢竟身為一位母親,多多少少都要為自己的孩子來考慮。
  • 你的婚姻都不幸,為什麼還非催我結婚,讓我去重複悲劇?
    婚姻不幸的人往往更喜歡幹涉別人的婚姻自由,而那些婚姻幸福的人,則更多地表現出對不同婚戀觀的尊重。年齡擺在這兒了,確實也該結婚了,只是很多的我們都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知道婚姻並不能給人帶來幸福,甚至連自己的婚姻都是一團糟,卻偏偏喜歡催著他人結婚,是想他人重複自己的悲劇嗎?
  • 挽不回的婚姻,別再留戀,早離早好早幸福
    而彼此磨合不順,婚姻苦不堪言,非但達不到如此目的,反而給自己造成巨大傷害,如此婚姻不必再留戀,該離婚就離婚!想來,好友阿芸,如果早能理解,挽不回的婚姻,早離早好早幸福,那麼,就不用受多年苦痛。幸好,在我開導下,她意識到挽不回的婚姻,早離早好早幸福,而狠心離了婚姻,進而避免遭受更多更大的傷害。
  • 一個離婚女人的自述:都勸我為了孩子要隱忍,我告訴你為什麼離婚
    如果離婚了,孩子可怎麼辦? 也會有一些所謂的旁觀者來教訓你:「孩子就是你的天。為了孩子著想,父母沒有什麼不可以犧牲的。一味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顧及孩子的成長,是自私的體現。離了婚,你的孩子沒有一個完整的家,你倒是輕鬆了。」
  • 老人攛掇孩子離婚,離過兩次婚的他崩潰落淚:別再折騰我了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孩子會順從大人也是因為對他們的愛,可是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孩子的順從可能只是迫不得已。阿凱最近很不快樂,其實也不只是最近,這些年來他都過得不快樂。
  • 黃奕情竇再開,離過婚,有孩子,還能不能嫁給愛情?
    有同感:「同樣的眼光總是遇到渣男,借我一雙慧眼吧。」有建議:「不要用眼,用心感受就對了!」有忠告:「親愛的,以後活得漂亮些,曾經腦子進的水都化為眼淚流光了,可不能再讓眼睛再瞎一次!」更有人感慨:「其實現實中有過半的女人都遇瞎過吧?」
  • 《我的前半生》中婚姻不幸的羅子群為何不離婚?原因讓人淚目
    關注玉兔,了解更多的婚姻「潛規則」!其實《我的前半生》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婚姻愛情劇,很多人都能夠在在這部劇裡人物中找到共鳴,其中受關注最多的就是羅子君的婚姻了,羅子君的婚姻不僅是一部血淚史,更是一部家庭主婦的逆襲史。
  • 她因目睹父母婚姻不幸,花25分鐘寫下這首歌,最後爆紅拿獎到手軟
    先來說說這首歌的MV,是根據肥K自己本身的經歷。在開頭女主人因為矛盾和丈夫吵架,兩個人誰也不讓著誰,丈夫更是拿起了全家福準備砸碎。突然在這個時候,時間突然就靜止了,女主人公突然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時光,那個不堪的歲月。那時候女主人還是一個小女孩,而自己的父母也因為感情矛盾吵架,最後讓小女孩經歷了不完美的童年,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犧牲品。
  • 不離婚是為了孩子?不要再去背負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什麼叫邊界,就是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你是你,我是我,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情,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邊界不清的家庭,常常出現很多的糾纏,責任的錯亂,比如一方過度承擔責任,一方責任承擔不足。比如小A過度承擔了要讓父母婚姻幸福的責任。
  • 馬伊琍採訪:不好的經歷不會影響感情觀,不支持為了孩子維持婚姻
    馬伊俐和文章在一起時一直被稱之為模範夫妻,不過文章在這段婚姻中曾有感情出軌的行為,傷害了他們家庭。雖然馬伊俐選擇了原諒,不過二人之間有了感情隔閡,終於在19年,他們還是宣布了離婚結束11年的婚姻。離婚之後馬伊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發展事業方面,因此也出品了不少優秀的作品。更難得的是她也是一個很盡職盡責的好媽媽,無論工作多麼忙,都會陪伴自己的孩子。前不久還有網友偶遇馬伊俐和大女兒一起逛街。
  • 那些為了孩子選擇不離婚的女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但是玲玲依舊忍了,只是在吃飯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喝了點酒,一邊哭一邊跟我說:你看,剛剛那個人,就是我的老公。都快十年了,還沒有玩夠呢!我很不能理解,她為什麼要這樣委屈自己,苦苦支撐著這段婚姻。她笑了:要不是為了孩子有個家,我早就不想忍了,可是我沒有辦法啊,孩子不能沒有爸爸!算了,只要他還回家,孩子能每天看到爸爸就行!
  • 老電影《過年》婚姻不幸,生活從來都不是熬字,我們應該主動
    ,所謂的人心複雜善變,只是我們一開始就不懂人性,婚姻,並不能保證你的幸福,ta只是給你一個可能幸福的機會,當然還有50%是不幸福的,只是我們常常太傻太天真,忘記了那50%的存在。因為婚姻,得忍受十月懷胎之苦,生下的孩子卻跟了你的姓,還得面臨身材走形,體質變差的後遺症。
  • 李湘老公回應「出軌」,女兒點讚:不幸的婚姻,不該由孩子來買單
    畢竟,道歉的話說得再真情實感,也不能抵消他在外面花天酒地時,自己的老婆卻在直播間裡辛辛苦苦賣貨的事實。不僅如此,王嶽倫此舉,更是把他們11歲的女兒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心理學家諾費奧說:「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反之,一段不幸的婚姻,最後受傷的總是孩子。
  • 「不能生孩子我老公會跟我離婚的」:孩子是天使,卻與婚姻無關
    楊絳先生曾談過什麼是好的婚姻,她說:「我是一個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相互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好的婚姻最重要的是感情,是兩情相悅,其它的都不重要,包括孩子。
  • 離婚後,我才明白:男人說「就算你出軌我也愛你」,只是說說而已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在面對愛情或婚姻時,男人通常都喜歡說情話,喜歡發誓。這些情話和誓言,有些是發自內心,有些是言不由衷,有些是在認真表達愛,有些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什麼海誓山盟,什麼一生所愛,什麼天打五雷轟,真正做到的,有幾個?
  • 60後龔姐的婚姻感悟:這個婚,我不能離,但這個男人,我放棄了
    二婚則複雜,戒心、私心、企圖心、你婚前的、我婚前的、你孩子的、我孩子的,比蜘蛛精的盤絲洞還要妖魔化。張愛玲在《心經》中寫到:這一點愛,別的不夠,結婚也許夠了。讀到這裡時,愛情崇尚論者、浪漫主義者會嗤之以鼻,或在心頭謾罵我黑化了愛情,黑化了關於婚姻的崇高理想。現實中,偶有完美的婚姻,但鳳毛麟角,你得有火星的高度,再匹配一個同樣高度的火星或彗星,在NN年的浩渺宇宙相遇,綻放剎那花火。
  • 媽媽,為何幹涉我的婚姻?為了我的幸福,請不要再為難我
    所有的親戚都勸說馬母同意了孩子的這麼親事,再說馬強還有一個弟弟,但是不管大家如何勸說也無濟於事,甚至因為馬強的婚事搞得家庭烏煙瘴氣。馬強拗不過母親的意願,和阿嬌的這段感情也就隨著母親的意願結束了。,他一樣母親不要再為難自己,畢竟這是他的幸福,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