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是一檔大型的導演選角真人秀,如果說第一期的《演員請就位》看點在演員身上,那麼第二期的《演員請就位》看點則是轉移到了幾位導師的身上。尤其是《小時代》導演郭敬明和老戲骨李成儒之間的點評,讓《演員請就位》多次登上熱搜,讓吃瓜群眾直呼過癮。
郭敬明不是靠演戲出名,而是靠寫書進入娛樂圈,《小時代》就是郭敬明的代表作。郭敬明不但寫書,還把《小時代》拍成了電影,憑藉《小時代》4部電影,成功轉型成導演。影視界流行這樣一句話,郭敬明的出現,讓整個行業的藝術價值倒退了至少十年。
原因很簡單,郭敬明的影視作品,從來不注重演員的演技,而是只關注流量。對於郭敬明導演來說,只要演員長得好看,有沒有演技都是無所謂,但是前提條件就是,演員必須要有流量。從《小時代》到《爵跡》所有人都在吐槽郭敬明,郭敬明卻說:「你可以不喜歡,但請允許它的存在」。
郭敬明導演選角的條件很簡單,演技不重要,但要長得好看,在《演員請就位》中的一期,郭敬明給了何昶希一張象徵演技的S卡,不僅惹得其他演員目瞪口呆,就連大導演陳凱歌都震驚了,直呼:這真是一個「驚喜」。老戲骨李成儒更是當場痛批郭敬明:「我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隨性而來的人」。
雖然李成儒老師苦口婆心,但是郭敬明卻不以為意地說道:「我給S卡的標準很簡單,那就是我想找他拍戲」。《演員請就位》4位導演,一共8張S卡,就這樣被郭敬明隨隨便便給了一個沒有演技的演員,這樣的隨性行為讓其他幾位導演很不爽,也讓網友開始質疑《演員請就位》的公平。
有演技的演員不但沒有得到肯定,還被無情地淘汰;而沒有任何演技,但是卻長得好看,自帶流量的演員卻留到了最後。這樣的篩選規則讓很多演員感到不公平,以至於到了最後,演員唐一菲宣布退賽,就連演員楊志剛也是沒能堅持到最後,輸給了流量演員。不過,楊志剛卻輕描淡寫地表示,綜藝節目對我而言就是一場遊戲,不必認真。楊志剛的言下之意已經告訴了大家,《演員請就位》終究不過是一場綜藝節目,為了就是流量。
如果說,楊志剛的淘汰還不能說明一切,那麼演員曹駿被淘汰,一定能扯下《演員請就位》的最後「遮羞布」。曹駿是童星出道,8歲就開始演戲,先後主演《真命小和尚》、《蓮花童子哪吒》、《九歲縣太爺》、《寶蓮燈》等等。說曹駿是老戲骨一點都不為過。曹駿9歲就曾獲得「亞洲電視大獎最佳新人獎」,2011年更是獲得了「中國電視飛天獎」,2013年獲得香港國際演員大獎。
曹駿身為一名演員,不論是「文戲」還是「武戲」都能夠輕鬆勝任,可就是這樣一位出道幾十年,有著紮實演技的演員不但沒被幾位導演看中,還被無情的淘汰,著實讓人憤怒。曹駿1996年出道,曹駿出道的時間,比1997年出生的何昶希和1998年出生的陳宥維還早,難道曹駿的演技還不如這兩個人嗎?
別看幾位導演從頭到底都在說演技、演技,可是到頭來,留在最後的演員全都是流量演員。反觀那些有演技沒流量的演員,不是被無情淘汰,就是排名靠後,說到底,《演員請就位》拼的壓根就不是演員的演技,而是流量。而這也正是節目最初的目的,那就是收視率。
曹駿雖然稱得上老戲骨,但是一沒粉絲,二不會製造話題,三還沒有後援團,又沒有團隊包裝,在這個看重流量,追求顏值的娛樂圈被淘汰也只是早晚的問題。當然了,隨著曹駿這樣實力派的演員都被淘汰,何、陳之流的演員留在了臺上,也讓網友更加肯定地相信未來影視界的藝術價值恐怕真的要倒退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