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2021年已經來臨,想不想來看一場盛大的漢服展呢?
2021年常州首屆漢服文化展在2021年9月18日到20日強勢來襲。
常州漢服展時間:2021.09.18-09.20
常州漢服展地點:常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在這裡,我們將國學經典、非遺文化與國潮時尚相結合,這裡有專業優雅的國學文化,這裡有優秀的傳統非遺文化,有潮流的國潮文化,交相輝映中展現出中華服飾文化的力量。
常州漢服展是首個B2B2C的漢服(文化)展覽與盛會,這裡有B2B端的專業觀眾參加,也有B2C端的普通觀眾參加,是一場盛大的漢服盛會。
常州漢服展的場地在常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有13000+平方的展出面積,分為4個展區,2個活動板塊,2場漢服真人展。在這裡,您可以見到100多位新媒體行業的國內外大咖,600多位優質展商!
常州漢服展定位:
1、漢服文化盛會
集納眾多古風文化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品傳統文化的的交流盛會,是傳統服飾主題單,品新款亮相推介的首選平臺。
2、特色跨界融合展會IP
國內首個2B2C,基於服裝服飾行業 發展與漢服文化交流為主要目標的特 色跨界融合展會IP,既充分體現行業 商貿交易功能,又全面展現古裝文化 的獨特魅力。
3、漢服交流交易平臺
以現場文化體驗互動、成衣飾品展銷、文化周邊開發及個人定製等為核心內容,搭建線下展銷交易平臺。
4、傳統漢服文化推廣平臺
從禮儀、民俗、歷史等多角度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尊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理念在年輕群體中傳播,是國內傳統服飾文化的重要發聲平臺
論您是漢服文化的愛好者、琴棋書畫的鑽研者、國潮風格的追隨者,對漢服文化的好奇觀望者,亦或者走在時代風口之前的投資者,不妨都來參加!
漢服展地點常州介紹:
龍城(常州)由來
一說,與常州城垣形狀有關。
常州城牆最早建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公元892年,唐時建「內子城」,城周長約2餘裡。五代十國時,於921年築「外子城」,城周7裡,高2.8丈,「方直雄固」,號「金鬥城」,詩云「毗陵城方如金鬥」。936年又增築「羅城」,城周27裡,高1丈,東從水門橋沿大運河向西,經德安橋、廣化橋,延北至西新橋、青山橋、小東門橋復至水門橋。這樣常州市形成了重疊的三道城牆。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派大將湯和守常州。湯和守常州的第一件大事是於1369年修築新城。五代時築的羅城「大而難守」,湯和將東南西三面城牆縮小,置7個城門,城牆高2.5丈,城周長10餘裡,所謂「新城」。這樣常州從晉太康年間築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間,先後修築過四道城牆,即內子城、外子城、羅城和新城。常州民間曾流傳這樣的歌謠:「裡羅城、外羅城,中間方形紫禁城,三套環河四套城」,而常州龍城的由來很可能與城垣有關。四道城牆中,羅城、新城都十分像龜形。羅城的頭部伸到朝京門外原石龍咀處,龜尾在今水門橋的通關門。而1369年築的新城,更像一隻昂首爬行的烏龜。北面青山門處似龜的頭部,南面德安門處似龜的尾部,東北面的和政門(即小北門)、西面的朝京門(老西門)似龜的兩隻前爪,西南面的廣化門、東面的通關門(東吊橋西)似龜的兩隻後趾。青山門外一個半月形的甕城,似為龜的食盆,青山門附近有兩口水井似龜的雙眼。好一個活脫脫的龜形城垣。古人稱龜為龍種)o所以常州前人不直稱龜城而稱「龍城」。清光緒《武陽志餘》載「吾郡古號龍城」。此為常州「地有龍形,故曰龍城」之說。
二說,出自常州民間流傳的一則神話。
傳說在很早以前,常州西北有一座九龍山,山上有一座古廟,一天晚上,廟裡的當家和尚弘智夢見山神對他說:「我是九龍山山神,是東海龍王的九太子,與八位兄長鎮守這一帶群山。最近八位兄長前來侵佔我的山頭,將是一場惡戰,請你率全廟眾僧,鳴金擊鼓,助我取勝。」過了兩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烏雲驟起,狂風大作,似龍形翻滾。弘智率眾僧擊鼓撞鐘,念佛誦經。約莫半個時辰,風停雲散,恢復往日的寧靜。當晚,和尚又夢見山神對他說:「多虧你擊鼓相助,今已得勝,現在兩條為首的龍已逃往宜興山裡,其他六條龍已去郡城,請你前往郡城安撫,希望他們安居樂業,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雲溪相聚。」郡城百姓得知六條天龍降臨常州的消息後,就於每年端午節建造六色龍船,在白雲溪競渡。於是,自古以來常州便被稱為「六龍 城」和「龍城」。洪亮吉在《外家紀聞》中記載,每年端午節前後,白雲溪一帶有龍舟競渡,城內是五色龍,東門是大小青龍,西門是金龍和白龍,北門是烏龍,幡傘飄揚,鑼鼓喧天,六條色彩絢麗的龍舟,在溪流中穿梭蕩漾,爭相輝映。他的《雲溪競渡詞》中還有「自古蘭陵號六龍」之句。明代鄒忠穎在《高山志序》裡講:「六龍陰聚於毗陵。右以鐵甕諸山,左以外城諸山,若東西門戶。」這是從地形上說常州是藏龍之地。
還有一說,與常州出了很多皇帝有關。
南北朝時期常州出了齊、梁兩代15個皇帝,古代龍是皇帝的象徵,傳說常州古有龍氣,因而出了這麼多皇帝,所以又說常州為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