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1分的爛劇到豆瓣9分的精品,「網劇」是如何逆襲的?

2020-11-26 鳳凰WEEKLY官方號


文/馮禕

哪怕你沒看過《隱秘的角落》,也被「張東升」和「一起爬山吧」刷過屏吧。哪怕你沒追最近的《沉默的真相》,也聽到過「自來水」的安利和「出圈」的廣告操作吧。

到目前為止,這是2020年僅有的兩部豆瓣評分衝到9分以上的內地劇集。這兩部劇不僅同為懸疑劇,也同為網劇。

《沉默的真相》還在播出中,目前評分穩定在9.2。《隱秘的角落》雖然最終評分定格在8.9,但也不影響它成為2020年度的爆款,在「昨日即舊聞」的網際網路上也有人依然在玩著「爬山梗」,繼續著這部網劇的長尾效應。

《隱秘的角落》劇照

電視劇,曾是各大電視臺最大的「殺招」,近兩年卻頻頻被網劇搶了風頭,連主流獎項也相繼給了網播劇名分——網絡首發電視劇可以參與白玉蘭獎、飛天獎的評選。越來越多國產精品網劇的出現,用廣角審美實現了「小眾」到「大眾」的變化,以至於有網友感嘆:「決定我看什麼的,終於不再是電視臺的購片主任,而是我們自己了。」

從「先臺後網」到「先網後臺」

2020年,不止《隱秘的角落》一部網劇爆了,上半年有狂刷存在感的《錦衣之下》《鬢邊不是海棠紅》《龍嶺迷窟》《嘆息橋》《說的就是你3》,下半年開局的《怪你過分美麗》《少年遊之一寸相思》《重啟之極海聽雷》,豆瓣評分也都超過了8分,主攻粉絲市場的《慕白首》《錦繡南歌》評分不高,討論度卻不弱。而眼下正在熱播的《沉默的真相》,再一次衝上了9分。

《沉默的真相》劇照

反觀各大衛視,收視冠軍《安家》豆瓣評分6.3,話題劇《下一站是幸福》卡在6分,近期開播的《蝸牛與黃鸝鳥》(4.2)、《局中人》(5.3)、《愛我就別想太多》(3.3)連及格線都沒摸到,分別刷新了演技派張新成、潘粵明和陳建斌影視作品的下限。評分7.7的《三叉戟》為衛視保留了僅有的顏面。

如果只片面地以豆瓣評分為衡量劇集的標準,今年已播國產電視劇有11部評分在8分以上,除一部東方衛視的《三十而已》外,其餘全部為網絡首播劇!這是自被稱為「網劇元年」的2014年以來,網劇第一次大獲全勝。

把評價標準換作播放量,依然可以得出相同的答案。骨朵劇集排行榜顯示,2020年截至目前,播放量前二十的電視劇中,衛視劇佔到9部。雲合數據給出的有效播放霸屏榜上,除《三十而已》《小娘惹》和《局中人》,其餘包括《錦繡南歌》在內的7部電視劇全部為網劇,最新的全輿情熱度榜前十名中,《穿越火線2020》《二十不惑》《月上重火》等網劇佔到了7席。

其實就在幾年前,網劇在影視行業中還處於鄙視鏈底端,一部劇能被好幾家衛視哄搶、多臺同播,才是成為爆款的標配。哪怕要忍受衛視苛刻的剪輯要求、拖延的排片速度,以及各種潛規則。「先臺後網」是大多數片方的選擇,「網臺同步」則是衛視的底線。

可隨著視頻網站的錢袋鼓起來了,微妙的變化也發生了。優酷獨播的《軍師聯盟》本來要先於安徽衛視和江蘇衛視一周上線,因衛視幹預,最終只能提早一天上線。而到了周冬雨、張一山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優酷希望「先網後臺」,但被電視臺拒絕,優酷索性只在網站上播出,不帶電視臺玩了。因為優酷不僅是出品公司,還拿出了兩倍於衛視的購買價格。

2015年9月《蜀山戰紀》正式開啟了「先網後臺」模式,一大批網劇開始反哺電視觀眾:《琅琊榜》《遇見王瀝川》《蘭陵王妃》《青雲志》《雲巔之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軍師聯盟》《延禧攻略》《慶餘年》……到現在,很多劇集甚至是只在網絡上播出。2019年,臺網同步劇有90多部,先網後臺的有8部,先臺後網的只有4部。

耀客傳媒創始人呂超曾在2017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說:「在剛剛過去的上海電視節,對所有電視臺的採購主任們衝擊最大的,是電視節第一天企鵝影業開的發布會,公布了56個大IP。電視臺的主任們出去後跟我講,為什麼這些內容我們都不知道?所有的製片公司首先都拿這些內容給了網際網路。」

《如懿傳》賣給視頻網站一集900萬,賣給電視臺600萬。該給誰,投資方精著呢。

最初,有咖位或流量的演員在籤約劇組前,也要計較「先臺」還是「先網」,「臺」和「網」有天然的鴻溝。業已成名的演員演網劇和電影演員演電視劇都被稱為「下凡」。《太子妃升職記》最初談的女主是趙麗穎,但趙麗穎因片酬太低拒演,最終成就了寂寂無名的張天愛

隨著爆款網劇越來越多,秦昊、潘粵明、胡歌這樣的演技派憑網劇再次翻紅,不僅周迅、章子怡、湯唯、周冬雨等一線明星紛紛下場,流量如楊冪、楊洋、鹿晗、李易峰、易烊千璽也接下了網劇拋來的橄欖枝。演網劇爆紅的年輕演員更是能說出一長串:李現、朱一龍、黃景瑜、胡一天、王一博、肖戰、張若昀、韓東君、趙露思、吳謹言、張天愛……連因緋聞事業擱置的姚笛,也選擇演網劇復出。

2020年,愛奇藝和優酷都在向懸疑劇深耕,分別推出了「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這邊秦昊、朱亞文剛一下線,那邊廖凡、白宇、王千源、馮紹峰、鹿晗已經紛紛就位。

網播劇與上星劇的「階級壁壘」一再被打破,對衛視而言,喪失了獨播權,也就喪失了「寡頭壟斷」的可能;對視頻平臺而言,「先網後臺」則是反向篩選新受眾的過程,幫助完成用戶的原始積累。

從「草莽時代」到「爆款迭出」

中國最早的網劇可以追溯到2007年一部叫做《迷狂》的禁毒劇。如果說《迷狂》還屬於任務劇,那之後出現的網劇,身上的標籤大多是「成本低、無名演員、打擦邊球」。初代視頻網站的主要內容還需要電視臺「供血」。

2014年,憑大數據概念打造的美國網劇《紙牌屋》大火,讓投資方Netflix一躍成為美國主流視頻網站,騰訊、優酷、愛奇藝和當時還未退出市場的搜狐、樂視等多家視頻網站都表示要把資金更多投向自製劇,挖掘更多的商業潛能。

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為「網絡自製劇元年」,在百度百科上有專屬詞條。2014年至2016年,新成立的網劇製作公司就有43家,各路風投也緊隨其後。

2017年是國產網劇的重要轉折,兩部懸疑劇《河神》和《白夜追兇》成為了歷史的註腳。背景一古一今,劇情一玄幻一寫實,演員一名不見經傳一成名已久,在播出時都引發了空前討論,兩部劇互為補充也互為鏡像。同年,還有《無證之罪》《春風十裡不如你》《使徒行者2》《雙世寵妃》《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牢牢地套住了更多圈層的觀眾。

《河神》劇照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網播劇數量首次超過了上星劇,無論2018年的286部,還是2019年的221部,都遠高於上星劇的131部和194部。

網劇開始從低端變成了「螢屏清新劑」。

歷史永遠在重複,就像當初電視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收看習慣、生活作息一樣,網絡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流媒介,也改變了人們的觀影方式、消費習慣。強調觀看方式的「看電視」變成了媒介更模糊的「追劇」。「8點檔」概念被弱化,通過手機、電腦看劇,有了更強的自主性。截至2019年底,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超過8億,而且還在上升。

上星劇的「墮落」也加劇了觀眾的流失。1998年,國產劇數量首次突破了100部,現在每年新製作的電視劇在500部左右。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豆瓣評分——2000年播出的國產劇平均分為7.6,而2017年電視劇平均分僅為5.6。這些劇集常被詬病劇情拖沓、注水嚴重,動輒五六十集;探案劇推理反智,邏輯經不起推敲;家庭劇狂灑狗血、一地雞毛;仙俠劇、古裝劇、職業劇,不過是換個場景和人設談戀愛。

以前看電視,不喜歡會換臺,當好幾個臺都在放同一部劇時,你也只能「認命」,硬著頭皮看下去。而競品眾多的網劇更考驗作品的耐看性,一旦不吸引人,用戶會直接選擇倍速觀看,甚至關掉重新選擇一部。騰訊視頻的網劇幕後數據就顯示:約四成用戶會在前三集棄劇;看完開頭7分鐘後,用戶拖拽、倍速觀看的比率會激增20%。無怪乎業內人也說,製作網劇要更「尊重」觀眾。

上星劇要接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審視,不止有限古令,還有限血腥暴力、篡改歷史、封建迷信、正邪模糊、劣跡演員等等條條框框。而網劇往往可以脫離常規設定,穿越、不死之身、男女性轉、身體互換通通不設限。而且選擇網絡首播,可以最大限度縮短發行周期,以最快時間收回成本,這也是投資商樂見的。

最先被網絡收編的是古裝武俠、仙俠劇,「限古令」要求衛視黃金時段每月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播出總集數的15%,雖然後調至19%,但也意味著一家衛視一年最多播出兩部古裝劇,大家自然只會挑頭部作品,連「影帝」張震主演的《宸汐緣》都競爭不上上星劇。

情節好看過審難的「盜墓系列」也一直有固定的收視群體,僅《盜墓筆記》就衍生了5部網劇、4部網絡大電影,「鬼吹燈」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怒晴湘西》《龍嶺迷窟》收視口碑雙贏。

還有最先做出精品的懸疑探案劇,背景宏大的《長安十二時辰》、民國風情的《無心法師》《河神》、現代警匪片《暗黑者》《餘罪》《心理罪》、聚焦某一領域的《古董局中局》《法醫秦明》,豆瓣評分遠高於同類上星劇。

以及甜甜的言情劇,無論是校園類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人不彪悍枉少年》《一起同過窗》,耽改劇《鎮魂》《陳情令》,還有披著各種外衣的瑪麗蘇《哦!我的皇帝陛下》《奈何Boss要娶我》《一夜新娘》……一般多是由名氣不大的新演員參演,憑演員實力和劇情普適性根本無法擠進電視臺的黃金檔,但卻能在網絡上定向吸粉。

比起越演格局越窄的上星劇,2020年的網劇還在不停地拓寬自己的邊界:從經典玄幻劇《三生三世枕上書》到古代推理劇《俠探簡不知》《錦衣之下》,從職業劇《怪你過分美麗》到現代懸疑劇《唐人街探案》《重生》,從聚焦傳統藝術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到校園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從盜墓IP《重啟之極海聽雷》到江湖恩仇《暮白首》《少年遊之一寸相思》,雖然仙俠、懸疑、青春題材仍是主流,但網劇也向其他領域伸出了更多觸角。

中國網劇實現了從「侃段子」到「講故事」再到「拼精品」的階層跨越,幾乎可以說:中國網劇的「草莽時代」正在過去。

從「愛優騰」到「中國網飛」

內容建設起來了,下一步便是培養觀眾為內容付費的習慣。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早期的網際網路為吸引流量,提供的是「內容免費」服務,從免費到收費,觀眾的錢袋子可不是那麼好打開的。

2011年5月,愛奇藝在一眾視頻網站中首先推出20元包月的會員制,但應者寥寥。直到2015年《盜墓筆記》上線,才打破了僵局。依靠當時的兩大流量李易峰和楊洋,愛奇藝的VIP會員突破2000萬,比2011年至2015年的總和還多一倍。2018年年底,國內視頻網站付費用戶數已超過2億。

流量可以打破僵局,但有質感的作品才是源源不斷提供高黏性客戶的終極保證。2017年底,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再次制定新玩法——從VIP上升至VVIP的超前點播,3元/集解鎖大咖雲集的《慶餘年》。雖然因盜版大肆傳播,這種新玩法名存實亡,但沒有打消視頻網站「套娃式收費」的念頭。去年火爆暑期檔的《陳情令》,大結局的點播收入超過1.5億元,這還不算演員演唱會直播門票、貼片廣告的收益。

雖然這種收費方式仍存爭議,但這也驗證了,好作品是有源源不斷的供給能力的。根據中投顧問2018年公開發表的報告顯示,國產網劇從版權、廣告、大電影、遊戲和周邊等方面變現的市場空間可達650億元!

越來越多的人默認了應為網生內容付費,從前期的投資、拍攝,後期的播出、宣傳,再到基於劇情的貼片廣告,形成了國產網劇從生產到銷售的閉環。

錢就在那裡,好作品才是抵達彼岸的那座橋。就像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說的那樣:網劇環境比傳統劇更殘酷,我們面對的是更年輕的受眾,半年就是一個「時代的更迭」,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精品化。

三年前的《白夜追兇》夠看了,但三年後的《隱秘的角落》必須再向前走一步:在懸疑劇的外殼下,對原生家庭、教育等現實問題進行觀照。

好的網劇,不僅要情節高能、演技在線、細節到位,布景運鏡剪輯統一審美,更是對時代的記錄。

首播於2010年的《毛騙》系列算是第一部高質量的網劇,講述的是混跡在城市邊緣有組織有紀律的小騙子。三季豆瓣評分分別是8.5、9.4和9.7,第三季評分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並列國產劇第一。

它真的比《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更「偉大」嗎?從格局看前者和後兩者是沒有可比性的,但它們都在各自聚焦的維度完成了邏輯宇宙的閉環,能把某個領域的故事演繹到極致,無論是選擇宏大敘事,還是更微觀的切入點,本身沒有高下之分。

網劇誕生之初,就是給經過大數據篩選的特定人群提供服務的。網劇制勝的法寶從來都不是普適性,而是廣角審美——一個「去邊緣化」的過程。在網絡世界裡,任何邊緣人都能找到高適配度的產品。比起傳統的被動消費,如今更年輕的觀眾更具生產力和創造力,幫助劇集實現從小眾到大眾的破圈。

平臺也比以往更積極地介入影視劇產業鏈,包括但不限於購買版權、拉投資、找團隊、選演員、搞宣發,「愛優騰」甚至為杜絕天價片酬振臂高呼,通過各種渠道培養「自己的演員」,以控制成本。畢竟對於大製作的劇集,單集版權投入平均已達781萬元,這還只是2017年的數字,《長安十二時辰》(1220萬元)、《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1100萬元)、《孤芳不自賞》(1000萬元)是目前已知賣得最貴的網播劇。而十幾年前的《武林外傳》當時只賣到了單集1250元。

《白夜追兇》劇照

因此誕生了更優質的網劇製作公司。《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出自萬年影業,2020年的《重生》和《隱秘的角落》也是「萬年系」作品。萬年影業因此被稱為網劇界的「正午陽光」。

還有越來越多的「正規軍」入場:著名導演管虎和騰訊視頻籤了6部「鬼吹燈」系列,至少還要在《南海歸墟》《雲南蟲谷》《崑崙神宮》三部戲裡看到潘老師的「胡八一」;秦昊的首次「觸網」,緣於著名製片人韓三平給他遞了多次的《無證之罪》劇本;《河神》的劇本改編、拍攝方案、素材剪輯是臺灣導演陳國富親自監督的;《長安十二時辰》請來了曹盾執導;《瘋人院》的監製是陳嘉上;馮小剛為《劍王朝》背書;周星馳要開發《美人魚》和《西遊降魔篇》的網劇版。

除了版權分攤和分銷的方式節省成本,視頻網站間也開始了良性合作。騰訊視頻將《不完美的她》置換給愛奇藝,填補了後者在女性題材上的空白。優酷和愛奇藝置換給騰訊的《獵狐》《我是餘歡水》,也彌補了騰訊現代題材的不足。優酷和芒果TV聯播的《三千鴉殺》《琉璃美人煞》,取得了雙贏。

電視早已被論證為不是媒介傳播的終點,網絡亦不是。網劇的繁盛最讓人開心的一點,就是觀眾們終於可以自己決定看什麼了。

相關焦點

  • 從3.1分的爛劇到豆瓣9分的精品,「網劇」是如何逆襲的?
    到目前為止,這是2020年僅有的兩部豆瓣評分衝到9分以上的內地劇集。這兩部劇不僅同為懸疑劇,也同為網劇。  《沉默的真相》還在播出中,目前評分穩定在9.2。《隱秘的角落》雖然最終評分定格在8.9,但也不影響它成為2020年度的爆款,在「昨日即舊聞」的網際網路上也有人依然在玩著「爬山梗」,繼續著這部網劇的長尾效應。
  • 十年,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國產劇,只有這九部!
    今年可謂好劇不斷,從開年到現在已經播出多部口碑好劇了,比如《安家》、《清平樂》、《三叉戟》、《隱秘的角落》等劇都非常不錯。但是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劇還沒有,本來《隱秘的角落》剛播出的時候評分9.2,但現在評分只剩8.9,不過它依然是今年到現在為此評分最高的劇。
  • 《在劫難逃》:是爛劇還是精品,全在大結局之間
    由王千源、鹿晗、吳越、喬欣等人聯合主演的網劇《在劫難逃》已經大結局。目前為止觀眾給這部劇在豆瓣上打出的評分是6.5分,這並不是一個高分。而這部劇到底是精品還是爛劇,全在大結局之間。在這部劇之前,迷霧劇場已經播出三部劇:首部劇《十日遊戲》,豆瓣開分8.1分;第二部劇《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8.9分;第三部劇《非常目擊》。
  • TVB這8部豆瓣3分、4分的爛劇,你有沒有吐槽過?
    近年來,大陸出了很多豆瓣3分、2分的爛劇,一部一部刷新觀眾的底線。 TVB也拍過不少爛劇,比如最近播出的《法證先鋒4》,網友們就紛紛吐槽是毀經典系列,目前豆瓣評分只有5.1。
  • 豆瓣2.8分,其他平臺8.3分,哪個平臺的影視評分靠譜?
    據知情人士透露,《狐狸的夏天》是騰訊視頻Q2拉新最猛的網劇之一,熱度絲毫不輸《擇天記》等;至於《雙世寵妃》,一部2000萬成本的「小劇」卻換來了39億的總播放量,這個夏天,行業內人人都在問這部劇以小博大的生意經。倒是圈內口碑不錯豆瓣8.5分的《少年有點酷》,其只在騰訊視頻有7.5分。
  • 豆瓣3.3分的劇,憑什麼成為老外眼中最棒的中國電視劇?
    雖然國產劇也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但提起國產劇怎麼也擺脫不了這幾個標籤第二名:微微一笑很傾城(豆瓣6.9分)3.3分)2、3、4名還可以理解,這第一名是怎麼回事要知道,這個新版在豆瓣上評分可只有3.3!
  • 2019年最佳網劇排行:《我在未來等你》只能第二,榜首豆瓣超9分
    2019年最佳網劇排行:《我在未來等你》只能第二,榜首豆瓣超9分這些年網劇已經成為了人們最喜歡的電視劇種類,在過去的2019年可是上映了很多精彩的好劇,今天就給你們講講2019年最佳網劇排行:《我在未來等你》只能第二,榜首豆瓣超9分!
  • 5.7分到9.1分,7K到80W,2020的懸疑劇何以「進退」(上)?
     以《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開啟的懸疑世界,一改以往國產電視劇複雜冗長的特點,一舉打破慣有模式,為精品網劇打開了新局面。懸疑劇向陽生長,未來可期。 當然,劇情緊湊、邏輯自洽,還僅僅是懸疑劇的「1.0時代」。經過一個季度密集型的排播,懸疑劇也顯露出風格雜糅、定位不準、流於表層、缺乏深思、營銷單一等問題。
  • 豆瓣低於3分的國產大劇是怎麼「煉」成的?消滅爛劇,人人有責!
    最近兩年成堆成堆的國產劇豆瓣3分4分,已經見怪不怪了! 拍攝技術在進步,內容卻在大倒退,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恐怖的事情。 為了讓大家感受一下國產劇的整體水平,我決定曬選出豆瓣3分以下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爛劇。
  • 這部豆瓣9分的網劇火了 三大視頻平臺圍繞懸疑劇的較量才剛開始……
    最近這句話已經成為社交聊天中的一句暗號,來源於今年夏天的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同時,《隱秘的角落》憑藉優越的口碑成為今年夏天第一部「全民安利」的網劇。截至目前,《隱秘的角落》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超過21萬的觀眾進行了打分,超過1萬的觀眾點讚了「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嗎」這條評論。
  • 豆瓣超9分的內地劇集(部分),屯著過年可以追劇啦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豆瓣超9分的內地劇集(部分),話說,這些劇屯著過年可以追劇啦!,宣傳力度不強,空降的《大江大河2》,開播後竟高達9.3分!年最高分懸疑劇,豆瓣9.2分。以前在豆瓣開分的時候只有2.7分,後來越來越多人對這部劇上頭,評分也一直漲,現在《甄嬛傳》的評分9.2了。
  • 當下評分最高的劇,《大江大河2》9.3分不算啥,而它上線1天就破9
    當下「評分最高」的劇,《大江大河2》9.3分不算啥,而它上線1天就破9!NO.5《迷霧追蹤》豆瓣評分:7.2分《迷霧追蹤》是一部高能不斷的懸疑劇,由蔣勤勤和週遊領銜主演,他們在劇中的炸裂演技十分吸睛。如今這部懸疑劇才剛上線豆瓣評分就出來了,高達8.0分!NO.3《裝臺》豆瓣評分:8.4分《裝臺》是一部收視、口碑雙豐收的電視劇,張嘉益和閆妮這對熒幕老熟人再次合作又是一部精品。儘管這部都市劇已經完結,但還是有很多忠實觀眾還在反覆重刷。在當下「評分最高」的劇排行榜當中,《裝臺》憑藉8.4分位居第3。
  • 大劇《有翡》豆瓣跌破6分,副導演深夜揭露成爛劇的「五宗罪」
    原本寄予厚望的大IP劇《有翡》,這幾天豆瓣評分從6.3分,跌破到6分以下,可以說是開局不利,播出時間越長,觀眾越發現了這部劇的種種問題。 現在播出的評分,卻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這部劇從開機就大肆宣傳,還上過多次熱搜,到現在的豆瓣評分,觀眾也是生無可戀了。
  • 這部網劇豆瓣評分高達9.7分,卻很少人看過
    這些年網劇可謂是大放異彩,不僅湧現出了超多的經典之作,在資本市場上也是備受青睞,也正是這樣的良性循環,越來越多口碑和收視率雙豐收的網劇受到觀眾的喜愛,去年一度爆紅的《慶餘年》就是最好的例證。不過像《慶餘年》這樣的經典網劇在豆瓣的評分也只能達到8.0分的水準,而今天黑史小編要說的一部網劇它在豆瓣的評分卻高達9.7分,它就是《毛騙 終結篇》。
  • 《都挺好》大結局收視率創新高,豆瓣7.9分,姚晨終於重回巔峰了
    該劇連續7天蟬聯收視率榜首畫下了完美的句號,更難得的是豆瓣7.9分贏得觀眾好評,姚晨終於重回巔峰了。口碑爆棚收視率又大爆的劇可不多,趙麗穎《知否》豆瓣7.6分,陳寶國《老中醫》豆瓣6分,可見要想做到口碑和收視率都大爆有多難。
  • 豆瓣9.1分懸疑劇,每集死一人,反轉到懷疑人生
    今天柯本為大家介紹的這部韓劇,就講述了一群人獲得了重返時光的機會,來到一年之前,他們又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365:逆轉命運的1年》豆瓣評分從上線時的8.6分,結束時卻逆襲到9.1分,打破了一般韓劇高開低走的定律。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豆瓣最高8.5分!12集也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自4月6日一開播,《我是餘歡水》收視、口碑一路走高,當時就有3.1萬人在豆瓣打出8.5的高分。而在百度電視劇排行榜上,截至19日晚,《我是餘歡水》的熱度已經飆升到第二名,領先同為正午出品的70集古裝大IP劇《清平樂》。這部由正午陽光聯合愛奇藝出品的12集短劇,改編自小說《如果沒有明天》,其話劇版於2017年首演,已在繁星戲劇村上演了近10輪共200餘場。
  • 2019年沒有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國產劇?其實10年也就9部
    想想這一年來的電視劇,好像還真不少,年初的《知否》、年中的《親愛的,熱愛的》、《小歡喜》、《長安十二時辰》,年末的《鶴唳華亭》、《慶餘年》,引起較高熱度的國產劇還挺不少的,但是豆瓣評分到9分的,卻沒有。不過大家也不用覺得遺憾,因為從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的時間,其實也就9部評分在9以上的電視劇而已。
  • 9月全網上線35部創最高紀錄,9.1分年度最佳誕生
    全網上線35部,創2020最高紀錄據云合數據提供給網視互聯的數據,在剔除電視劇及10分鐘以下的短劇之後,9月份全網共上線網絡劇35部,比8月份整整多了10部,更是創下了2020年網絡劇月度上線的最高紀錄。在35部新劇中,有32部為獨播劇,3部非獨播。且3部非獨播劇集,均有愛奇藝的身影。
  • 豆瓣評分最低的5部劇,每部都不超過3分,而它更是低到關閉評分
    豆瓣評分最低的5部劇,每部都不超過3分,而它更是低到關閉評分影視劇發展這麼多年,湧現了許多好劇和爛劇,而其中豆瓣算是國內最權威的影視劇評分機構,很多觀眾在追劇前都會先去看看該劇在豆瓣的評分在選擇是否觀看,今天就帶大家盤點豆瓣評分最低的5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