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電動星球 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年初數次熔斷+年末一輪大漲,2020 年的美股和 2020 本身一樣魔幻。
創立於 1996 年的美國老牌財經網站《TheStreet》,最近評選了 2020 年度表現最佳美股,榜單本身同樣非常有意思:2020 年年度 TOP25 美股名單裡,前五位都是新上榜,僅有第 6 位的英偉達屬於這個榜單的常客。
圖片來源:thestreet
其中位列年度美股榜首的,是市值突破 7000 億美元的特斯拉。
從 2020 年第一個交易日的 86.05 美元(拆股前的股價同樣按照一拆五計算),特斯拉的市值在一年內漲了接近 8 倍。截止至發稿,特斯拉的收盤股價達到了 729.77 美元,盤中市值一度超過 7000 億美元。
圖片來源:thestreet
巨大的漲幅,也是《TheStreet》將特斯拉評為年度最佳美股的主要原因。但除了數字本身,特斯拉所代表的智能電動趨勢,才是《TheStreet》更關注的——就像他們把蔚來的股票排在第七位,甚至高於蘋果。
我們把《TheStreet》的特斯拉年度股票總結做了基本翻譯,大家也可以點擊原文連結查看英文版,要科學上網哦。
年度最佳股票:特斯拉
《The Street》
經過數周的評選,我們最終將年度最佳美股的頭銜,頒與年增長達 731% 的特斯拉。與之相比,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年平均漲幅為 15%。和 2019 年特斯拉股價最低點時相比,今年它實現了 19 倍的增長。
對於這隻股票來說,2020 年絕對算得上夢幻,但最終評判的結果是否公允?
和特斯拉預計約 280 億美元的營收相比,它的 12 個月滾動市盈率達到了 21 倍,和盈利相比則超過了 1000 倍。即使特斯拉的車企 Elon Musk 都說過特斯拉的市值戴姆勒太高了。
現在特斯拉的市值超過了大眾、豐田、寶馬、戴姆勒、通用之和。這幾家傳統車企 2019 年賣出去 4000 萬輛車,而特斯拉賣出去 36.7 萬輛。
但市場似乎並不在乎 2019,而似乎更在乎 2021,起碼過去這個季度看上去是這樣的。因此,市場更在意增長趨勢,而基於這樣的測量標準,2020 年的特斯拉更像是在讀高中的勒布朗·詹姆斯——在所有車企頭上暴扣。
從 2013 年營收突破 10 億美元算起,特斯拉的年均營收增長速度是驚人的 52%。類比一下,亞馬遜在 2000-2009 年的年均營收增長速度為 32%。這意味著特斯拉 6 年內增長的幅度,相當於亞馬遜 10 年的成績。
特斯拉 2020 年證明的另一件事,是這樣瘋狂的增長還遠沒有到盡頭。
2020 年 1 月,從動工算起僅僅過了一年,特斯拉就在中國上海的完全私有超級工廠內,製造出第一臺非美產 Model 3。這不僅是中國境內第一間外資車企私有工廠,而且還是第一次以這樣迅速的速度建設工廠,也是第一次以這樣的速度提升產能。
根據 teslarati.com 報導,特斯拉在 2020 年 10 月份製造了 2.3 萬輛 Model 3,而上海工廠應該可以按部就班實現 15 萬輛的生產目標。
但特斯拉並未止步於此。2020 年特斯拉還有兩家新工廠在建設中,一家位於柏林,另一家位於德州奧斯丁。特斯拉 2020 年在上海工廠的巨大成功,給予外界類似的參考模板。並且這兩家工廠都會在 2021 年開始生產車輛,而柏林工廠目前的進展貌似比上海工廠更快。
增長自然是好是,但過去輿論批評特斯拉的另外一點,還在於其盈利能力。如果一個企業只能依靠資本市場為其增長提供資金,那麼經濟衰退會為這類企業帶來更多不穩定。
特斯拉的 2020 同樣給予這些批評有力的回應。
Fremont 工廠因為疫情停工四個星期後嗎,特斯拉在 2020 年 7 月,也就是 Model Y 和上海產 Model 3 的爬坡關口,發布了連續第四個盈利的季度財報。當美國車企還在為需求掙扎,整個車市同比萎縮 33% 的時候,特斯拉的交付僅下降了 5%。
而且這一成績還是受生產時間限制的,特斯拉二季度平均庫存周期僅為 17 天,行業平均水平是 70 天。
特斯拉商業模式潛在的優勢開始浮現。伴隨著三季度工廠產能的提升,特斯拉終於可以將此前對 Model Y 和上海產 Model 3 的投資變現——該季度生產了 14.5 萬輛汽車,比此前歷史最高增長了 38%,環比增長高達 76%。
GAAP 準則下的盈利能力也是如此,特斯拉 2020 Q3 營業利潤率達到了 9.3%。同時特斯拉在這一季度完成了股票一拆五,也顯示了管理層的強烈信心:超高市值絕對不會是曇花一現。
標普環球似乎堅信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不會消失,並在 11 月宣布於 12 月 21 日前,將特斯拉加入 500 指數——儘管特斯拉 7 月份就已經獲得了理論資格。從標普發布公告到 12 月 18 日(TSLA 加入指數當天)收盤的一個月內,TSLA 股價上漲 70%,收於每股 695 美元的新歷史高點。
所以,馬斯克和特斯拉的下一步是什麼?
9 月份,特斯拉舉辦了「電池日」活動,宣布進軍自製電池。從不缺乏野心的特斯拉,希望在 2022 年實現 100GWh 的電芯年產能,並在 2030 年達到 3TWh。
前一個目標足以讓特斯拉每年生產出 120 萬輛 EPA 續航 480 公裡以上的 Model 3/Y,而後一個則可以支撐 2000 萬輛,加上 Megapack 這樣的儲能項目,最終達到約 1 萬億美元的營收規模。
如果沒有內部電池生產,特斯拉實現理想的速度將任由電池供應商擺布。速度是至關重要的,但特斯拉還宣布了一系列電池技術創新,他們堅信這將引領汽車續航裡程的提升,同時還能將電池成本降低 56%。通往 25000 美元特斯拉車型的路已經建立,預計會在三年內推出市場。
也許對投資者來說,唯一比特斯拉龐大的規模野心更令人興奮的是,它還有售價 1 萬美元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包(官方命名是頗具爭議的『全自動駕駛』),利用技術獲取軟體利潤。
雖然目前的狀態肯定不是完全自主駕駛,但它確實顯著地增加了駕駛輔助功能。特斯拉相信在出售的每一輛車上都安裝了的硬體,以後都能實現完全自主駕駛。
圖片來自 teslarati.com
雖然馬斯克嘴裡的自動駕駛時間表非常狡猾,但特斯拉似乎在重寫 FSD 軟體基本架構後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最近僅限早鳥用戶的 FSD Beta 更新展示了令人驚喜的進步,車主們紛紛分享了車輛駛入駛出環島、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左轉、在狹窄無標記的小街上行駛的視頻。
特斯拉即將向更廣泛的用戶推送這些功能,並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內,能實現近 10 億美元的相關遞延高利潤收入。但批評特斯拉盈利能力的人士僅僅指出其碳排放積分的收入,卻很少有人會想到特斯拉的遞延收入——儘管類似的金額目前並未反映在利潤中。
投資者預計,自動駕駛能力的提高,將繼續加碼特斯拉已經發展神速的市值槓桿,更有助於證明特斯拉相對於傳統汽車製造商的溢價估值——而汽車製造商越來越不像特斯拉的同行。
如果特斯拉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嗯,這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讓如今 6500 億美元的市值都顯得有些愚蠢。
還有很多相關故事還沒有寫完,但 2020 年標誌著特斯拉新篇章的開始。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我們都可以期待看到如今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公司之一,試圖在未來十年,將運輸和能源行業帶入一個新時代。
(完)
關注「電動星球News」,後臺輸入「XN 」,查看 2018 年、2019 年、2020年的新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