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周星馳的這次電影合作,成「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2020-11-18 神奇的絡腮湖

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李賽鳳出演的《殭屍先生》。憑藉獵奇的故事題材,出色的動作場景設計,演員們的精彩表現,在上映之後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

林正英因為該片,正式轉型幕前,迎來了自己的演藝事業高峰。而極具本土特色的「港產殭屍片」,也隨著這部《殭屍先生》的誕生,正式拉開時代序幕。

然而,8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之上,隨著港片製作人們的跟風,大量的「殭屍題材作品」誕生,而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的品質,也快速攪亂了市場環境。隨著市場環境的混亂,「港產殭屍片」也在八十年代末走向了沒落。

九十年代初,「無釐頭喜劇」開始興起。此時的向華強突發奇想,希望將「殭屍片元素」與「無釐頭喜劇元素」結合,拍攝一部風格另類的電影作品。

1991年,在「永盛電影」的策劃之下,林正英、周星馳進行了電影合作,共同拍攝了《非洲和尚》。而向華強也為該片擔任了監製。

這部《非洲和尚》憑藉獨特的風格,拿下了1090多萬的票房成績。而這也成為了「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該片之後,「港產殭屍片」的市場表現每況愈下。繁榮一時的「殭屍片時代」也隨之一去不回。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周星馳、林正英合作的這部《非洲和尚》。同時說一說,90年代初「港產殭屍片」的消亡。

壹:

與之前洪家班的「大雜燴式喜劇」風格不同,這部《非洲和尚》走起了無釐頭的喜劇路線。

電影從取片名開始,就玩起了無釐頭的喜劇套路。影片雖然叫做非洲和尚,但是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圍繞一個茅山道士展開,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故事的一開始,道長九叔(林正英飾演)與華僑阿森(陳山河飾演)一起,到歐洲參加了一場拍賣會。

在這場拍賣會上,一具「殭屍」將被當作展品拍賣,而這具「殭屍」正是阿森的曾祖父。阿森、九叔此行的目的,正是要拍下這件「展品」,並順利帶他返回中國。

在九叔的幫助之下,阿森順利從一名老外手中,搶下了這具「殭屍」。然而,在返回的途中,九叔、阿森所乘坐的飛機遭遇事故,飛行員不僅飛錯了方向,同時還造成了飛機的駕駛故障。

最終,飛機駕駛員、九叔、阿森紛紛跳傘,而阿森的曾祖父也和貨物一起,墜落在了非洲大草原之上。

在草原之上,幾名白人正在捉拿幾名土著少女。此時,土著居民「歷蘇」,不小心拿掉了「殭屍」額頭上的符紙,結果導致了「殭屍」的暴走。

暴走的「殭屍」,意外地趕走了白人殖民者。這些土著居民,將這具從天而降的「殭屍」當成了天神,把符紙再度貼回了「殭屍」的額頭上,還將它搬回部落、供奉了起來。

跳傘成功的九叔、阿森,為了找回「殭屍」,開始在非洲大草原上四處奔波。

在遭遇了獅子、犀牛的襲擊之後,九叔、阿森誤打誤撞,來到了歷蘇所在的部落,並找到了丟失的「殭屍」。

九叔、阿森在部落休養了幾天之後,決定帶著「殭屍」離開。然而,之前被趕走的白人再度來襲,為了幫助村民,九叔、阿森決定留下來,與這些非洲土著們共進退。

為了對付之前的「殭屍」,這些白人請來了一位巫師,還帶來了一具強壯的非洲木乃伊。

雙方經過了一番亂戰之後,「中國殭屍」幹掉了「非洲木乃伊」,而九叔也通過「請神上身」的方式,讓李小龍附體歷蘇,從而打敗了這些白人殖民者。

故事的最後,九叔、阿森帶著「殭屍」離開部落。臨行前,九叔將自己的道袍,留給了歷蘇,而「殭屍」也將自己的壽衣,送給了部落的小朋友。

貳:

這部《非洲和尚》的故事並不複雜,但表現形式卻創意十足。

在這部作品中,林正英、歷蘇、陳山河等人作為演員,在銀幕前進行表演。而周星馳、吳孟達則作為旁白,對電影劇情的發展進行了講解、吐槽。

這部《非洲和尚》之所以會選擇這種特別的表現形式,與無釐頭喜劇文化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

80年代末,無釐頭的喜劇形式開始在電臺行業風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葛民輝、林海峰的「軟硬天師」組合。二人前言不搭後語的「癲狂語言風格」,為節目製造了不少笑點,也獲得了許多聽眾的喜愛。

90年代初,這種電臺文化被劉鎮偉、周星馳、王晶等人引入電影作品之中,而無釐頭喜劇也在此時正式走入電影大銀幕。

在這部《非洲和尚》裡,主創團隊對「電臺式的無釐頭喜劇風格」進行了致敬,特意設計了這段獨特的旁白。電影一開始,旁白裡的周星馳、吳孟達嚷嚷著要看電影。隨著二人的聲音,林正英、陳山河等人出現在了鏡頭之中。

而當林正英、陳山河在大銀幕上表演的同時,吳孟達、周星馳又通過旁白,對電影的劇情進行了不少吐槽。

這種通過聲音元素,塑造「戲中戲」氛圍的形式,可以說是創意十足。而畫面與聲音的隔次元吐槽,也為電影增加了不少笑料。

雖然故事創意吸引了不少觀眾,喜劇橋段的設計,也為影片增加了不少亮點,但是故事節奏的把控失常,動作場景的缺失,也讓這部《非洲和尚》受到了不少負面評價。

相比於洪家班的「殭屍片」作品,這部由永盛電影打造的《非洲和尚》,在動作打鬥場景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不足。

「茅山道士封印殭屍、收伏惡鬼」的特效打鬥橋段,一直是「港產殭屍片」的保留戲碼,也是影迷們的目光焦點。

這部《非洲和尚》為了儘量呈現喜劇橋段,在動作場景上進行了大量的刪減。動作場景的缺失,讓不少影迷倍感失落,而故事節奏的冗長、緩慢,也讓影片顯現出了幾分乏味。

叄:

1991年,這部《非洲和尚》在香港電影市場上,拿下了109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這個成績相比於2000多萬港幣票房的《殭屍先生》,雖然差距甚遠,但在當時的「港產殭屍片」市場之上,卻是一個十分耀眼的成績。

80年代末,隨著同行的跟風,「港產殭屍片」市場開始顯露頹勢。

為了尋求創新,1989年的林正英轉型導演,執導拍攝了《一眉道長》,這個「道士大戰吸血鬼」的故事,雖然創意十足,拿下了1100多萬港幣的票房,但卻未能挽回「港產殭屍片」的衰落命運。

進入1990年之後,「港產殭屍片市場」快速縮水。這一年,林正英的《驅魔警察》、元奎的《屍家重地》、吳君如的《一眉道姑》先後遭遇市場重挫,票房成績沒有一部突破500萬港幣。

1991年,這部《非洲和尚》憑藉新奇的故事創意,周星馳、吳孟達的流量加持,一舉拿下了109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為了「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而該片之後的「港產殭屍片市場」,也一步步走向了消亡。

1992年,洪金寶召集了《殭屍先生》的原班人馬,拍攝了《新殭屍先生》。雖然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劉觀偉等人悉數回歸,但該片在江河日下的市場環境面前,僅拿下了6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

隨著《新殭屍先生》的票房折戟,越來越多電影人放棄了「港產殭屍片市場」。1993年的《驅魔道長》之後,「殭屍片」的電影題材,也徹底淡出了港片銀幕。曾經輝煌一時的「港產殭屍片」,就此走向消亡。

而1991年這部由周星馳、林正英、吳孟達隔空合作的《非洲和尚》,也成為了「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原創丨文章版權系屬:神奇的絡腮湖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林正英、周星馳的這次電影合作,成「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隨著市場環境的混亂,「港產殭屍片」也在八十年代末走向了沒落。九十年代初,「無釐頭喜劇」開始興起。此時的向華強突發奇想,希望將「殭屍片元素」與「無釐頭喜劇元素」結合,拍攝一部風格另類的電影作品。1991年,在「永盛電影」的策劃之下,林正英、周星馳進行了電影合作,共同拍攝了《非洲和尚》。而向華強也為該片擔任了監製。
  • 林正英周星馳合作電影《非洲和尚》,全程只有林叔為何?
    說道林正英第一反應便是殭屍片,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林正英殭屍片推向高峰。伴隨著他的失去,是去殭屍片也隨之消失了蹤跡。
  • 林正英用自己名字出演電影,試圖挽救殭屍片,無奈碰上了周星馳年
    1985年,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主演的《殭屍先生》開啟了殭屍電影的黃金年代,此後又拍出了《殭屍家族》、《殭屍叔叔》、《一眉道人》等系列影片。3、「殭屍片」的迴光返照1990年代的林正英不斷嘗試去延續《殭屍先生》系列,但票房卻節節敗退。緊接著興起的是徐克執的新武俠、周星馳的喜劇和王晶的賭片。
  • 殭屍還沒殺光,港產殭屍片,我不許你死
    憶當年,殭屍紅過小鮮肉上世紀八十年代,寶禾電影公司投拍的殭屍片煊赫一時,不僅掀起香港影壇捉鬼打殭屍的風潮,也從此開創武打喜劇的另類輝煌;而同階段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劉鎮偉的「猛鬼」系列,亦在蹭上殭屍元素的熱點後大獲市場認可,主輔相承,共同譜寫港產殭屍片的華彩樂章。
  • 港產殭屍片:林正英的師徒關係,個個大有來頭
    【非正常觀影的人間小黑】港產殭屍片在曾經中國香港電影輝煌的年代,也是一個系列的金字招牌,而開派的經典人物就是林正英,在一系列的港產殭屍片英叔出身的茅山派,存在著多位師兄弟,而他們的徒弟,也都是後來港片中厲害的角色。
  • 有一種港產片叫「林正英」
    劉觀偉,時至今日這部電影依然被認為是最好的殭屍片。》,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躁動不安起來,大家都想從殭屍片這口大鍋裡分一杯羹。「猛鬼系列」的插曲,《猛鬼學堂》《猛鬼霸王花》《猛鬼大廈》都很有看點,似乎在為殭屍片搖旗吶喊。
  • 林正英、元彪合作的六部電影,不只是殭屍片,動作喜劇也十分經典
    說起林正英,許多影迷腦海中想到的都是殭屍片。而提起元彪,喜歡動作喜劇的觀眾都對其情有獨鍾。雖然戲路不同,但同樣出自「洪家班」的兩人,在銀幕之上也有不少精彩的合作,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林正英、元彪合作的六部經典港片。1.
  • 《拆彈專家2》口碑票房雙豐收,它卻無法把港產片帶回昔日的輝煌
    近日,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劉青雲、倪妮等人主演的《拆彈專家2》正在火熱登場中,它同時贏得票房和口碑雙豐收,更有不少人稱其為繼2002年《無間道》之後,18年來最為好看的港產片。不知道看過《拆彈專家2》的網友對於該片有沒有其他不同看法,但最少可以肯定的是它應該算得上為良心之作。
  • 「港產殭屍片」的起伏:興於洪金寶、林正英,止於徐克、錢升瑋
    的確,80年代中期的港片大銀幕上,「洪家班」打造的《殭屍先生》掀起了一股「茅山殭屍片」的時代浪潮,而林正英出演的「九叔」,也成為了這股「港產殭屍片熱潮」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銀幕形象。1985年的《殭屍先生》,被許多影迷奉為港產「茅山殭屍片」的開山之作,但其實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殭屍片」就已經開始在港片大銀幕上出現。
  • 「港產殭屍片」的起伏:興於洪金寶、林正英,止於徐克、錢升瑋
    的確,80年代中期的港片大銀幕上,「洪家班」打造的《殭屍先生》掀起了一股「茅山殭屍片」的時代浪潮,而林正英出演的「九叔」,也成為了這股「港產殭屍片熱潮」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銀幕形象。那些在明清志怪小說中流傳一時的「殭屍故事」,也開始被逐漸搬到電影大銀幕上。1936年,香港的「南粵影片公司」就拍攝了一部「殭屍題材」的黑白電影《午夜殭屍》,這也是港片大銀幕上的首部「殭屍片」。可謂是「港產殭屍片」真正的開山鼻祖。
  • 周星馳和林正英合作出演的無釐頭喜劇殭屍片,非常搞笑和經典
    林正英時期的殭屍電影是非常火爆的,小編小時候就喜歡看小時候既覺得恐怖也覺得搞笑,長大後也多次重溫,現在雖然也拍攝了幾部殭屍類電影但基本都反響平平,在現在看來曾經輝煌的殭屍片的確是沒落了。1985年,在電影圈發展多年的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類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開始了他的「殭屍道長」之路。通過這部電影,林正英也正式從幕後轉向臺前,從此迎來了他事業的巔峰, 殭屍類電影也在香港開始風靡一時。隨著《殭屍先生》的票房大賣,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商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翻拍。
  • 《九叔歸來》「致敬」林正英毫不掩飾,扯下殭屍片最後一塊遮羞布
    1997年林正英去世,帶走了香港殭屍片的一個時代其實林正英在世的時候,殭屍片就已經沒有多少路可以走了。1985年《殭屍先生》橫空出世,香港票房破2000萬。直接打破香港市場恐怖片票房紀錄當時香港電影人素來喜歡跟風,一大批粗製濫造的殭屍片登場,把觀眾看得是心煩意亂加審美疲勞
  • 周星馳和林正英合作的沒曾想卻成為了「港式殭屍片」最後的倔強
    在現在看來曾經輝煌的殭屍片的確是沒落了,在1985年由林正英和錢小豪主演的《殭屍先生》開啟了「港式殭屍片」新篇章,因為出色的場景設計,加上新奇的風格,一經上映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林正英也因為此片從幕後轉至臺前,從此迎來了事業的巔峰。這種奇特風格的「港式殭屍片」,受到了所有觀眾的喜愛,《殭屍先生》開啟了一個新的是時代。
  • 被「石榴姐」痴戀半生,殭屍道長林正英和回不去的港片黃金時代
    1985年,導演劉觀偉做好了改行的準備,他的一部電影斷斷續續拍了幾個月,預算飆到850萬,嘉禾電影公司老闆何冠昌和監製洪金寶預測這部影片至多在本港能賣600萬,要虧。隨後該片先在中國臺灣公映,大獲成功,成為當年臺北十大賣座片之首,不久在港上映,票房超過2000萬。大爆。這部電影,正是港產殭屍片開山之作《殭屍先生》。
  • 林正英主演的最後一部殭屍片,製作精良,卻未能在香港的院線上映
    在《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三部作品打下了良好觀眾基礎之後,「洪家班」的劉觀偉在1985年拍攝了《殭屍先生》。而隨著這部作品的誕生,香港電影輝煌的「殭屍片時代」也就此拉開序幕,而林正英的演藝之路也一步步走上高峰。80年代末的港片銀幕之上,殭屍題材作品泛濫。殭屍片的電影市場,也在90年代初快速走向了衰落。
  • 被石榴姐痴戀半生,患癌後至死不見,殭屍道長林正英和回不去的港片...
    隨後該片先在中國臺灣公映,大獲成功,成為當年臺北十大賣座片之首,不久在港上映,票房超過2000萬。大爆。這部電影,正是港產殭屍片開山之作《殭屍先生》。 林正英去世於1997年,當年他原本要為亞視續拍大受歡迎的《殭屍道長》,但查出肝癌,拍攝就此停止,沒想到一起停下來的,還有一個港產殭屍片時代。
  • 經典電影回顧之《殭屍叔叔》,沒有林正英卻依舊火爆的殭屍片!
    《殭屍叔叔》這部電影在當時上映時,獲得了很多好評,票房成績相當不錯。不過,很多人以為這部經典的殭屍片中有林正英,然而這部電影中是沒有的。基本上好看的殭屍片都有林正英出演,唯獨只有《殭屍叔叔》沒有。這部電影能夠火爆且被觀眾記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劇情逗笑,帶著恐怖。
  • 同是致敬林正英,《生化藥屍》終於找回了港產殭屍片的味道!
    1985年,劉觀偉導演的《殭屍先生》火遍全國甚至全亞洲,這被看作是港產殭屍片時代的開端
  • 香港4大殭屍道長,最後一位家喻戶曉,中國殭屍片鼻祖
    可說在靈異片,殭屍片流行的黃金年代,他們就是票房的保證,投資人的最愛。今天讓我來為大家一一分說一下,畢竟現在的90後,00後朋友們可能對這些並不了解。懷念逝去的殭屍片歲月,亦是懷念我們的青春。1953年12月2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普寧市麒麟鎮蔡口村, 香港演員。
  • 有一種港產片叫「林正英」!
    他是威風八面的「殭屍剋星」林正英。 林正英曾師從粉菊花學習京劇,17歲進入電影圈,隨後進入洪家班,憑藉《敗家仔》《奇謀妙計五福星》連續獲得第2屆、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1985年,因出演電影《殭屍先生》中道長一角而一炮走紅,也正是由於這一道士角色,奠定了林正英從影生涯中最經典的形象。 林正英的殭屍片,是我們每個人的香港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