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籃球,看籃球,講籃球。我是球哥,球哥講講球,為您帶來不一樣的籃球觀點,分享籃球樂趣。
北京時間2019年1月12日,休斯頓火箭主場迎戰克利夫蘭騎士,比賽雙方實力懸殊,火箭首節7記三分,單節42分,並以42-22的20分優勢結束第一節。此後比賽都是一面倒的局面,最終火箭以141-113騎士,輕鬆拿下比賽。
此役,哈登上場30分鐘,取下驚人的43分10板12助的40+三雙,創造了聯盟歷史上第一個30分鐘以內拿到40+三雙的數據,堪稱「歷史第一人」。
此外,哈登近15場比賽場均得分達到了驚人的40.5分,這是NBA歷史上,科比之後第二位能在15場比賽裡場均得分超過40分的球員。
數據不想多列,哈登的強大,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在數據上,那是歷史級別的存在,而在戰績上,經歷過以太陽肩並肩的一番沉淪後,現在已經慢慢好轉起來,24勝17負的戰績,重回季後賽行列,在群魔亂舞的西部暫排第6,與第3第4也只是一兩場的差距,只要保持這個勢頭,火箭依然是奪冠的熱門,依舊是勇士衛冕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從雷霆的第6人到今天的火箭MVP,哈登經歷了太多太多,前兩個賽季,哈登已經證明了自己,能把火箭到到西部的頂峰,而這賽季,在保羅長期缺陣下,哈登依舊把火箭由副班長位置從新帶回西部第6,甚至有望更前。
這一切,要歸功於哈登自己的身體天賦和聰明的打法。
斯特恩掌管聯盟的晚期時代,聯盟小球風還沒有盛行,依然是陣地肉搏的球風。而此時的哈登已經懂得利用規則,以自己出色的身體協調能力衝擊內線造犯規。當然,這很影響比賽的流暢程度和觀賞性,哈登的打法也讓很多球迷甚至是其他球員不齒、厭惡,於是「哈登的1分」、「景德鎮之子」、「碰瓷王」之類的貶義稱號都冠在了哈登頭上。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哈登只是懂得運用規則,打法聰明而已。
後來,碰瓷說得多了,球迷也沒意思了,於是抓住了哈登另一個黑點——「寫輪眼」。哈登在防守端往往被一步過掉,至於協防、補防什麼的,則是眼神防守,目送對方上籃得分。
這確實是哈登早期的一大黑點,在防守上太過不給力,但凡哪隊遇上火箭,與哈登對位的球員往往都能得到高分,甚至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球員,只要對位哈登,進攻端都能打出全明星級別的表現。
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球員都是科比,攻防兩端都傾注100%的能量。
哈登不受歡迎的打法,使得在肖華時代,聯盟針對哈登的「碰瓷」對規則做出了一些改變。當然,這並不能與聯盟為限制奧尼爾籃下的統治力而增加三秒區來相提並論,但這也證明了哈登的能力,能讓聯盟足以重視。
規則改變後,哈登並不能像以往一樣頻頻站上罰球線,但這也並不能限制哈登超高的球商,因為他把自己的這一套技術,由籃下帶到了三分線外。
小球風盛行,得三分者得天下,火箭迎來主教練德安東尼後,火箭儼然變成了一支依靠炮轟三分吃飯的球隊。
球隊整體手感好時,球迷能觀賞一場美妙的三分雨;手感不好時,火箭也能送給現場觀眾一陣陣的金屬打擊交響曲,不至於讓球迷悶著。
無論是三分雨還是打鐵曲,哈登無疑都是球隊的指揮官,在三分線外,能藉助隊友的掩護,趁防守球員上搶時,拔起投射,造成身體接觸而形成三分犯規,也能利用技術,連續CrossOver,後撤步三分,防守球員不上撲時,相當於就是一個空位三分,防守球員上撲試圖封蓋時,限於身高(哈登在同位置上身高算比較高的,只因為過於強壯,看上去高得不明顯),不僅沒辦法封蓋,甚至可能會造成犯規,或是三次罰球,或是3+1。
球哥認為:哈登是了這支火箭的下限保證,只要哈登健康,火箭的戰績不會太差,而保羅則是這支火箭的增速劑,火箭能飛多高,要看傷愈回來的保羅如何梳理火箭更合理的進攻。上賽季哈登與保羅讓人們看到了火箭的強大,這賽季已過半,下半程的火箭能飛得多高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愛籃球,看籃球,講籃球。我是球哥,本文是我對這場比賽的一些個人看法,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相互學習。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球哥原創,如需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