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抗疫傳遞溫暖生活力量 電視劇《鋼的琴》湖北開播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社會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影視劇作品作為大眾藝術,發揮文藝的力量、以藝抗疫,用影視劇觀照現實,有著提振精神和行業重振的重要作用。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將於6月2日播出年代情感電視劇《鋼的琴》,持續為觀眾輸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豐富精神食糧。2011年,張猛編劇並執導的電影《鋼的琴》六大電影節展映,電影用質樸的畫面和情感講述小人物陳桂林的故事,獲獎無數。電視劇版《鋼的琴》仍由張猛完成,張惠中、張猛分別任導演、編劇,從體量上相比,電視劇將比電影更為詳盡細膩,再度講述小人物陳桂林(李乃文飾)從高考失利、戀愛生子、下崗再就業的命運起承轉合,展現質樸生活中的不凡力量。

  

  張惠中張猛再造《鋼的琴》 細節刻畫穿透大時代小人物

  2011年,由王千源、秦海璐領銜主演的電影《鋼的琴》,講述一位父親為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努力,用鋼鐵為女兒打造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的幽默與艱辛,演繹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電影中對人物情感的細膩把握以及小人物面對命運的無奈感,觸動了無數人心中最深處的柔軟。電影橫掃第十四屆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第二十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影片獎諸多獎項,主演王千源憑藉此片斬獲第二十三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相比電影版,電視劇版《鋼的琴》劇情更為豐富,故事情節方面比電影版更為細膩詳盡,不僅保留了電影中陳桂林的婚姻生活,還增加了青年陳桂林的戀愛往事,使得陳桂林這個經典的小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導演兼編劇張猛談及電視劇版與電影《鋼的琴》對比,說道:「電影只是一個大概3個月跨度的一個故事,電視劇完全是從1985年一直到2005年以後,一個20年跨度的故事。把電影《鋼的琴》之前的每一個人物自身的特點,都在電視劇裡面有了一個大的擴充。」

  

  以上世紀80年代為時代背景,劇中每一處細節無不透露出濃濃的懷舊氣息。張惠中導演透露:「整個取景都是在鞍山、大連兩地,也有在當年拍過電影《鋼的琴》的那個景。但後來更多的景都是在大連拍的,大連有一個老工廠,老廠房、老廠區、老居民樓,為了表現那個年代嘛。」電視劇《鋼的琴》輾轉跨越陳桂林(李乃文飾)從青年到中年的數十年人生,經歷高考失利、婚戀生子、鋼廠下崗、自主再就業,在時代浪潮中面臨一次次人生抉擇。導演張惠中說:「我們創作的初衷是希望觀眾不要忘掉那個年代,不要忘掉我們走過來的那個過程,帶有一種懷舊的那種感覺。那個時候生活節奏沒有現在這麼快,那時只要把你自己的生活過好,用今天的話講,把你自己的夢想找準。其實真正的夢想就在於你怎樣面對生活,是不是把窮日子要過好,過得有滋有味。整個這部戲當中,這一群人他們的生活,就是把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並不富裕的生活,過得很紮實、過得很充實,也在不停拼搏。」

   李乃文演繹「陳桂林」的幸福生活 「比王千源幸福演得淋漓盡致」

  踏實工作、簡單生活,相比電影帶來的無奈和遺憾,電視劇《鋼的琴》用平實的基調和風格,傳遞出平淡的真實感。沒有跌宕起伏、盪氣迴腸的情感宣洩,陳桂林(李乃文飾)及其身邊的家人、朋友,在生活的大事小情、雞毛蒜皮裡喜怒哀樂,享受平淡、追尋幸福。一如演員李乃文給人的感覺,看似平淡,實則表演不著痕跡、重在細節。將這種平淡融入陳桂林身上,用實實在在打動觀眾。「我非常喜歡《鋼的琴》電影,」遇上「陳桂林」,李乃文表示更多的是驚喜:「哎呦,那我撈著了!我比王千源幸福多了,因為有整個電視劇讓我痛痛快快演,很過癮,淋漓盡致地把陳桂林演了一遍。」

  

  「反映普普通通老百姓生活的戲,還是要儘量多一些符合角色的人。」張惠中導演談及自己的選角標準和緣由:「不要單單追求說他有名,他有收視率,我覺得收視率在於他演的角色是不是對路子,在於這段生活演繹得是不是觀眾覺得真是那麼回事,那可能我們追求的是後邊這部分。應該讓他像這個人,應該他是這麼回事,讓觀眾不懷疑他。」而對於不可避免地提及王千源與李乃文的比較,導演張惠中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王千源在電影中的角色更多的表現的是,除了幽默以外還有很多無奈;李乃文把這個角色演繹地從小到大一直是很樂天。無論苦、無論貧窮,無論面對家庭矛盾還是社會矛盾,他都很樂觀。也讓每一個人思考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愛情、面對家庭、面對孩子、面對老人。」

  

  歷人生境遇,品生活百味,6月2日起湖北衛視長江劇場,電視劇《鋼的琴》致敬平凡生活中的不凡。

相關焦點

  • 音樂人創作「抗疫」歌曲傳遞溫暖和力量
    原標題:「抗疫」歌曲傳遞溫暖和力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各行各業都為打贏這場「戰疫」群策群力,文藝界亦如此。除了捐款捐物,林俊傑、孫燕姿、鄧紫棋和李榮浩在內的音樂人第一時間發揮創作優勢,推出了鼓舞人心的「抗疫」歌曲,身為武漢人的朱一龍、李現等也紛紛開嗓參與演唱,希望能給「抗疫」一線人員和國人傳遞溫暖與力量。
  • 中國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在蒙古國熱映,「為我們傳遞了溫暖和力量」
    在上海交通大學攻讀博士的蒙古國青年孟赫賽汗和妻子納蘭格日樂出於熱愛,對該劇初步進行了蒙古語翻譯和配音,並在社交媒體上創建了影視群,為同樣熱愛中國電視劇、想了解中國抗疫故事的蒙古國網友提供了交流平臺。不到兩個月,1萬多名蒙古國觀眾入群追劇,最多一集播放量達12萬次。
  • 「抗疫」歌曲傳遞溫暖和力量:「就算再艱難,愛不會離開」
    除了捐款捐物,包括林俊傑、孫燕姿、鄧紫棋和李榮浩在內的音樂人第一時間發揮創作優勢,推出了鼓舞人心的「抗疫」歌曲,身為武漢人的朱一龍、李現等也紛紛開嗓參與演唱,希望能給「抗疫」一線人員和國人傳遞溫暖與力量。
  • 抗疫主題晚會《愛的力量》溫暖上演
    2020年12月29日晚,由省委宣傳部主辦,甘肅演藝集團承辦,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和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傾力呈現的抗疫主題晚會《愛的力量》在黃河劇院溫暖上演,新甘肅客戶端對晚會進行了現場直播。晚會以音樂舞蹈詩的形式呈現,分《序》《第一篇章 愛壯山河》《第二篇章 點讚英雄》《第三篇章 隴聚力量》《尾聲》五幕,圍繞抗疫隊伍集結情景、抗疫期間感人英雄故事、抗疫歸來歌贊致敬三大方面,融合情景舞蹈、情景詩朗誦表演形式,再現抗疫感人畫面,禮讚抗疫動人故事。參加演出的演職人員近200人,其中部分節目是參加抗疫工作的人員真人演真事。
  • 伊麗媛推出「抗疫」歌曲《心在一起》唱出文藝工作者心聲傳遞溫暖...
    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行動,與全國人民並肩作戰,創作文藝作品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力量。為聲援戰鬥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鼓舞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在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總策劃王灝、陳文申、廖祥忠,總監製黃曉偉、暴劍,監製寶月鳳、金童,出品人王森、薛運達,中共朝陽區委、中國傳媒大學、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尚8文化集團、北京至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紀錄片立足抗疫第一現場 講述真實故事傳遞力量希望
    鏡頭聚焦抗疫,紀錄片人奔波在一線,從電視臺到流媒體,大量紀實影像真實呈現,講述中國戰疫故事,為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戰勝疫情傳遞了力量和希望。 「第一時間」的現場紀錄 紀錄片的天職在於紀錄,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紀錄片總是在場。這是使命,也是責任。
  • 抗疫電視劇《在一起》開播在即 新人演員蘭西雅參加開播發布會
    抗疫電視劇《在一起》將於9月29日在五大衛視、三大平臺聯合播出。9月28日晚,東方衛視播出了《在一起》開播發布會特輯,聚集各路主創共同重溫這部豪華陣容的時代報告劇拍攝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新人演員蘭西雅作為《在一起之決戰火神山》單元主演之一,與同單元的演員陳數、闞清子、逯恣禎一起,受邀參加了這次盛會。發布會當天,蘭西雅一身白色方領復古連衣裙亮相現場,搭配半丸子頭清新甜美,活力十足。
  • 在世界抗疫戰場上,音樂給人們帶來溫暖、希望和力量
    在世界抗疫戰場上,音樂給人們帶來溫暖、希望和力量——共同唱響守望相助的歌■解放軍報記者「溫暖的春天終將到來,請始終堅信你的心……」在這個即將結束的櫻花季,3個日本女孩在東京街頭用日語翻唱著中國抗疫歌曲《等你凱旋》,為戰「疫」中的人們加油鼓勁。悠揚、溫柔的歌聲溫暖了無數寒夜中前行的人們。
  • 貴州師範大學師生集思廣「藝」攜手抗疫
    歌曲《期待花開》「疫情當前,再微弱也是一份力量,讓我們用音樂溫暖人心,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參與《靜待花開》MV的老師們說,教師們雖不能像醫務工作者一樣親臨一線,但依舊希望能盡己所能,為武漢、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加油!他們表示,希望以此歌致敬奮戰在前線的每一位疫情防護人員。
  • 《綻放吧,百合》湖北開播 姚芊羽綻放生命力量
    6月20日,女性勵志成長大劇《綻放吧,百合》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播出,該劇由姚芊羽、朱曉漁、李成儒、李鳳緒、李肖寧、林冶等知名演員領銜主演,講述性格倔強堅強的女知青百合的成長故事,她一生命運坎坷,但始終懷抱希望,戰勝一個個困難,最終從絕境中走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勵志向上的情感內核,綻放出堅如磐石的生命力量。
  • 新創逾1300件作品傳遞溫暖力量
    此前,按照廣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廣州文藝宣傳戰線迅速行動起來,同舟共濟、協同作戰,用文藝傳遞溫暖力量,為武漢加油,為人民鼓勁,為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助威,為百姓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啟動迅速:引導文藝創作宣傳為抗擊疫情大局服務1月23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
  • 電視劇《最美逆行者》17日央視開播 湖北籍演員陳數主演軍醫肖寧
    該劇出品人薛繼軍在發布會上表示,作為由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從策劃、籌備、拍攝到製作完成並與全國觀眾見面,前後歷時不到半年,刷新了電視劇創作拍攝的一項紀錄。劇組與疫情防控並肩,開足創作馬力,把這一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寫進了故事,搬上了螢屏。
  • 以藝抗疫 凝聚信心和力量
    在市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市文聯積極發揮組織優勢、文藝優勢,於1月31日,向全市文藝工作者發出了《勇於擔當,全心戰疫—致全市文藝工作者倡議書》和《關於徵集「萬眾一心、抗擊疫情」主題文藝作品的啟事》,號召和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優秀文藝作品,宣傳中央的決策部署,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禮讚戰疫英雄,普及抗疫常識,用文藝凝聚力量,讓作品傳遞真情,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 花都愛心企業捐5000餘罐營養奶粉馳援湖北抗疫
    這批總數 987 箱共計 5922 罐的營養奶粉將會運往湖北重點疫區,定向捐贈給抗疫一線的四家醫院,助力醫護人員全力抗疫,讓這些最美的逆行者真切地感受到社會力量的關愛與溫暖。200 餘萬元營養奶粉 增強抗疫英雄體質作為秀全街轄區內的一家企業廣州市美素力營養品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5 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嬰配奶粉高新技術企業。
  • 致敬時代英雄 《在一起》湖北開播
    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用十個故事講述2020年初全民戰疫的真實狀態,一幕幕感人的鏡頭,訴說小人物的英雄壯舉,該劇定檔10月22日於湖北衛視播出,重現那些人那些事帶給我們的感動。真實自有千鈞之力十大故事共書抗疫故事取材自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的真人真事,20集電視劇《在一起》用影視化語言記錄了武漢疫情期間全民參與
  • 陳數用家鄉湖北話推薦首部抗疫劇《最美逆行者》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9月14日,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舉行開播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登陸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作為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由《逆行》《別來,無恙》《婆媳戰疫》《幸福社區》《一千公裡》《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七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
  • 聚焦防疫抗疫 學校用文藝傳遞溫暖力量
    情境舞劇《重生》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抗疫故事。高難度動作,演員們都一一扛下來了。紅網時刻長沙12月30日訊(記者 胡芳)「我都看哭了,很多同學和我一樣,都非常感動。」12月28日,在長沙市長郡雨花外國語左家塘學校的校園藝術節閉幕式上,情境舞劇《重生》感動了眾人。
  • 紀錄片:講述真實的故事 傳遞力量和希望
    鏡頭聚焦抗疫,紀錄片人奔波在一線,從電視臺到流媒體,大量紀實影像真實呈現,講述中國戰疫故事,為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戰勝疫情傳遞了力量和希望。   「第一時間」的現場紀錄  紀錄片的天職在於紀錄,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紀錄片總是在場。
  • 江蘇抗疫題材話劇《因為有你》傳遞溫暖與力量
    該劇講述了疫情暴發後江蘇援鄂醫療隊、武漢社區工作者的抗疫故事,串聯起武漢、南京同飲一江水的情誼。劇中很多情節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最大程度還原細節,隨著武漢民謠《漢陽門花園》的歌聲一次次響起,現場觀眾被深深打動。
  • 這部電影太好哭了,這是最真實的力量,最溫暖的感動!
    這大大的中國結,凝聚了中國力量,體現了中國精神與中國擔當:所有中國人都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抵擋了一切艱難險阻,最終化為吉祥平安,平淡幸福的日子。《武漢日夜》以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為背景,以在武漢的患者、醫護人員、志願者等人物的生活為故事線,展現了普通人在疫情面前不舍晝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難關的故事,傳遞了愛和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