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說書先生愛吹牛,一句玩笑話害了別人媳婦,他遭了報應

2020-12-27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閒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開句玩笑,這在咱日常生活中也常見。適當的玩笑可以緩解尷尬的氣氛。但有時候它也會害人。就如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因為愛吹牛,隨意開了句玩笑,結果不僅害了別人的媳婦兒,最終要讓自己遭了殃。

話說在古代的黃州,有一個說書人。這說書人見多識廣,滿腦子裡都是故事。

他就在鎮子的一家茶樓裡佔了個席位,經常給茶客們講一些小故事。因為這書生人說得故事精彩,鎮子上的人都願意來這裡聽他說書。

不過,這說書人天生愛吹牛,時不時就會講一些大話,還總開一些玩笑。

要是適當的玩笑大夥一樂呵也就過去了,可就在某一天,這說書人就開了一個致命的玩笑,結果出事了。

有這麼一天,這說書人照常在茶館裡說書。旁邊站著一個年輕人。

這年輕人叫劉二,在王財主家做零工。

說書人講到精彩片段的時候,旁邊觀眾就開始叫好。這一叫好,那書生人可就來勁了。

他看見劉二正傻笑著盯著他,於是便開了句玩笑說道:「年輕人,我識得你家娘子!而且我還和她有過一段美好邂逅,大夥要不要聽?」

此話一出,劉二是驚愕萬分,因為他的媳婦兒剛剛娶進門不足一年。這之前的事兒他還真不知道。

圍觀的聽眾一聽這話,瞬間來了熱情。那掌聲此起彼伏啊!

「老先生,你趕緊講,一會兒我還得幹活去呢!」

「就是啊!來說說,別故意吊我們胃口!」

眾人一起鬨,說書人看了一眼劉二,說道:「你媳婦不是本村人,她脖子處有一胎記,而且在腰部還有一個胎記。哎呀!我與她那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曾多次秉燭夜談,行雲雨之事。」

這話一出,眾人都來了勁頭,忙請說書人講。

此時的劉二羞紅了臉。他氣勢洶洶地回了家。因為他娘子還真就巧了。正如那說書人所說:脖子和腰間確實有兩處胎記,您說這事巧合不吧?

到了家,劉二劈頭蓋臉就把媳婦說了一頓。之後逼問她與說書先生的那些醜事。

這本是說書人的玩笑話,娘子哪認識他啊!娘子很是委屈,在過去這名節可比命都重要。

最後她趁著劉二不在家,偷偷跑到河邊投了河。一句玩笑,一條命就這麼沒了。

那說書人哪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他照舊在茶館說書。

不多時,衙役找到了他,將他押上了公堂。可說書人是一頭霧水。

再看堂前跪著的正是那日的劉二!

原來,劉二得知娘子投河而亡,自知與那說書人脫不了干係。於是便把說書人告上了衙門。

說書人委屈,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事兒,如今他百口難辯,但劉二的娘子確實因為他的話而亡。

縣令百般問責,劉二是聲淚俱下,說書人一聲長嘆,他後悔當初自己的那句玩笑話,被別人當了真,如今他已經躲不過此劫。

最後縣令下令:將說書人押進大牢,明日午時斬首示眾。

說書人跪在地上,驚出一身冷汗,他跪地求饒,但為時已晚,縣令早已甩袖而去。

結語:

適當的玩笑可以開,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還能緩解緊張的氣氛。

但有些玩笑千萬不能亂說,就像故事中的說書人,這玩笑開得實在有些過了,這樣的結局也是他咎由自取。

真是應了「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老話了。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遭了報應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食了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78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02、害得王老漢的兒媳婦生下怪胎王老漢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中,聽先生的!」隨後爺倆兒送別風水先生後,便將這個木鯰魚埋到了村頭槐樹下。那麼這個人形木鯰魚到底有啥害處?竟然氣得他想要剝人家皮呢?
  • 一句玩笑話引發的故事……
    有因為一個別人的玩笑而釀成的虛驚一場,也有因一句不該說的話而引起的誤會,總之,讓村裡老大爺、老大娘給你說村裡的故事,能嘮一大籮筐!一句玩笑話引發的農村故事……「你看,這孩子長得跟他爺爺一模一樣,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一樣」,李六(化名)的孫子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看得那臉蛋是越來越像他爺爺李六,竟然跟自己的親身父親沒有一點想像之處,這不免給了村裡那些八卦的人一個好素材。
  • 蝸牛講民間故事:說書人怎麼幫窮長工脫離苦海的
    蝸牛講民間故事: 說書人怎麼幫窮長工脫離苦海的河南寶豐有個小鎮,名叫馬街,別看地方小,可名揚全國,因為這個地方,每年有個傳統的說書大會。逢到正月十三,不管是黃河兩岸,山陝二西,山東、湖北、江蘇、安徽的說書藝人,千行百裡,跋山涉水,都來趕會獻藝,特別熱鬧。唱墜子《楊家將》的藝人表演細膩,唱得最叫好,聽眾最多,他就是開封說書藝人雷振邦。這段奇聞就從這裡引起。
  • 民間故事:算命先生逆天改命,打亂生死簿,結果子孫遭了報應
    」即可免費訂閱六十年代,我們村裡有一個算命先生,大家都叫他「滿師傅」,聽說他從二十來歲時就開始算卦看相,但那時都是一些騙人的把戲,有人來算命,他只需說些模凌兩可的話就能打發。此後,滿師傅接了不少類似的生意,幾年下來,掙了不少錢,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蓋了新房。有一年,滿師傅和好友在家中閒聊,說自己能逆天改命,都因為自己當年大難不死的奇遇。
  • 民間故事:獵人捕捉黃皮子,獸夾子卻總丟失,不聽老翁勸遭了報應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3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小時候,筆者就經常聽身邊的長輩人講關於黃皮子的奇聞小故事。姥姥說過,她年輕時在家納鞋底時,就曾遇見過黃鼠狼趴在窗戶紙外面。故事聽得多了,筆者就對黃皮子產生了敬畏之心。黃皮子確實很有靈性,長輩人也說過,別惹它們,別得罪它們。直到今天,我還謹記老輩人的叮囑呢!說了這麼多關於黃皮子的事兒,自然與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有關。希望大家看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有一顆敬畏之心,還有,不要去傷害小動物!
  • 「我們村那個愛打老婆的男人,終於遭到了報應,晚景悽涼」
    德旺可是個豁得出去的男人,毫不誇張地說,他簡直沒把他媳婦當人看。他媳婦還不如他們家的一條狗,一頭牛。德旺每次打老婆,大家都會去勸架,還說「哪有這樣打老婆的,你這也太過分了」。然而勸了不落好,村裡人也就習慣了背後笑話他們,心疼德旺的老婆,但也沒什麼辦法。
  • 說書人的故事
    說書人憑著伶牙俐齒和維妙維肖的繪聲塑形的表演,對中國武術和武藝高強的俠者或名將,做了生動的渲染,這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武術俠者的崇尚,也為武術在民間流傳起了宣傳作用。宋代的民間拳社和民間舞隊在武術史和舞蹈史上都留下了光輝篇章,這與曲藝中富於此類故事是相適應的。
  • 單田芳辭世,帶走了「說書先生」的時代
    從某種意義上說,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的辭世,不啻宣告了從明清時代一直延續到最近的「說書人」時代正在走向結束。「說書先生」,作為一個極富時代特徵的名詞,或許即將走完自己的歷史。繁盛家族在中國的諸多曲藝品種之中,評書其實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所謂「評書」,「按,評者,論也,以古事而今說,再加以評論,謂之評書。」
  • 民間故事:老榕樹下的鬼寶
    #民間故事集商人為了保住一家人的性命,也為了不讓財寶落入山賊手中,於是他帶著家人連夜在一個山坡下挖了一個約十米寬的大坑埋下財物,並在上面種下了一棵榕樹苗做記號,以便日後好尋找。隨後,商人一家繼續趕路。可是那些心狠手辣的山賊追上來找不到這些財寶,竟殘忍地把商人一家殺害了。不知過了多少年,有關這批珠寶的傳說在當地傳開了,後來寶藏的位置也被發現在白沙的這棵老榕樹下。
  • 民間故事:借了次車,差點搭上「媳婦」,嶽父:別人的車,別開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奇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從記事起,我就聽過很多關於開車的故事。其中不少記憶猶新,不過最讓我感到不寒而慄的,還是今天這個即將要講的故事。在我們小時候,小汽車並不多。
  • 民間故事|傻女媳婦
    民間故事|傻女媳婦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小石村有個叫周全的老男人,四十好幾了,是一個老光棍。因為他長得又黑又矮,大家都叫他周黑娃。她自己同意跟他回家的,只要是個女的還是活的,長得還不賴,完全可以做媳婦,將來生個兒子也算有後了,多好的事兒啊!周黑娃感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誰說他找不到媳婦?到家後,周黑娃對那女人說,今後,這兒就是你的家了,你是我的媳婦,明白了嗎?那女人說明白了,我是你媳婦了。周黑娃也被逗得傻笑起來。
  • 把黃家駒念成「黃家狗」,因為一句「玩笑話」,斷送了他的星途
    他和他的樂隊beyond背著一把寶劍似的吉他,彈奏出了那個時代的音符。 然而,這種「抖機靈」的「玩笑話」,說出來之後並沒有讓人覺得好笑,反而讓人覺得他很不尊重黃家駒因為一句所謂的玩笑話,徹底斷送了自己的前途!
  • 老頭打死黃皮子,被報復痛苦不堪,鄰居大媽卻說:你娶個媳婦吧
    可就是這兒子,長得賊眉鼠眼,尖嘴猴腮,並且手腳也不乾淨,總是在村裡別人家偷東西,村裡老人都不待見他,說他是黃皮子轉世,來討債的。以上內容,改編自《聊齋志異》一書裡面的「黃皮子報仇」這個故事。雖然故事情節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可圈可點,寓意深刻,值得深思。以下是我個人的解讀:第一:黃皮子,就是俗稱的「黃鼠狼」。說起黃鼠狼,真是名聲狼藉,民間還有一句諺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 「我愛上別人後,妻子反而更愛我了」男人炫耀背叛,很快迎來報應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我講我愛上別人後,我老婆反而更愛我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我的背叛讓我老婆有了危機感,她不敢對我怎麼樣,只能更愛我,只能用更愛我的方式去挽回我的心。男人其實應該好好利用這種「競爭機制」,反正我們又不是一輩子背叛,跟外面的人只是玩玩而已,又不是玩真的,之後收手了,回到家裡還能和妻子繼續幸福生活,多了一項愉快的經歷,豈不美哉?』
  • 民間故事:雷打不孝子
    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1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華原創作品,抄襲必究!老人常說一句老話,叫「在家不敬孝,何必遠燒香。」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男子不孝順母親,還想給母親下毒,結果蒼天有眼,那不孝子被雷電擊中,當場沒了性命。由故事可見,連自己親生父母都要加害的人,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古時候的河間,有一個叫郝五的人。郝五的人性並不和他的姓氏相符,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孝子。
  • 民間故事:喜歡吃獅子肉的縣令,最後他的報應你可能想像不到
    傳說晚清時候,在一個偏遠的縣城裡,有一位特別貪嘴的縣令大人,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他家裡連切蔥絲都有專門的廚子。據說他在當官期間大肆斂財,只為吃上一頓山珍海味,由於該縣地處偏僻,他這縣令一當就是好多年。
  • 京城首位「女」說書先生 張怡開創大學評書表演專業
    原來,她竟然是位「說書先生」!不僅如此,她還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讓評書落戶北京戲劇藝術職業學院——開創了北京第一個大學評書表演專業。真正的女說書先生我們身邊有不少出色的女說書先生,醒木驚天,書聲鏗鏘,一把摺扇,上下翻飛。說起李逵張飛,也是怒目圓睜;說起沙場叫陣,也是「哇呀呀」咆哮。
  • 大衣哥:發小兒一句玩笑話被放大了
    「老朱給村裡辦了不少事,但總有人不滿足,這讓他有點心煩」,「同村村民們竟然說:這對他是九牛一毛,他要想叫俺說他好,就為莊上每人買輛小轎車、一人再給1萬塊錢。」21日,大眾網記者深入朱之文的家鄉單縣郭村鎮朱樓村採訪發現,被流傳的索車要錢傳言,實為彼此熟悉的村民之間的玩笑話。村民說,他們對外界的說法感到不滿和委屈,朱之文成名後為村裡做了一些好事,他們很感激。
  • 靈異故事:不積口德的報應.
    為了這件事,吳老太心裡堵著氣,覺得當初咋就看走了眼,這個雪芬還是個「倔頭」,得好好調教才行,她整天拽著兒子的耳朵嘀咕,你這媳婦又饞又懶,你得管教,不然將來爬到你頭上,你可要吃大虧哩!兒子吳建軍是個悶葫蘆,聽了他娘說啥也不往外倒,聽得煩了就說農忙過去了,他趁著冬天去城裡幹活了。吳建軍這一走,雪芬的苦日子便真的開始了。
  • 故事:算命先生逆天改命,打亂生死簿,結果子孫遭了報應
    六十年代,我們村裡有一個算命先生,大家都叫他「滿師傅」,聽說他從二十來歲時就開始算卦看相,但那時都是一些騙人的把戲,有人來算命,他只需說些模凌兩可的話就能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