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首都機場入境親歷:取行李時已接到社區追蹤電話

2021-01-20 環球時報

國內抗擊新冠肺炎取得階段性效果,國際疫情蔓延形勢卻不容樂觀,如何防止疫情由境外客傳入,民航和口岸的防控檢疫工作尤為重要。

8日,《環球時報》記者從日內瓦中轉法蘭克福飛抵北京,親歷了這一嚴密的防控流程。而針對近日一些國際航班落地後由於檢疫原因導致「乘客下機等待時間過長」的說法,記者採訪多架航班旅客發現,下機時間從幾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延長等候時間的情況確實存在。

國際航班飛行防控:全程只提供瓶裝水和一個餐盒

從國外飛回國內,能明顯感受到兩邊疫情防控措施的巨大差別。8日,《環球時報》記者從日內瓦出發,經法蘭克福飛回北京途中發現,只有飛往中國的航班登機櫃檯前有各種防疫相關的提示,當天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932航班的提示信息顯示:「進京人員須通過北京通APP或在百度、微信、支付寶搜索《京心相助》小程序登記有關信息,並在抵京後到所在社區、酒店報到核驗。」無論是日內瓦機場還是歐洲航空樞紐法蘭克福機場,西方面孔的乘客基本沒人戴口罩,但記者與同行中國乘客帶口罩出現在機場時,也並未引來過多詫異的目光。

雖然機場內戴不戴口罩由個人意願決定,但登機前,機組成員就通過廣播要求此班飛機所有中外乘客全程佩戴口罩。當天的航班基本滿員,剛上飛機,機組成員就一一對乘客進行體溫檢測並做詳細記錄。為減少摘口罩的次數,飛行途中航班不再提供各式飲料,改為供應瓶裝礦泉水,每名乘客只提供一個餐盒,並且機組不建議同一時段用餐。類似措施在其他航司飛往國內的航班上也很普遍,在紐約生活9年的賈先生5日乘坐東航班機回上海,8日,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飛機上雖然仍然供應酒水飲料,但不再提供菜譜。

圖:一名正在戴口罩休息的乘客

飛行途中的另一項疫情管控措施是填寫出入境健康申明卡,需要申報的信息包括個人身份、聯繫方式、前後14天的居住地以及是否有相關症狀等,並需要本人籤字申明內容準確,申明卡明確標註:「如有隱瞞或虛假填報,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飛行過程中,空服人員會密切關注每名乘客的口罩是否佩戴正確,如有發現露出口鼻的情況,會立刻提醒糾正。

8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相關人士在回答記者詢問時表示,根據民航局相關規定,飛機上的防控方式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嚴格按照要求做好工作人員的防護措施,二是按規定做好航空器的消毒工作,三是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分別在旅客登機前和飛行過程中對旅客進行測溫,四是在飛機上預留一定數量的座位作為應對突發情況的隔離區。

等待下機:幾十分鐘到數小時情況不一

近日,網絡流傳一些國際航班落地後由於檢疫原因導致「乘客下機等待時間變長」的說法,《環球時報》記者親身體驗發現,此事基本屬實。記者乘坐的CA932航班抵達首都機場後,機組先是點到十幾位乘客的名字,這些乘客先下機接受檢測,在等待約一個小時後,其他乘客再每五排為一個批次有序離開機艙。

賈先生從紐約返回上海的航班下機流程也是如此。他對記者說,乘務長廣播通知所有旅客坐在座位上等待衛生檢疫工作人員,然後廣播報了十幾位旅客的名字,讓報到名的人先拿著手提行李下飛機。不過幸運的是,他這班航班乘客下機都未等待太久,「大約十分鐘後,乘務長廣播通知大家可以正常下機了。也就是說,從落地跑道滑行至登機口加上之後坐在機艙等待放行下機再到進入候機樓衛星廳,一共大約25分鐘左右,比平時甚至還要快一些。」

也有的航班存在乘客下機出關等待時間過長的情況,一位3月6日從俄羅斯飛往浦東的SU208航班旅客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天上午9時降落後,直到下午14時左右才完成檢疫出關。

下飛機後,記者經歷了三道檢疫「關卡」:最先經過海關紅外測溫系統,然後在通道遞交健康申明卡之後,再辦理入境手續。由於在法蘭克福轉機時填寫了「京心相助」小程序,記者在抵達北京等待行李期間就接到了社區電話,提示需要進行14天的自我隔離。

圖:8日,首都機場T3航站樓入境大廳,乘客正在交健康申明卡。

另一家國內航空公司工作人員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海、杭州等地機場已經開始嚴格檢查「疫情航班」。機場要求航司提前提供旅客名單,不管是直飛還是中轉入境,一旦飛機上有發熱或從敏感地區入境的,就很可能被按照「疫情航班」處理。「疫情航班」會被要求停靠在遠機位,檢疫人員上機排查完畢後才可以下客,下客後飛機需要進行全面消毒。一位民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此前有7例來自義大利的確診病例入境上海後回到青田,因此上海機場的檢疫措施格外嚴格。杭州機場的檢查也在升級,因為義大利華人很多通過北京轉機飛杭州。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法國、德國、西班牙的旅客也會受到更嚴格檢查。

正如該人士所言,一些從義大利返回國內的乘客的行程會受到更明顯的影響。由於義大利已暫停與中國的直飛航班,身在義大利的林彤彤(化名)選擇由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經德國法蘭克福轉機到北京,再由北京飛廈門。8日,她抵達廈門,當晚已在隔離酒店的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她到達廈門後還要在住所轄區工作人員陪護下進行核酸檢測,然後乘坐專門的大巴到達指定的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林彤彤還接到一份《告知書》,上表標明核酸檢測是免費的,檢測結果預計在2天內電話方式告知本人。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林彤彤需要配合嚴格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雖然很疲憊,但林彤彤還是很感慨:「不得不說,回國之後,雖然一路的檢查,但享受的都是VIP服務,從下飛機我自己就沒有拿過行李箱,哪怕是到酒店隔離也是專車接通送,到達酒店,工作人員先是用酒精把我們全身噴了一個遍進行消毒。」

檢疫部門按照《指南》根據實際情況評估下機流程

此前有媒體報導,曾有乘客從西班牙在德國中轉抵滬,7日一早7點25分抵滬,但一直到下午16點10分才到出口處,從飛機落地至安排下飛機這一過程就等了5個小時左右。按照這位乘客的說法,「坐在前面的有不少是從重點國家出來的或有相關接觸史,就安排他們先下飛機,幾個幾個地走,速度就比較慢了。」

嚴格的檢疫措施必然會放慢乘客下機的速度,例如,《環球時報》記者在北京機場海關附近發現,多個醒目位置能看到「溫馨提示」,除要求乘客配合體溫檢測、主動進行健康申報外,還建議排隊保持一米以上間隔。這樣一來,僅乘客通過體溫檢測時的排隊過程,就要花費不少時間,不過,所有乘客都對相關檢疫措施積極配合。

圖: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溫馨提示

在談到乘客下飛機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時,某國內航空公司對《環球時報》表示,涉及進、出港旅客的檢疫工作均由各地機場檢疫部門執行,航空公司按照檢疫部門要求組織旅客配合檢查,「也就是說,下飛機需要等待多久,完全是按照檢疫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的評估來判斷」。

近日,民航局修訂了《運輸航空公司和運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將運輸航空航班防疫分為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三級,實施差異化防控。風險應根據疫情發展動態實時調整。《環球時報》記者查閱相關表格發現,一架航班的風險等級,是根據各分級因素的評分總和來確定的,以歐洲某國飛往國內航班為例,如果該國確診數已經超1000,那麼其確診病例數的得分即為最高的「5分」(>1000例),從歐洲飛往北京的時長普遍超過八小時,該項得分即為最高的「3分」,如果該航班客座率大於80%,那麼該項相應得分為「3分」,得分總和即為11分,屬於「高風險」(8-11分)。

《指南》中還有針對對來自疫情高風險國家(地區)且在京轉機的旅客(體溫正常)的相關措施。例如,與當地海關協調,設立專門候機區域,協調公安部門和衛生檢疫或疾控等人員對其進行隔離候機,並提供餐食等必要的基本生活保障等。

「中國是一個非常全球化的經濟體,不可能通過禁止大量旅客入境來達到防控目的。」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助理教授、美國中國衛生政策與管理學會會長陳希表示,為了防止疫情通過航空渠道傳播,現在最重要的是在入境的關卡處快速識別風險,政府也可以考慮在主要的航空港附近徵用一些設施,方便有風險的旅客隔離。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 趙覺珵 倪洪章

相關焦點

  • 親歷機場入境防控:分批受檢下機耗時一小時 取行李時已接到社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 趙覺珵 倪洪章】國內抗擊新冠肺炎取得階段性效果,國際疫情蔓延形勢卻不容樂觀,如何防止疫情由境外客傳入,民航和口岸的防控檢疫工作尤為重要。8日,《環球時報》記者從日內瓦中轉法蘭克福飛抵北京,親歷了這一嚴密的防控流程。
  • 粗心女子離開機場接到民警電話,才想起自己託運了行李!
    直到民警打來電話,她才猛然想起。首都機場公安局提醒廣大旅客,進入歲末年關,機場客流量逐漸增多,旅客要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莫被「丟東西」耽誤行程。11月12日23時許,在首都機場二號航站樓國內到達大廳13號行李轉盤旁,隨著旅客慢慢散去,只剩下一個黑色的雙肩包孤獨地躺在轉盤上,無人問津。
  • 首都機場入境中轉最新規定(不斷更新中)
    更新時間:3月20日  首都機場入境中轉最新規定: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從全國各口岸入境進京人員在抵京時,要按照各機場、火車站、進京檢查站指引提示等,主動前往各場站集合點集合。為此,首都機場在航站樓內設置了3處「14日內全國其他口岸入境中轉赴京人員集合點」,分別位於1號航站樓一層1號門、2號航站樓一層11號門、3號航站樓一層3號門。
  • 熊黛林怒斥首都機場:不知情時行李被開箱、鋰電池被沒收! 機場能這麼幹嗎?
    昨天,記者聯繫首都機場,機場安檢回覆:我們有後臺開檢的權限,這是民航局最新相關法規規定的。我們在乘客乘機前已經廣播告知了。對熊黛林事件不作回應。 網上確實查到民航總局的一則通告—— 2015年8月16日零時起,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將啟用新式行李系統集中開檢模式,安檢機對託運行李在後臺進行檢查,對於在託運行李中查出有火種、充電寶等禁止託運的物品時,將不再通知乘客本人,直接開包將物品取出,並在包中放入一張告知乘客的信息單。
  • 首都機場入境需要隔離嗎?最新政策規定
    首都機場入境需要隔離嗎?  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對於過去14天內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停留且經由首都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口岸入境的人員,免除居家觀察14天的要求。在入境時需填報健康申明卡,進行健康申報,接受體溫檢測,佩戴口罩,人員之間保持距離。  首都國際機場入境健康申明卡在線填報入口:http://suo.im/5G2uA9
  • RFID技術在機場行李託運追蹤系統中怎麼使用的?
    據悉,大興國際機場行李系統全面採用了記錄行李信息的RFID技術,一共安裝了82套RFID識別設備,能夠有效提升機場和航空公司對行李運輸信息的採集率和行李追蹤的準確性,並實現行李的實時共享和精準定位,讓旅客的行李時刻在線。
  • 德媒記者吐槽臺灣機場檢疫漏洞百出:沒人追蹤,還能到超市買飲料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等臺媒26日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入境旅客都將居家檢疫14天。不過,一位德媒記者發現,他近日在赴臺過程中,不僅不用貼上辨識貼紙,還可以到銀行換錢、在便利店買飲料,甚至當他下了防疫專車後,也不見司機消毒車廂,批評臺灣機場防疫流程漏洞百出。該記者的說法在臺灣網絡論壇PTT也引起了討論。報導稱,《德國之聲》記者李澄欣24日在該網站發表《記者手記:臺北隔離14天 機場漏洞處處?》一文。
  • 韓國機場變「垃圾場」賴中國遊客?記者親身體驗發現真相...
    親歷:登機時間緊,機場結構、窗口設計導致提取免稅品的遊客淤積  第一,濟州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時間較緊。  一般而言,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的國際航班提前三小時開始辦理登機託運手續。面前的廊橋沒什麼人,本以為走過去就能登機,結果發現飛機在停機坪遠端,需要拎著所有隨身行李從廊橋邊上的小出口走下三層樓梯(沒有電梯),坐擺渡車才能登機。等終於上了飛機坐定,離起飛時間只有不到十分鐘。前排的乘客跟朋友抱怨:「這時間也太緊張了,到最後我取完東西都是跑著的。」中國遊客「沒素質」嗎?
  • 防境外輸入北京啟動新措施,首都機場變樣
    至此,北京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已達14例。 據北京市衛健委通報,3月9日共新增報告疑似病例9例,其中境外輸入7例;密切接觸者19人,其中境外輸入17人。 為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做好復工復產後的防疫工作,北京提出了首都機場開闢專區接待疫情嚴重國家旅客、進京檢查站增開通道等舉措。
  • 首都機場: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到達航班使用固定的停機位、行李轉盤
    新京報快訊 據首都之窗網站消息,12月27日,首都之窗發布首都機場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通報。其中指出,國際進港航班抵達首都機場之後,旅客所在的處置專區是物理隔離,整個轉運全流程實施閉環管理,與旅客接觸的工作人員全面防護,處置專區的環境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地鐵首都機場線明年西延至北新橋,以後在東直門站就可辦行李託運
    衛生間新增母嬰室、車站更具「京味兒」、站務員新制服更加實用美觀......在線路開通12年之後,地鐵首都機場線近期迎來多項「升級」。到明年年底,首都機場線預計將西延至北新橋站,並有望開通行李託運功能,屆時乘客可在東直門站直接進行行李託運。
  • 中國籍旅客入境廣東 「閉環式」管理專車接送到社區網格化跟進
    最新消息顯示,目前,從國外(含經香港、澳門機場中轉)經廣東口岸入境、從內地其他城市口岸入境來粵且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中國籍旅客,均需進行14天的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同時,為實現無縫銜接和閉環式管理,廣東將對入境廣東的中國籍旅客,實施全流程健康監測和管理服務,重點實現口岸篩查、專車接送、社區健康管理「三個全覆蓋」。
  • 大連機場提醒:入境人員家屬親友不要到機場接送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齊媛媛) 為了落實大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2月26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大連機場聯合機場海關、邊防檢查站、機場公安分局成立大連機場涉日韓旅客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小組,全程做好入境人員服務保障工作。機場對日韓進港航班旅客實施嚴格管控措施,嚴格申報、分類分區、專人接管。
  • 蔡奇陳吉寧馮正霖到首都機場調研檢查:嚴防疫情輸入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蔡奇陳吉寧馮正霖到首都機場調研檢查,要求堅決築牢口岸檢疫防線,全力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昨天下午,市委書記蔡奇到首都機場調研檢查北京口岸入境防疫管理工作。他強調,要把防範境外輸入作為當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製作用,堅持依法依規、嚴字當頭、協同作戰,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堅決築牢口岸檢疫防線,確保首都安全。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中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一同調研檢查。在機場捷運上了解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首都國際機場是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 美國LAX機場入境指南
    Street Address (hotel name/destination)在美住址(酒店名字/目的地):(b)City城市___(c)State州___以上信息出發前應該要準備好,訂了酒店或者住朋友家都要提前記在筆記本上,畢竟出了機場也會用到,另外你入境時也有可能會被問到。如果還不確定住哪裡就填寫學校的地址。
  • 首都機場海關:打擊象牙走私 斬斷瀕危物種及製品走私鏈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8日電(何宇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近日,首都機場海關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旅檢現場查獲一宗旅客違規攜帶疑似象牙製品入境案件,當場查獲疑似象牙工藝品2件,重3.702公斤。
  • 剛下飛機,行李就被上鎖貼封條?在廈門機場碰上這個情況千萬別......
    啟用了海關行李監管鎖目前,廈門與上海、北京、大連、天津、成都等地機場成為國內率先啟用先期預檢監管模式與海關行李監管鎖的試點機場昨天,當日本飛廈門的NH935國際航班安全降落後,該航班的一名旅客在行李盤提取行李時發現,他的行李箱上多了一個碩大的
  • 史基浦機場:關於轉機、行李、防疫 你需要知道的12個常見問題
    A:不是聯程機票意味著要出來拿行李然後重新託運,因此需要入境荷蘭的籤證,除非你完全沒有託運行李。Q:因為轉機要在機場過夜,機場是否接受隔夜轉機?A:隔夜轉機沒有問題,只要你不出候機廳,就不需要相關籤證入境荷蘭。
  • 首都機場「風水調控師」,如何掌管好3.2萬個出風口?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的地下二層對旅客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區域,這裡有上千臺儀器設備,其中700多臺暖通空調設備,還有盤旋的輸水、供熱管線,它們為機場帶來冷、暖風,以及溫度適宜的水源。北京首都機場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空調站站長劉躍在這個崗位工作了34年,他和同事們負責著航站樓內的風、水調控工作,所以他們笑稱自己是首都機場的「風水調控師」。
  • 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成立四個月來高效運作
    工作人員幫旅客搬運行李。檢測旅客的體溫。工作人員細緻服務,讓旅客滿意。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沈淑婷 汪燕妮 通訊員 黃金蟬 卓仁華 圖/記者劉東華)截至6月28日零時,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共接收境內外航班3052個、分流旅客61402名,成為全國第三大境外旅客分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