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如何在武打片中「互拍」

2021-03-01 人間電影指南

  作為一個武打片迷,你對在銀幕上打小日本鬼子這事兒一定不陌生。但是,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武術,以及日本人怎樣在影視劇裡表現中國武術,你一定並不熟悉。

  電影《少林寺》所有人都看過,但卻很少人知道,本片是由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投資拍攝的,第一版日本方面不滿意,導演才換成了張鑫炎,而張鑫炎起用了大陸的武術運動員,包括李連杰和于承惠。《少林寺》正片開始前的部分,講述了日本少林寺拳法創始人宗道臣的故事。


  日本二戰後產生的一批武術大師中,有很多都有在中國學武的經歷,包括以前我們提到過的,向王鄉齋學習大成拳的日本拳聖澤井健一,但最典型的是宗道臣,因為他發展的是中國少林拳法。少林寺被軍閥石友三焚毀後,藏經閱也被燒掉,寺中武功幾乎失傳。宗道臣青年時代在中國度過,據他自傳回憶,他的師父是位少林俗家弟子,也是位前義和團成員。

  日本有一部電影叫《少林寺拳法》,講的是宗道臣的生平,電影反覆提到「少林的精神」,其中有場戲,日本的柔道高手前來踢館,質問宗道臣為什麼要教中國武術,結果被少林拳法打敗。宗道臣自傳中多次講到自己擊敗空手道、柔道、合氣道高手的故事。並且說:武術沒有高低,重要的是個人修為。

  宗道臣說:少林寺拳法是採取"守主攻從"的方針,採取守勢,以完善的反攻技術制服敵手。少林是佛門,宗道臣稱自己的拳法為「活人拳」,與古代柳生的「活人劍」相對應。所以從電影和練習錄像中,都可看到日本少林寺拳法後發制人,在防守中反關節制服對手的技法。


  李小龍在《死亡遊戲》中的設定,是由截拳道對抗不同門派的頂尖高手,李小龍選擇的對手之一是韓國合氣道大師池漢載。李小龍去世後,池漢載在香港參加過電影《合氣道》的拍攝,可以看到他對合氣道技術相當精彩的展示。不過因為是配音,不能肯定這是池漢載本人的意見。但合氣道的創始人,日本武術家植芝盛平,的確曾經在中國接觸過中國武術,他後來開創的合氣道,與太極拳在理論,表現等方面的極為相似,讓很多人懷疑合氣道受到太極的影響。植芝盛平的弟子巖田岡三,曾在美國總統甘迺迪面前表演合氣道,與甘迺迪的保鏢進行示範,結果輕描淡寫間保鏢就癱軟在地。場面與閆芳十分相似。

  著名動作名星史蒂芬.席格,也是一位合氣道高手,可以說是電影界合氣道的代言人。相比於太極拳,合氣道顯得更加簡單,實用,規範化。很可能是太極拳與柔術的結合。其實對中國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周星馳的電影《破壞之王》中,有一段空手道紀錄片,其中那位手砍酒瓶的大叔,是日本空手道之王大山倍達,也是世界最知名的武術家之一。大山倍達的拳術啟蒙是在韓國學習的少林拳法。在《少林寺拳法》中扮演宗道臣的千葉真一,也曾在《空手道》中飾演大山倍達。現實中,他是大山倍達的入室弟子。

  大山倍達在自傳中講過一段故事,他在香港與一位姓陳的太極拳大師切磋武藝,被對方的武術所折服,他說:如果使出蠻力糾纏下去,我或許有勝的可能,可是在武藝方面,我是徹底輸了。

  大山倍達在日本武術家中似乎不受待見,宗道臣在自傳中嘲笑過大山倍達,說他到美國劈磚,卻因為美國的造磚技術好,磚太硬而劈不開。王鄉齋弟子澤井健一則說大山倍達偷學了大成拳的技術,於是編出一個和他切磋的陳姓太極高手,來為自己掩飾。

  日本人對中國,有極為複雜和矛盾的態度,他們崇拜輝煌時代的中華文明,恐懼現實中的中國,同時,又對落後的中國充滿不屑。有的時代,日本人甚至以真正的華夏文明繼承者自居。正像宗道臣自傳中寫的,日本人在柔道比賽中,對勝者極其崇拜,而對負者毫不同情。日本人會說:20年後,學太極拳來日本,少林寺拳法在日本這樣的狂言。同時又極為崇拜在中國被群氓們圍攻的李小龍,稱其為武之聖者。

  講日本武術大師曾在中國學藝,並不是說中國武術高於日本,就像李小龍也曾從空手道中吸收側踢的技術。他們真正能說明的是:經過交流、融合產生的武術,一定高於固足自封,自稱有神功絕招的武術。武藝如此,人也如此。

  60年代,王羽憑藉張徹的《獨臂刀》一炮而紅,70年代,鄒文懷離開邵氏創立嘉禾,並拉走了王羽,嘉禾公司的第一炮,便是與日本電影合作,合拍《獨臂刀大戰盲俠》,講的是獨臂刀方剛在日本大戰黑惡勢力,最後與盲俠座頭市因為誤會而決鬥。中日兩大殘障武俠,一個斷臂,一個目盲。市場決定一切,影片結局其實有兩個版本,日本版本算是座頭市系列的一集,片名叫《座頭市大破唐人劍》,結局是盲俠殺死了獨臂刀,而在香港上映的版本則是獨臂刀殺死了盲俠。但本片的風格混搭並不成功,日式武打與香港武打放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只有怪怪的。


  其實關於中日武術最好的電影是一部日本動畫片,《異邦人之無皇刃譚》,故事是大明皇帝派一支隊伍到日本完成任務。影片動作設計極為精彩,幾位大明大內高手分別使用不同的武器,各有特色,殺日本武士如砍瓜切菜,片尾中日兩大高手的決鬥,兩人卻都是流落到東方的外國人。武打雖然進行了誇張但每個動作都有現實依據,明朝高手羅狼的表現猶為精彩,把中國刀法拍得飄逸靈動,矯若遊龍,是浪漫與寫實的完美結合,也是真人電影不可能完成的武打場面。


  渡邊信一郎的動畫《混沌武士》中,有一集一個日本武士在中國少林寺學到了用氣的方法,回國後大殺四方,這當然也是純粹的獵奇誇張。


  還有一部我們童年都看過的動畫劇《拳精》,同樣是以少林寺創作出來的,片中對中國武術的崇拜可謂真誠,出現了中國的各種武術,最後還打敗西洋拳擊手,為亞洲民族爭光。


  近來被中國人民黑成小隊長的真田廣之,其實本身是一位武術高手,特別是劍術,可能是當下日本電影界的第一人。他年輕時主演的《忍者武芸帖 百地三太夫》,片中他飾演的百地家族傳人到中國學武術、穿唐裝,回國後痛打日本武士,向豐臣秀吉復仇。本片是千葉真一首部導演作品,片中飾演中國少女的志穗美津子是他的空手道弟子。


  再看下中國人拍攝的中日題材的動作片,除了大家都熟知的《精武門》、《精武英雄》、《葉問》、《天地英雄》等,其實還有不少佳作。  由張鑫炎執導的《東瀛遊俠》,除了水準不俗,其實背景也很有說道,于榮光演的日本遊俠上地完雄,在被西洋人胖揍後東渡中國學習少林武術,其原型顯然是近代歷史上來到中國福建,向虎拳大師周子和學武的日本人上地完文,上地完文後來回到琉球,創立了上地流空手道,是空手道的始姐。只是本片中將他的時代搬到了明代倭寇之亂時期。


  程小東,除了在和徐克合作的《東方不敗》中,把日本武士拍得相當有趣之外,早在多年之前,已經獨立拍出另一部經典《生死決》,本片視覺出色,武俠感極強,以完全對等的設置拍中日武士的對決。


  胡金銓的《忠烈圖》是另一部被忽視的經典,同樣是倭寇之亂的背景,影片成功塑造了俠士伍繼園,其舉重若輕的武功與人格成為中國武俠片中的經典角色。


  另一部經典是劉家良的《中華丈夫》,片中劉家輝娶了會武術的日本老婆,以喜劇的方式引出中日武術對抗賽,本片風格寫實,劉家良在武術方面的淵博學識使其成為中日武術一次教科書式的大展示。


  此外還有袁和平執導的《霍元甲》,由倉田寶昭出演片中由梁家仁飾演的霍元甲的日本老師。


  1982年,元奎導演的《龍之忍者》,最後真田廣之與李元霸一起打大BOSS,黃正利演的邪惡道士。


  總的來說,中國人拍日本,比日本人拍中國要多得多,日本人拍攝中國武術,一半是予以神化式的獵奇,另一半卻表現出相當的敬畏。而中國人拍日本,往往放不下架子,因為日本的文化來自中國,但也有不少影片,表現出了難得的氣度。比如《生死決》和《精武英雄》。而後者往往比前者要有更大的價值。

作者簡介:

李小飛,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網絡節目《中國功夫史》主編。

版權合作:

郵箱:Movieguide@qq.com


商務合作:

Tel&Wechat:134-8888-8334

相關焦點

  • 中國武術是殺人技?日本武打電影為何一招分勝負,中國打幾十回合
    編者按:經常看電影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日本傳統劍戟片中,武士們之間的對決往往都是非常快速的,最常見的都是一刀就而過就分出生死了。但是中國的武打片中更常見的還是兩邊乒桌球乓打半天最終才能分出勝負。那麼到底哪種才更寫實呢?真實的戰鬥中到底是快速分勝負還是要打很久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中國武打片中的國外高手,有一位和李小龍合作過,場面十分壯觀啊
    中國武打片中的國外高手,有一位和李小龍合作過,場面十分壯觀啊!網友:高手與高手之間的鬥爭場面,讓人看了十分過癮。今天的人們仍然喜歡之前的功夫動作片,由於它們很真實,這個「真實」不只是指電影中的真實戰鬥動作,而且當時許多武術演員不僅僅是假把式,而是擁有真正的功夫。
  • 中國十大武打明星
    中國十大武打明星武俠一直是華人地區長盛不衰的民族文化,同樣功夫動作電影也一直是高票房的保證,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榜單中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武打明星吧吳京全國武術冠軍,李連杰師弟隨著梁小龍香港演藝圈「四小龍」之一梁小龍在2007年,獲得中國功夫全球盛典「最佳動作男演員」獎。2010年,在加拿大Fantasia國際電影節大會獲得「傳奇功夫巨星」獎。曾出演《霍元甲》《陳真》紅遍大江南北。
  • 《浪客劍心》日本漫改巔峰,不止贏在武打戲上
    提起武打片,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香港那邊的「葉問系列」、「成龍電影」,還有國內的「戰狼系列」等令人看完還會回憶起各種一氣呵成、淋漓盡致的動作場面,但是要提到日本武打片,我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日本也有武打片?是不是打幾招就結束那種?然後「浪客劍心」真人版系列就狠狠打了我的臉。
  • 木村心美木村光希互拍寫真怎麼回事?高顏值姐妹照片對比誰更好看
    近日,木村拓哉的倆女兒:木村心美木村光希互拍寫真,吸引了不少網友的圍觀。在個人社交網站上,木村光希分享宅家六連拍,寫真由來是她與姐姐互拍的,真的是一對高顏值姐妹啊!一個是中分,另一個則是空氣劉海,而乍一看木村心美木村光希姐妹倆還蠻像的。下面,有關於木村姐妹倆互拍寫真詳情曝光,一起去看看吧!
  • 90年代香港的10位武打女星,我猜你只知道楊紫瓊!
    MOVIE TIME 076圖片:網絡楊紫瓊,投進武打世界裡,通過「拳腳刀槍」的刻苦敬業塑造了一系列武打片中的形象:《超級警察》中與成龍一起打入黑幫的女警、《臥虎藏龍》中飛簷走壁的江湖女子、以及《飛鷹女俠
  • 中國公認的五大武打女星,成龍、李連杰見了都得敬畏三分!
    在影視中,不僅拳拳到肉的動作片令人如痴如醉,而片中的武打明星更是備受歡迎,尤其是作為武打女星更是令人敬仰。
  •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互拍,劇組氛圍太好了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互拍,劇組氛圍太好了,好有感覺啊,三位可以考慮下跨界《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互拍,劇組氛圍太好了,好有感覺啊,三位可以考慮下跨界《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互拍,劇組氛圍太好了,好有感覺啊,三位可以考慮下跨界
  •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三兄妹片場互拍
    近日譚松韻發博,三人的互拍照片引發熱議,不得不說三人的拍照技術真的可以。劇中譚松韻真的太幸福了,兩個高顏值的哥哥著實讓人羨慕不已,片場互拍、戲裡戲外都精彩,所以一起追劇吧!最後你覺得誰的攝影技術更勝一籌呢?
  • 中國公認的五大武打女星,成龍、李連杰見了都得敬畏三分
    在影視中,不僅拳拳到肉的動作片令人如痴如醉,而片中的武打明星更是備受歡迎,尤其是作為武打女星更是令人敬仰,甚至有不少武打女星更是讓影視圈幾個功夫巨星刮目相看
  • 葉問:佛山一代武打宗師,赤手空拳擊倒日本空手道將軍!
    葉問:佛山一代武打宗師,赤手空拳擊倒日本空手道將軍!大家好,我是小輝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部《葉問》電影,看完這部電影後小編也是非常的感動尤其是最後一段的結局,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而這部電影是由甄子丹主演的一部武打動作片,並且這部甄子丹扮演葉問的電影一共有三部,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接受第一部也是最有意義的一部,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葉偉信」,這部電影中的重點就是葉問用永春拳打到日本將軍,喚醒了當時中國人民的團結心。
  • 央視再次重播這部武打片,它的意義不僅是振奮人心
    這部電影也是央視六套自1996年開播後,反覆重播了24年的電影(10天前曾再次重播),也是80後童年經典愛國武打片。轉眼到了1933年,小次郎學成重返中國,與華志強約定於9月18日在長城上決戰。在片中的多段武打都非常精彩,特別是最後的長城決戰,用切換鏡頭來表現身上骨頭的碎裂,令人十分震撼。
  • 成龍之後,中國武打片還能靠誰?
    這座頒給中國的奧斯卡獎,代表著國際上對中國武打片的肯定,這也是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最有競爭力的類型。然而,當你聽到「終身成就獎」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這是應該頒給某個老人家的獎項?如今59歲的他身材略有發福,為家庭隱居異國10年後重出江湖,卻發現現在的武打片只需要在綠幕面前亂舞,用眼花繚亂的特效就拍成了,根本不需要真才實學。這讓他為中國的武打片的未來深深擔憂。武打片作為中國最驕傲的國際招牌,卻在日益走向沒落。成龍那一代人的老去,讓我們不由地開始擔心,是否已經到了後繼無人的局面?那些被視作中國武打片的繼承者們,如今還受得起我們這番熾熱的期待嗎?
  • 「大哥大」洪金寶武打片中的大胖小子,晚年竟然瘦成了普通人
    洪金寶可以說是童星出道了,兒時就進入于占元創辦的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學習,9歲便開始了自己的首秀,所以那時候基本每一個武打演員多多少少在自己的身上都會有傷,難免就會為以後的生活健康留下後遺症,但這也造就了當時最經典的港片。
  • 再難重現的八九零後童年,不可被遺忘的臺灣兒童武打片
    一、時裝兒童武打片《好小子》1985年,臺灣導演張美君執導兒童武打電影《好小子》,後因肝癌去世,該電影由朱延平接手完成,影片上映後轟動一時,在香港、臺灣、日本等東南亞地區掀起了功夫片狂潮,也成了兒童武打片的開山之作。
  • 其實荷爾蒙真男人不止吳京,中國武打明星戰鬥力大排行!
    武打片一直是華人電影裡長盛不衰的題材,畢竟武術作為區別於別國的特色,實在是我大中華的驕傲,它的傳承與傳播離不開一些華人功夫巨星,今天HB就和大家聊聊中國武大明星戰鬥力大排行,看看「戰狼」吳京排第幾!
  • 中國公認的五大「最能打」武打女星,成龍、李連杰見了都得敬畏三分!
    中國的5大「武打女星」,最後一位成龍,李連杰見了都得敬畏三分!
  • 【姚偉】日本NHK紀錄片中的中國少數民族形象:以《彝族終身大事...
    從1953年NHK電視正式開播至今,大量涉華紀錄片的播出從側面反映了日本對中國的持續關注。從這些紀錄片來看,NHK把目光投向中國少數民族始於1980年中日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絲綢之路》。此後的20世紀80年代,NHK紀錄片對中國少數民族的關注達到了一個頂峰階段:《西藏:去世界之行》揭開了西藏地區的神秘面紗,《秘境雲南》與《秘境西藏》相繼深入介紹了中國少數民族的文化,此外還有《大黃河》《秘境:興安嶺之行》等系列紀錄片中均出現了中國少數民族的身影。
  • 就在10天前,央視再次重播這部武打片,它的意義絕不僅是振奮人心
    這部電影也是央視六套自1996年開播後,反覆重播了24年的電影(10天前曾再次重播),也是80後童年經典愛國武打片。,其實是個日本間諜,暗地裡養著一群忍者,幹著暗殺抗日誌士的勾當。轉眼到了1933年,小次郎學成重返中國,與華志強約定於9月18日在長城上決戰。
  • 央視反覆重播24年,這部武打片,每次看都激動到流淚
    這部電影也是央視六套自1996年開播後,反覆重播了24年的電影(10天前曾再次重播),也是80後童年經典愛國武打片。轉眼到了1933年,小次郎學成重返中國,與華志強約定於9月18日在長城上決戰。在片中的多段武打都非常精彩,特別是最後的長城決戰,用切換鏡頭來表現身上骨頭的碎裂,令人十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