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蘇打綠2007年小巨蛋那場演唱會的現場視頻,我看了無數遍。印象最深的是青峰在唱《紀念》的時候,唱到「讓你憑記憶想念」這一句,有一點點失控的哭腔。
當時他背對著觀眾,大屏幕上是他手寫的歌詞,和他學生時代青澀的照片。在唱這首歌之前,他說,這首歌對他有很大的意義,這是他第一次在歌唱比賽得獎的歌。
我想當時的青峰,大概是想起了一路走來有多麼的不易,才會激動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吧。他輕輕地說,「如果你想要做的不是長輩所控制你的樣子,不是社會所規定你的樣子,請你一定要為自己勇敢的站出來,溫柔的推翻這個世界,然後把世界變成我們的」。
那場演唱會,是蘇打綠在臺北小巨蛋舉辦的第一場演唱會,蘇打綠也因此成為登上臺北小巨蛋的第一個獨立樂團。那一晚,他們連唱了五個小時,一舉創下小巨蛋演唱連唱的新記錄。這場演唱會的live版曲目,後來也被收錄進蘇打綠《陪我歌唱》這張專輯裡。
大概是從看了這個視頻開始,去現場看一場蘇打綠的演唱會,成了根植在我心底裡的一個小小夢想。
2、
2016年11月28日,香港。
我坐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裡和兩千人一起高喊蘇打綠的名字。
舞臺上燈光亮起,吉他阿福、貝斯馨儀、鼓手小威、鍵盤阿龔、電吉他家凱各自站定,穿著一襲黑衣的青峰手握話筒,一句話也沒說,直接開場。一連四首快歌,淡定沉穩。而臺下的觀眾已經瘋了,所有的人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眼前是一雙雙揮舞的手,耳邊是幾乎要穿透我耳膜的尖叫聲歡呼聲。
這是蘇打綠After Summer巡演的第三站,我受主辦方QQ音樂的邀請來採訪蘇打綠。此前,蘇打綠曾宣布休團三年,青峰在受訪的時候說起休團理由:「這麼多年的演藝經歷,早就把內心的東西掏空,沒有更好的作品前就沒有必要繼續走下去。」
休團消息一出,蘇打綠的演出門票更是一票難求,樂迷們都想趁蘇打綠休團前去看一場「最後的演唱會」。然而蘇打綠這一次卻選擇了小場館的演出。他們堅持讓每場僅能容納千人,甚至更少。因為這個有些不太符合商業規則的想法,讓蘇打綠一度找不到演出合作方——沒有人願意做虧本的買賣。最後QQ音樂不計成本幫助蘇打綠完成這個「瘋狂的想法」,於是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After Summer」。
在舞臺上,青峰幾次提到對QQ音樂的感激:「謝謝QQ音樂懂得蘇打綠的心,而這也正是我們這一次巡演的意義」、「QQ音樂完全沒有把『After Summer』當成是小場子來辦,他們跟蘇打綠一起,堅持著這個小場的原則」……
已經把演唱會開到萬人體育館的蘇打綠,為什麼要堅持小場館的演出?青峰說,這麼做是為了離觀眾近一點,截取到每一位聽眾想要寄託的情緒,看清楚每一個歌迷的樣子,「希望這些共鳴,可以在我們心中迴蕩很久」。
就在演唱會的前一天晚上,青峰剛剛在微博上和歌迷發生「衝突」。原因是歌迷在現場拍照,而青峰曾多次在微博和各個場合強調過「不準拍照」。演唱會開始前,場內廣播也反覆播音提示,「只要舞臺上有人就不準拍照」。可是仍然有許多人不遵守規定,這也直接導致了青峰一連發六條微博「懟」歌迷。
對於一個樂迷來說,全程不讓拍照真的有點殘忍。還好,一個真正的樂迷,會懂得尊重喜愛的樂隊和歌手。尤其是當你沉浸其中,會忘記舉起手機。就像青峰說的那樣,「都投入一點好嗎」。
演出進行到一半,我才發現,這天晚上的歌,有很多來自《陪我歌唱》這張專輯裡。也就是說,時隔九年之後,蘇打綠再次唱起當年第一次小巨蛋演唱會裡的曲目。那個我曾反覆觀看過無數次的視頻,如今在我的眼前重現了。
青峰在舞臺上說,「這次的演唱會是做每張專輯的回顧,分享我們走過的路,我們怎麼從12年前的蘇打綠走到今天的。」
3、
看蘇打綠的演唱會很值。因為你花了一張演唱會的門票,還看了一場單口相聲。
青峰就像歌唱界的"郭德綱」,伶牙俐齒又機智過人,每場演唱會基本都要出現各種笑梗和段子。
在當晚的演唱會上,我更加見識了青峰的搞笑與幽默。比如演出進行到一半,青峰說「接下來給大家送上今晚的最後一首歌」,臺下一片駭然。青峰馬上說,開玩笑啦,然後邊唱歌邊賣萌。
青峰偶爾也會開黃腔。比如唱完幾首快歌之後,馨儀關切地問,「累啦?」青峰馬上接話,「你平時挑逗別人都這麼說喔:累啦」。一副「不正經」的樣子,還學女生的語氣。調皮得很。
他也會調侃自己。演唱會底下有人大喊"青峰我愛你",青峰說:「你們是愛我的外在還是內在?大部分人只愛我的內在」。
他最喜歡的還是和歌迷鬥嘴。有一個歌迷在臺下跟青峰喊話,青峰說,「你不要一直跟我對話,這場演唱會不是為你一個人辦的耶」,然後頓了頓,大概是擔心自己話說得有點重,青峰又說,「這是為你們每一個人辦的演唱會,其中就包括了你」。
可以看出,青峰伶牙俐齒的同時,情商還超高。他願意放下姿態來跟你開玩笑,也會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情緒,不想因為玩笑傷害到任何一個人。
臨散場的時候,青峰用一貫傲嬌的語氣說,未來的日子,你們要不就不要忘記我,要不就徹底忘記我。
依然是玩笑地口吻,可是我分明聽出了幾分認真。
4、
深夜11點半,蘇打綠結束演出,還沒來得及休息一下,就開始接受記者的訪問。
20分鐘的採訪,7、8個記者,分到每個人身上3分鐘不到。我問的問題是「有人把你們的音樂歸類為民謠,你們認可這個歸類嗎?你們認為什麼樣的音樂才是民謠?」
這個問題在一堆娛樂記者的問題中顯得很突兀,我都感受到現場立即冷了下來,可是青峰還是很認真地回答了我的問題。
當時我和青峰的距離大概只有五米,如果不是回頭聽錄音,看照片,我完全忘記了他回答了些什麼,也記不起他採訪的時候穿的衣服,心裡只有激動。
蘇打綠是我最愛的樂團,而吳青峰是我最愛的創作人。看演出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我為什麼這麼喜歡青峰,蘇打綠的歌既不像周杰倫一樣,是我青春時光裡的背景音樂,也不像李志那樣,是因為受某個獨特的人的影響。當我看到舞臺上投入在一首歌裡,隨著音樂縱情搖擺的吳青峰時,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每次我在電視裡看見青峰就移不開眼睛,為什麼我一次一次在電腦上看蘇打綠的演唱會視頻,因為他讓我看到了一個人又獨立又自由的樣子。
而獨立是什麼?
我想可以用青峰迴答我那個問題時說的話來解釋:「定義是一件有一點點沒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去定義自己,蘇打綠之所以會長成現在大家所認知的蘇打綠,就是因為我們從來不去定義自己,大家要怎麼去判斷都很好,那就是每一個人跟我們的連接,不要用一個定義限制我們大家彼此看待自己的眼光。」
所謂獨立,就是不被定義。
能力和才華並不是一個人被愛的基本條件,性格和人格才是。而一個人如果因為能力或才華被愛,一定是有人從他的能力或才華中發現了某種吸引他的性格和人格。
所有的這些歌,這些talking,匯成了吳青峰的人格,溫柔也好,傲嬌也好,聰明也好,笨拙也好,敏感也好,調皮也好,他都沒有活成別人覺得好的那個樣子。
當我坐在演唱會的現場,和幾千人一起高喊蘇打綠的名字時,我知道,蘇打綠用音樂溫柔地推翻了這個世界,把世界變成了他們的。
易小婉
「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微博@空中的夢想家小婉 豆瓣@易小婉
民謠 | 文藝 | 生活
約稿信箱 | 5140142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