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邊城浪子》中的「花魁」翠濃到《我們的四十年》裡敢作敢當、有情有義的西城,再到如今《流淌的美好時光》中性格單純而呆萌的郝湉,演員柴碧雲在不給自己設限的每一個角色中,享受表演本身的快樂,也等待著下一個未知的角色。
「我也沒想到會去演一個活在漫畫中的女孩,這與『柴碧雲』太不一樣了。」
2018年,柴碧雲主演的《我們的四十年》播出之後,西城這個霸氣而又獨立自主的角色讓她在觀眾心中留下了「女漢子」的印象,而在近期播出的《流淌的美好時光》中,她又飾演了一個性格單純、感性呆萌的漫畫高手郝湉。談及飾演兩個反差極大的角色的感受,柴碧雲笑著對記者說,「演員的每一個角色都是新鮮、未知的,演員能做到的就是時刻準備著。」
出演《流淌的美好時光》之前,柴碧雲演過《新還珠格格》裡有著異域風情的塞婭公主,也是《新邊城浪子》裡美貌絕倫的「花魁」翠濃,還是《夏至未至》裡讓觀眾恨得牙痒痒的程七七,但郝湉這種很單純、很美好的角色,柴碧雲一直沒有嘗試。
與如今觀眾正在螢屏上看到的「郝湉」形象不同,柴碧雲的經歷和飾演的角色一向比較獨立和多變,她調侃道,這源於自己「被命運推著向前走」的入行經歷。
舞蹈專業出身的她,在18歲意外地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讀書,「其實剛考進去時,我不知道表演是什麼,自然也就談不上熱愛」。
柴碧雲演藝生涯的第一次轉折還要從大學畢業匯報表演說起。那時老師給每個人一個機會,讓大家自己寫、自己排原創戲劇。「當我親自去設計自己的角色,並全身心地投入去演繹這個角色時,我才發現另一種不同的人生,我突然發現這就是表演的魅力。」
之後,柴碧雲陸陸續續出演了不少作品,從年代劇到現代劇,劇集類型多變,角色也各不相同。
「我可以本色出演,但是我更希望讓自己成為劇中的那個角色,與她們共命運、共成長,而非以柴碧雲的人生去演繹。」談及演戲這件事,她卻坦言,最害怕在作品中成為柴碧雲。
在飾演過的角色中,柴碧雲最偏愛的是《我們的四十年》裡的西城。這是她此前演繹生涯中為數不多性格很「颯」的女性,率性自由、敢作敢當、有情有義。「她像極了我進入這個行業前,在看《夢開始的地方》《血色浪漫》等電視劇時喜歡的女性角色。」
演員的本質是演繹角色,演活角色,才是好演員的本領。
《我們的四十年》這部劇跨越了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時光,刻畫了馮都、西城等一眾電視人的青春歲月和艱苦奮鬥,這也意味著柴碧雲在劇中也要從年少演到中年,經歷著一定的跨越,而這也是絕大多數演員的必修課之一。可以說,演員的成就得益於角色,角色的魅力也影響著演員本身。「其實每一個角色對我來說,最大困難是如何演什麼像什麼,也就是每個階段人物的心理如何呈現,西城也是如此。」柴碧雲說。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演員只有用作品說話,不斷在角色的演義和詮釋中成長,才能與觀眾成為朋友,並逐漸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談及下一個想要挑戰的角色,柴碧雲不假思索地說到,「我不喜歡給自己設限,享受創作這個快樂的過程就好。」
目前,柴碧雲正在拍攝由顧晶執導的女性勵志電視劇《小憐與格爾》,並在裡面飾演了善良果敢的小憐。
深入生活,進入角色,演員才能創作鮮活、有筋骨的人物,並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向觀眾傳播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審美導向。無論出演程七七、西城等角色,還是一人分飾兩個角色的體驗,柴碧雲都會在表演中加入自己對於生活的理解和觀察。
在柴碧雲看來,表演很難取巧,如果不把自己框在一個擅長發揮的領域裡就意味著要蓄更多力、下更多苦功。「真聽、真看、真感受」一直是柴碧雲在不同角色間切換的「秘訣」。「看懂劇本之外,對於角色,我一直要求自己感同身受,如果真的無法感同身受,我會從周圍同齡人身上找感覺,去找生活中的原型。」
在剛收官不久的《我要和你在一起》中,柴碧雲分別飾演了軟萌可愛的林美雅和霸氣冷酷的杜若男,兩人雖然是一對雙胞胎,角色性格卻大相逕庭。
談及拍攝的最大感受,她說,「人物心理轉換和調整演起來很有挑戰」。為了更好地體會到她們的職業和人生,尤其是遊走在地下拳擊場的杜若男這一角色,開拍前柴碧雲進行了專業的格鬥訓練,包括巴西柔術、自由搏擊、散打等。「當時拍攝這部劇中時,有一場被分手的戲是在拳臺上發生的,劇本要求角色一直發酒瘋。我覺得如果不喝點兒酒,真的很難演,就喝了兩罐啤酒,然後就真的喝醉了,那場演得特別爽。」
柴碧雲以往演繹的角色,討喜或不討喜、正派或反派都有。「我從不懼怕反派角色,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演真實的人物」。柴碧雲說。無論是《唱戰記》裡性格豪爽俠義的和紫文,還是《新邊城浪子》中命運多舛,一直渴望能夠改變自己不堪人生的翠濃,「我都感激每一個不一樣的角色,因為她們讓我體會到了不同的人生,也讓更多觀眾認識我了」。
採訪中,在對以往的角色進行探討的同時,柴碧雲也並沒有賣弄表演生涯的曲折辛苦,而是淡然地說自己對自我專業素養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對表演事業的尊重,進而也將對表演這一行業的熱愛傳達了出來。
如今,演員身份之外,作為一個陝西女孩,柴碧雲還回到家鄉,策劃並拍攝了《記路•西安》系列Vlog。該系列視頻以西安當地飲食為切口,用鏡頭記錄家鄉的飲食文化,也用這種更易於被理解的方式,與觀眾分享西安人最真實的西安日常,讓觀眾真正了解到這座城市的發展和變化。
隨著鏡頭的不斷切換,該系列視頻在食物之外,從充滿古代氣息的道路、城牆,到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等,真實地描述了西安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人文氣息。同時,西安這座古城在年輕人流行的創意玩法中煥發出新的魅力與生機,而其對當地人民真實生活氣息與對家鄉生活自豪感的展現更引發觀眾對於城市與人文關係的思考。
可以看到,在多種角度探索和解讀食物背後的歷史文化之外,這也是一個演員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感知未來角色的一種方式。
作者:張麗歡
編輯:葉晨瑋 曾宇衡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廣電時評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鳳凰號、搜狐號、百家號、網易號、北京時間等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