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秦賦》開播至今,豆瓣評分已經從最初的8.9跌到了現在的8.1,成為同系列劇作最低分,但是它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精良之作。
它的魅力在於身處那個混戰時代背景下,每一個歷史人物的命運歸宿都令人唏噓,而另一個精彩紛呈的時代是在三國。
七國紛爭,呂不韋孤注一擲選對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老趙王勤懇一世最終卻敗給了自己的小兒子,郭開胸無大志卻能位極人臣......
還有那趙姬,嫁雞隨雞,母憑子貴,最後竟然膽大妄為。
趙姬的一生大概是要以悲劇收場的,但是至少在回到秦國後到跟嬴政心生間隙前這段時光,她都是幸運的。
不僅是幸運的,而且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她這段時光的幸福三重奏:被放、正房和放縱!
被放:絕望後苦盡甘來!
嫁雞隨雞。
在被放回秦國之前,趙姬母子的生存狀況並不樂觀。
在呂不韋做出只救秦異人而放棄趙姬母子的選擇之後,就註定了她必須要承受這一段看不見希望的顛沛流離的落難時光。
邯鄲混戰,趙姬被拋棄過一次;秦異人與諸國和談,趙姬又被拋棄了一次。
那一次大致是她第一次深度體驗什麼叫做心灰意冷,比逃命那時還要冷。
但,趙姬是一個健忘的人,也是一個容易飄的人。
所以回秦時,她才會丟棄那些美麗衣裳,她才會氣勢洶洶地和城門小兵拉扯推搡,她的內心獨白一定是:「我忍受了這麼久的苦日子,眼看著榮華富貴就在前方,你們這些小角色竟然還敢出來壞我好事,真是不識抬舉!」
王后之位,在她的碗裡;太后之位,在她的鍋裡。
被放,是趙姬絕望後的苦盡甘來!
儘管她進宮後仍然還會面臨刁難和危機,但至少比起漂泊在外,還是要好上一萬倍的。
通過呂不韋嫁給了嬴異人,是她幸福三重奏開啟的第一步。
正房:來自上天的眷賴!
母憑子貴。
彼時的趙姬還在做著美夢,卻全然不知城牆裡她的夫君嬴異人在為她們母子做最後的爭取,甚至不惜向華陽夫人下跪。
還好,繼她的伯樂呂不韋和夫君嬴異人之後,她又帶回了一個尚方寶劍:跟她一起漂泊的小嬴政。
嬴政被他的爺爺欽點為這大秦的隔代接班人,帶著來自太爺爺夢裡最後的期許。
小嬴政的優秀,解了秦異人的尷尬,也護住了趙姬正房之位。
而趙姬自己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的事情,大概就是在華陽發動政變後,她說服嬴傒放棄王位力保秦異人。
雖然用了一天一夜,雖然這段戲也是漏洞百出沒那麼有說服力,但至少這是她在這部劇中難得的高光時刻。
她知道,當了王之後,就會變得不快樂。
所以她當了太后之後,她決定一定要快樂。
通過嬴政當上了太后,她的幸福三重奏能奏得更加悠然。
放縱:浪費了一手好牌!
膽大妄為。
從被放到正房,趙姬幾乎在這兩個大節點裡都沒有做過什麼有效選擇。她只是被動地接受著老天給安排好的幸運。
當她真的成為大秦太后之後,她開始可以做有效決定了。然後,她就放縱了,開始放飛自我了。
只要趙姬不做選擇,靜靜等待命運的安排,老天一直對她都不會差。
一旦趙姬自己選擇,那真是還不如她不做選擇。
人是會變的,心態也是會變的。
呂不韋隱忍多年,當了秦相成了仲父之後那眉宇間的自傲已經遮擋不住,更何況本來就沒什麼心機城府的趙姬。
跟嫪毐發生事故雖然是意外,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呂不韋為了擺脫趙姬刻意的安排。
再加上趙姬自己也情願上鉤,於是她跟嫪毐的事故就變成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故事。
為什麼會這樣,趙姬大致是前半生吃過太多苦,才導致她當上太后之際終於有能力不再委屈自己。
她要的,馬上就要。
趙姬終於踩過了那根紅線。
跟嫪毐好上就算了,竟然還懷孕了,她是太后,她還知道要遮一遮;
懷孕了也就算了,竟然還執意要生下來,她是太后,她卻更愛嫪毐了;
躲到雍城生娃也就算了,竟然還一個接一個,她是太后,她怕只是偶爾記得;
一個接一個也就算了,她還把他們直接帶回鹹陽,就這麼堂而皇之,她是太后,她終於不打算回頭了。
哪怕名聲不保,哪怕儘是荒唐。
問題是,嫪毐此人也就那樣了,無才無能本該一輩子碌碌無為,倒是被呂不韋物盡其用了。
攀上趙姬,是嫪毐一生的巔峰。
遇上嫪毐,是趙姬墮落的開始。
得不管不顧成什麼樣,才會幹出把娃藏到箱子裡一起帶回鹹陽的愚蠢之舉,看得李斯等大臣們一臉問號!
不知道的還真以為趙姬要打算讓嬴政認了這兩個弟弟。
趙姬跟嫪毐的愛情結了果,是她當太后放縱的自由過了火。
通過嫪毐獲得快樂,趙姬的幸福三重奏止步於此。
原本,千古一帝,母慈子孝,可以是一段佳話。
趙姬愣是憑藉一己之力讓它變成了一段花邊緋聞。
華陽夫人站在邊上看著一手好牌打成這樣的趙姬,怕是會長嘆一聲:真不如放著讓我來!
趙姬嫪毐,是愛情嗎?
應該只是喜歡吧,愛是克制,喜歡才是放肆,非常喜歡於是相當放肆!
愛情是平凡人家的奢侈,秦國太后必然不是那一般人。
趙姬的頭頂早已被帶上緊箍:秦國太后不配再擁有愛情!
如果追劇不過癮,看看小說原著也不錯!
如果覺得不錯,就賜個長按點讚三連吧;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我,更有趣;文/我愛電影院,轉載請註明來源;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