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奔跑吧 第四季》正式收官,這一季的《奔跑吧》從口碑到收視率都獲得了很大的提升,新的跑男團也跑出了自己的特色。作為一個「奔跑」了將近六年的長青節目,在每一季的節目中都有新的變化,來適應新的需求,那麼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一季節目中有哪些改變。
2019年《奔跑吧 第三季》,跑男成員迎來了大變動,跑男團的主力成員鄧超、陳赫、王祖藍、鹿晗退出,老成員李晨、Angelababy、鄭愷攜新人朱亞文、黃旭熙、宋雨琦、王彥霖組成新的跑男團繼續奔跑。新搭檔,新面孔,卻沒有迎來全面的好評,節目播出後毀譽參半,既有觀眾懷念之前跑男團的風格,也有觀眾喜歡新跑男團的年輕新鮮感。節目組也因此受到很大壓力。
2020年《奔跑吧 第四季》如期到來,跑男團同樣進行了大調整,老成員李晨、Angelababy、鄭愷依然堅守陣地,新成員迎來了人氣爆棚的蔡徐坤、「德雲太子」郭麒麟和「綜藝老兵」沙溢。新的成員帶來了更強的綜藝感,還自稱為「沙郭蔡」組合。
或許習慣了大規模的人員變動,或許這次節目組真的選對了人,這次的新人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好評。
首先是蔡徐坤,現在是炙手可熱的明星,也是各大媒體熱搜上的常客。曾經有一位老藝術家,就因為不認識蔡徐坤,就遭到了粉絲的瘋狂攻擊,人氣之高可見一斑。很明顯,蔡徐坤的加入是彌補鹿晗出走帶來的空缺,第三季中曾想讓黃旭熙和宋雨琦作為彌補,但顯然咖位是不夠的。
蔡徐坤的到來自然引來了他的大批粉絲,這一季較高的收視率和口碑和蔡徐坤的加入不無關係。節目組當然也重視這一點,儘量把鏡頭向蔡徐坤多傾斜一些,為了收視率嘛,這一點無可厚非。
郭麒麟的到來則彌補了王祖藍和陳赫出走留下的智商擔當的空缺。很難想像的是,初中都沒有畢業的郭麒麟,在節目中簡直是智商秒殺隊友,從狼人殺到猜題小遊戲,無不體現了超快的腦速。只可惜在撕名牌環節中,一直是可憐的小白鼠,果然智商與身體不可兼得呀。
本期最大的驚喜則是沙溢,他的到來,給跑男團增添了一個新的人設——中年男人。雖然與李晨、鄧超同為70後,但是並沒有像他們那樣跟年輕人一樣拼體力耐力、拼潮流。沙溢的哲學是,我就是一個即將落伍的中年男人,我有我的經驗和擔當,有我的責任和體貼,但是在年輕人面前,還是無法掩蓋一個體力下降,還有大肚腩的中年形象。可以說正是這種無為的姿態,讓觀眾更加喜歡這個人設,因為真實,因為更具代表性。
在《奔跑吧 第四季》的節目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撕名牌的次數變少了。十二期正式的節目,只有第五期《金唱片銷量爭奪戰》、第八期《奔跑吧電影節》、第十期《魅力男士爭奪戰》和第十一期《世紀爭鋒 對決00後》四期節目有撕名牌的遊戲,這個比例要比之前幾季低很多。
究其原因,一個是節目組為了求新,每期的節目形式都有很大的變化,一些主題性質的節目不適合有這種對抗性遊戲,因此撕名牌的遊戲就變少了。另一個就是,節目內容更加多樣化,更加青春化,也是為跑了六年的節目審美疲勞做的一些改變吧。
以上原因,總結成一個字,就是變。之前幾季的節目,大致的形式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在開始設置一個主題或主線,中間遊戲環節爭取更多的有利條件,最後以撕名牌來達到最終的輸贏結果。對於撕名牌這件事,很多觀眾非常喜歡,覺得刺激有意思,不過也有一些觀眾認為,撕名牌太暴力,感覺不舒服。為了爭取更多的觀眾,也想保住現有觀眾的關注度,適當降低撕名牌的次數也是節目的權宜之計。
《奔跑吧 第四季》的另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節目主題進行了很大的調整,節目組更加注重每期節目給觀眾帶來的思考和價值輸出,這種偏向體現在節目製作上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一些特別主題性節目的錄製。
這種節目就是在一期節目中,把主題內容發揮到極致,遊戲環節只是推動主題內容發展的輔助,所有的一切行動都是在為節目主題服務。這類節目包括了第一期《人生檔案館》、第三期《清明上河圖之虹橋疑雲》、第六期《打頭事件》、第七期《「循」演馬戲團》,可以說這幾期節目下來,無論從口碑上還是收視率上都獲得了特別好的結果。
一個綜藝節目,帶給觀眾輕鬆和快樂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如果僅僅是廉價的搞笑,並不會讓觀眾長時間的認可,相反,有一些深刻的主題,哪怕犧牲了一些娛樂性,觀眾也會認為這是一個有深度,有責任感的節目,認可度會大大提高。就比如《打頭事件》中的主題,「你看到的真的是真實嗎?」就擊中了很多人的共鳴。這種引起觀眾廣泛思考和討論的節目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節目。
從5月22日開始,到8月14日結束,《奔跑吧 第四季》陪伴了我們三個多月的時間,在十幾期的節目裡,我們看到了奔跑吧的傳承與創新,作為一個陪伴了觀眾六年101期的節目,在經歷了這麼多的風風雨雨後仍然能夠受到如此歡迎,這無疑是對節目組的肯定,感謝《奔跑吧》給我們帶來這麼多愉快的夜晚,祝願《奔跑吧》節目長青,收視長紅。
我是娛樂挖礦工。關注我,帶你深度解讀娛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