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方經濟部門23日公布十一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其中工業生產增加7.84%、製造業8.19%,製造業生產指數達124.97,刷新曆年單月最高紀錄;電腦電子光學及化學材料業表現更亮眼,創歷年同月最高。全年製造業生產可望在疫情中維持6.7%以上成長率,不但自去年的負成長再度轉正,更創下2014來最大漲幅。
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最高
十一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22.99,工業生產增加7.84%,其中製造業增加8.19%。主力的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4.18%,指數147.38,是歷年單月次高,並連續十二個月兩位數正成長,主因是受惠蘋果等國際大品牌手機新品推出,加上遠距應用需求強勁;其中的積體電路年增17.86%,也創下歷年單月次高。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年增4.16%,連十月正成長,主因是疫情推升遠距需求︰另因油價下跌一度衰退的化學原材料業年增11.52%,創歷年單月最高,增幅為2010年六月以來最高,主因是防疫產品及科技廠需求增溫。
基本金屬業年增6.67%,主要拜汽機車、機械、科技業建廠等需求熱絡;機械設備業年增13.77%,得益於半導體、5G產業設備接單活絡,增幅也為2018年六月以來最高;汽車及零件業年增12.84%,主因是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補貼明年到期,拉動需求。
統計處預估十二月製造業年增在4.4%到7.5%間,全年年增可望在6.7%到7%之間;以保守估計的6.7%計算,今年製造業成長率可達2014年以來新高。
在內需方面,十一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均創歷年同月新高,營業額分為別9420億、3524億及644億元,成長率分別為8.5%、2.5%和0.8%,主要受惠周年慶、雙十一買氣及汽機車明年補助到期壓線熱銷。
全年表現是兩樣情,批發業、零售業全年仍能小幅正成長,分別年增1.8%到2.1%,但餐飲業全年估計負成長4.5%到4.3%,主因是宴會型餐飲受疫情重創,減少消費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