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聰美是我最喜歡的日本女演員,近年來她總是在風格類似的電影中扮演經歷不同但個性相似的女性。和她的搭檔們一起專注又可愛地詮釋生活的奧義。
在不同影片的切換中常常會覺得演員在演的其實就是她自己吧!
她的電影很適合在假期休息或者心情複雜的時候看,我常常觀察自己是不是心浮氣躁的時候就是看能不能進入她的電影(笑),有時候除了對那種自由恬淡生活的嚮往,也會想想和日常生活能銜接得上的含義。
前不久新出的《山中的湯姆先生》,一如既往地展示了生活中難得的平靜心境。一位在東京工作的自由作者,帶著初中畢業因為成績不好暫時休學的外甥,春假來到山裡和一對年輕母女一起,過起了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在熱情鄰居的幫助下種地、養雞、養山羊,分享食物,外出野餐。湯姆先生是四個人一起養的一隻貓咪,和觀眾一起注視著這群人安靜的生活。
影片的每一段配樂都非常美,讓心情有盎然,也有清爽。
這類影片常常選擇小鎮、鄉下這樣的故事背景,我猜想倒不是真的鼓勵大家要過上春種夏耕,秋收冬藏的日子。只是對於多數在大機器裡當小螺絲釘,常常苦惱於人生碌碌無為的都市觀眾來說,土地和食物都別有一番意義。辛苦耕作就會有所收穫,一蔬一食,都是真真實實可以握在手裡的東西。
生活在鋼筋森林裡的人時不時都有一顆歸隱田園的心吧.
但這樣的生活也並非就容易呢。
田地裡的勞作讓在東京經常伏案工作的人可以舒展筋骨,但種地也有種地的煩惱。兩個女人,一個少年照顧一片田地和一群雞羊。看到因為感興趣這種生活方式來採訪的都市女編輯,面對農活手足無措,聽到老鼠猖狂而落荒而逃,就知道鄉間生活根本就是很辛苦的事情。
真正讓畫面看起來美好的應該是一顆樂活的心吧!
活著,本身就是有趣又辛苦的事情
因為學習不好一直悶悶不樂的外甥,在說到自己感興趣的棒球時,因為自己沒有抓住作為替補選手的機會,不禁抱怨道「我的人生全完了」,花(小林)笑道「你的人生還長著呢,咩咩和小白(外甥照顧的羊)不是越來越信賴你了嗎?」
雖然慢了點,不是正在變好嗎?
「沒什麼事是一下子就順利的,不過,這樣也很有趣不是嗎?」
啊!好像是這樣啊,如果想要做的事情都是一下就達到目標,那生活不是少了很多期待嗎?那些快樂,感動,悲傷,沮喪,讓我們成長的事不就是常常伴隨著不順利的事成為了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嗎?
總是關注眼前的煩惱,那除了煩惱好像就什麼也不容易看到了呢!
但即使辛辛苦苦做事情也常常有被誤解、指責的時候呀。每天照顧山羊的外甥,因為羊偷跑到別人田裡糟蹋了莊稼,被老人痛斥一頓。努力學著做農活,好不容易和山羊建立起信任的年輕人,卻因為一時疏忽就被痛罵,委屈得想放棄了。花說了一段滿cool的話
年輕的時候總是想去不同的地方,經歷不同的生活,再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面對不順利也常常想要放棄,但是,「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若是半途而廢的話,不會覺得無聊嗎?」
電影裡的生活離我們既遙遠又接近,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事情,卻又好像體會著似曾相識的心境。
以前看過一篇採訪,問小林女士是怎麼決定要出演一部電視、電影的,她的回答是」在角色裡能有很多產生同感的事情,如果無法認同就很難進入那個心境,所以飾演的人物性格和生活方式和自己常常感到重疊,通過角色能夠體驗那個人的人生是演員工作的樂趣「。
《海鷗食堂》裡在芬蘭開日本食堂的女老闆,《麵包、湯、貓咪和好天氣》裡繼承母親的店做三明治和蔬菜湯的亞紀子,《母親河》裡只賣威士忌的酒館老闆,甚至小林聰美本人好像一直都在傳達同一種態度呢!
雖然故事背後的辛酸從來沒有被更多地呈現,但是成年人的生活不就是以自己選擇的方式有趣而辛苦地過這一生嗎?
私人口味推薦:
《海鷗食堂》,我的美食啟蒙教學片,同一部片子不同階段看感受到的點不太一樣。
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開起了自己的咖啡館,也做起了劇中好吃的肉桂卷,真是想念:)
《麵包湯貓咪和好天氣》,菠菜炒蛋三明治和拿波裡意面還有蔬菜濃湯都是我的意外收穫!
《眼鏡》 不談風月,只談吃喝:)
《母親河》,沒什麼情節,像一篇散文。除了小林聰美,還有活得瀟灑自在的小泉今日子,都是榜樣呢。
《西瓜》 四個性格迥異的女人住在一起的故事,哈哈,適合夏天看,無釐頭又輕鬆。
Umi的廢話:
其實說到小林聰美,還真的不能不提那些常常出現在電影裡漂亮又美味的料理和餐具。經過料理師的精心設計,連簡單的日式飯糰,蔬菜濃湯、夏日冰茶都好像會說話一樣。成為電影中表達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為一個sweet tooth的我也曾經專注過想要做出好吃又好看的奶油蛋糕和黃油可頌,想必以後還會繼續,也是受到了這些美人美物的影響。
日常時間更多面對的是冷冰的數字和公式,這些看似繁瑣的小事反倒成了納悅自己,滋養身心的重要存在。
我想「平靜而專注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就是這些電影想要傳達的意思吧!
----The end
長按二維碼,可以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