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那對令全網一片譁然的中韓夫婦嗎?
當時各種新聞熱搜的標題,聽上去都特別打雞血:韓女星嫁小十八歲中國富二代網紅。
新娘的名字叫鹹素媛,一名42歲的韓國演員。新郎的名字叫陳華,一名24歲的中國網紅富二代。
當時很多網友就非常不看好這段「年下戀」,覺得她配不上年輕帥氣又多金的陳華。
鹹素媛雖有「韓國小姐」成績傍身,卻是因出演電影《色即是空》配角而被熟知,兩個人無論是年齡、家庭還是過往經歷,都相差太多。
不過後來在一檔節目中,他們說起相識相戀的過程,還是讓大家吃了一嘴狗糧。
第一次見到鹹素媛的時候,陳華就告白說:「我可以養你嗎?」
交往一個多月後,鹹素媛向陳華坦白了自己的年齡、職業與過往,卻依然收到了他結婚的請求:「你這個年紀不能這樣活的,你這個年紀應該要結婚生子了,現在不是這樣的時候,你清醒一點,和我結婚吧,你要和我結婚才行。」
加上感情這件事兒,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大家也就沒有再繼續挖苦了,甚至還有不少人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覺得兩個人走到一起不容易,既然當事人都認定了彼此,一定能甜甜蜜蜜的生活下去。
可就在前幾天,網上卻爆出了他們離婚的消息。
而導致他們感情破裂的,竟是錢!
01
一件衣服穿10年,吃過期食品
開冰箱數秒
原來,鹹素媛在生活中是個摳門到令人窒息的人。
摳門到什麼地步呢?
購買新家具時,不關心它是否環保實用,而是在使用幾年後,二手轉掉能賣多少錢。
家裡沒有非常重要的客人時,絕不外出就餐下館子。
因為成年人的身材變化不大,一件衣服起碼要穿十年。
家裡長年累月積攢的衣服太多,把衣櫃塞得爆滿,陳華想要扔掉舊衣服放入新的,她卻不同意。
因為扔了就要買,買了又要扔,如此便會陷入無限的消費循環。
為了節約電費,家裡晚上7點之前不許開燈。
必須用手洗衣服,因為洗衣機耗電太多。
冬天室內溫度低,用快遞箱內的泡沫膜將窗戶封住保溫,然後把熱水裝在礦泉水瓶裡取暖。
開暖氣?那太費電了,根本不可能!
關於節約水費,鹹素媛也很有一套。
襪子必須和其它衣物一起洗,避免費水。
幾天才能洗一次澡,如果不出門,就只能在晚上洗臉刷牙。
當然,這些根本不算什麼,還有更奇葩、更噁心、更令人窒息的!
擦過一次鼻涕的紙巾,要揣進兜裡留著下次再擦;卸妝用的卸妝巾,一次只能用一面,另一面第二天用;一次性溼巾用完後洗一下,留到下次再用。
陳華媽媽洗頭時的洗髮水泡沫,收集到一起,然後她留著洗頭髮。
洗澡時,用洗臉用的洗面奶泡沫順到身體上,代替沐浴露。
穿羽絨服不解開拉鏈,從腳往上穿,避免因為經常拉拉鏈,折損羽絨服的使用壽命。
「一件羽絨服至少要穿15年才行」,鹹素媛解釋說。
陳華出事住院,鹹素媛第一時間不去問丈夫的情況,而是先找保險公司諮詢費用以及報銷細節。
家裡的泡麵過期了,不但不扔,還要自己吃掉,以示「過期的食物依然能吃」。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生活習慣節儉的人,對待長輩和晚輩,應當是大方的。
但鹹素媛卻「一視同仁」。
有一次,年僅三歲的女兒突發39°高燒,陳華想要抱著孩子去醫院就診,卻遭到了鹹素媛的拼命阻攔。
理由是:醫院太貴,孩子太小不能吃藥,去了也沒用。
隨即,她展開了一系列迷之操作。
去廚房裡拿出一塊豆腐捏碎,與生豆子攪拌在一起,給女兒敷在身上降溫。
(此退燒降溫方法僅代表鹹素媛個人觀點,大家不要模仿)
女兒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紀,陳華想讓她去上英語早教課,卻被鹹素媛以價格太貴的理由拒絕了。
帶女兒做發育檢查時,保姆看到她玩玩具很開心,建議買一套玩具回家。
鹹素媛當場就拒絕了,不但責備保姆總是說要買這買那,還告訴女兒喜歡的話就在醫院使勁玩,回家就沒有了。
另外,由於小孩子一天一個變化,需要經常買衣服,她便讓保姆買大幾號的,保證能穿至少三年。
就連鞋子也是如此!
她給女兒買的鞋,都是大到可以再塞一隻腳進去的碼數,然後塞上厚厚的鞋墊,或用魔術貼黏住。
遠在黑龍江的公婆來到韓國看兒子,鹹素媛連新鮮的肉都不買,直接給他們吃便宜的泡菜和鹹魚。
破天荒出去下館子,五個人也只點一人份的牛肉。
婆婆在家裡追劇,需要會員才能看,便花錢衝了VIP,但鹹素媛卻因此指責她看電視也要花錢,還說自己都45歲了,還從沒花錢過看電視。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每次公婆開冰箱,她都會反覆強調家規:在開冰箱門之前,就要想好拿什麼,不然非常耗電。
然後跟在他們身後,數著打開冰箱的時間,如果用了太多秒數,就要責備他們浪費電。
過分嚴格控制用水用電、過期食物不能扔、衣服要穿10年.這些顯然是出生於1994年的富二代陳華所不能理解的。
但除了消費觀念,兩個人因為年齡、成長環境不同,在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婚姻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矛盾與隔閡。
02
成長環境不同導致三觀不同
一起生活更是一地雞毛
鹹素媛是韓國知名女演員,雖然入了娛樂圈後,演過不少知名影視作品,還獲得過「韓國小姐」的稱號,按理來說應該並不差錢。
但由於她的原生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就是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人,導致她即使在擁有較好的經濟條件後,依然活得摳摳搜搜、過度節儉,甚至對金錢有著近乎偏執的把控欲。
(上文中用豆腐給女兒降溫的方法,就是母親曾用在鹹素媛身上的)
但陳華是什麼人?
出生於90年代的東北有錢家庭,雖說不上是豪門,但也相當優渥了。
鹹素媛還曾在節目裡自爆丈夫家境:擁有大約是汝矣島的30倍左右的土地。
所以說,除了年齡差距,更有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門不當戶不對」,導致生活習慣、三觀截然不同。
比起妻子,婚姻生活中的鹹素媛更像是陳華的媽媽。
他在家裡打遊戲,她就在旁邊絮絮叨叨地叮囑少玩幾分鐘,並規定遊戲時間。
陳華自己也像是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有一次鹹素媛已經準備好了晚餐,他卻嚷著要吃泡麵,並給自己泡好了一杯。
而鹹素媛的反應也非常激烈,直接搶走陳華泡好的面,還倒進了下水道。
為此兩個人大吵一架。
陳華覺得自己有吃飯的自由,想吃啥就吃啥,根本不用為了妻子妥協。
鹹素媛也直言說,那你為什麼要結婚,一個人住就好了。
就因為這點事兒,陳華直接收拾東西,離家出走了……
還有一次,陳華獨自出門購物,結果買了一大堆東西,就像要移民搬家一般。
雖然他只給自己買了一把吉他和一桶泡麵,其餘物品都是給女兒買的,但很多東西都是現在根本用不上的,囤在家裡還佔地方。
在兩個人爭論是不是要省錢時,陳華還搬出了自己簡單粗暴的理論:「現在我們要飯了嗎?」
然後還吐槽了這樣一句話:「結婚前我不說買最貴的,但一定要買最好的。」
此時,觀看節目的網友們都已經明顯感覺到,陳華已經開始對比婚前和婚後的生活狀態,並表現出對妻子的不滿了。
父母知道後,心疼兒子,就在來韓國的時候偷偷塞給他不少錢。
而陳華的表現也相當有趣,一面說著不要,一面把錢塞進自己兜裡,並用這些錢給一家三口買了鞋子。
鹹素媛發現後特別生氣,指責陳華怎麼能在結婚後,還要爸爸媽媽的錢,並勸說他把錢還回去。
雖然這次事件,以陳華退讓,並把鞋子退回去告終,但兩個人真正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後來一次朋友借錢,更是激發了夫妻二人積怨已久的矛盾。
因為家裡的經濟大權掌握在鹹素媛手裡,陳華收到朋友借1400萬韓元(8萬多人民幣)的請求後,去詢問妻子的意見。
鹹素媛當然不願意,由此引發了激烈的爭執。
感覺自己丟了面子的陳華,表現得非常不耐煩,甚至因此再次離家出走。
不少網友都覺得是陳華幼稚不成熟,根本不考慮自己的「小家」,因為哪怕那筆錢是他自己掙的,也是夫妻共同財產,而鹹素媛不同意借,也是怕那筆錢有去無回。
說實話,在這件事兒上,夫妻二人都沒錯。
陳華受成長環境和家庭經濟條件的影響,很可能覺得八萬人民幣並不多,況且借錢的人是他多年的兄弟,偶爾互相幫助一下也很正常。
但對於鹹素媛來講,這筆錢就很多了,她又不了解對方人品究竟如何,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借出。
03
勤儉節約與適當消費
要把握好度
說到底,來人世間走一遭不容易,把錢用在刀刃上,是為了提升讓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是苛責自己與家人,一味剝奪。
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沒錯,但真的要把控好度,不然無論是自己還是家人,都會感覺極其不適。
就像這個名叫enrike的富婆,她就很好的平衡了「節省與消費」的度,不但存下了不少的錢,也讓自己享受了生活。
enrike原本是歌舞伎No.1的陪酒女,最高月收入曾達到6800萬日元(約合432萬元RMB)。
在她決定引退的三天裡,更是創下了2.3億日元(約合1461萬元RMB)的驚人業績。
引退後,她也沒有坐吃山空,而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開了美容院、脫毛店、酒吧等不少店鋪。
每一個都賺了不少錢,絕對算得上是富婆級別的人物。
但她的私生活卻特別節儉。
雖然她能賺數千萬日元,但卻是騎自行車上班,也會吃員工便當。
平日裡喝的酒水飲料,都是在超市買的平價品牌,如果一次喝不完,就放到冰箱裡,等喝光了再扔掉瓶子。
呆在家的時候絕不叫外賣,食材也是選擇超市打折的種類。
大部分生活家居用品,也都是到了實在不能再用時才丟棄。
高爾夫手套用了13年,浴巾用了21年,內衣穿了6年,牙刷用了3年..
enrike覺得,反正在家什麼樣,關上門後外人是看不到的,只要自己自在開心就好了。
所以到了現在,她大概積累了10億日元(約合6350萬元RMB)的存款!
但日常生活如此節約的她,在花錢娛樂方面,卻從未虧待過自己。
雖然家裡都是平價的飲品,但出去聚會時,開瓶高級香檳也毫不手軟。
出門在外,也會光顧高級餐廳,滿足自己的味蕾。
你看,這才是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像鹹素媛那些把頭髮上的泡沫,擠下來繼續抹頭髮上洗、一張鼻涕紙第二天還要用、看著婆婆開關冰箱等行為,就算省下了錢,也取悅不了自己,又讓別人感到尷尬不適。
其實,無論以哪種生活方式過活,都是自己的事情。
但如果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家人身上、絲毫不顧及他們的感受,最終生活只會一地雞毛。
裝個好房子開通視頻號啦!
人行走在塵世間,千萬要記得:你的生活方式,千萬不要強加在他人身上。
但生活也是自己的,無論你想要哪種方式度過漫長一生,關上門來都和別人無關。
就像這個成都大叔,他不結婚不買房,卻花光積蓄開了一家書店,小日子又慢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