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你弟弟養兩個孩子壓力大,你得幫他」「誰來幫我」

2020-12-22 唯晨說

文/唯晨

親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從書本上的描述來看,親情是所有情感中最無私的感情。畢竟「血濃於水」,任何感情說到底都不過是萍水相逢,唯獨親情是血脈傳承。

可在現實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讓人逐漸懷疑自己曾堅信的事和讀過的書。

人這一生沒有誰可以逃脫情感的束縛,有時候親情是一種牽引,有時候是一種牽掛,還有時候卻是一種牽強,甚至乾脆搖身一變化作綁架。

在我很小的時候,曾聽父輩們說過這麼一句話「到底還是兄弟親,打斷骨頭連著筋。」當時說這句話的鄰居大叔用很篤定的語氣,給人的感覺特別爺們。

但後來,他為了幫親兄弟而搞得自家妻離子散。骨頭確實打斷了,卻沒看見到底在哪兒連著的筋。

去年回老家的時候,聽老家人說起這個大叔,一輩子沒少吃苦掙了不少錢都花在了侄子們身上。自從年輕時媳婦帶著孩子跑了之後,他就一直一個人。

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年輕時血氣方剛的模樣,滿臉頹廢和邋裡邋遢的穿著,讓人一眼看去滿心悽涼。

當年那個信奉親情至上的人,如今卻發現所謂的親情只是自己單方面的無條件付出。歲月已逝,悔恨毫無意義。

適可而止是個很深沉的詞,人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個「度」。有時候對感情的過于堅信,往往最終只有失望的反饋。

林婉說這周五他們單位就放年假了,她卻高興不起來。

放假的消息讓身邊的人都很高興,一方面,放假後就可以回到溫暖的家中等待過年,另一方面,單位發了年終獎。領導盤點了每個人在過去一年裡的付出和成長,然後給大家發了厚厚的現金紅包。

對辛苦上了一年班的人來說,放假和發獎金可以說是過去一年裡令人最精神振奮的事情。

但是林婉卻一點都不開心。

不是因為單位要留她在假期裡值班,也不是領導少給她發了獎金。

收到年假和獎金領取通知的她也和同事們一樣興奮。只是在發了朋友圈分享喜悅之後,接了一個電話,然後整個人都變了,像霜打的茄子一樣。

說起來她這個人,性格上還真有點怪。已經32歲的她,不僅沒有結婚,更沒有男朋友。照她平時上班下班回家吃飯的生活節奏來看,如果始終不做出改變,恐怕這輩子都要一個人過。

有時候領導同事會催她一下,她也只是禮貌地笑笑。漸漸地大家習慣了她長期單身這件事,誰也沒有再多嘴多事。

當我們還年少的時候,無論你在哪方面跟不上隊,都會有一幫小夥伴圍過來七嘴八舌出著主意。甚至班裡有誰生氣了傷心了哭了,都會引得一群同學圍過來詢問前因後果,然後給予安慰和勸說,直到將流淚的那個人鬨笑為止。

可是,時光改變了太多東西。越是年長的我們便越成熟,成熟到畫地為牢。每個人都把自己圈在小小的世界裡,我不踏進你的圈子,你也不輕易來我的地盤。

不得不承認,安靜確實很美好。但安靜太久之後,整個人都會變得木訥且無聊。

林婉就是這樣,她眼看著身邊的同學好友一個個步入婚姻,社交圈子越來越小。然後更加堅定母親所說的話:「這世上,最終願意陪伴你的人只有親人。」

林家有兩個孩子,林婉是姐姐,林峰是弟弟。姐弟二人相差3歲,在林婉的記憶裡,從小到大弟弟都是那個擁有「免死金牌」的主角,而自己則完完全全是家庭的配角。

讀書的時候,好幾次因為同時交不起兩個孩子的學費險些讓她輟學。幸好她成績拔尖,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們都很重視她。這才一次次幫她做通家長的工作。

林婉考上大學那一年著實給父母掙足了面子,曾經的老師校長都打來電話以表恭喜。左鄰右舍包括常年不聯繫的幾個親戚也說「林家要翻身了,出了個高材生。」

讀大學期間的林婉和其他同學不同,別人到了大學都放飛自我,她到了大學後卻要養活自己。

一邊讀書一邊做兼職,更是十分在意每學期的獎學金。

這樣的她根本沒有機會結交朋友,更別提甜甜的愛情。

終於熬到了畢業,她早早找到工作,一頭扎進社會徹底結束了大學生活。

林婉已經是個出色的成年人,但在感情上卻一直空缺。

小她三歲的弟弟也讀了大學,並且大一就談了女朋友。這個女朋友便是林婉現在的弟妹。

林峰的學費和生活費以及戀愛經費,幾乎都來自於林婉。畢竟,父母都是土裡刨食的農民,無論如何也負擔不起大城市裡那高額的消費。

用老家的話來說林峰是個有能耐的人,讀大學期間還順帶找了個老婆。兩個人領完畢業證就領了結婚證。

當時,在當地想要娶個媳婦沒有幾十萬根本辦不下來。不僅要買車買房,還要彩禮首飾等亂七八糟的支出。

偏偏林峰在沒有車沒有房的情況下,只出了20萬彩禮,就娶回家一個漂亮的大學生。

弟弟成家後,母親對這個高學歷的弟媳格外上心。什麼活都不讓幹,簡直可以說像供一尊菩薩那樣供著兒媳婦。

在林婉實在看不過去,想替母親鳴不平的時候。母親說:「小婉,你別不懂事。只要你弟弟他兩口高興,我和你爸就高興。」

話雖這麼說,事實上但凡是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和階段性的情緒。

弟弟結婚第二年,母親就開始在她跟前喋喋不休,說的全是家裡長短。無非是弟媳不懂事不孝順不尊重長輩……

但她給林家生了一對雙胞胎,無論她多不講理,誰都拿她沒辦法。

有時候林婉聽完母親的傾訴,心沉重的像灌了鉛,她無能為力又無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母親些錢,讓她不要委屈了自己。

可偏偏自己的母親是個記吃不記打的人,一輩子節儉慣了也疼兒子疼慣了。林婉拿給母親的錢,幾乎全進了弟媳的腰包。

有的親情就像一個連通器,你想往其中一個管子裡面加滿水實在太難。它們連成一個容器,表面各自為政,事實上卻一個鼻孔出氣。

林婉為了心疼母親,拼盡全力恨不能以鮮血為報。卻在疲憊中回頭看到,在母親心中自己的這一升鮮血還不如旁人端的一碗涼水。

弟媳和母親的婆媳矛盾從未消失,自己對家庭的回報也從未間斷。

一轉眼她已經32歲,不僅是剩女,還是個很窮的剩女。身邊已經沒有人再關心她的感情,就連父母都忙著照顧孫輩,騰不出手來管她的婚姻。

歲末年初,所有人都充滿了希望。假期和獎金自然要跟重要的人一起分享。林婉從財務處領了獎金後,喜滋滋地發了個朋友圈。

放假,真好。她伸了個懶腰,哈欠才打了一半就看到手機屏幕亮了起來。

「喂,媽我還沒下班呢。這周五放假,我周六就回去了。」林婉摁了接聽鍵後就興高採烈地對著聽筒說話。

電話那頭林媽媽也很激動,她說:「閨女,我看到你發的朋友圈了,今年的獎金可不少。你弟弟養兩個孩子壓力大,你得幫他……」

具體後面說了什麼,她沒有聽清也完全不想聽。

聽到「幫」這個字的時候,她的喉嚨像被堵住一樣,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她幫的不少了。

親情從一開始的輕盈,一點一點變得沉重。她累了也怕了卻不知道該怎麼拒絕。

等母親終於停下絮絮叨叨的「哭窮」後,她啞著嗓子說:「誰來幫我?1988年到2020年,我32歲了,一無所有。」

掛了電話後,原本喜悅的目光黯淡了,她不想過年也不願回家。

最後,林婉輕飄飄地說了一句:「唯晨,你知道嗎。32歲的我,沒有家。」看到這行字後我停下了打字的手,直到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她。

我相信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她的心情,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懂這個故事。那些因為看不懂而罵我「垃圾小編」的人,真替你開心。

而那些看懂了的人,我要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讓你難過了。唯晨希望從今往後你能身心輕鬆,不再拼命替誰負重前行。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分清主次,再做抉擇。如果你都不心疼自己,又想讓別人如何心疼你呢。

你早該明白,這一生無論面對哪種感情,低到塵埃裡終究開不成花,亦結不出果。該給的界限感一定要給出去。

今日話題:重男輕女是老一輩的通病嗎?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我幫你養兒子,那誰幫我養兒子?」面對女兒哭訴,父母只有謾罵
    "我幫你養兒子,那誰幫我養兒子?"小趙最近就遇見了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小趙的父母在50多歲的時候趕上了國家二胎政策開放,所以夫妻就對於生二胎這件事情蠢蠢欲動,也不管年紀大不大或者是身體還行不行,反正就是決心要再繼續生個兒子。
  • 「姐,快回家,孩子幫你養大了,我快堅持不住了」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 實習生 王家琪「姐,你趕緊回家吧,海霞我幫你養大了,弟弟快堅持不住了,你不想看看姑娘嗎
  • 弟弟的孩子要我養,老公把我趕回了娘家
    她神神秘秘的樣子,先觀察四周沒人,才壓低聲音道:「你猜我昨天在醫院看見誰了?」「誰?」李晶一臉的丈二摸不著頭腦,怎麼,他們公司有誰得病了?「你媽啊!」小劉皺起眉,狠狠拍了下李晶的肩膀,「不光是她,還有你那個弟媳,兩人一起進了產科,你弟媳肚子有點大,要我說,該不會是懷孕了吧?」這下不光是小劉,就連李晶也瞬間變了臉色。按道理,懷孕應當是個好事,可這在她老李家,那可萬萬使不得!
  • 當代女性等級觀念:誰也不該幫你帶孩子
    又不用上班又不用應酬,穿給誰看?逛街社交,去什麼去,去了孩子誰帶?男人一個人賺錢,還要養老婆養孩子,用小拇指頭都能想到家庭壓力會多大。 這些苦毒舌從來沒受過,後來自己開公號後,見證了太多太多讀者留言,才知道,其實生活和生活,真的有太多不一樣。毒舌向來同情弱者,發現問題總要總結問題,探討方法。寫文章不只是呈現社會問題,而是儘可能去尋找解決途徑。
  • 「兒媳,我懷孕了,孩子將來你來養」「不可能,誰生的誰養」
    兩人疑惑地坐下,佩佩老公先開口了,他問道:「爸媽,怎麼個情況啊?咱家發財了?這唱的是哪出?」「對啊媽,您這火急火燎的把我們叫回來,整得太神秘了吧!」佩佩附和著老公說。公公婆婆相視一笑,婆婆一字一頓地說:「添丁之喜啊!你們馬上就要有弟弟了!」「不對啊媽,添丁我知道,咋是弟弟呢?」佩佩老公更疑惑了。
  • 那個聲稱「幫父母養弟弟」的阿拉蕾,4歲出道年薪百萬,後來怎樣
    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正是一個童星,她曾經說到要幫父母養弟弟,4歲出道的她便已年薪百萬,那麼她後來如何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年紀輕輕的我們不知道生活到底有多艱辛,這是常態。
  • 女兒質問:「養了弟弟,我的孩子怎麼辦?」父母的反應讓人心寒
    可是想法是好的,但也要面對現實,畢竟她們年紀都大了,很多事心有餘而力不足。生育就是這樣,它不僅是簡單地生下了就完了,還要面對將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養育、家庭矛盾、經濟壓力等。「養了弟弟,我孩子該怎麼辦!」
  • 「女兒,你婆家有錢,幫你弟弟養孩子」「媽,我被趕出來了」
    有人說自己是養不了女兒的,因為看不了女兒出嫁,不得不說,女孩子終究是要嫁人的,看到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孩子,成為了別人家的人,這種滋味真的不好受,難怪很多人說,出嫁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往往笑著笑著就哭了。為了能夠給兒子娶媳婦兒,文文的父母不得不將文文嫁於當地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鵬飛,他剛和老婆離婚,家裡有錢,父母認為文文嫁過去應該也不會吃虧。面對父母的安排,文文是不同意的,可是父親跪下來求她說,「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你嫁過去之後他們會給我們20萬的彩禮,我們就能給弟弟把婚事事辦了,就當是你報答我們的養育之恩了。」
  • 「你不幫我帶孩子,憑什麼要我孝順?」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
    從孩子出生到孩子兩歲,老太太留下一句「誰生的孩子誰哄,和我沒關係」後就再沒管過。於是媳婦辭職親自帶孩子。孩子生病的時候,媳婦自己帶著孩子去醫院,一隻手抱著孩子一隻手舉著輸液瓶老太太都沒說幫助下。淪落為全職媽媽的媳婦更不入老太太眼了,說媳婦敗家,只會花錢一無是處。
  • 孩子,謝謝你來幫我渡劫
    或許在外人看來,這個孩子身上流著他父親的血液。而對王寧來說,她和孩子早已是生死之交。這個孩子,是來幫她「渡劫」的。如果不是為了腹中的孩子,她不可能那麼渴望活下去,忍受90多處的骨折,直到等來救援,創造了奇蹟。孩子完成了使命,卻不願生來有個那樣的父親,只能和媽媽約定下次再見。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想著普通的發燒,姥姥應該能應付的來,她就沒及時趕回家。誰知道,快12點到家後,發現姥姥趴在孩子床邊睡著了,孩子蓋著厚厚的被子,臉熱的通紅。她趕緊摸了一下孩子的頭,燙的讓人心慌,她一邊給孩子穿衣服一邊說「媽,孩子燒的這麼熱,怎麼蓋這麼多啊,趕緊去醫院吧。」姥姥聽了趕緊起身摸了一下孩子的腳,慌張的解釋「剛退了啊,我就眯了一會兒,怎麼又燒了啊。」
  • 「我們老了,以後弟弟你來養」「我養弟弟,那我兒子怎麼辦」
    可後來,小年才知道,原本這個孩子的到來是父母精心「準備」的結果。而她作為女兒,即便是發表了自己不同意的看法,可父母已經下決心要把孩子生下來,她也無能為力。就這樣,小年弟弟出生的時候,那一年,小年的媽媽45歲,小年24歲,小年的孩子2歲,而小年的弟弟還是個嬰兒。
  • 奇葩之我心如蛇蠍的弟弟(257)
    我們家比普通人家過得差點,但勝在幸運,我們都健康長大,認真讀完了義務教育,哪怕出去打工也不是最差的。我比較老實,知道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我家的苦日子也要一天一天的努力,才能熬出來。但我有個僅相差一歲的弟弟,總是想走省點力氣的捷徑,最後證明捷逕往往是最繞遠的笨辦法,但他似乎不自知。父母老去,有些認命,但我倆成長起來,在改變命運上不斷躍躍欲試。
  • 「你把我孫子都養瘦了」「因為你孩子從不幫我帶娃」
    老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媽寶男,他非常聽從自己媽媽的話,因為媽媽會把他一切的生活都打理好。從衣食住行到穿衣打扮,老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內褲放在那裡。結婚後老公肯定是不會做一點家務的,只有曉紅每天會早起做早餐,下班回家也會刷碗。婆婆不壞但也不好,家務也讓曉紅做,但也沒讓她全做。
  • 「幫子女帶孩子是我最錯的選擇」,老人的哭訴,值得每個人反思
    作者:雪影導語:現在很多人生完孩子,女人就要辭職在家專職帶娃,但女人不上班,就等於少了一份收入,如今年輕人壓力大,除了房貸車貸,工資也剛好夠餬口,如果這個時候責任全部落在男人肩膀上,那男人壓力真的太大了。
  • 尤浩然幫歌手弟弟做宣傳,反遭嘲諷:你是誰啊,找個廠上班吧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尤浩然顏值限制了他在圈內發展。雖然他現在幾乎已經沒什麼名氣,但尤浩然依然在幫著自己的兄弟做宣傳。在視頻中,尤浩然只簡短地說了一段話,先介紹自己是尤浩然,然後呼籲網友們多多支持自己的弟弟翟金龍,支持他創作的歌曲。
  • 婆婆讓兒媳養10歲小叔子,兒媳怒:誰生誰養,你大兒子還靠著我養
    但以後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這不,楊娟和老公才結婚兩年,婆婆就跟楊娟提出了一個過分的要求。那就是公婆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而小兒子剛好是調皮好動的年紀。鄉下老家的教育不好,他們想把小兒子送到城裡來讀書。可公婆沒有在城裡買房,於是他們就盯上了大兒子大兒媳的學區房。說起這套學區房,其實公婆也沒出什麼錢,就出了五萬塊錢首付,剩餘的錢,都是楊娟父母出的。
  • 「男票是個媽寶男,居然不讓我幫我弟,要分手嗎?」
    這兩詞放一塊總結一下,七個字概括中心思想。重男輕女的遺毒。你可能會覺得,那扶弟魔是重男輕女,媽寶男怎麼也是了?01.媽寶男的誕生每個養出媽寶男的家庭,一定有一段畸形的親子關係。「扶弟魔」們的口頭禪通常有:我只有這麼一個弟弟!!他是我親弟弟,我能怎麼辦??血濃於水,我必須得幫他!!!這種語境下的血濃於水,說白了就是道德綁架。但是為什麼這些女孩們又輕易的屈服於這種綁架了呢?這裡就要提一條舊新聞了。
  • 弟弟是個gay,我幫他在父母面前「演戲」 | 真人聲音故事
    我有一個大姐,弟弟最小,比我小一歲。前幾年我弟弟談了一個對象,他說是在軟體上認識的,女生比他大幾歲,是湖北人。由於家庭原因,她很早就出來工作,所以學歷比我弟低,年紀也比我弟大。我問她,那如果發生在你兒子身上,你能接受嗎?我媽說那絕對不能,如果是別人的孩子,她能接受,但是自己的孩子,就絕對接受不了。早在我姐訂婚之前,我弟就有說過,等我姐結婚,想邀請他的同事過來參加婚禮。我弟跟我們說,他同事剛好就是他女朋友的表弟,代替他表姐過來喝喜酒。
  • 一位已婚男人的苦惱:娶了個「扶弟魔」,除了養家,還要養他弟弟
    我氣得渾身發抖,準備去收拾小舅子,結果被老婆攔住,她帶著哭腔央求我:「他還小,不懂事,我待會說說他以後注意就行了,我就這麼一個弟弟,你要是把他怎麼著了,我也跟你過不成了。」看著老婆一臉的梨花帶雨,我心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