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GDP!中國內地25大城市綜合實力排行

2020-12-23 騰訊網

來源公眾號:國民經略

作者 | 凱風

訂閱 GODY財經 ▲ 帶給您深度多元視角

城市,不只有GDP。

衡量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既要看經濟總量,也離不開科技、貿易、教育、交通、醫療等各領域軟硬實力的加持。

近日,中國社科院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為中國內地各大城市進行綜合評估,有一定參考價值。

這一排行涉及25個大城市,報告將城市分為國家中心、重要中心、潛在的重要中心三類,從綜合實力來看,有12個城市最為突出:

國家中心(1個):北京;

國家重要中心(3個):上海、廣州、深圳;

潛在國家重要中心(8個):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

這25個城市各有亮點。在不同領域,哪些城市最為突出?

01

國家政治中心:有且只有一個

在中國,國家政治中心有且只有一個:北京。

這份報告可謂直言不諱:只有北京是政治中心,其他城市指數都是0。

北京不僅是獨一無二的國家政治中心,而且還是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這些定位決定了北京「無冕之王」的地位。

02

國家金融中心:

滬京深遙遙領先,廣州領跑第二梯隊

如果說北京是國家政治中心,那麼上海就是當之無愧的國家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

一個城市能否成為全球金融中心,離不開這四大要素:世界一流的交易所、資本自由兌換、國際化的法治環境以及龐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就此而言,上海可以說是內地最接近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上海不僅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交易所,而且囊括貨幣、債券、股票、外匯、期貨、黃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內的各類市場,唯一的短板是資本自由兌換。

一旦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上海未必不能與作為國際第一陣營的「紐倫港」形成一爭之力。

北京之所以超越深圳,原因也很簡單。

深圳雖然擁有深交所,但北京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金融決策中心,眾多金融貨幣監管機構和國有銀行總部集聚於此,且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例超過17%,領先於一般城市。

雖然榜單將北京、深圳、廣州乃至天津、南京、杭州都列為重要中心,但事實上,北京、深圳的領先優勢極其明顯,廣州與天津、杭州等只能位列第二梯隊。

這可從2020年全球金融中心(GFCI)排行中得到佐證。

上海、北京、深圳之外,廣州則是第二梯隊的領頭羊。廣州期貨交易所有望年內掛牌,這將彌補廣州缺乏全國性交易所的遺憾。

在廣州之外,成都、武漢、青島之地金融實力相對突出,但定位均為區域金融中心,無法與京滬深形成明顯競爭。

03

國家科技中心:

北上廣武深領先,杭州合肥上榜

科技自立自強,這是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核心要點之一。

在未來的城市、國家競爭中,科技實力的重要性甚至大於金融、貿易,誰掌握了核心科技,誰擁有相當的科技產業,誰才能從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裡突圍。

根據報告,北京是唯一的國家科技中心上海、廣州、武漢、深圳為重要科技中心,杭州、重慶、西安、成都、南京、天津、合肥等為潛在科技中心。

北京位居第一,實至名歸。北京不僅坐擁最多的一流高校,而且雲集了眾多國家級的科研機構,無論是科技實力還是研發投入,都是遙遙領先。

2019年主要城市R&D 武漢青島長沙數據暫缺

深圳坐擁眾多高新產業,為何科技中心排行卻次於廣州和武漢?

一個原因是深圳雖然高科技產業眾多,但缺乏一流高校和一流研究機構,這一報告將論文、學術團隊等納入指標,深圳明顯吃了這方面的虧。

合肥能夠與杭州成都南京等並列入圍?

畢竟,合肥坐擁中國科技大學這一強校,且拿下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技實力穩步增長。

04

國家交通中心:

北上廣領先,武漢成都西安鄭州位居前列

國家交通中心,反映的是一個城市在在國家交通網絡中的突出地位,這一指標涵蓋公路、鐵路、高鐵、航空、航運等。

根據報告,上海為國家交通中心,位居第一;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武漢、成都、西安、鄭州等樞紐城市位居其後,這些城市基本都是區域中心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榜單中,廣州是國家交通中心第一名。

今年的榜單中增加了國際港口航線數、港口貨櫃吞吐量兩項指標之後,坐擁第一大港洋山港的上海則取代廣州,位居第一名。

換言之,如果不考慮港口航運,單純以傳統意義上三大交通要素——公路、鐵路、航空來看,廣州仍舊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家交通中心。

05

國家貿易中心:

上海奪冠,廣州杭州濟南進步最大

在全球化時代,貿易中心之爭最為激烈。

根據報告,上海為國家貿易中心,北京和深圳為國家重要貿易中心。

天津、廣州、杭州、大連、鄭州、廈門、濟南、重慶、南京、成都、武漢、青島、長沙、瀋陽、蘇州、哈爾濱、西安等17個城市為國家潛在重要貿易中心。

與2018年相比,天津下滑1位,廣州進步2位,杭州、濟南進步7位,重慶、青島、武漢等地也出現了下滑。

上海之所以位居第一,不僅因為上海有進博會這一利器,而且上海的消費、對外出口、自貿區、物流水平均位居全國前列,對內貿易和對外貿易實力突出。

天津排名超過廣州和杭州,可能會存在爭議。畢竟,這幾年隨著經濟調整,天津不復以往,貿易中心地位與經濟實力並不匹配。

廣州、杭州的進步並不令人意外。

杭州作為「數字經濟之都」和「電商之都」的稱號廣為人知,廣州則是老牌國際商貿中心,內需強勁、外需不弱、電商和物流業務蒸蒸日上。

06

國家教育中心:

南京西安武漢領先,深圳蘇州重慶落榜

中國內地城市的教育實力與GDP排行出現明顯偏離。

北京作為國家教育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而GDP第3城的深圳、第5城的重慶、第6城的蘇州全部名落孫山。

相反,南京、西安、武漢反超廣州,成都、長沙則超越深圳、蘇州、重慶等經濟強市,躋身「國家潛在重要教育中心」之列。

這些城市的教育實力,從高校數量和質量上就可見一斑:

本科院校最多的城市分別是:

北京(67所)、武漢(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廣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瀋陽(28所)、杭州(28所)、哈爾濱、南昌(27所),鄭州、濟南、重慶(26所)。

這方面,在《再說一次,千萬不要選錯城市!》一文中,有詳細分析。

07

國家文化中心:

西安南京鄭州居前,深圳上榜

文化與經濟、科技、貿易不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優勢的。

根據報告,北京是國家文化中心,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上海、西安、廣州、杭州、南京和鄭州。國家潛在重要文化中心城市是重慶、深圳、武漢、濟南、蘇州、成都和長沙。

文化中心,與文化底蘊、文化資源集聚度等有關。

北京、西安、廣州、杭州、南京、鄭州等均為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相對豐富,與文化相關的行業也相對發達。

深圳為何也能位列文化中心?

深圳雖然只有40多年的歷史,缺乏文化底蘊,甚至被詬病為文化荒漠,但作為經濟第三城,深圳匯聚的文化資源並不差,且文化創意產業呈領先之勢,這是不能忽略的。

08

國家醫療中心:

北上廣遙遙領先,深圳蘇州落榜

醫療實力,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日益受到關注。

根據報告,北京是「國家醫療中心」,上海、廣州、西安、武漢、南京、成都等地位居「國家重要醫療中心」,深圳、蘇州、青島、寧波、大連等經濟強市均為入榜。

雖然深圳經濟實力突出,但醫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也需要一流科研的支撐,城市歷史相對悠久、各項綜合實力突出、資源集聚相對充分的直轄市、強省會能夠脫穎而出,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一排行,與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中國醫院百強排行榜」可以相互印證。(參閱《百強醫院排行》一文)

在百強醫院中,北京21所、上海18所、廣州9所,三個一線城市佔據「半壁江山」,詮釋了一線城市的底蘊所在。

西安、武漢、杭州、重慶各有5所醫院上榜,南京、成都4所,濟南、天津、長沙、瀋陽都是3所,這些均為大區中心,且又是教育強市,醫療實力隨之而抬升。

09

國家信息中心

根據報告,北京為國家信息中心。

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杭州、重慶六座城市是國家重要信息中心。

天津、南京、武漢、西安、鄭州、濟南、長沙、合肥、哈爾濱、蘭州、瀋陽、廈門、青島、寧波、大連15座城市是國家潛在重要信息中心。

這一指標,衡量的是信息產業的集聚性,以及在全國城市網絡中的聯繫和輻射作用。

10

國家對外交往中心:

北上廣領先,成都杭州居前

對外交往中心,說到底是城市的國際化程度。

衡量一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國際航班、使領館、跨國公司、國際會議、國際遊客數量都可作為參考。

北京自不用說。無論是國際航班、使館數量還是國際遊客數量,北京都位居前列,屬於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對外交往中心。

上海其次,廣州再其次。這兩地作為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的大區中心,不僅領事館眾多,而且國際航線、跨國公司數量都位居前列。

深圳雖然沒有使領館,國際航班也不及廣州,但深圳經濟產業實力突出,跨國公司眾多,對外交往能力不容小覷。

成都、重慶作為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國際航班、使領館數量、跨國公司等方面也有突出優勢,位居前列不是沒有理由的。

11

誰是一線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城市。

先說一句,這份報告雖然還有諸多不足,部分維度評價標準不夠完善,但排除了單純的GDP指標,從多維度進行城市評價,無疑有重要意義。

這份榜單,全面展現了內地城市的綜合實力,從中不難看出為何北上廣深是一線城市,廣州又為何排在深圳之前,杭州、成都、武漢等到底弱在哪裡?

在10個榜單中,只有北京全部躋身其中,上海、廣州躋身9大榜單,深圳則躋身7大榜單。

在10大榜單中,北京奪下7項第一、3項第二。位居首位的分別是國家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信息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堪稱綜合實力最強。

上海緊隨其後,奪下3項第一、5項第二、1項第三;上海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交通中心指數均位居首位,而在科技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醫療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均位居第2,遠超廣州和深圳。

廣州是名副其實的綜合實力第3城。雖然GDP被深圳超越,但廣州在各領域都不存在明顯短板,所有榜單均上榜且位居前列。廣州的醫療中心、交通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均位居第3,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均位居第4。

深圳則是經濟突出,但綜合實力稍遜一籌。深圳在信息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等進入前三,科技中心、對外交往中心排名居前,但在教育中心、醫療中心中名落孫山,而文化中心排名墊底。

北上廣深之外,其他城市均有不少亮點,但不是在每一個領域都十分突出。

杭州只有文化中心指數躋身前5,成都只有信息中心、對外交往中心進入前5,武漢則在科技、教育、醫療中心指數裡躋身前5,重慶只有交通中心進入前5,天津只有金融、貿易進入前5。

可見,論全能型城市,北上廣最為突出,不愧是老牌一線城市。

---o---

全文到此為止,

如果喜歡,請轉發到朋友圈。

閱讀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的任何立場。感謝作者辛勤原創,本公眾號所載文章如涉及版權,請留言聯繫管理員,以便及時更改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內地25大城市綜合實力排行發布,標準不唯GDP
    城市,不只有GDP。衡量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既要看經濟總量,也離不開科技、貿易、教育、交通、醫療等各領域軟硬實力的加持。近日,中國社科院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為中國內地各大城市進行綜合評估,有一定參考價值。
  • 前三季度的GDP來看,安徽合肥在國內排名第幾?看看家鄉的發展
    時間如水,歲月如梭,驀然回首,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們就來到了第四季度,春晚仿佛還在昨天,時間可謂是流逝得飛快,如今前三季度各大城市的GDP也已經開始紛紛出爐了,我們安徽合肥的GDP排名情況如何呢?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安徽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中部、江淮之間、環抱巢湖,合肥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 前三季度城市gdp2020排名 中國前三季度各省gdp排名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3日,50大城市累計賣地超過3.51萬億,同比上漲18.3%,50大房企拿地破2.2萬億,房企積極拿地趨勢開始出現。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 廣西的「第二大城市」,工業實力遠超南寧,卻僅是個三線城市
    是區內不折不扣的第一大地方,但區內還有一個地方的工業實力遠超南寧,是內部第二大城市,但至今還依舊在三線的邊緣徘徊。這座城市就是柳州,這個地方大家都是熟悉的,因為人們常吃的螺螄粉就是源自於這個地方,是因美食帶火的城市,除去美食外,此地的GDP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就在2019年,它的gdp就已經超過了3000億,經濟實力直逼南寧,是區內前景最大的城市,將來一定有大的發展和進步。
  • 臺灣第一大城市新北市經濟實力有多強?在內地是什麼水平?
    新北市之於臺北類似內地吳縣之於蘇州、餘杭之於杭州、鄞縣之於寧波,都是外圍一圈的地方,只不過我們建的是區,新北市是一個獨立市。它與臺北、基隆合稱大臺北地區,總人口超過700萬。 那麼作為臺灣第一強市,新北市在內地能排在什麼樣的一個位次呢?
  • 中國人均GDP排行:香港4.87萬,澳門8.6萬,臺北4.1萬,內地呢?
    中國人均GDP排行:香港4.87萬,澳門8.6萬,臺北4.1萬,內地呢?08-19 13:02 來源:小白讀財經 原標題:中國人均
  • 中國的第二大城市,與美國的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各有各的風採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城市現代化的時間也比我們早, 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時間不長,但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至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中國城市也非常繁華,許多城市在世界城市的林子裡很閃耀, 那個中國的第二大城市和美國的第二大城市洛杉磯有多大區別?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預測長沙2019年GDP數據
    截止到目前,三月份過半,湖南省內僅剩下長沙和衡陽兩座城市沒有官方正式公布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了(gdp),在全國來說,也只有長沙和鄭州仍然沒有公布官方數據。由於近年國家下調了天津和青島的數據,所以今年長沙的地區生產總值格外受人關注。
  • 中國「最像」的兩座省會,GDP佔比一模一樣,都是新一線大城市
    今天我來談談中國最相似的省會城市,它們是成都和武漢,為什麼說他們長得像?這兩個城市不僅綜合實力強,而且作為新一線的城市受到好評,那個經濟規模相似,GDP接近500億元以下的差距,同時全省內GDP比為37.72,這種比例的數據在國內也比較少見,這兩個省會建成了,事實上,除經濟貿易外,這兩個城市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旅遊勝地。
  • 中國人均GDP排行:澳門8.6萬,香港4.87萬,臺北4.1萬,內地呢?
    人均GDP2萬美元是國際上發達經濟體的門檻,但它終究只是一個平均數,在經濟格局複雜的中國,適用嗎?  發達水平如何?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整理的數據可以看出,深圳位於第一梯隊,剩下13城的人均GDP數據除逐漸減少外,相互之間差別並不大。
  • 韓國女團綜合實力排行
    韓國AB Entertainment於2012年推出的女子組合,現由 安孝真、許率智、安希妍、徐惠璘、樸靜花 五名成員組成,由韓國知名音樂製作人新沙洞老虎親自打造培養的。現籤約Yedang Entertainment.
  • 長三角第二大城市角逐,杭州蘇州南京,誰才是最終勝利者
    這幾大城市的大隊伍是什麼、蘭州、南京、杭州最喜歡大家的心,不知道哪個城市?人才出現之後,才能吸引人才,人才南京根繼續的奮鬥,在南京一科學感十足的城市,這裡的很多科技公司,目前的成績也多了,它的製造業也相當出色,在杭州,購物中心的序列的頂級實力相當的龐大,杭州,電子商務交易的都城,又被稱為經濟一直穩定發展,杭州的馬,他的故鄉雲知道,多虧了杭州的經濟發展是相當,未來也有可能成為第二大城市,經濟方面來看,這是什麼大城市之間的差距是明顯的,
  • 中國內地女星排行榜,趙麗穎排第三名,你知道第一名是誰嗎
    中國內地女星排行榜,趙麗穎排第三名,你知道第一名是誰嗎2020年第26周,中國內地女星排行榜已經出爐,大家一起來看下第三名,趙麗穎,在這兩年,憑藉《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和《知否?知否?第二名,秦嵐,是一位集演員,歌手,平面模特為一身的實力選手。第一名,譚松韻,青春大美女,自2005年出道以來,帶給大家的作品無數。當年的《2.12汶川不相信眼淚》就是她演的。《後宮·甄嬛傳》中出演了可愛單純的淳貴人名聲也不錯。
  • 我國實力「弱的新一線」,GDP太差,卻是東南亞「門戶」城市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祖國已繁榮昌盛,不斷有新的變化,也迎來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體現出「中國速度」我們也在強大的祖國中乘風破浪。隨著中國各大城市景象的發展,各大城市紛紛亮出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多的城市崛起,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的實力。
  • B站人氣主播排行:陰陽怪氣男團成最大贏家,散人綜合實力強勁
    (第一位與第七位均為官方直播賽事頻道,名額順延至第十二位)在B站4月初至5月初的近三十天主播人氣排行榜中,前"鬥魚一姐"馮提莫僅排行到榜單第十位,日活觀眾數量1.24萬,與她在鬥魚時的表現大相逕庭。可以說這也是兩個平臺受眾文化不同所造成的,但與榜單中其它主播對比,馮提莫的日均直播時長不到2.5小時,這也是她多項數據差距較大的原因。
  • 中國七大國家級城市群,北方佔有三個,這二個城市成為最大受益者
    另外,確立了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中心率領的京津看看單核心地區的發展,上海長三角時刻引領發展,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城市的中心率領廣東省地區的建設,另一方面,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為中心,分別領先,長江中遊,中原,關中平原4大時間的發展,不少學者也將這7個城市群列為國家級城市群,北方佔3個,南方佔4個,但是從發展的綜合實力來看,北我明顯弱於我國,據悉,
  • 湖南「最發達」的城市,GDP達上萬億元,網友:舉全省之力發展
    作為中國的中部大省,湖南省已經成為著名的國內旅遊大省,自古以來就盛產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裡芙蓉國」,所以又被稱為「芙蓉國」,在湖南省的13個城市中,有一個發達城市,gdp達到萬億元,與第二城市有近4倍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