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年好萊塢電影,日本明星,韓國偶像,印度電影的中國野心

2021-01-18 喵評娛樂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市場也成為了世界的第二大消費市場,甚至某些領域的第一大消費市場。對於很多國外的行業和企業來說,中國以外的市場已經很難找到增長,想要掙更多的錢就要爭取拿下中國市場的份額。這其中也包括了以影視音樂明星為主導的娛樂圈領域。為了可以進入中國市場,好萊塢,日本,韓國的娛樂業者們可以說是各出奇招,有得意也有失意,下面就帶大家回顧一下。

首先是韓國娛樂圈,其實以韓流為代表的韓國娛樂是最早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中國如今流行的小鮮肉偶像文化背後其實就是韓流的偶像文化的影子。但是因為在薩德問題上韓國官方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所以導致了針對韓國的限娛令。這導致了如今在中國幾乎看不到有韓國明星的商業活動和正規途徑的作品播出。但是韓國娛樂公司還是有著很多的招式應對,一是通過免費策略,用網際網路作為途徑將韓國的節目作品輸出給中國的年輕人,從而保持自己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培養中國籍的藝人,並準許他們在中國獨立的活動,通過分成獲得收益。

你不得不佩服韓國人的韌性,但是韓國人的小氣缺少格局也是一覽無遺,如今年的張藝興回歸exo事件,其實sm的目的在於通過張藝興將已經無法在中國地區正常活動的exo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不了解exo的中國年輕人了解exo,結果卻只給了張藝興屈指可數的鏡頭,弄巧成拙,反而招來反感。同理還包括邀請了很多的中國電影人參加釜山電影節,不過同樣暴露了小氣的問題。總而言之,如今韓國娛樂圈勢力在中國的發展依舊是找不斷萎縮,只能更多參與到後臺製作中。

今年對中國市場擴張最大的贏家當屬好萊塢電影,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漫畫英雄系列的電影作品,從《復仇者聯盟》到《毒液》再到正在熱映中的《海王》,好萊塢英雄電影今年在中國可以說嘗到了巨大的甜頭,中國市場的票房貢獻直接佔據了其全球票房收入的約三分之一。但是同時也有很失敗的例子那就是《摘金奇緣》,簡直不能更尷尬。這其中成功和失敗的關鍵總結起來就是「本土化」,不得不說毒液和海王在宣傳上的本土化策略都非常成功,而反過來《摘金奇緣》則展示了更多西方對東方文明的傲慢和偏見。不過好萊塢的自我調整能力真的是很強,在漫威決定要做復仇者聯盟的中國英雄之後並沒有趕項目,而是在團隊上下功夫,避免重蹈偏見的覆轍,不妨期待下最終漫威會將這個神似李小龍的英雄打造成什麼樣子。

日本娛樂圈對於中國市場也是有著不少的想法,但是其風格延續了日本人一貫的謹慎保守的風格。目前最主要的形式是通過部分明星參與到中國影視作品的拍攝,試水中國市場,包括染谷將太的《妖貓傳》,巖井俊二的《你好之華》,還有綾野剛即將合作宋佳的電影。通過明星向中國市場試水滲透,獲得名氣之後再考慮更大的發展,非常保守的策略但是目前還看不出成功或者失敗。

印度電影最近兩年在中國市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或者說是阿米爾汗一個人的成功,阿米爾汗的電影作品在中國收穫的票房成績比在印度本土還多,這樣讓很多其它的印度的明星羨慕不已,所以不少印度電影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基本上都沒有達到印度人的預期,一些聰明的印度電影人則會找來阿米爾汗幫忙做推薦。目前印度電影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更多的是有一部掙一部,並沒有完整的規劃,不得不說很符合印度人的做事風格。

最後其實中國娛樂市場的崛起受益最大的還是中國娛樂圈的藝人明星,從他們讓人日韓驚嘆的收入就可以看出來,當然這兩年中國影視行業優秀的作品也是越來越多,這一點還是要肯定的,畢竟還是有一些有理想的人在奮鬥,如徐崢那一撥的人,對於電影的熱愛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希望他們能帶來更多優秀作品。喵

相關焦點

  • 2018年進口電影報告:好萊塢大片不行了?
    難道好萊塢大片真的不行了嗎?1.口碑開始主導票房以前,只要有明星坐鎮,或者有著好萊塢超強特效的電影,在內地院線有著天然的優勢。隨著眾多媒體的興起, 電影的好壞得到了區分,越來越多觀眾懂得跟隨口碑的好壞選擇觀看哪些片子。實際上,許多好萊塢大片未必是真正的好電影,像類似《超能泰坦》這些只剩特效可看的片子,失去口碑的保障,在內地市場也已經賣不動了。
  • 那些出演過中國電影的印度明星 你還記得幾個?
    隨著中印文化交流的越來越熱切,不僅是印度電影不斷被引進中國,其實也有不少印度明星開始在中國電影裡露臉。今天,我就盤點幾個,看看你還記得否?《神話》(2005)、《盜墓筆記》(2016)——瑪麗卡·沙拉瓦特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神話》這部電影吧!
  • 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印度電影成績如何?
    爸爸》到今年的《神秘巨星》《起跑線》《廁所英雄》,印度電影在中國的火熱程度有時甚至會超過好萊塢大片,成為第二大進口片。那麼今年,這些印度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又有怎樣的表現?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2017年,阿米爾·汗主演的勵志溫情片《摔跤吧爸爸》,刷新了中國觀眾對於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固定印象。
  • 2018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在日本,2018年華語電影的表現稍好一些。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在日本取得了17億日元(1.06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在2018年日本年度票房榜中排在第30名。《妖貓傳》之外,也就吳宇森的《追捕》(同樣由日本演員主演,並在日本取景拍攝)成績還算湊合(合拍片《巨齒鯊》不算),票房2.9億日元,約1800萬人民幣。即使在內地以外的中國境內,華語電影的處境也堪稱艱難。在香港電影市場,2018年票房前十名沒有一部華語片。華語片票房前十的作品,每一部的主創陣容中都少不了香港電影人的身影。
  • 盤點那些被翻拍的經典韓國電影
    盤點那些被翻拍的經典韓國電影想必大家都看了不少優秀的韓國電影,優秀的韓國電影也吸引了海外電影人的目光,紛紛翻拍韓國電影
  • 韓國電影領先中國20年?(犀利好文)
    但是,韓國電影海外銷售的增長引擎卻恰恰是中國市場,甚至在14年的時候中國超過日本成了韓國電影最大海外票倉。這完全得益於中國市場的飛速增長,即便這麼多韓國片在中國沒有一個過億,包括很多宣傳的轟轟烈烈的電影(比如《雪國列車》),依然積少成多積善成德使得其海外銷售額增加。
  • 「哈日」vs「哈韓」:日本影片在中國市場全面碾壓韓國電影
    2006年-2015年期間,日本電影在中國曾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荒蕪期,十年時間總共只有17部日本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平均每年只有2部不到的日本電影上映。 這些電影中僅有五部突破了一千萬人民幣,最多的年份是2011和2009年,各有四部登陸中國院線。
  • 《魔女》可以看出韓國電影人的野心
    不可否認的是,曾經的香港電影,一直走在亞洲電影的前端,其實很多時候,你不進步,就註定被淘汰,沒有新穎的題材,而曾經精彩電影人,也相繼年邁和去世,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內地電影行業在迅猛發展,同時還要面對印度,泰國,韓國,等,多個方位競爭,老的題材就沒有太多的競爭力,同時新鮮的血液,並沒有多少機會,才造成,現在香港電影尷尬的處境。
  • 首爾忠武路:韓國電影產業的「好萊塢」
    它是首爾最著名的電影街,已經成為韓國影視文化界的代名詞,這裡有大量的拍攝場,導演輩出,被稱為韓國的好萊塢。下圖:忠武路夜景在韓國,只要說到電影,人們就會想起忠武路,就像在美國說起電影,就會想到好萊塢一樣。這條位於首爾市中心的大街與韓國電影之間有一種密切的等號關係。
  • 中美電影的2018:為什麼好萊塢要「密切關注騰訊」?
    川普上臺,跨境併購遭遇嚴監管,去年從萬達對好萊塢投資踩下急剎車,再到派拉蒙與華樺傳媒的10億大單子被蒸發,已經讓市場看起來不太可能再有中國巨額投資流入好萊塢。而2018年仍有許多變數在等待中美,其中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即將到期的《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該協議的重新籤訂,將決定了未來幾年裡好萊塢能有多少進口片能參與中國市場。
  • 《亞洲電影藍皮書2018》|張燕《韓國電影產業與創作》(一)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電影局專家評審,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香港電影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秘書長。第21-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秘書長,第23-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美國南加州大學2012年訪問學者,臺灣藝術大學2016年訪問學者。
  • 淨資產最高的30位韓國偶像-2020年最新盤點(二)
    誰是2020年資產淨值最高的K-pop偶像?在上一期中,我們已經詳細盤點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排名11-30位偶像的詳細資產盤點吧!2020年最富有的KPOP偶像11.寶兒曾擔任許多音樂選秀節目的評委和導師,如《Produce 101》和《韓國流行巨星》。她還出演了一部好萊塢電影,名叫《3D行動》。12.
  • 印度寶萊塢電影產業那麼發達!難道是印度人藝術細胞好嗎?
    在我們國內看電影,大多數都是喜歡看美國電影,或者我們中國的電影、日本電影、韓國電影。很少有人去看印度電影,但是印度電影在南亞,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在南亞,印度的電影是影響了整個南亞,印度洋地區的。印度的電影產業,可以說是幾乎媲美好萊塢一般的存在。你如果去南亞國家旅行,你跟當地人談一下娛樂圈明星的事,你談美國某個好萊塢明星的那些事兒,可能南亞國家的人都不認識那個好萊塢明星是誰!但是,你要跟南亞人民談起印度的電影明星,那南亞國家人民可是對印度明星了如指掌!就連好萊塢電影那麼厲害的電影,在南亞也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尷尬境地。
  • 盤點5首靈感來自好萊塢電影的韓國流行歌曲
    最近一首靈感來自好萊塢電影的韓國流行歌曲是韓國女子組合Rainbow最新推出的單曲《Black Swan》,她們將一些電影元素融入到她們的歌曲中。但她們絕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韓國許多流行歌曲的製作來源於一些熱門的好萊塢電影的概念。
  • 【資訊】印度電影欲挑戰好萊塢 電影品質正快速提高
    驚人的高產25歲的律師秘書khushbu Tewari表示,「大約每兩周來電影院看一次電影」。Tewari的祖父母生於印度北部,並且自己也精通印度語,所以「每當觀看印度語電影,總能感受到與祖先之間的聯繫。」隨著在東南亞工作的印度人以及周邊國家出身的人越來越多,對印度電影的需求也正在增大。
  • 美華媒:中國電影崛起 好萊塢明星積極參演中國電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僑報網」7月16日報導,過去十年中國電影票房出現爆炸性增長,2017年達到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5億元),這導致了明星參演風向開始轉變的原因。據Eyewitness News 報導,1973年,好萊塢表示可以讓李小龍成為全球超級巨星,之後不久李小龍就聲名鵲起。自那以後,成龍、周潤發、章子怡、李連杰等中國明星不斷嘗試躋身好萊塢。
  • 2018年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
    值此,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發布《2018年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對這一年裡的諸多趨勢進行了展示和分析,更集合了觀眾與影評人之力,票選出大眾與專業人士心中的年度佳片。1. 助力600億,城市院線場次破億2018年,中國年度票房進入600億的時代。
  • 這些明星幾乎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美國傑克遜印度阿米爾,中國是誰
    現在的娛樂圈越來越國際化了,很多外國明星也會選擇來中國發展,而中國的一些明星也會去國外參加活動,開演唱會等。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代表性明星,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那些能夠以一個人的名字代表整個國家的明星。
  • 盤點|2018年上映的這十部好萊塢電影輸慘了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球電影市場的票房首度超過了410億美元。除了中國市場以9.06%的增幅繼續擴張外,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的美國也一掃2017年的頹勢,總票房達到創紀錄的119億美元,增幅為7%。
  • 《印度電影簡史》:解析印度電影歷史,試找出中國電影借鑑之處
    年,印度電影已經完全從無聲轉向了有聲,截止到1938年,印度電影院的數量增加至1657家。隨著印地語電影的不斷上映,越來越多的印度明星在國際上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名氣。作為印度製片人的阿米塔布·巴強卻顯得非常困惑——為什麼我們沒有在適當地推銷自己,卻能夠讓外面的人利用我們賺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