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原創,素材來源自網際網路,喜歡的網友可以收藏一下,點個關注!(文章中的內容有小編自己的觀點,意在傳播娛樂中的正能量,如果有侵權的話請聯繫小編進行刪除)
韓劇《匹諾曹》,我們應該用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
《匹諾曹》這部韓國水木劇主要以記者群體的生活為背景,讚揚了尊重事實,追求真相的年輕記者們,批判了那些歪曲事實的媒體人。與此同時,它也講述了一位天資聰穎的歐巴和患有匹諾曹症候群歐尼之間的青春成長愛情故事。在還沒有看這部劇之前,一直不解「匹諾曹」到底是什麼意思,該劇在第一集就闡釋了匹諾曹之意,即患有匹諾曹症候群的人只要一說謊就會打嗝,直到說出真話時打嗝才會停止。在我看來,以「匹諾曹」為劇名是這部劇成為中國單集售價最高韓劇的奠基石之一,再者,這部劇從頭到尾都閃現著匹諾曹的影子,無論是奇河明的鄰居到還是女主角崔仁荷的身上都散發著匹諾曹不能說謊的氣息,奇浩尚一家的悲劇是匹諾曹鄰居認錯人和各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的惡果。
試想,如果沒有匹諾曹鄰居的誤認,也許就齊浩尚就不會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各新聞媒體也就不會活生生把一個本該幸福美滿的家折騰得支離破碎。在我看來,《匹諾曹》是一部高端大方上檔次的好片子,作為一名新聞系的學生,看完這部劇後感慨頗豐。不是因為劇裡有很多顏值爆棚的歐巴和歐尼,也不是因為奇河明和崔仁荷的愛情故事有多唯美多感人。而是因為在這部劇裡面,我看到了記者行業的種種不是,與此同時,我更多地了解到:一個好記者該具備哪些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如何才能做一個真正的記者?怎樣才有資格配得上「記者」這個稱號?看完第一集,宋車玉記者那咄咄逼人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腦海裡。
特別是奇河明和奇載明兄弟準備去上課卻被攔截的片段,兩個無助的孩子被一群毫無證據,跟風隨大流的記者逼問,更有一些無知的人拿起罪惡的雞蛋和青菜等等砸向無辜的兄弟。看到這裡,淚水已經悄然無息地從臉龐上滑落,那是心疼和憤怒交加在一起的心情,苦澀,卻又有一股怒火在心頭熊熊地燃燒著。當看到宋車玉記者面對眼前的小孩並沒有任何的退步,反而用更加尖銳的言辭來攻擊奇氏兄弟,試圖從他們口中逼問出齊浩尚的下落,我真的很想問問所有從事新聞媒體的朋友們,難道宋車玉就是所有中國記者的縮影嗎?我真心害怕這個問題的證實會玷汙了記者這個職業!齊浩尚在爆炸中喪生的事實非但沒有被證實,反而被添油加醋地報導成齊浩尚為逃避責任不敢現身。這種歪曲事實,毀人名譽的事情怎麼可以發生在記者身上呢?
難道記者要報導的不是真相嗎?作為一名記者的職責到底是什麼?為了自身的名譽和利益,故意報導失實的新聞又何嘗不是對記者的侮辱!記者與新聞的關係就像春天的小蜜蜂和秋天的果實。沒有小蜜蜂的辛勤勞動就不會秋天的碩果纍纍,果實的質量間接體現了小蜜蜂的勤勞程度。新聞水平的高低也從一定程度上間接地體現了一個記者水平的高低。既然做新聞那麼重要,那麼要怎樣才能把新聞做好呢?宋車玉在一場演講中說到了一下幾點:首先,新聞的標題一定要有足夠的影響力。記者在寫標題的時候,要學會轉換思路,這樣不僅可以和其他電視臺做出差別,也能是新聞看上去像獨家,收視率可以更高。
其次,光靠事實上的材料是毫無勝算可言的,需要添加一些調料,但也不能破壞了材料本身的味道,因為那就不是新聞了。最後,在共鳴的時代,新聞也要牽引出這種共鳴的情緒才有勝算,提問就要有事實有影響。其實,從宋車玉所說的這幾點中,有一部分觀點我是贊同的,比如一則新聞需要一個有特色的標題。但我認為宋車玉的「特色」有點過了,超出了事實的本身。誇張的成分已經把新聞變得不像新聞,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惶恐和慌亂。凡事都要有個度,更何況是做新聞這樣一件與人民息息相關的大事呢。新聞工作是一項神聖的職業,「為民立命」應該是一個記者的追求。中國著名通訊奠基人黃遠生先生曾提出「四能說」:即「腦筋能想,腿腳能奔走,耳能聽,手能寫」,更加確切的說,「四能說」從注重知識積累。因為知識的積累是一名記者的基本功,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採編活動該如何開展;「四能說」注重外交活動。
其實通俗點說就是注重人際交往,這是為什麼呢?記者的工作與新聞源是密切相關的,而新聞源一般情況下都是依賴記者本人建立的人脈圈;「四能說」注重思考問題實質。何為問題的實質呢?就是不要沉浮於事情的表面,要深入內部去發現根源與實質。當然了,這需要培養記者敏銳而深刻的洞察力以及較為活躍的思維能力;「四能說」還注重客觀報導事實。客觀事實被視為新聞報導的生命,若一條新聞失去了真實性,也就失去了新聞的價值和意義。黃遠生先生的「四能說」是對記者基本素養的高度概括與總結。無論是在《匹諾曹》這部劇裡面,還是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中,我們都應該用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去看待這個魚龍混雜的世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這個時代下活得清醒!韓劇《匹諾曹》,我們應該用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