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 新華醫院劉穎斌、孫錕、範建高領銜團隊分別榮獲上海市科學...

2020-12-21 澎湃新聞

今天上午,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隆重舉行,我院三項研究成果獲得獎勵。

我院本次獲得獎項的是:以劉穎斌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基於組學的膽囊癌分子特徵譜研究》,獲上海市科學技術自然獎一等獎;以孫錕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體系的創建及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以範建高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的科學普及》,獲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設立,重點獎勵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原始性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培育戰略性產業、促進城市安全、健康生態發展和推進區縣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的重大科技成果。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上海市科學技術自然獎一等獎

《基於組學的膽囊癌分子特徵譜研究》

完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完成人:劉穎斌,李茂嵐,劉贇,王慧,張一鑑

《基於組學的膽囊癌分子特徵譜研究》研究團隊

膽囊癌是一種由多種基因突變和表觀遺傳異常所驅動的高度異質性疾病,近年來,隨著多組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腫瘤分子分型的概念悄然而生。以各種分子為依據建立的分型可以展現出獨特的基因組特徵,有助於臨床腫瘤特異性診治靶標的發現。完成人長期從事膽道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治及基礎研究工作,針對膽囊癌現狀,完成人帶領團隊建立和完善了膽囊癌樣本和資料庫,運用多組學方法研究膽囊癌發生和發展過程中驅動基因和分子機制;進一步結合本單位的大樣本優勢下的臨床隨訪數據,基於組學數據建立特異性強、精準度高的分子分型系統,從功能與臨床應用的角度進一步明確膽囊癌的本質,從而真正實現以分子分型為指導的膽囊癌個體化治療。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體系的創建及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完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

完成人:孫錕,李奮,陳筍,傅立軍,武育蓉,董素貞,陳會文,劉錦紛,高偉,朱銘,周愛卿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體系的創建及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研究團隊

先心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但我國的介入治療存在諸多問題。研究團隊經過30年的努力,通過影像學診斷和介入診療技術不斷探索,研製了國產瓣膜擴張球囊,完成國內多項首次嬰幼兒介入診療技術,建立和完善我國兒童先心介入診療規範和危重複雜先心病圍產期一體化診療體系,成功進行國內單中心胎兒危重主動脈瓣狹窄球囊擴張術,並成為國內開展胎兒心臟介入種類最多的單位。通過30年不斷培訓和推廣,國內兒童先心病年介入例數及成功率極大增加;併發症及死亡率明顯下降。本成果形成臨床指南1項,專家共識2項,在全國55家醫院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推動了中國兒童先心介入的發展。

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

《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的科學普及》

完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

完成人:範建高,莊輝,高鑫,黃薏,厲有名,胡義揚,施軍平

近二十餘年,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不斷上升,現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第一大肝病。莊輝院士和範建高教授牽頭脂肪肝診治領域的「國家隊」撰寫並出版全球首部科普性質的脂肪肝防治指南——《中國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全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解讀脂肪肝的防治知識,引導大眾正確面對脂肪肝,科學防治脂肪肝;全書先後4次印刷,總印數5萬餘冊;上海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以本書為藍本製作三部科普專題片和一系列微視頻,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健康報、東方網、搜狐網、新浪網、優酷視頻、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醫學論壇報等媒體均對此書進行了相關報導和內容轉載。

原標題:《祝賀 | 新華醫院劉穎斌、孫錕、範建高領銜團隊分別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兒童基金會與新華醫院共同慶祝兒童節,開啟「六一歡樂『送』」
    上海市兒童基金會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共同舉辦「六一歡樂『送』」系列活動,為醫院患兒送去溫暖,共同慶祝兒童節的到來。
  • 祝賀!我院兩個集體和個人榮獲「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
    祝賀!▲援鄂醫療青年團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青年團隊為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主力陣容之一,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任總領隊,總人數115人,35歲以下青年佔65.4%,全體隊員入駐武漢雷神山醫院感染二科重症監護病區
  • 薪火傳承 繼往開來:新華兒童醫院兒科學專業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
    學科建設新華兒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的組成部分,是國家兒童早期發展基地。擁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是上海唯一一家集產前診斷中心、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上海市危重新生兒會診搶救中心於一體的醫療機構。在2017年牽頭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和上海市兒童醫院成立了交大醫學院兒科學院。
  • 【市中醫|微訊】熱烈祝賀我院盧文琪主管護師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
    【市中醫|微訊】熱烈祝賀我院盧文琪主管護師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熱烈祝賀 ★ 12月2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模範集體表彰大會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各區等多個分會場隆重舉行。
  • 發揚特色 激情開拓: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
    小兒消化與營養研究室2011年獲批建設上海市小兒消化與營養重點實驗室,率先組建國內集診療前評估-病因診斷-營養支持-長期隨訪一體化的小兒腸衰竭MDT診療團隊,是全國小兒腸衰竭診治中心。獲「明治生命科學獎」傑出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 九院南北護理團隊分獲第六屆上海市醫院品管圈大賽一、二等獎
    金秋十月,第六屆上海市醫院品管圈大賽隆重舉行舉行。經過激烈比拼,我院南部護理團隊的「比心圈」和北部護理團隊的「安馨圈」分別斬獲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成績喜人。本次大賽由上海市醫院協會主辦,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指導下順利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科綜合樓門急診今起試運行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31日電(陳靜 施嘉奇)開設多學科網際網路診室,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區、一站式的護理照護中心和一站式的醫技輔助區域,急診精細化分診、五級科學分診
  • 龍華醫院舉辦第四屆龍華消化病學術會議
    12月19日,由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委會、上海市中醫藥學會肝病分會、中華中醫藥信息學會肝病防治分會和長三角中醫肝病聯盟共同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醫藥協會脾胃病專委會、上海淋雲文化傳播工作室承辦的第四屆龍華消化病學術會議成功舉辦
  • 抓機遇、布新局、謀發展 | 新華醫院第十一屆八次職工代表大會順利...
    堅決貫徹《關於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的領導作用,貫徹落實健康中國、健康上海戰略;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精準施策破解發展難題;堅持科學發展道路,深入挖掘增長點,關注人才提升動力,關注管理提升效益,關注需求提升服務;堅持傳承與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導向,聚焦學科體系發展。
  • 傳承發揚 砥礪前行:脊柱中心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
    在上海市率先應用EOS系統實現對脊柱畸形術前平衡的精準評估,並將導航系統應用至脊柱畸形術中精準矯形方案的實施中,科室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超過1500例,脊柱年手術例數連續多年名列上海市市級醫院前五位。成立新華醫院脊柱畸形、兒童脊柱腫瘤和脊柱罕見病MDT團隊
  • 【市中醫|微訊】祝賀!我院李勇、邢建東等獲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
    【市中醫|微訊】祝賀!2018年帶領團隊獲得中醫規培評估工作全國第一名的好成績。2019年帶領市中醫臨床技能優秀團隊取得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規培住院醫師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2020年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優秀帶教老師——邢健東
  • 「魔都」上海市十大醫院排行榜,建議收藏!
    那麼帝都上海十大最好的醫院,你都知道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第十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於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自行設計建設的首家綜合性醫院。60年來,新華人勵精圖治,打造了一家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門急診量位列上海醫院前茅的三級甲等醫院。
  • 傳承卓越 創新經典:兒外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
    學科建設新華醫院兒外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11工程建設重點學科及上海市重點學科兒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小兒外科畸形診治的臨床醫學中心,擁有我國唯一的「國家衛健委兒童結石病診療中心」,是國內最先進的小兒神經外科診療中心之一,國內最早的小兒神經外科進修醫師培訓基地,國內較早開展兒童青少年運動醫學的科室之一。
  • ...教授領銜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攻克頜骨修復重建手術...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項目《頜骨缺損功能重建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包括:張陳平、孫堅、陳曉軍等。  劇裡阿傑,頜骨修復重建手術難度大,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是世界性難題。項目組歷經20 餘年研究攻關,率先提出「功能導向的頜骨重建」理論,創建關鍵技術體系並推廣應用。
  • 上海九院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攻克頜骨...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張陳平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項目《頜骨缺損功能重建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該項目主要完成人包括:張陳平、孫堅、陳曉軍等。  劇裡阿傑,頜骨修復重建手術難度大,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是世界性難題。項目組歷經20 餘年研究攻關,率先提出「功能導向的頜骨重建」理論,創建關鍵技術體系並推廣應用。
  •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聯合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祝聯教授專家團隊...
    2020年11月21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聯合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祝聯教授專家團隊,打造真正意義上聯合門診、聯合病房、聯合手術中心,並隆重舉行了籤約揭牌儀式。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主任祝聯、上海交大分級診療與健康研究所所長程佑爽、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袁啟東、醫務科科長劉長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軍傑以及醫院各職能及臨床科室的主任等參加此次揭牌儀式。此次會議由社區服務部主任陳愛雲主持。首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袁啟東發表致辭。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2020-12-13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領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領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能量代謝與健康」正式獲批 2021-01-05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祝賀我院四位傑出優秀青年入選2019年上海市「醫苑新星」​ 青年...
    祝賀我院四位傑出優秀青年入選2019年上海市「醫苑新星」​ 青年醫學人才項目 2020-06-21 0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