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1930 年代美國藍調樂手Robert Johnson為了換取滑音吉他技巧,向惡魔出賣靈魂並且創作出藍調經典〈Crossroads〉。
假設我們一樣可以選擇,在自己熱愛的領域擁有一個永遠難忘的夜晚,代價卻是再也無法回到當天的高水平表現,而這個夜晚的成就正好可以讓上萬人帶著微笑入眠,只是接下來可能得無數次進出開刀房,這樣還有人願意交換嗎?
同時,還有一個更難的問題,如果你就是那位得替別人做這種決定的人呢?
▲四年前的6/1,Johan Santana完成隊史首次無安打比賽紀錄
2012年6月1日,雷達圖上顯示夜間比賽當時紐約花旗球場上空將有烏雲飄過,這對當天先發投手Johan Santana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動完大刀復出的左肩必須接受更嚴密的投球監控,比賽如果下起大雨中斷,那也將代表Santana當天投球工作告一段落,沒有人想要承擔年薪2400萬美元投手再度受傷的風險。
但正在牛棚準備的57號左投手並不在意天氣,他常用哲學家的口吻說著人要活在當下、上了場就是把腦袋淨空,總是專注在下一球。接著開始在投手丘前熱身,距離慢慢拉長、直到回到投手丘上用揮臂式投球。
賽前Santana覺得「一切正常」,而這種「正常」的投球感覺背後是由無數汗水還有重新來過的決心組成。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復健,曾經進廠大修的肩膀終於在無數組彈力繩、啞鈴、肱三頭肌伸展等菜單中找回球速、控球。
在2010年的肩關節鏡手術之前,Johan Santana曾經被視為大聯盟最具壓制力的左投手,2004、2006年二度拿下美聯賽揚獎,明尼蘇達雙城隊在2008年將他交易至紐約大都會隊,並且在與新東家籤下六年1億3千750萬美元巨型合約,為大都會先發了88場以後,Santana因傷空白一年。
(▲Johan Santana 2007年單場17次三振寫下雙城隊史紀錄)
2012年Santana重回投手丘,並且在5月26日面對聖地牙哥教士隊先發表現出色,只用96球完投完封、被打4支安打、無保送並且送出7次三振,將該季防禦率降至2.75,這場極具效率且節奏分明的勝投是傷愈歸隊以來最理想的一次,而在優質投球內容掛保證下,主場球迷們終於可以再次試著把他列入心目中強投名單。
6月1日當天,Santana完成熱身流程後回到休息區,開始和隊友們進行一連串個人化的打氣手勢。先發日的Santana從來都不是那種難以接近的大投手,上場前總是保持輕鬆,直到踏上投手丘,一切便開始要求完美。
Santana第一局完美渡過,聖路易紅雀隊打者Rafael Furcal和Matt Holliday相繼飛球出局,接著Carlos Beltran遭到三振,第二局開始Santana控球出現狀況,直球似乎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漸漸無法落在捕手想要的位置,接連保送David Freese還有Yadier Molina。
而在開賽之前,大都會牛棚的隊友們一致同意Santana當天並非最佳狀態,勢必將上演一場投手丘到打擊區的惡鬥。
Santana最終仍舊搞定失分危機,連續送出兩次三振結束第二局紅雀隊攻勢,落到90英哩左右的直球成為打者眼中獵物,而超過十年的投球經驗告訴他紅雀打者對速球積極進攻的策略,兩屆賽揚獎得主充分運用這一點,拿出變速球讓對手上鉤。
第三局在風平浪靜中結束,半局結束後,外野手Andres Torres來到Santana位置旁邊拍拍他的膝蓋說:
「如果下雨的話,這場比賽可能就先到這裡為止。」
「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就是投就對了。」
Santana 聳聳肩說。
****
九零年代前後執教過洛杉磯天使還有休斯敦航天員隊,Terry Collins於2010年大都會農場系統擔任發展重要職務,就是當年在春訓佛羅裡達春訓基地Collins首度和Santana互動。
▲Terry Collins 2011年於春訓基地
「有一天大聯盟成員出去打客場比賽,留下小聯盟選手還有部分投手在基地,當時我正在進行投手訓練。」
Collins回憶道。
「那時候大家都沒有盡全力,Johan中斷訓練然後說:『嘿,如果我們要做,就用正確的方式做。』他很堅定地這樣表示,沒有用吼的,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他不是在開玩笑。當時我就想即使已經得到兩座賽揚獎,任何一種簡單的訓練仍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
自此之後 Collins便對Johan Santana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舉Santana為例子激勵小聯盟投手,他的敬業態度是年輕投手們學習的最好對象。
2011年Collins職掌大都會兵符,眼中的Santana變成努力從肩傷重新起步的中生代投手。包含Dallas Braden、Rich Harden、Mark Prior、Bret Saberhagen還有王建民,都曾因唇關節撕裂傷所苦,被視為投手絕症的傷勢讓上列強投即使回到球場,但球威卻不如從前。
Santana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站上投手丘,就像保護珍貴的資產一樣,Collins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有絕對的責任想辦法讓Santana避免再度受傷。
「他很特別,我的工作就是讓他繼續保持這麼特別。」
Collins 如此表示。
▲Terry Collins與Johan Santana
在與紅雀隊的比賽之前,Collins一如往常接受媒體訪問,記者問道Santana的用球數限制,「大概110到115球之間吧。」總教練是這麼說的,某些球迷還有媒體認為Collins有操投手的傾向,尤其是吃苦耐勞的牛棚投手,只不過「特攻」的情形不會發生在Santana身上。
可能整個大都會球團裡頭沒有人比Collins還殷切盼望Santana回到王牌行列,正因如此,在Santana生涯最精彩的一場比賽中,在休息室看著一切發生的Collins卻是如坐針氈。
「毫無疑問,這一定是我和棒球扯上關係以來最難熬的一個晚上。」
****
在賽博計量學興起之後,長久以來使用的打擊率、ERA、勝投等數據重新被放大鏡檢視,某些角度來說,傳統數據被視為無法完整呈現精準事實。
而無安打比賽中也能感受到這種相近特質,通常無安打總會和強投畫上等號,而組成要素必須有投手超群的表現再加上一點點好運:強勁平飛球直接找到手套、內野手超出原先守備範圍的撲接美技,甚至是模糊地帶的三壘車布邊滾地球被判為界外。
不必是名人堂等級投手也可以投出無安打,而就算是生涯三百勝的大投手可能也獨缺那一場對手沒打過安打的勝投,Chris Bosio有過一場、Pedro Martinez沒有;Eric Milton投過無安打、Steve Carlton沒有;Bud Smith有過;Roger Clemens未曾達成,達比修有曾經二度在8.2局被打第一支安打;而Armando Galarraga離完全比賽只差一個判決的距離。
白襪隊浪人投手Joe Cowley單場送出7次保送,對手靠著高飛犧牲打回來一分,但卻一支安打也沒有。無安打比賽不一定是強投認證,只是在投手丘上高舉雙手慶祝的那一刻,對投手們充滿了無限魅力。
「每一個投手都想要至少完成一次。」
Santana提到。
▲Johan Santana生涯唯一的一場無安打比賽
「無安打通常都在你沒想到的時候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它這麼特別。它很奇妙,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然後等你接近終點的時候,考驗著你能不能投出自己想要的球路達成目標?」
隨機出現的不確定性幫無安打比賽上了層神秘色彩,在Johan Santana當天踏上投手丘之前,大都會隊史8019場比賽中,尚未有投手解除此項成就,另一支至今和無安打比賽絕緣的球隊則是聖地牙哥教士隊。
1986年大都會拿下世界大賽冠軍,隊史上曾經出現Tom Seaver、Dwight Gooden還有David Cone等超級強投,但仍舊一場無安打比賽都沒有,而幸運之神似乎總是路過皇后區球迷。
▲完成無安打比賽後花旗球場電子廣告牌出現No-Han字樣
2008年,大都會死忠球迷,同時也是美聯社記者Dirk Lammers創立NoNohitter.com,網站內容紀錄大都會還有同病相憐的教士隊追逐無安打比賽的場次與時間。
Lammers仍舊清楚記得Tom Seaver當時為大都會效力了10個出色球季,期間包含一場8.1局破功的1安打比賽,Seaver共投了5場1安打,直到1977年交易至辛辛那提紅人隊,就在交易日期來年後一天,離開大都會的Seaver便用一場精彩的無安打比賽回饋紅人球迷。
「我那時候是九歲,我記得Gooden有一次很接近,David Cone也有一場 1 安打,然後他們都在洋基完成無安打,Cone甚至還是完全比賽,那時候我就心想,好吧,這可以正式列為魔咒之一了吧…」
Lammers回憶起創立網站當時想法。
在創立網站之前Lammers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大都會球迷相信這是一個魔咒,而更令Lammers難過的還在後頭,1969年創立的蒙特婁博覽會隊只花了9場比賽就寫下隊史第一場無安打比賽。
「一開始我以為只有幾個朋友跟我一樣這麼認為,結果好像所有大都會迷都這麼想。」
Lammers說著。
****
第四局Santana保送了Holliday,但紅雀隊攻勢僅止於此,打者們積極進攻的策略,讓前兩局就用了40球的Santana四局投完用球數停留在可以控制範圍的61。
大概是這個時間點當地記者Kevin Burkhardt發現紅雀打者安打欄位上掛了個零,「他控球不是非常理想。」Burkhardt回憶道。
「但是他仍然想辦法度過每個半局,可是第四局以後他很像換了一個人似,找回犀利球路。」
第五局Santana用單場第三個保送開局,接著三振Greene還有Adam Wainwright,最後Furcal左外野方向平飛球出局。
下個半局首位打者輪到曾經鎮守大都會中外野的Carlos Beltran,Beltran用力拉往三壘方向,滾地球穿越David Wright防區,直到三壘裁判舉起雙手宣布界外球以前,全場觀眾無安打的期待有那麼一度落空,當時尚未進入電視回放輔助時代,而賽後的回放畫面似乎不站在無安打這邊。
「界內嗎?」
Santana回憶起那場比賽,扮起鬼臉說。「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太確定。」得到重來一次機會,他順利讓Beltran擊出滾地球,接著完成一個三上三下的半局。
就像多數的無安打比賽元素一樣,除了投手丘上的壓制力、一點場上的運氣,最後要加上隊友美技,才能構成這一場讓球迷難忘的夜晚。
大都會陣中或許沒有比皇后區土生土長的左外野手Mike Baxter更了解無安打比賽對隊史的重要性,住在Shea Stadium六分鐘車程外距離,Mike的父親Ray從不缺席任何一場主場賽事,當天晚上他也在觀眾席看著兒子奮不顧身往左外牆上撞去,接殺Molina的深遠飛球,同時也幫投手丘上的Santana保住無安打比賽機會。
(▲Mike Baxter 的精彩接殺)
為了接住飛球讓對手安打數持續掛零,撞上牆的Baxter右側鎖骨位移、肋骨受傷,接下來在傷兵名單度過兩個月時間。
就像Santana,Baxter生涯同樣因傷所苦,大都會於2013年將Baxter釋出,由道奇隊吸收並且在2014年再度釋出,與芝加哥小熊籤下小聯盟合約,約滿後於2015冬天加入西雅圖水手隊。
「我不能說受傷影響了我的職業發展,但很明顯地傷勢對我沒有任何好處。」
Baxter提到那一次接殺仍記憶猶新。
「但無論如何可以成為無安打比賽的一部分,一切都很值得。」
▲Baxter為了保住無安打受傷退場
****
在投手丘上繼續奮戰的Santana七局投完一共享了109球,花旗球場裡球迷們再也坐不住,細雨下過以後便停,現在全場觀眾殷切期盼見證歷史一刻。
當時Collins的腦海中有兩個聲音在拉扯,有一部分的他希望紅雀隊可以勉強擠出一隻安打,這樣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換下Santana。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講出來,不過我確實這樣想過。」
Collins說著。
七局結束他走向Santana,結果得到預期中的回覆。
「我可以投下去,我狀況很好。」
Santana說。
Collins看著他說:
「你是我的英雄。」
「謝謝。」Santana這樣回復教練。
「借過一下,我還有工作沒完成。」
Collins在休息區裡和投手教練Dan Warthen討論過後,他們決定把這場比賽交給投手自己去定奪。早已超過的115球限制,使得紅雀打者破壞的每一個界外球都讓Collins心情更加複雜,「我們在牛棚裡面都在討論教練會不會把他換下場。」當時仍效力大都會隊的R.A. Dickey表示。
「如果是你你會上去換他下來嗎?我記得好像沒有任何一個人說會,因為這種時候你只能讓他放手一搏。」
即使大家的看法都和Collins一樣,但總教頭心裡糾結的程度並未因此減低。
「我只希望他們可以多打第一球,我非常清楚這樣的用球數過後,對他身體將造成多大的負擔,在這種高張力情況還有高出控制範圍的用球數有可能傷害投球生涯,而壞事真的發生了。」
(總教練Terry Collins賽後訪問)
直到第九局,Santana仍舊守住安打欄上的零,Holliday中外野平飛球出局、Allen Craig左外野飛球接殺,在大都會史上第一場無安打比賽之間,就只剩下Freese和投手丘上的Santana。
球數來到3個壞球沒有好球,接著連搶兩個好球數,第134球Santana再次際出變速球,Freese揮棒落空。
這是大都會隊史的第一場無安打比賽。
捕手Josh Thole跳到Santana身上,接著所有隊友圍上投手丘和觀眾席上的27,609名球迷一起慶祝這歷史性的一刻,回到休息室Burkhardt正等著要訪問他。「他抱著我然後就開始掉眼淚。」Burkhardt說。
「他所經歷的一切畫面突然一次浮現,他知道這場比賽對球迷的意義,因為隊史無安打比賽長期的空白,讓這場球賽更俱份量。」
▲Johan Santana擁抱捕手Josh Thole
但是這樣交換真的划算嗎?一場無安打比賽換接下來的投球生涯?這問題或許永遠無解。
「如果可以選擇,可能有人會選接下來十年的投手歲月,也可能有人會用季後賽資格交換。」
Burkhardt提到。
「無論如何怎麼換都很難選。」
「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超級大都會鐵粉Lammers說著。
「如果一樣要我選無安打或者Johan繼續為大都會投球,恩…好險我只是球迷,不用在休息區裡面傷腦筋,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選。」
教練Collins拿著老婆的門票請Santana籤名,然後表框掛在家裡,這可能是他執教生涯最兩難的球賽,儘管如此,他這輩子仍舊不想忘記這個特殊時刻。
「走在路上或是參加活動的時候,還是會有人跟我說他們很高興我讓他投完整場比賽。」
無安打比賽過後Collins的調度仍舊被視為此項成就的幕後推手。
「很高興他們覺得開心,對我來說,這樣一個充滿鬥志的選手可以完成這麼了不起的事情,我非常替他開心。」
▲Terry Collins當時的決定間接「成就」了隊史首場無安打比賽
無安打比賽完成後,Santana換下球衣準備離開球場,一位保全人員緩步上前。
「他給我一個擁抱然後告訴我這是為了他爸爸,他說父親從小就是大都會球迷,曾經以為這輩子不可能看到無安打比賽,然後特地打電話叫他給我一個擁抱。」
Santana回憶起這場比賽時表示。
他將雙臂環繞在保全人員身上,接下來生涯將如何發展並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那天的134球對Santana投球生涯造成傷害,也許是他的手臂註定就只能投那麼多球,這樣的不確定性Santana把它解讀成一種安慰。
「這決定沒辦法說對還是錯,」
他說。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沒有醫生跟我說:『噢!你如果你這一場或那一場比賽沒有投那麼多球,你的肩膀就不會再次受傷。』可能我第四局就被打退場之後所有事情就此不同,但也可能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
儘管如此,在 2012年6月1日之後Santana的投球成績開始走向下坡,剩餘的先發機會中只有一次撐過六局,最後十場先發防禦率是離無安打比賽有一段距離的8.27,在面對華盛頓國民還有亞特蘭大勇士比賽中加起來只投了6.1局、被打15支安打、掉了14分,大都會只好終止Santana接下來的先發場次。
「其實手臂狀況還可以,只是之後下背部發炎,為了平衡投球才傷到肩膀、再來是膝蓋,然後球團就決定讓我投球工作先到此為止。」
下個球季的春訓Santana狀況不見好轉,MRI顯示和先前一樣的肩傷復發,之後這位來自委內瑞拉的投手再也沒有替大都會投過任何一球。
大都會將他釋出,二度賽揚得主和巴爾的摩金鶯隊球團籤下新的合約,正當球速漸漸回復之際,阿基利斯腱受傷,重返大聯盟進度再次暫停,2015年3月以十萬美金加入藍鳥隊,但復健進度不見起色。
根據經紀人Peter Greenberg表示Santana現在人在紐約為了復出努力,不排斥任何回到球場的機會,去亞洲也好、加入委內瑞拉的球隊也可以,只要能投球就好。
「先發、救援都可以,回到投手丘是一種挑戰,我喜歡接受挑戰,目標有可能達成嗎?我不知道,可是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
對於四年前的無安打比賽,Santana不帶任何遺憾。「事後去批評很簡單,」他說。
「我們沒有水晶球好預知未來,我跟Terry說我感覺很好,而且確實如此,那個時候就算一支軍隊來把我拉下場,我也會繼續在場上投球,我真的太愛棒球了。」
Santana知道Collins仍舊為了當天不換投的決定糾結,「跟Terry說他是一個很棒的教練,然後一切都很好,我很好。」Santana帶著笑意說著。
「沒有誰該負責任,會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當這些安慰的話傳到Collins耳中,被問到這樣的訊息能不能讓他對不換投的決定更心安理得。Terry Collins勉強擠出微笑說:
「其實沒有。」
(文章轉自運動視界)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其他好友~
【關注棒球圈】讓我們愉快的一起玩耍吧,長按下面二維碼並選「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