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心理師的碎碎念~問候教師節
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手機,凡是有紅點的都得巡查一遍,這已成了我的例行公事,今天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慶祝教師節的,給老師送上精美的圖片和溫馨可人的祝福語。
其中有一條教師節的祝福語,我要為他特別點讚,《小青雜談粉絲群》裡有一位文藝青年網名是「民國往事」,他這樣說道:並非只有在講臺上的人才是我們的老師,所有影響過,引領過,指導過我們的人,都應該被感謝,被感恩!三人行必有我師也,祝所有師友們節日快樂!
我覺得他的胸襟特別寬廣,他把教師的範疇延伸了,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雖然沒有教師資格證,雖然不一定站在神聖的講臺上,但我們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和談吐休養、知識內涵都有可能使我們成為別人的老師,哪怕有時候就是一句留言,一句提醒,一句鼓勵,一句幽默而富有人生哲理的話都會給別人帶來益處,甚至影響人們的一輩子。
其實,不難發現,中國是個禮儀之邦,教師是被人尊敬的職業,而老師是被人尊敬的一種稱呼,從孔夫子開始,代代相傳,教師或老師的地位像萬裡長城屹立不倒。
金代元問好《示侄孫伯安》有小詩曰:「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也說明老師並非有年齡,職業的區別,只要你夠的上資格,人人皆可被稱為老師。就如我吧,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但來訪者均稱我為陳老師,也並不是我有多麼老,而是他們對我的一種尊稱,但是教師節,卻沒有同學給我送鮮花,因為我並非教師這個職業。
有可愛睿智的網友把教師兩個字拆解開來認識,教由孝和文組成,孝即是品德,文則是文化,師字分開來即是分辨和貨幣的意思,也就是說教師的含義就是教給我們四樣東西,品德、文化、思辨、價值等,這卻鑄就了我們一生的財富。
中國古代,教師的稱謂很多,比如有:先生,西席,西賓,山長等,其中西賓,西席是漢代對教師的尊稱,其中還有這麼一段典故,漢明帝劉莊為太子時,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座次以靠西牆,面向東方為尊。漢明帝給桓榮安排坐西南面東的坐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從此西席便成了對教師的尊稱,也稱西賓。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也會被人稱為老師呢?因為普羅大眾心理,認為心理醫生是解決來訪者人生的一些困惑,會給到他們一些比較好的建議,當他們遇到糾結,矛盾,困難的時候,往往是心理師及時地給他們指點人生的方向,像一盞路燈一樣照亮他們在黑暗中前行不至於跌倒。
所以他們會尊稱心理師也為老師。雖然心理師不在講臺上,也沒有教師資格證,但是會給一些困惑的人在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為他們在無助無望中帶來一種美好的希望、一種深刻的洞察、一種智慧的遠見。
作為一個好的教師他們也必須懂心理學知識,教導培育祖國的花朵,如果沒有心理學做基礎,就會出現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幼兒園傷童事件,這些驚心動魄的畫面讓人不寒而慄,甚至膽戰心驚,究其原因,是幼兒園教師沒有經過正規的心理學培訓,所以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給社會帶來的非但不是正能量,反而引來了不必要的恐慌。
今天,也有很多朋友給我送來了教師節的祝福,雖然我不是人民教師,但是,我同樣的被人們所尊重,這既是時代的發展,也是中國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此感謝我的好友們,也祝願天下所有的教師、老師們一生如意,平安幸福!
附詩一首:
《教師節與玫瑰花》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萬花叢中的無限嬌媚,
秋日的陽光帶著一身溫暖,
滲入你的筋脈和骨髓。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
輕盈又含蓄地笑著,
辛勤園丁的雙手正忙碌地剪裁著,
修正你的姿態,修正你的品格。
悄悄地我呵護著蓓蕾,
無須頭頂上的光環,
無須顧及口袋裡是否囊中羞澀,
更無須臺下是否有掌聲。
我自信地仰起頭向天再要一百年,
但願玫瑰永遠不會凋零,
但願您的節日永遠如秋日的陽光,
但願我的詩歌永遠伴隨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