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維多利亞秘密的母公司財務長兼執行副總裁Stuart Burgdoerfer在與媒體舉行的電話會議中證實,由於近年來收視率下降和外界對活動的強烈反對,2019年維密秀正式取消,未來的宣傳模式將換成其他形式。
其實早在今年的五月份,就有消息傳出維密秀將面臨重大的調整;而在7月30日超模 Shanina Shaik 在接受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採訪時也透露了維密秀取消的消息。儘管很早前就做好了維密秀取消的心理準備,但當消息真的傳出時,還是讓熱愛維密的觀眾感慨不已。
當年出道即巔峰,而今光輝已不在
01
1995年維密舉辦了第一屆的維密時尚內衣秀。在那個年代,維密獨特的表現以及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刷新了消費者的認知——原來,內衣可以如此性感。從此,內衣不僅是需求品,更變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身份標識。
2001年維密秀首次在ABC電視臺播出,首秀就獲得了1240萬的收視率成為了史上最高的記錄,用「出道即巔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但這卻已是它的巔峰。
當人們認為一顆新星冉冉升起之時,誰都沒有想過這是它最輝煌的一瞬。
當維密不再神秘
02
到了2009年,維密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07.5億元,每分鐘都能售出600件內衣。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維密的天使們成了炙手可熱的角色,引領著當時女性的審美。
但是繁華的表象下暗潮已經形成,人們的消費觀念以及審美的變化開始對維密產生影響。
一、收視率下滑
從2013年開始的六年時間裡,維密的收視率逐年下滑。2015年收視率暴跌30%,收看人數驟降到659萬人;2017年上海大秀再跌30%,收視人數不足500萬;2018年維密收視率僅為0.9%,觀看人數僅300萬。對比第一年舉辦時1240萬的收視率,如今的維密大秀已然風光不再。
但與逐年下滑的收視率相對的是水漲船高的大秀成本。每年愈加奢華的內衣以及超模的出場費,都讓維密成為了燒錢的無底洞。
二、維密業績下滑,公司股票下跌
收視率的降低反映出人們對維密的關注也在逐年下降。根據維密公司2019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淨銷售額同比下降了4%至26.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其中,維密品牌的銷售額為14.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相比去年減少了近9億元。2018年,北美關店30家,2019年關店多出53家。營銷失靈,也讓品牌對維密秀的信心不再。
其實早在在2016財年錄得77.8億美元的銷售額後,維密業績就開始下降,2017財年的營收大跌9%至73億美元。維密去年的業績表現也未出現預期的好轉,收入繼續下跌0.17%至73.75億美元。
從巔峰到低谷,駱駝背上有多少稻草
03
為什麼曾經風光無兩的維密會落到現在的田地?
有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女性顧客對維密品牌的好感度,從2013年開始就在不斷下降。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越來越過時、越來越和時代脫節、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的品牌。
而這與維密一直以來的營銷策略緊密相關。一直以來,維密都是「性感經濟」的領頭羊,「性感」是維密的標籤,也是維密能夠崛起的原因。
但在2008年前後,美國的審美風向變了。
一股「形象自愛」的觀念興起——它鼓勵每一個人能正面誠懇、自信坦然地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身材樣貌,不焦慮不自卑,提倡自信自愛,尊重多元,不評判其他人的高矮胖瘦。而這,正好與維密一直所強調的「性感」相悖。
但是面對這種新風向,維密卻絲毫不為所動。2015年,一場名為「我不是天使」的活動興起,出鏡的全是大碼模特,以此和維密針鋒相對,甚至連媒體也在批評維密的「唯性感論」,這使得維密成為了眾矢之的。
而在此期間,很多內衣品牌抓住了「形象自愛」的趨勢,鼓勵身材多樣化,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進一步佔領了維密的市場。儘管他們的模特並不骨幹,但完全不會讓人感覺到壓力和焦慮,因為這種體型的人群才是多數普通人的樣子。
維密口碑的下跌成了駱駝背上的一棵稻草。
維密通過走秀宣傳為消費者編制了一個精美的夢,通過極高的觀看度來傳遞品牌價值也產品賣點。但近些年維密卻在這方面有著明顯的下降——產品品質下降以及模特的網紅模特,讓維密的口碑逐漸被消耗。
此外,在精細化細分用戶的今天,維密仍然採用著十年前電視直播的方式。這種落後的媒體行為在如今內容碎片化的時代,作用被無限縮小。
雖然維密秀的暫停讓人唏噓,但長久來看,或許並不是壞事。維密大秀作為一個時代的發光體,代表著當年超模行業眾神時代的輝煌,也創造了紅極一時的「天使」流量,如今失去話題性失去新鮮感的維密,將何去何從?鳳凰需要涅槃,維密蛻變也需要時間,讓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