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無情
一部《大江大河》包攬電視界三大獎,讓童瑤將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配角」雙雙收入囊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幫助趙麗穎拿下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
大劇造星哪家強?首推「爆款挖掘機」正午陽光。
除今年金鷹獎外,《父母愛情》讓梅婷成為第30屆飛天獎視後;《北平無戰事》助力劉和平榮獲「優秀編劇獎」、陳寶國折桂飛天獎視帝;因《琅琊榜》,胡歌喜提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視帝;倪大紅憑《都挺好》力壓陳坤、朱一龍奪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視帝……
據不完全統計,正午成立9年,出品的電視劇共斬獲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在內的「中國電視劇三大獎」共21項, 還未涵蓋侯孔這對「黃金搭檔」山影時期聯手打造的《闖關東》《父母愛情》《老農民》《北平無戰事》《戰長沙》等佳劇;每年至少會出一部豆瓣高分國產劇TOP10,《琅琊榜》《大江大河》分別獲得播出年度豆瓣評分最高國產劇,其中《琅琊榜》憑9.4分創下的國產IP劇最高分紀錄至今未破;它捧紅了胡歌、靳東、王凱「明家三兄弟」,也助力王慶祥、孫陽、劉鈞、劉奕君、劉琳等戲骨破圈,新生代喬欣等一「劇」成名。
細數正午製作出品的口碑佳劇,堪稱國內娛樂圈中生代重啟的歷程:偶像開始演正劇、「霸總」去油神器、中生中花翻紅和童星轉型首選。同時,讓觀眾重新發現演員不同以往的魅力。
正如「一捲風雲琅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一家正午陽光,薈萃內娛群英演員。
重啟中生代:實力派轉型首選
正午率先嘗試啟用「偶像」演正劇,霍建華、胡歌、靳東、王凱因此轉型,人氣飆升,也改變了娛樂圈中生代的格局。
當時導演孔笙發現:接觸過的偶像,都希望讓觀眾承認他們是個「演員」。正午從《戰長沙》開始探索,孔笙認為霍建華符合劇中顧清明「國外上軍校,後投入抗戰,出身好、有點公子哥架勢」這一人設,製片人侯鴻亮也認定劇中角色顧清明這個國民黨高官的公子哥,一定要與其他人在形象氣質上區分開,霍建華就是最好的人選。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戰長沙》從一家人的視角切入四次「長沙會戰」這段少為人知的歷史,是一部真正的反戰片和群像戲,全員演技在線,無數網友稱「從這部劇感受到霍大帥哥的演技」。
之後,正午選擇胡歌拍《琅琊榜》,扮演梅長蘇一角,填補了中國影視劇「一介布衣」做主角的空白。2015年播出後,該劇打破多項記錄,創辦近40年的飛天獎首次將「優秀電視劇獎」授予一部網絡小說改編的劇集,實屬罕見!「古裝王子」胡歌也憑藉該劇盡攬三項官方大獎,拿下從業以來第一個「視帝」。
《偽裝者》中,正午打破「諜戰劇多找戲骨」的定局,找來胡歌、靳東、王凱三位青年演員出演,CSM50收視率連連破2,開啟偶像諜戰劇新風貌。當時,恰逢「反法西斯作品月」剛需,湖南衛視「下手」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成為該劇的首播上星平臺。湖南固有的年輕觀劇群,大大助力了該劇的破圈和社交平臺的口碑提升,「明家三兄弟」成為當年人氣之星,參演的王鷗、宋軼、劉敏濤等一眾演員,也因該劇熱播圈粉無數,曝光度增加。
《偽裝者》《琅琊榜》兩部爆款改變了電視劇市場「後暑期檔」低迷境地,也一舉將演員王凱推上人氣高峰,他從之前的《醜女無敵》中的「娘娘腔」陳家明轉型成功,相繼接拍了正午出品的《歡樂頌》系列和《大江大河》系列、《如果蝸牛有愛情》《清平樂》6部男主戲,成為實力派中生代的佼佼者。
另一邊,演藝生涯幾度浮沉的演員童瑤因為寫了一個很長的人物小傳打動了正午製作班底,得以塑造《大江大河》「姐姐」宋運萍一角,一「劇」成視後。
《歡樂頌》系列的演員們也因劇爆紅,劉濤、蔣欣雙雙入圍第31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提名。王子文飛速躥紅,同期個人指數搜索指數增十倍。楊紫從《戰長沙》起累積的國民度,至《歡樂頌》大紅,成功從童星轉型演技派。該劇也是YouTube平臺2016年的華語劇王。
趙麗穎、朱一龍這些頗具市場流量的演員,經《知否》一役也證明了演繹正劇的實力,接連獲得官方獎項的肯定或提名。趙麗穎對「明蘭」一角的高完成度,吸引了不少的路人好感。該劇首輪播出期間收視成績單集破2,領跑黃金檔,還一度走出國門,成為日韓影劇市場的新寵。據悉,它在韓國的中華TV需付費觀看,《知否》創下該臺有史以來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紀錄。這也無形中擴大了演員們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姚晨和郭京飛也因為《都挺好》的全民追劇熱潮,口碑翻紅。
「霸總」黃曉明、「小包總」楊爍也一改往日被詬病的「油膩」評價,變得清爽喜人。
推陳出新:戲骨破圈,新人成名
正午大劇造星,除了布局演藝圈中生代重啟,同時推陳出新,讓戲骨和新生代也大放異彩。
「推陳」,讓老戲骨們因老辣演技成為年輕一代的追星新貴。
倪大紅憑《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一角拿下去年的白玉蘭視帝,巧的是他首部提名白玉蘭獎的作品《北平無戰事》也出自侯鴻亮、孔笙、李雪之手。正午的選角標準從早期的《北平無戰事》可窺一斑,他們堅持每一幀畫面都能符合觀眾審美,不管是鏡頭前的主要演員,還是背景群演,都不會讓觀眾覺得出戲,所以挑選角色以適合劇本為第一考量。
焦晃、廖凡、董勇、程昱、王勁松、王慶祥、祖峰等電影咖也是正午劇的常客,將電視劇拍出了電影質感,其中王慶祥因在《北平無戰事》中演「方孟韋」(王凱飾)的父親,隨著王凱的走紅,他被年輕一代冠以「國民公公」的名號。
劉奕君在正午兩部大爆劇《琅琊榜》、《偽裝者》接連出演反派,已成為當下國劇中的反派專業戶,每逢新劇官宣,網友都評論「一看卡司就能猜出角色」。
《知否》原著中不甚得人心的大娘子、林小娘和盛紘也在劉琳、高露和劉鈞幾位戲骨的精湛演技襯託下,討喜又出彩;盛父被年輕觀眾親切戲稱為「紅狼」;祖母盛老太太的扮演者曹翠芬,演技老道,送嫁明蘭一段惹哭不少觀眾。
「出新」則讓演藝圈新人們一「劇」成名。此前這大多是名導大銀幕鉅作的手筆,正午也讓這一夢想照進了「小螢屏」的現實。
《歡樂頌》讓剛從中戲畢業的喬欣一「劇」驚人,因與生活中大部分女生的成長軌跡貼近,引發共鳴與熱議,打響了在娛樂圈的知名度。
與之相似的是任敏和邊程,此前雖有零散作品,但聲效甚微。在《清平樂》中,他們分別塑造了公主趙徽柔與內侍衛梁懷吉,戲中遺憾錯過的CP,戲外因觀眾的「意難平」成了C位,人氣一度居高不下。
正午業已形成自己的「黃金配角casting」團隊。有「自己人」——《琅琊榜》中被眼尖的觀眾發現有9名劇組工作人員客串,比如演黎綱的是副導演,「童路」扮演者是選角導演、「夏江」由正午的執行導演王永泉出演,他還是《戰長沙》「胡老太爺」、《歡樂頌》「曲父」等;也有「老朋友」——破10億樹立網劇新標杆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中的王胖子,《我是餘歡水》裡的「好兄弟」呂夫蒙,均由演員趙達出演。
下一個靳東王凱胡歌在哪裡
結合以往的採訪和相關資料,不難發現,正午選角有三寶:人好戲又好、熱衷綜藝不會選、片酬不超過總投資50%。他們從質量源頭把關,演員的演技與角色契合度高,配角、特約演員和群演無一齣戲,塑造生動、到位,與製作班底的精益求精達成雙贏,共同打造精品劇集。
據悉,正午接下來還將有《大江大河2》《閩寧鎮》《落花時節》《喬家的兒女》四部劇待播,2021年年度劇王或將從中誕生,勢必也會對娛樂圈演員格局發起新一輪衝擊。
強強聯手打造過《歡樂頌》《都挺好》《大江大河》三部年度爆款劇後,正午又將和原著作者阿耐編劇,聯手當代都市題材電視劇《落花時節》,雲集《我的前半生》主演「半壁江山」雷佳音、袁泉主演+「人氣偶像」張藝興+「實力戲骨」羅海瓊、梁冠華+「新秀」孫寧等演員,熟悉的正午爆劇製造配方。
原班人馬回歸的《大江大河2》已殺青,正在後期製作中。新加角色——成年後的梁思申由楊採鈺領銜主演,作為劇中唯一領銜主演的女演員,從《芳華》到主旋律獻禮劇,她也是明年能否成功轉型的潛力股之一。《大江大河》聚焦在宋運輝代表的國營企業、雷東寶代表的集體經濟,董子健飾演的個體戶楊巡在其中戲份不多,《大江大河2》可能更多著墨在個體經濟的先行者。如果楊巡的事業線如果發展起來,對董子健的國民度提升是否有助力,靜待此役。
此前官宣引發關注的《喬家的兒女》正在橫店如火如荼地拍攝中,導演張開宙,白宇、宋祖兒、毛曉彤、張晚意、周翊然、劉鈞、朱珠、劉琳等加盟。該劇未播先火,開機就已預定拍攝製作完成後登陸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網絡播出平臺騰訊視頻,預計將掀新一輪《都挺好》式的聚焦原生家庭式的廣泛討論。新人張晚意能否複製喬欣在《歡樂頌》中一「劇」成名的走紅路,宋祖兒、毛曉彤能否從小花飛升中花,都有賴劇集質量。
另一部由由高滿堂任總策劃,孔笙、孫墨龍執導的《閩寧鎮》近日發布首組人物劇照,獲網友力贊「一臉爆相」。實力派演員黃軒的正劇轉型,新人白宇帆和「戲骨」張嘉益、閆妮的新鮮組合,都令人十分期待。
此外,自2018年正午官微放出項目籌備消息,顯示2019年初開拍的蘭曉龍「兵團線」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生死線》(劇名《境外組》),打破「康洪雷+蘭曉龍」的組合定勢,由「孔笙+蘭曉龍+侯鴻亮」組成的全新國產抗戰劇組合。導演孔笙早前受訪曾稱「「先做一個十二集左右的第一季,往精緻裡做。該劇雖還未官宣相關任何演員信息,已和另一部軍旅喜劇《我們正年輕》(原名《尉官正年輕》)都列為正午系潛在爆款。
cr.豆瓣
正午2021大劇造星進行中,是否會誕生下一個胡歌、王凱、靳東?亦或是重現「歡樂頌」五美集體咖位飛升盛況,為斷層的女演員一股腦注入不同年齡層力量,讓我們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