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人說如果香港電影照上世紀90年的速度發展下去,不會比現在的好萊塢差。在黃金年代,七小福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中成龍、洪金寶等更是引領了華語電影一個時代的人物。
其中元華算是一個異類,他沒有十分出眾的長相,但是功夫在眾位師兄弟中絕對算的上是出類拔萃的一個。早年在洪金寶的介紹下入了武行,當了一名武師。出道之後事業也是一帆風順,曾經當過李小龍的御用替身。
因為其身形消瘦,和李小龍的身形十分的接近。且元華本身的十分的靈活,功夫紮實,尤其擅長腿功。李小龍的功夫十分的厲害,但是其不擅長翻跟頭,而元華很好的彌補了李小龍的這一缺陷。在當時來說,元華的演藝之路可以說是平步青雲。
李小龍在去美國的時候,有帶著元華一起去發展的想法,但是沒想到李小龍突然去世,元華的演藝之路算是遇到了第一個門檻。在當時的香港電影,元華的長相併不算十分的出眾,且能打的功夫巨星一大堆,在其中,元華就顯得不是那麼不可或缺了。
之後的一段時間,元華也出演了很多的角色,但都是反面形象,最深入人心的莫過於《飛龍猛將》中的華心武。電影中,元華大背頭的形象,一身貼身的西裝,將一個陰險狡詐且兇狠的反派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被很多網友們讚譽為:第一代西裝暴徒。
但是到了千禧年之後,因為香港電影的沒落,加上功夫電影市場的不景氣,只會打的元華算是徹底失去了自己優勢,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臨著無戲可拍的局面。在出演電影《唐人街探2》的時候,元華的片酬僅僅只有10萬,功夫演員的窘迫,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2004年上映的電影《功夫》,可以說是又打響了元華作為功夫演員的金字招牌。電影中的包租公一角,為人十分的圓滑與市儈,且功夫十分的出色,與元華往日塑造的形象不謀而合。並且周星馳十分的喜歡李小龍,元華作為曾經的御用替身,無疑是塑造這一角色最好的演員。
而元華也沒有讓觀眾們失望,其憑藉著出色的演技和紮實的功夫基礎,將包租公一角塑造的十分傳神。憑藉這一角色,元華獲得了「第二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這個獎項對於元華來說,無疑是實至名歸。
本來面臨無戲可拍的元華,在之後又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二春。以前一年也接不了幾部戲的元華,《功夫》之後接戲接到手發軟,到了今天,這部電影讓元華整整火了15年之久,包租公一角,也成了元華在熒幕中的代表人物。
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像元華這樣演技紮實且能打的演員,已經不太吃香了,元華無疑成了香港電影沒落的犧牲品。如今「流量明星」在前臺賺的盆滿缽滿,而真正的演員卻面臨著無戲可拍的局面,這是元華的悲哀,同樣也是熱愛著香港動作電影我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