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2020-12-21 散人銜蘆

歷史在某些階段總會有似曾相識的錯覺。

公元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以星火燎原之勢欲漫至全國。為最大限度地阻斷和減少輸出病例,元月23日,武漢首先壯士斷腕,舉城封閉。24日,孝感、黃岡、荊州等相繼效仿。至29日國家全面部署抗疫阻擊戰以來,湖北競無一地市能夠自由出入。

在政府號召全國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時候,想起了盧溝橋事變之後著名的一段話: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亦必須嚴肅沉著,準備自衛

既然是全面抗戰,那自然是匹夫有責。何況國家並沒有放棄武漢,從全國各地抽調四萬多專業醫護人員馳援,形成了一場新的武漢保衛戰。作為一個湖北人,那更是義不容辭,於是自備生活物資蜷縮家中,為抗戰盡綿薄之力。心裡想著:不過十四天嘛,熬也要把病毒熬死在湖北境內。

時至今日,三個十四天過去了,家中糧米早已告罄,彈藥(香菸)更是絕斷多日,此時居然幻聽到另外一個聲音: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

是的,為了勝利,每個國人都應該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而現在的湖北就是抗美援朝中的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他們理應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然而就像「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一樣,如今聚九州之廣,同樣也容不下一個落單的湖北人。先有雲南詩人某某強作《仰望天空》起歧視之風,其後各種段子圖片圍追堵截我那身在異鄉的桑梓。在此我無意列舉那些針對湖北人的標語橫幅,寧願把它們看成是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因為我知道湖北人有著「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胸襟、有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堅韌。我只是有點心疼那個站在汨羅江邊的楚人先民,在他為世人流了兩千多年「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眼淚還會再流多少年。

相關焦點

  • 如何做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雖如此,但還是有很多股友不能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無非是對自己的持倉情況沒有信心,尤其是市場暴跌的時候甚至讓自己一度懷疑,持有的股票是不是出了問題。比如一位股友就問道我,xxxx暴跌了,是不是財務出問題了。當大勢不好的時候,其實不應該糾結於股票本身的走勢,而應該看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
  •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更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副對聯。語言簡單,卻畫面感極強,意境高遠,令人一見忘俗,其中蘊含佛、儒、道三家的思想。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表現的是儒家理想境界——保持著精神的自由,身懷屠龍之術,審視治世能強國的機會,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富與貴對我而言,不過像庭前的花一樣,花開、花落也是平常事。
  • 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原創 文/曉斐《菜根譚》有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去留無意。講的是人生的一種清靜界。當執著於好的、壞的,對的、錯的時,就會升起無盡的煩惱。因獲得內心歡喜的而雀躍,因失去內心在意的而沮喪。
  • 風起時,看庭前花開花落!
    看盡了花開花落,見慣了人事紛擾,越來越覺得放下是一種智慧。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只有放下,才能重新開始。風起時,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看天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閒庭信步、拾階而上的人生,離不開放下的智慧。懂得放下,生命會愈加完美。
  • 優美庭院 |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優美庭院 |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2020-07-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半生已過,越來越覺得很多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重要,想一想,就算了,世事如煙,滄海桑田,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一件事是永恆不變的,對於那些看不透的,難以放下的事情,我選擇了不去理會,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會讓一切過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瘋狂地喜歡上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 經典再回首之《流金歲月》,溫兆倫靜看庭前花開花落
    本期為您帶來《流金歲月》,溫兆倫靜看庭前花開花落《流金歲月》海報由羅嘉良、宣萱主演的《流金歲月》是繁華落盡,歷經沉浮的溫兆倫早已做到寵辱不驚,笑談之間,靜看庭前花開花落。
  • 朗誦:閒看花開花落,漫隨雲舒雲卷
    閒看花開花落,漫隨雲舒雲卷作者 | 郭文姝 · 朗誦 | 潤物 攝影 | 王曉東 · 編輯 | 絹子「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花開花落,歲月輪迴,都是季節的自然更替。「春花秋月何時了」,讓人有了一處閒愁,兩處悵嘆。
  • 看庭前花開花落,曲徑通幽處的中國式宅院,伴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秋冬之意。屋簷,房屋前後坡的邊緣部分(俗稱瓦簷),民間俗語(挑簷),即房簷。
  • 與紐曼DV-S550笑看雲捲雲舒 靜觀花開花落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然而現在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
  • 《菜根譚》(一)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洪應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敗,這不僅表現在朝綱廢弛,吏治黑暗上,整個社會、文化也呈現江河日下之勢,這一點從稍前於《菜根譚》問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見一斑。一些有見識的知識分子,在經歷了仕途的風波挫折之後,紛紛退隱江湖。他們既不願意與當權者同流合汙,也不願意違心迎合鄙瑣的社會風氣,於是,表現隱者高逸超脫情懷的作品大量出現,《菜根譚》就是其中的代表。
  •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那這個票,今天就必須開盤快速轉強,扭轉市場資金預期,這是預案;其次,考慮到智慧農業馬上逼近前高,如果農業掛了,搞不好還會對朗姿構成不利的影響,所以判斷今天最多就是3-5個點的拉升,昨天盤中給漲停反包的預期過於盲目樂觀了;競價開出來,朗姿最後一刻才偷雞摸狗拉了上去,有點渣。以上是昨晚思考疊加早盤競價做出的決策,僅供參考。
  • 古代言情文:看天邊雲捲雲舒,觀庭前花開花落,謀一世富貴榮華
    古代言情文:看天邊雲捲雲舒,觀庭前花開花落,謀一世富貴榮華可能很多人。會找不到書看,而變得焦慮氣躁,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古代言情文:看天邊雲捲雲舒,觀庭前花開花落,謀一世富貴榮華,希望大家喜歡。看小說其實是一種閱歷的沉澱和智慧的積累,有的時候,會從小說裡面,想一下自己身邊是不是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所謂身臨其境,其實就是這樣來的。《清穿皇妃要嬌養》——暗香內容摘要:溫馨心裡越發的小心翼翼,半嘟著嘴說道:"不是爺今晚上說咱們回去的時候不走太原府了嗎?若是這樣,那耿格格可怎麼辦?雖然我不喜耿格格,但是總也不能因為我誤了爺的事兒。」
  • 老子《道德經》:寵辱不驚看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雲捲雲舒!
    拿得起放得下——有爭取名利的本事,又有看破放下的心態、境界。人生如一壺清茗,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際雲捲雲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別讓紛繁複雜,眼花繚亂的世界擾亂自己的心靈,自適、滿足、空靈,就是人生真正的成功。
  • 朗誦:花開花落是人生,一朝一夕是日子
    花開花落是人生,一朝一夕是日子作者 | 向日葵· 朗誦 | 雷陣雨攝影 | 芸芸 · 編輯 | 絹子歲月蹉跎,帶走了我們曾經姣好的容顏。人生無常,帶來了太多的無奈與牽掛。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在風雨人生中。坎坎坷坷乃是尋常事,世間人情冷暖心自知。世間一切紛擾,應當看淡,拂去一世滄桑,永葆初心,繼續找尋使自己通透的光源,便可以撥雲見霧,寵辱不驚,與生活握手言和,從容淡定地活著。作者簡介:向日葵,多平臺籤約作者,待人接物溫柔,與平淡生活為伴。
  • 看庭前花開,意猶未盡
    看庭前花開花落 ,榮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在這個紛繞的世俗世界裡,能夠學會用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也是一種境界。最快樂的人不是最完美的人,他們只是充分地利用了他們所能把握在手裡的東西。哭過的人,受過傷的人,追求過的人,嘗試過的人,充滿感激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快樂的人。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 寵辱不驚,看庭院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二,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三,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飛花散如煙。四,歲月無痕,浮生若夢,唯有你拂去的雪花,依然守候在記憶裡,編織著亙古的纏綿,那曾經凋零的希望與月光不斷磨擦,漸漸燃起,在風中搖曳。
  • 佛說: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遇事不妨這樣想,萬事隨緣,遂順自然
    其實,要想生活得開心快樂一點也不難,不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妄取不屬於自己的錢財,不痴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這樣的人生才會簡單一些、快樂一些,正如佛說: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遇事不妨這樣想,萬事隨緣,遂順自然。
  • 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陳繼儒《幽窗小記》·洪應明《菜根譚》這副對聯源於中國的傳統道家思想,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心境平和;視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淡泊自然。
  •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深度好文)
    大約在四百年前的時候,《菜根譚》與《幽窗小記》中收錄了這樣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雖然字數寥寥,卻囊括了千百年間的開闊心境。無論得勢還是失寵,都能靜立於門前,細看庭院中花開花落,任由光陰荏苒。離開與留下仿佛都不會影響到心境,頭頂晴空萬裡,白駒過隙。這樣至大無外的心境,怕是落花棲息於肩上,都未曾察覺吧!更遠一些的時候,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經》中也這樣說過——「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