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狗肉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就不吃這種肉!網友:這種肉你敢吃?

2020-12-27 騰訊網

說到中國的美食文化,那可是源遠流長的,而且中國的吃貨們對於吃這方面頗有研究,就連外來物種小龍蝦,都逃不過被擺上餐桌的命運,什麼蒜蓉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想想就讓人流口水。除此之外,中國的個個吃貨還都是無肉不歡,像麻辣兔頭、驢肉火燒、狗肉餡餅...幾乎只要是肉類美食,都不會被吃貨們給放過。但是,連兔肉、狗肉、驢肉都敢嘗試的中國吃貨,卻唯獨拒絕這種肉,大家知道是什麼肉麼?就是馬肉!

其實狗肉在國內吃的也是比較少的,因為現在,各地愛狗人士自發的抵制,減少了狗肉的發售量,不過這依然抵擋不了部分吃貨們追求美食的步伐,很多吃貨為了嘗一嘗狗肉的味道,甚至跑去越南、印尼等地。除此之外,驢肉火燒、麻辣兔頭等肉類美食,因為口感鮮嫩,吃起來爽口,也成了許多吃貨們外出聚餐或者遊玩必點的單品。不過,為什麼吃貨們對肉類如此無法抗拒,卻單單拒絕吃馬肉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答疑解惑一下吧!

中國不吃馬肉,其實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習慣,因為馬在古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所以在價格上一直比較昂貴,就連經濟極度匱乏的時代,人們也儘量挖樹根,吃草葉,能不吃馬就不吃馬。畢竟,吃一頭馬實在是太奢侈了。而且,現在馬的售賣價也是非常高的,有一部分仍然被當成出行的工具,但絕大部分都進了動物園,成了觀賞動物。

因為,在飼養馬的人看來,觀賞馬與肉食馬相比更有價值,畢竟沒有人會花費上千元甚至上萬元去買一頓馬肉嘗嘗。而且馬肉的味道也並不怎麼鮮嫩,無論怎麼烹飪吃起來也沒有嚼勁,所以很多人對於吃馬肉並沒有太多的欲望。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其實中國吃貨們不吃馬肉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在他們看來,馬能夠將好運和成功帶到身邊,很多比較積極向上的成語也都與馬脫不了干係。

這也一度提升了馬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畢竟如此神聖的象徵,如果吃到嘴裡的話,有點踐踏這種神聖的象徵,可能會將黴運帶到身邊。所以說,雖然中國的吃貨在吃的方面很有研究,但對吃的方面也頗有講究,從不吃馬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來。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吃狗肉,日本人吃鯨魚肉的背後:相當漲姿勢
    說到「可愛到通人性的動物不能吃」,在各國歷史傳統面前,是挺無力的。鴕鳥長得也可愛,不妨礙象牙海岸人拿來做鴕鳥肉三明治;孔雀美麗,河馬憨厚,但古埃及王公就愛吃這倆貨,尤其是孔雀的舌頭……世界上的許多美食其實最初都是不得已,不信你就往下看。日本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鯨呢?
  • 吃狗肉,吃鯨肉,吃袋鼠肉,太殘忍了……嗎?
    這時候,其實可以安撫一下麥老,哪怕是傳統中國人,其實也不以狗肉為珍,所謂「狗肉上不了酒席」。傳統中國人觀感裡,肉分等級,狗肉就不上大雅之堂;魯智深在五臺山下酒肆裡,問店家要牛肉吃,店家沒有,魯智深自己積極探索,發現店家正煮著狗肉,店家解釋說「怕你是和尚,不吃狗肉」,可見當時狗肉比牛肉更市井氣;魯智深吃狗肉也豪邁:蘸蒜泥撕著吃,很鄉野。
  • 中國人吃狗肉,日本人吃鯨魚肉的背後的原因,相當漲姿勢!
    鴕鳥長得也可愛,不妨礙象牙海岸人拿來做鴕鳥肉三明治;孔雀美麗,河馬憨厚,但古埃及王公就愛吃這倆貨,尤其是孔雀的舌頭……世界上的許多美食其實最初都是不得已,不信你就往下看。所以,你也無法責怪日本人吃鯨的傳統。現代文明來臨前,他們必須捕鯨,一如他們必須捕其他魚類才能過活。一切飲食環境,都是時勢所造。中國人、韓國人吃狗肉,就是怪物嗎?說到飲食犯忌,中國和韓國其實也頗有些愛好跟現代西方文明牴觸。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作為吃貨大國的中國,對於貓這種物種,沒有人會隨便對它們下嘴。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
  • 兩位法師開示:只要你不吃這種動物的肉,福、祿、壽三神就會跟著你!(幾乎所有人都吃過)
    那個聲音又講了:「阿興啊,我是你的朋友啊,我去外面唱戲賺錢,結果死了,生病死了。因為我愛吃牛肉,好在你來這邊做生意,請你帶我回家,告訴我家人我死了,幫我超度。」「因為我喜歡吃牛肉,沒辦法。你告訴我的家人,千萬不要吃牛肉,幫我超度啊」結果這個阿興一聽,「哎呦,我以後不敢吃牛肉了!」他發了這個念頭,那個鬼啊就不見了,為什麼?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牛羊豬馬狗雞鴨我們都吃-虎嗅網
    近幾年,朱老師在大陸出版有《饕掏不絕》《味外之味》《味兼南北》。今年7月,他的新書《六畜興旺》即將出版,堪稱一部「中國吃肉史」。古人裡,誰最會吃?是誰將豬肉發揚光大,成了當今最主流的肉食?坤寧宮竟是殺豬的地方?荊軻刺秦王之前,吃的是什麼肉?狗肉和羊肉如何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
  • 為什麼中國人要吃狗肉?
    *本篇文章作者只以「中國人為什麼會吃狗肉」為題來進行闡述和探討,對於當今吃狗肉是否文明以及是否支持將狗肉列入禁食名單,本作者保留個人意見。保護動物,人人有責。雖然在國際上禁食狗肉已經成了普遍意識,西方各國也有相應的法律禁止食用狗肉。但對中國來說這一切都剛剛開始,而且深圳的做法能否推廣到全國還得進一步的觀察。為什麼西方普遍具有禁食狗肉的意識,而中國以法律方式來強制禁食狗肉也困難重重呢?究其原因就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食用狗肉的原因。
  • 抗戰時期,日軍頓頓都有肉吃,那肉從哪來的?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他們吃的是「午餐肉罐頭」,這種罐頭主要是豬肉,用來補充體力。 中國士兵可能都忘記豬長什麼樣了,他們卻天天都有豬肉可以吃,除了午餐肉罐頭,還有雞蛋、新鮮水果、蔬菜,甚至是咖啡、葡萄酒這些東西。我們的中國戰士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還能打贏日本和美國實屬不易。
  • 外國動保組織:「救救地球,讓中國人少吃點肉吧!」
    >讓中國人少吃肉而且,也不知道他們是哪裡來的錢總是能請到中國的當紅明星來幫他們做宣傳可問題是,咱們平時吃的都是養殖的動物的肉跟野生動物也沒關係啊你們野生救援為啥要管我們吃肉呢但是,「中國人要是都吃上肉就造成了碳排放,消耗了穀物肉也不夠全世界吃了」言下之意是:你們吃肉多了影響我們吃肉了
  • 冬天別吃豬肉了,吃這種肉,補充優質蛋白質,只長力氣不長肉!
    冬天別吃豬肉了,吃這種肉,補充優質蛋白質,只長力氣不長肉!小夥伴們好,我是零落,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冬天飲食講究補,比如貼秋膘,補氣血等,所以冬天飲食還是要大魚大肉的。但冬天別老是吃豬肉,豬肉脂肪含量特別高,很容易吃成個大胖子。冬天吃這種肉,可以補充優質蛋白質,只長力氣不長肉,既能提高免疫力,又不會長胖,減肥也能大口吃。這種肉就是牛排,雞蛋和它簡直就是絕配,富含的都是優質蛋白質。雞蛋和牛排一起煎著吃,口感嫩滑美味,雙重補鈣,冬天經常這麼吃,也不容易感冒哦。
  • 深圳立法禁食狗肉,我不吃狗肉,我也無法誓死捍衛你吃狗肉的權利
    大陸之外,確實很多地方都有禁食狗肉條例。就連有三伏天喝狗肉湯習俗的韓國,首爾也在2019年10月封閉所有屠狗場。所以深圳說,別的地方都這麼做了,我也能試試啊。但有企業反對,也有人反對。也就是說,我立法,純屬人類的情感原因,養狗的情感的情感,我這吃狗肉的情感你就不顧及了嗎?你怎麼就只管一部分人的情感?為什麼在立法上,養狗人就優先於吃狗人呢?也有網友拿出其他群體來類比,你養狗人不吃狗肉就立法禁食狗肉,那還有不吃豬肉的群體呢,你怎麼不立法?這樣一刀切,就是懶政。
  • 推出全面禁吃狗肉政策前必須慎重考慮
    對於能不能吃狗肉,應該不應該吃狗肉,本來是個沒有爭議的話題。這幾年來反對吃狗肉的人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廣西玉林狗肉節也被越來越多人反對,很多城市的狗肉店被愛狗人士圍攻,禁吃狗肉似乎成為一種進步和時尚的觀點,從民間到官方都有這種意識。
  • 外國人到底吃不吃狗肉,他們的法律對於吃狗肉是如何規定的?
    狗早期的作用主要有三個,一是用來吃,二是輔助狩獵,三是守御田舍。在貓傳入中國之前,狗還有抓耗子的職責。《孟子》記載: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意思就是雞豬狗等家禽家畜,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也可以有肉吃。可見在春秋戰國,狗還是重要的肉食來源,隨著生產力提高,產肉率低的狗就被排出了主要肉用家畜之列,逐漸產生「狗肉上不了席面」的說法,但民間吃狗肉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 吃狗肉真的不道德嗎?
    無論手法粗不粗暴合不合法,營造了一種誓死反對吃狗肉的氛圍。中立一方一般就是也不養寵物,也不吃狗肉,覺得這個事情和自己無所謂。大多數人應該也屬於這一類。並且對於個人而言,無論支不支持,我相信大多數人會尊重其他人的選擇,不會強迫對方與自己選擇相同。吃不吃狗肉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利益問題,但是為什麼網上卻要把這個事情當成道德問題來看待呢?
  • 狗肉不能吃?韓國吃狗肉已經是幾千年的傳統,為何現在要全面禁止
    歡迎收看照理說事之拍案驚奇列位歡迎來到照理拍案,講起飲食這個事,咱們中國人號稱什麼都吃,當然有很多中國人
  • 人們喜歡吃魚翅,卻不吃鯊魚肉麼?事實並非如此!
    全世界不少沿海國家與地區都有吃鯊魚肉的習慣,比如日本用鯊魚做料理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其中鯊魚刺身、炸鯊魚排、竹輪等特色美食的底材都是小型鯊魚。冰島國菜發酵鯊魚肉是當地的傳統料理,其經過發酵醃製後,渾身會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但對於冰島人來說,鯊魚肉卻是難得的美食,就像瑞典的鯡魚罐頭那樣,已經是國民飲食文化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 奎木狼為什麼不吃唐僧肉?| 釋疑21
    奎木狼為什麼不吃唐僧肉?從邏輯上看,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奎木狼聽說了唐僧肉傳言,他相信傳言是真的,但是他覺得吃不吃無所謂;第二種可能,是奎木狼聽說了唐僧肉傳言,但他斷定唐僧肉傳言是假的;第三種可能,是奎木狼根本沒有聽說唐僧肉傳言。
  • 中國人什麼都敢吃,可為啥沒有吃貓肉的習慣?
    而貓肉到底酸不酸,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貓(狸)的註解裡這樣說「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大概意思就是貓肉口感不佳,所以吃的人較少。雖然我沒吃過貓,但是不吃貓僅僅是因為發酸這個角度還是站不住腳的。大家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國人光烹飪手法都有炒、爆、熘、炸、烹…等等各種手段。
  •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會吃狗肉?
    而外國友人常問我的問題是:你們中國人是否都吃狗肉?吃狗肉的行為,在世界許多國家都是不可容忍的,最近的平昌冬奧會,西方國家再度將矛頭對準了韓國的吃狗傳統。這同樣反映了文化差異。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狗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的形象以負面居多?為什麼有些中國人會吃狗肉呢?狗又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寵物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 吃狗肉不上流?看看這個歐洲王室,是怎麼沉迷狗肉的?
    狗肉是什麼?在部分中國人的口中,狗肉是西方「文明社會」的禁忌,是「殘忍落後」的一種食物,是人類對「伴侶」的虐待。而在另一部分中國人的眼中,狗肉跟豬牛羊馬沒有區別,就是動物,就是肉。小編並不反對保護動物,也不支持對動物的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