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了一年的《夢想的聲音》又開播了。
(終於,在已經播了三期之後這個懶蛋又動筆了←_←)
這一次,導師的陣容大換血:除了林憶蓮、林俊傑、張靚穎和羽泉四組常駐導師之外,還加了一組每期都會換的X導師(第一期李玉剛,第二期胡彥斌,第三期李榮浩)。
著實要感嘆一句,浙江衛視真是越來越土豪了……首先,這個陣容就讓人很害怕了,四個常駐裡就有兩組歌王,還有兩位也是咖位穩如山。而且,再看看這個現場:
(炫到昏厥的燈光舞美)
Ryan沒有羨慕那些選手,完全沒有……
新一季的《夢想的聲音》為了和韓國原版的《神的聲音》盡力撇清關係,修改了一部分節目模式。
原本是導師現場抽籤選歌(當然是不可能啦),再用三個小時完成改編(然而樂隊老師明明加班加點了好幾天);而新版,則是在錄製之前六個小時進行選歌。
雖然明面上給了導師更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可是卻少了原本在第一季最有趣的環節(讓導師抽中《女兒情》或者《青藏高原》這樣的神曲本來在現場會非常有爆點的)。
所以,我們就很難看到一些精彩畫面,比如這樣:
和這樣:
還有這樣:
甚至是這樣:
導師們是從容不迫了,節目組卻開始坑起了學員。
上一季的賽制是,選手站在幕後開唱,當在規定時間內獲得足夠的觀眾投票,就可以走上舞臺,之後再由導師投票,得到三票之後就能獲得挑戰資格。在一首歌的時間裡經歷層層選拔,不管是選手、觀眾還是導師,滿懷期待。
而這一季就很神奇了,導演組先安排好上場選手,再給大家安排一個串燒,由觀眾決定出場順序。so?出場順序有啥意思啊?有些個歪瓜裂棗上來我們就不想讓ta通過好麼?!
和導師討教完畢,由所謂的樂評團做出選擇,這一點是沒變的,變的卻是公布的方式。
這一季,公布結果的任務交給了……機械臂…………當六塊機械臂的LED板拼出三級完整的階梯後,選手才能晉級。
意思就是,現場幾百號人要尷尬地等著幾塊板子合攏,而大部分時候,當第五塊板升起的時候,就散了……散了……
所以這個環節的意義是什麼?是強行想出來湊時間的麼?選手沒晉級已經很藍瘦了你們還這麼玩兒ta,良心不會痛麼?
不過,不管形式是怎樣的,音樂才是我們最應該關心的。
看完三期,導師們的表演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穩定發揮的
林俊傑
在《夢想的聲音》的舞臺上,老林真的可以做到把每一首翻唱都變成自己的歌。上一季的《我懷念的》、《女兒情》、《精武門》等等,真可謂首首精品。不過這一季,老林似乎有些保守了,除了第一期的《至少還有你》進行了大改動,後面兩首都變得中規中矩。
也許是選歌問題,這首《匆匆那年》讓老林落入一個尷尬的境地:大改,破壞原曲的美感;小改,王菲珠玉在前,太容易被拿來比較。經過斟酌,老林還是選擇了小改,除了放慢節奏、加入幾處小即興、換了樂器之外,全曲的亮點幾乎都在張靚穎的女高音部分。而老林的演唱儘管一如既往地穩定,卻沒那麼深入人心了。
不過,這才第三期,我還是會繼續期待老林給我們放大招的
還是放上這首炸天的《女兒情》,給大家單曲循環:
(這首歌真的應該是上一季的巔峰了)
羽泉
紅歌的改編,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上一季的《英雄讚歌》(居然因為某一層人不喜歡所以被強制下架了)。那一次,我幾乎是跪著聽完的。而這一次,我的內心波瀾不驚。可能是上一季的顛覆性改編太「犯上」了,所以這一次的改編並沒有體現出他們真正的高水平。
羽泉得了第一個歌王之後,被許多網友調侃為「最弱的一屆歌王」,在這裡,我是真的要為他們鳴不平的。且不說超寬的歌路和超強悍的改變能力,光是他們穩定的發揮、默契的配合和張力十足的表達能力,就足以證明他們過人的實力。
來來,聽一首我心目中他們上一季最好的改編:
● 心不在焉的
張靚穎
不知道為什麼,張靚穎似乎並沒有認真地唱這首歌。前半段幾次拖拍,樂句也沒有細節的處理。後半段稍稍穩定了一些,卻也是在一種十分游離的狀態中進行的。直到全曲慢悠悠地結束了,我竟對她的演唱留不下一點印象。
不說音頻怪物的版本,來聽聽真正的原版,中島美嘉的演繹,似乎就有了較為明顯的對比了:
之後的《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從搖滾改成了舞曲。編曲的想法是跟上了,可唱起歌來就仿佛回到了《我是歌手3》《冬天裡的一把火》(那場排名第七是有原因的……)的現場,尬嗨最為致命
最新的《老伴》呢,一切從簡。本身鋼琴+人聲的形式就是最考驗人聲的表達能力的,可張靚穎卻平平淡淡地唱完了全曲,甚至讓人覺得有些敷衍了事(會不會是給老林伴唱分了神)
說實話,和對老林的看法一樣,我還在繼續等張靚穎,說不定哪一期她想通了,就真的來了一個爆點了。
● 用力過猛的
胡彥斌
自從上了《我是歌手》之後(或者說是更早的《全能星戰》),胡彥斌就開始在炫技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似乎根本不在乎情感表達層面的提升。於是,現在聽到他的歌,唯一的感覺就是:
怎樣唱歌才算油膩呢?就是程式化地堆砌技巧而不自知。本身,技巧和情感並不是完全衝突的,可是大部分技巧型選手並不能做到一心二用,所以寧願為了衝擊聽眾的耳朵而舞刀弄劍,也不願用更深刻的表達能力去衝擊聽眾的靈魂。
而如今的斌斌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你可因為他的歌歡呼,卻再也難因為他的歌感動。
不怕得罪人地說,我實在是不喜歡現在的他。可是要知道,我原本也是聽他歌長大的呀。十五年前播《我為歌狂》,我幾乎是每集守在電視前等著聽OP和ED的。
那時候的歌聲是多麼乾淨美好呀,這歌聽得我都詞窮了,就是好聽,比他現在所有的表演都好聽
也只能祈願,或許再過個十五年(會不會太久了),他能夠重新沉澱下來,放下技巧的包袱,用歌聲本身的溫度去溫暖人心吧。
● 出色演繹的
李玉剛
作為第一個X導師,李玉剛的表現是十足的驚豔。
男聲溫柔美好,女生清澈動聽,現在華語樂壇也就只有他能夠一個人做到這兩點了吧
而對於那些對李玉剛老師出言不遜的人(都這個年代了怎麼還會有不懂得欣賞反串表演的人說出一些不堪的詞彙),我只想說,不要把他當歌手,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國家一級演員,好好掂量一下這個稱號的分量再來發表你的「真知灼見」好麼?
李榮浩
離《我是歌手3》的大紅大紫也過去兩年多了,這一次的表演,明顯地看出了李榮浩的進步。氣息更穩定,樂句感更強,咬字也沒有以前那麼做作了。
讓我十分佩服的是,不管唱誰的歌,他的個人風格都還是那麼強烈,讓我完全聽不出原唱的影子了。
而更厲害的一點正如林俊傑所說,他能將一首歌的情感放淡,去灑脫地呈現,卻不會顯得平淡,這是其他許多R&B歌手做不到的。
林憶蓮
節目播出的當晚,我的朋友圈已經被這首歌刷爆了,我也沒有控記我記幾,翻唱了一首渣作
我早就在以前的推文裡說過,這是一首難度指數爆表的歌曲,但凡能夠拿捏住的歌手,都能收穫全場的膝蓋。(還想提一句,這首歌的MV太奇葩了,講述了兩個真·鍵盤俠的相愛相殺)
女魔頭這次確實帶來了和aMei不一樣的演繹。aMei的音色直截了當,故事不足而血腥有餘。林憶蓮的演繹卻多了一份低吟婉轉的神秘感,黑暗,迷幻,血腥,熱烈,又不失
如果非說要有什麼不足之處,那就是在歌曲的難度上做了弱化,比如那段全程低音不換氣,比如打散了最後的高音,留下了更多的氣口。
女魔頭的歌路寬得沒邊兒,幾乎是360°無死角。在這裡又雙叒叕要給大家安利她的神專輯《蓋亞》了,請務必去聽啊!!!
至於學員嘛,有印象的確實不如上一季多了。
四郎貢布
近幾年來,民族風似乎在流行音樂界越來越火了。這樣的情形,好壞參半。
好處,在於民族的文化寶藏終於在更大的舞臺上得以呈現,華語樂壇能將更豐富的色彩展現給世界。
而壞處就顯而易見了,民謠和嘻哈的例子擺在面前,殘酷的現實就是許許多多水平欠佳的人只要蹭上這一波「熱度」,就能在觀眾面前好好地秀一秀缺斤少兩的兩把刷子,還會有許多的「跟風粉」湊這熱鬧而樂此不疲地「尬吹」。(在此,請許許多多的人對號入座)
四郎貢布的出現,自然會讓人聯想到今年的新歌聲冠軍:扎西平措。可是恕我直言,這兩個人完全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扎西平措的所有演繹都是華麗不失卻質樸、精準卻自由的,而四郎貢布卻一直用力過猛,全程被技巧帶著走。
這首《木蘭星》還學著扎西玩了玩藏語rap,可是哥們兒你的節拍亂了呀……
如果讓我選,我一定會讓開頭那個天籟般的童聲晉級,我才不管啥規矩呢(說得好像你有資格一樣)
許藝娜
不管了不管了,看了這個表演我真的要罵人了!
我管你出沒出道、上沒上過春晚,到了這兒大家都是學員,難聽我就要說!
且不談歌還沒唱就把自己說哭了,你唱的時候倒是走點心啊?氣息不沉穩、樂句不連貫、強行飆高音、強行加哭腔,好好的歌被你毀成什麼樣你心裡沒點兒ACD數嗎?
天生的小細嗓還非要裝得厚實,音色斷層不統一的毛病出道這些年都不知道改改?
導師跟你客氣客氣你就真以為自己超越原唱了?原本精緻美好的編曲被硬生生拉進了大交響,連定音鼓都出來了,這架勢是要唱《青藏高原》嗎?
冷靜,冷靜,還是獻上原版洗洗耳朵:
鄺氏姐妹
哦天哪,真的是太美好的一首歌了,全程微笑著聽完,已經說不出什麼別的評價了(明明是寫不下去還想偷懶了)
姐妹倆的配合非常默契,聲音還都有點張碧晨的意思,總體來說,最合適的形容詞就是:舒服。
總體看來,《夢想的聲音》還是今年比較高質量的音樂綜藝節目的,值得去期待意想不到的驚喜。
當然,相似的節目還有《天籟之戰》,同樣有許多的看點,如果有時間,我也會去寫點什麼的。
我才不會承認這篇文章在三周前寫了一半就被遺忘在某個角落直到昨天又翻出來了呢
我更不會承認下一期的樂評可能也要拖呢再做個幾期的整合樂評也是so easy的是不
沒辦法,節目第三期都能因為馬爸爸的雙十一拖了一周你們就放過我這個上班狗吧
別說我懶呀
我懶,我驕傲了嗎?
你看到這兒,都不掃個碼,這才叫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