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人物而言,悲劇在於身份微渺而不自知。越是肆意嘲弄世界,越照見自己的滑稽。這是網劇《萬萬沒想到》的內核。
主角王大錘是你我這般的小人物。生活對其萬千嘲弄體現在,當你靠近什麼,它就將什麼打碎給你看,令你「萬萬沒想到」。
從這個角度解讀,「萬萬」沿襲了周星馳無釐頭的表現手法,但是更低級,更節操崩壞。作為藝術家,周星馳的打碎是為了重構,表達自身價值觀;而「萬萬」的打碎,僅僅為了打碎本身。
這些問題因為「網劇」的標籤而得到開脫。任何對於邏輯、動機的討論,都可以被一句「就圖一樂子,別較真」輕輕揭過。
自周杰倫、方文山開始大行其道的2000年後,普羅大眾對快餐內容的接收,呈碎片化態勢。不足5分鐘的流行音樂,不足10分鐘的視頻短片,不必在乎表達的通順,故事的完整,邏輯的嚴謹。只要某個片段戳中內心,產生通感,那麼整個作品都變得可愛。
「別較真」和「碎片化」構成「萬萬」的免死金牌。模式對路,日子安逸,於是該劇的創作團隊,也就樂意停留在打碎和崩壞的表象上,不進一步深入。
然而作品的內核,並不止於角色表面的滑稽、渺小,也不是一句「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就能完全概括。
悲劇的背後還需要價值觀做支撐——創作者的訴求傾向。我要講個故事給你聽,於是我構建一個悲慘世界,可悲劇最終的目標,是讓你記住我想講的,對於悲劇的理解。
當《萬萬沒想到》從網劇變成電影。叫獸說,雖然借用西遊題材,但它本質上還是王大錘的故事,主題和西遊無關。至於為什麼要用西遊的「殼」,他說,因為西遊火啊:「之前做過調查,萬萬沒想到的眾多篇章裡,西遊題材是影迷最喜愛最期待的。」
投機味油然而生。這是「萬萬」在網劇時就存在的問題:王大錘可以是任何人,在任何時空,發生任何事情。左右劇作表達的,不是創作團隊的價值訴求,而是根據播放的大數據,什麼容易火,什麼話觀眾最想聽,什麼場景觀眾最想看。
是的。從始至終,「萬萬」團隊就沒有想過講好一個故事。這已違背了電影的初衷。
而既然說到西遊,無法不用《大話西遊》作為參照標準。「大話」的悲劇核心是至尊寶:曾經的齊天大聖,後來的山賊頭目。從蓋世妖王淪為小人物,至尊寶終於體悟到人生的無力。越是掙扎,結局越悲。更悲的是,當肉身淪為凡人,心底卻依然住著英雄。哪怕成為庸庸碌碌的山賊,依然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內心煎熬。當經歷了紫霞,悲劇走向終點——人再有本事也難抵抗命運的不仁慈,你終要低頭,戴上金箍,成為面目可憎的猴子。
在「萬萬」電影的世界裡,師徒四人西行路上遇見妖魔作祟。孫悟空失去法力,落入凡間,巧遇王大錘。王大錘是個Loser,一事無成,愛著小美。小美是燒餅西施,內心遊移在小混混王大錘和貴公子慕容白之間。慕容白生來天子驕子,武功非凡內心倨傲,卻要守護庸眾,因而遭受心魔侵襲。
不客氣地說,「萬萬」創作團隊照搬了至尊寶這個角色,將悲劇分給三個人:孫悟空負責承擔從蓋世英雄到泯然眾人的落差;王大錘負責承擔小人物的無力,越是努力越見滑稽;慕容白負責承擔內心的煎熬,與庸眾格格不入,卻不得不與之為伍。
這就是經典與平庸的差距。「大話」裡至尊寶一人的戲份,被「萬萬」拿來塑造了三個人。《大話西遊》真牛。劉振偉之後,所有拍西遊記的片子,都帶著至尊寶的影子,包括葡萄自己。無數人試圖在作品裡尋找一隻猴子——本事通天,卻不得不低頭於現實,於是愈是武功蓋世,愈顯得無力與無奈。
這正是王大錘的悲劇。從網劇到電影,活過這麼多命運,經歷這麼多荒腔走板,那麼多嘲弄與被嘲弄,他始終沒有做過真正的自己——因為創作團隊沒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也就從來沒有賦予王大錘真正的靈魂。
事實上「萬萬」的創作團隊,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他們能敏銳地發現什麼會火,知道如何咯吱觀眾,作品中的搬運、借鑑、致敬俯拾皆是。可要筆走龍蛇地憑空構建出一個世界,認真起來展示一下價值觀的時候,他們就力有不逮了。
這還只是形而上的層面。回到電影實際層面,電影的創作過程中,「萬萬」團隊是否考慮過,王大錘快速的臺詞風格,是否符合電影的節奏;情節是否產生足夠的驅動力——王大錘憑什麼愛小美,小美憑什麼執著於斬妖除魔;沒有經歷什麼令人若有所思的事情,憑什麼小美一聲呼喊,之前貪生怕死的鎮上居民就幡然醒悟,伸出手指貢獻力量幫助王大錘化身的石牛掃蕩邪魔。
所有事情都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我愛你,你會問,為什麼。我幫你,我會問,憑什麼。講不清這個,電影不及格。
我們都知道善與惡最終要在萬眾矚目的場合分個高下。但在那之前,請告訴我善有多善,惡有多可惡。請用一個起承轉合不急不緩的合轍故事,教會我不易與珍惜。這樣才能在最後的最後,激發同理心,讓我懷著敵愾與熱淚,跟著猴子揮出最後一棒。
《萬萬沒想到》電影是失敗的。易小星將幾分鐘時長的網劇,硬抻成95分鐘。就好像臭豆腐,吃一片是偶爾的新鮮感,你試試一頓飯從前菜到正餐到餐酒到餐後甜點全是臭豆腐。
不必與我強辯論。電影是工業與藝術,理應遵循普世價值。叫獸自己也說,「萬萬」的電影是按照商業片邏輯來的,「這不會是一部粉絲電影,粉絲電影只有在粉絲量級到達一定程度才能做,萬萬的粉絲離那個量級還差很遠」,「我會儘量按照商業類型片的標準來製作這部電影,我想像中最差的結果,無非是被評價為『有誠意,無靈氣』。「
然而全劇終了,我並不清楚自己看過什麼。善何以善,惡何以惡,愛何以愛。笑倒是笑,只是笑過之後,全是低級的味道。
事實上我只是替王大錘心疼。
王大錘真正的悲哀在於,那麼多次洋相百出之後,他依然沒有被易小星們認真對待。
他是沒有靈魂的悲劇。
而沒有靈魂的悲劇,只能是丑角。
主編丨周祚
責編丨派派&喵臣
夜影如歌:要走心,讀文章,裡面是我胸中丘壑。就別管我是誰。(什麼你非要知道我是誰?……微信收好: jiahele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