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國網絡媒體Politico炒作伊朗密謀刺殺美國南非大使,以報復年初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遇刺事件,川普也趁機在推特上煽風點火,威脅若大使遇襲「伊朗將遭到千倍報復」。
兩天後,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對報導做出了駁斥,稱「伊朗不會通過襲擊女人來復仇」,而是會「追殺那些對蘇萊曼尼的死直接或間接負責的人」,針對川普發出的最新威脅,薩拉米揚言「倘若一個伊朗人少了一根汗毛,敵人全身汗毛都會因為恐懼而樹立」;當日被視作精神領袖喉舌的Keyhan報主編發表頭版社論,矛頭直指美國總統,稱不管川普未來是否擔任美國總統,都將是伊朗革命衛隊的主要獵殺目標。
● 伊朗媒體在近日刊出「獵殺川普」社論 / 網頁截圖
於是,隨著新冠疫情爆發而平息了近半年的為蘇萊曼尼復仇的聲音,最近在伊朗境內外輿論中再度甚囂塵上。人們不禁要問,蘇萊曼尼死了近九個月後,伊朗還在惦記著報仇的事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得看看伊朗到目前為止到底開始復仇了沒,或者復仇計劃已經完成到哪一步了。
根據伊朗官方的說法,復仇是在1月7日開始的。當日凌晨,革命衛隊發射飛彈襲擊美軍在伊拉克的艾因阿巴德基地,據信刺殺蘇萊曼尼無人機正由該地起飛。襲擊發生後,美軍宣稱除了部分士兵因爆炸衝擊波造成腦震蕩外無人傷亡,而伊朗空天飛彈部隊司令哈吉扎德則宣稱炸死了80名美軍士兵,為蘇萊曼尼「報了大仇」。
● 1月7日,伊拉克巴格達迪附近城鎮找到的飛彈殘骸 / 網絡
不過,哈吉扎德誇下的海口與薩拉米在9月20日的講話出現嚴重矛盾,後者透露,針對美軍基地的襲擊「甚至沒有殺死一名美軍,因為伊朗復仇的對象是更高級別的人」。
伊朗打了通飛彈,但美國人沒有進一步報復升級事態,在薩拉米看來,這是美軍當日面對伊朗應對反報復的數千枚飛彈退縮了,不過更符合事實的說法應該是,革命衛隊的飛彈打擊沒有跨過「美軍傷亡」這一川普劃下的報復紅線,而隨之而來的誤擊烏克蘭客機事件又讓革命衛隊好不容易利用蘇萊曼尼之死凝聚起來的人氣灰飛煙滅,針對美軍的進一步報復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所以,伊朗在蘇萊曼尼死後展開的第一輪報復算是無果而終了。當然,伊朗當局也不會這樣放過美國人。3月中旬,伊朗國家安全顧問沙姆哈尼訪問伊拉克後次日,伊拉克北部美軍基地遭到什葉派武裝力量襲擊,造成2名美軍和一名英軍喪生,伊朗政治分析人士由此推測,沙姆哈尼與革命衛隊聖城旅司令卡尼以及空天飛彈部隊司令已組成三駕馬車,成功填補了蘇萊曼尼死後留下的空缺。
奇怪的是,這一襲擊事件後,雖然什葉派武裝依舊往巴格達綠區和美軍駐伊各個基地頻繁發射火箭彈,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傷亡情況卻再也沒有出現,伊朗關於報復甦萊曼尼遇刺的言論也漸漸沉寂。
● 1月3日,民眾在悼念蘇萊曼尼的集會中身穿印有他頭像的T恤 / 網絡
伊朗境外反政府人士認為,這是伊朗政權面對大棒在手毫不退讓的川普認栽了,不過事實更可能是新冠疫情下伊朗政府對外政策的考量發生了變化。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新冠和制裁雙重打擊下羸弱的經濟,伊朗政權才採取了收縮的政策,對於伊斯蘭革命後以來的歷屆政府而言,輸出革命、扶持反美反以事業的優先級一直都高於國內民生。
改變伊朗考量的是美國的疫情。疫情之前,川普剛剛挫敗了民主黨借「通俄門」彈劾他的企圖,經濟形勢也一片向好,連任希望很大,唯一的不確定因素是潛在的美伊衝突及其帶來的美軍傷亡。這時候的川普在儘量避免與伊朗爆發全面衝突。所以,這時候伊朗的盤算是以為蘇萊曼尼復仇為名通過諸如胡塞武裝、伊拉克人民動員力量(PMU)等地區代理人跟美國發生低烈度衝突,以非常規戰爭風險應對川普政府的極限施壓,迫使後者作出更多讓步。
不過,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擴散開來,川普的選情因抗疫不力蒙上陰影,與伊朗的衝突不但不再是川普連任的頭號威脅,反而成了他在選情危機時拉動支持率的工具。伊朗不擔心與美國發生有限可控的衝突,卻承擔不起與美國的全面戰爭,所以只好暫時在與美國的地區對抗中採取低調態勢,避免造成美軍傷亡,不給川普發動戰爭的藉口。
如果把伊朗復仇目標定義為傷害美軍甚至刺殺美國高級政客的話,到目前的情況看,這仇是暫時不想報了。但如果把實現蘇萊曼尼遺願看作復仇目標的話,伊朗卻離達成復仇目的越來越近。
蘇萊曼尼可謂伊朗中東政策的總設計師,他通過軍事援助和政治指導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敘利亞國民武裝力量、葉門胡塞武裝以及巴林、沙特境內的什葉派武裝力量,成功建立起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親伊朗什葉派新月地帶,一方面從北、東、南(西面是地中海)包圍了政權死敵以色列,另一方面發動代理人戰爭不斷向駐中東美軍施壓,力圖迫使美國勢力撤出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區,使伊朗緩解東西兩面戰略壓力,重新奪得中東中亞地區控制權。
當然,美國本身也有從中東抽身應對亞太的計劃,但又不願便宜伊朗摘桃子、營造出伊朗把美國趕出中東的圖景,所以期望通過刺殺蘇萊曼尼限制伊朗的地區野心。
不過,蘇萊曼尼的死並沒有改變美伊地區力量平衡轉移的大趨勢。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依然活躍,不時襲擊美軍後勤補給車隊,至今年8月,美軍將駐伊拉克的12個基地中的三個移交給了伊拉克軍隊,其他基地預計也將在一年來騰空。在美國與塔利班就美軍和平撤離展開和談時,伊朗卻同時向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施加影響力,積極參與未來阿富汗政治進程。
總體來看,蘇萊曼尼的遺願正在慢慢實現,那麼伊朗會就此因為達成復仇目標而收手麼?
這也是美國政府想問的問題。所以,美國媒體9月中旬拋出的刺殺南非大使傳聞,更像是幫政府試探伊朗的態度。而伊朗回應則好像在說:現在形勢對我們有利,報仇的事先不談,但這仇我還記著呢。(責編/張希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