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以「新科技、新動力、新模式」為主題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青海紫恆集團(青海崑崙聖嶽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惠丞被授予「2020中國經濟十大領軍人物」稱號。
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環球時報》社、《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以「聚焦經濟發展、評點新聞人物」為宗旨,受到有關領導人的高度讚揚和評價,是中國經濟界最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之一。本屆論壇以「新科技、新動力、新模式」為主題,邀請政商領袖、權威專家以及主流媒體蒞臨盛會,全面探討和解讀了中國企業創新驅動戰略,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公眾形象:
蔣惠丞。青海紫恆集團法人,連續十二年獲得房地產開發企業「先進個人」獎項、榮獲青海省第六屆先進企業家稱號、民營企業先進工作者稱號、青海省商業創業企業家、西海都市報·西海樓市首批顧問、中國地產名人等獎項。
青海紫恆集團,歷年來憑藉一貫的創新精神及專業開發優勢,以綠色節能、健康和諧的規劃設計及科學的施工管理和優質的物業服務,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先後獲得國家「質量誠信服務優秀企業」、「青海省先進房地產企業」、「青海省十佳民營企業」、「青海省優勢建築企業」「年度園區納稅大戶」等重要榮譽符號、2014年獲得青海省社會與信用建設先進單位。連續十二年被評為「青海省房地產開發先進企業」、連續六年獲得「中國房地產誠信企業」的稱號、西寧地產最佳藝術建築獎。
獲獎理由:
蔣惠丞,堅持創新領軍行業步入綠色、健康、和諧規劃發展;房地產業更新理念注入文化元素 ,追溯河湟文化傳承。
領軍事跡:
蔣惠丞是出生於江南水鄉、成長於青海高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熱衷於河湟文化保護與開發的有心人。多年來追尋河湟文化歷史腳印,經過探索、學習堅定了以文化帶動城市發展、行業發展的信心。
近年來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指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擘畫出宏偉的藍圖。
青海紫恆集團按照國家倡導以文化帶動行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集團旗下新註冊「青海崑崙聖嶽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在蔣惠丞董事長的帶領下,文旅康養小鎮項目經過一次次的專家論證會,檢討規劃上的欠缺與不足;組織規劃單位多次修改方案,突出青海省海東市提出的「母親河,河湟魂」這一文化發展主題,2017年底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大地灣村投資建設的「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呼之欲出;目前小鎮項目正在按規劃實施建設中,2020年黨 中央重磅出臺:未來二十年文旅康養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標誌著青海紫恆集團又領先邁出一步。
如今,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規劃的河湟彩陶文化展示、體驗區的四層建築已經成型。空間布局寬敞明亮,展示區、體驗區、學術講堂正在逐層布置裝修,河湟文化的元素,已在這裡處處得以體現。同時也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推進和申報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全力打造河湟文化發展基地。河湟小鎮橫跨湟水河兩岸,文創中心將與新建成的青海河湟文化博物館、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海東市文體中心等文化教育地標性建築和單位融為一體。因此、青海紫恆又邁出了圍繞國家戰略以文化帶動全業發展的堅實步伐。
「五業並舉」領軍黨 中央國家戰略前列;特色小鎮追溯文化,融入康養步入未來二十年國家計劃。
2017年11月23日,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開工。經過兩年半多的發展,目前取得實質性進展。2020年中央重磅出臺:康養小鎮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因此青海紫恆集團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五業並舉其中康養業、文化業已步入了國家戰略的前列。
五業並舉、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其核心區用地面積約1.0平方公裡,總投資約為86億元。關於文化、教育、康養、體育、旅遊五大幸福產業的發展,紫恆集團董事長蔣惠丞做出如下描述:
文化:我們要通過河湟文化小鎮的各種載體來傳承河湟文化,儘可能地展示河湟文化的精髓。河湟文化小鎮的產業布局、文化教育是主題,隨著產業的形成,小鎮的讀書聲不僅是學校,而是整個社區的主旋律。學校有書聲,書院有書聲,家家有書聲,創建學習型社區。值得一提的是,鳳山書院是清代河湟地區遠近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鳳山新城重建的鳳山書院是集觀光、展覽會議、興趣培訓、書法文化體驗苑、工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文旅綜合體。今年年底,書院的主體建築將完成施工。
教育:開辦一所具有書院風範的學校是接續鳳山書院的傳統,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河湟文化,既修復重生,又發展創新。學校要接受和吸納鳳山書院傳統的教育模式。這所基礎教育功能完備的「河湟學校」,將為振興海東教育事業助一臂之力。此項目已經納入地方政府規劃。
康養:河湟文化小鎮堅持以人為本,構建了具有特色的康養服務體系,搭建了「一個中心,四大平臺,二十項服務」的康養服務網絡,為小鎮業主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模式。隨著今年2020年10月份第一期業主的入駐,20項服務和增值服務將落地實施。
體育:河湟文化小鎮還投資了皮划艇激流迴旋體育項目,奧運賽事和全民健身大眾娛樂緊密結合,將極大地提升海東市的城市品質。目前,此項目已經納入青海省體育局「十四五」規劃中,項目設計已經完成。
旅遊:青海地處被譽為地球第三極無汙染淨土、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海東樂都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湟水河谷地區。從遠古時期,這裡就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河湟文化。青海紫恆集團為發揮旅遊的集散中心功能,在今年年底將完成一座庭院式賓館和一座文化主題酒店項目主體結構封頂。
三年來,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堅持五業並舉,其建設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生態宜居入住人數將達4.6萬人。由此,小鎮依託文化、教育、康養、體育、旅遊五大幸福產業,可向社會提供6000多個就業崗位。極大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
2020年8月15日,青海紫恆集團董事長蔣惠丞在接受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網等十大中央媒體專訪時說:「我們現在投資的鳯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這是我的人生追求。河湟文化博大精深,傳承河湟文化是我這一代人的使命。我們必須履行好海東作為河湟文化核心區和發祥地在保護、傳承、弘揚河湟文化的責任擔當。」
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的文化、教育、康養、體育、旅遊五大幸福產業形成後,將提供6000個就業崗位,除此之外,董事長蔣惠丞還積極建議政府在布局青繡博物館、河湟大劇院、河湟民俗街、河湟農展館、河湟演藝中心、青海海東會展中心等項目時,形成與河湟文化小鎮相互襯託、互為補充、互為融合的大格局。
青海紫恆集團的創新理念,與正在建設中的鳳山新城?河湟文化小鎮所取得的實質性進展,標誌著中國西部城市積極響應黨 中央戰略思想目標,將康養、文旅產業項目於大西北進入全面建設新階段,這對於促進國家西部地區康養、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增強周邊中心城市功能品質和集聚輻射力等都集聚了重要意義。
以「堅持創新領軍行業步入綠色、健康、和諧規劃發展,以文化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蔣惠丞圍繞堅持創新的理念,企業發展已步入國家戰略、行業發展的前列,為青海省經濟發展、文化追溯帶來了一定的貢獻;至此榮獲「2020中國經濟十大領軍人物」稱號!(馮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