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傅翕
拉赫瑪尼諾夫 | 音樂瞬間,船歌
兩年前,有位年青的媽媽經常讀我的公號,她很想請我寫一篇文章,但卻不好意思開口。她是我家兔子的好友,於是轉而向兔子請求。兔子彆扭了很長時間才和我說了這事。當我知道時,我也犯了難,因為這位媽媽希望我寫寫周杰倫,那是她寶貝女兒的偶像。她女兒生日正好六月。這年頭,孩子的生日就是媽媽的節日,節日就要準備一些特別的禮物,比如一篇關於她喜歡偶像的文章。
這事我曾經認真地考慮過,作為職業的撰稿人,我的確也在寫很多與古典音樂完全無關的文章。從美食、科技、社會新聞、心理學、醫學、影評、書評,當然也寫過流行樂。我甚至在唱片行做過,為了推廣我引進的流行曲,我也寫了不少自己都忘掉了的文字。但畢竟——我不是什麼文章都能寫得出來的。
周杰倫的嘻哈音樂我當然聽過,很柔軟的嘻哈,沒有那種充滿腎上腺素的街頭味道。在流行歌手中,周杰倫算是比較少的、懂點古典樂的人。他以前學過鋼琴,好象還考過級。在電影裡彈過蕭邦的黑鍵練習曲(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彈的),他還改編過老柴的名曲——《六月船歌》,只是那支我很喜歡的曲子被他那麼一唱,就有了種我很不習慣的味道,畢竟,過於年青的音樂類型讓我頭痛。
更重要的是,我討厭偶像文化,孩子們說起自己偶像是很容易失控的。所以,考慮再三,我拒絕了這位媽媽。為了彌補媽媽的小心思,我加了那位可愛小姑娘的微信號,還推薦她聽阿斯肯納奇彈奏的《六月船歌》,跟她說:你的周董也很喜歡這支曲子。結果,她說一點也不好聽。
舒伯特 | 水上吟(李斯特改編鋼琴曲)
六月了,窗外早已春意闌珊,池溏裡的夏荷已經盛開,青蛙在荷葉上,準備著夏天的序曲。小姑娘又長大幾歲,也許她已經有了新的偶像。那些歲月仍在你幾乎無法察覺的搖晃中,靜靜地流逝,宛若一首船歌。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聲音,有些你喜歡,有些你不喜歡,這些你喜歡的與不喜歡的一切,其實你都無法拒絕。當風兒吹動著命運的船帆,它們都順著時光之河而下,此刻它正從你的身邊流過,下一刻又消失得無影無蹤。在你空蕩蕩的心中,留下一片寂靜的迴響。一切都在變化消失,唯一不變的,大約只有變化本身,所以古人才有:橋流水不流的感悟。
六一節和兔子在外吃飯,窗外是繁華的都市。兔子問我,為什麼老盯著窗外發呆,窗外有彩色氣球嗎?我說:仔細聽,這個城市其實好安靜。安靜得可以聽到落花的嘆息,聽到流水的聲音,一切都仿佛漂浮在一個永恆的夢中,而我們只是委身於這條永恆河流上的一葉小舟,輕柔地搖擺著,隨水漂流。
我用手機打了一首詩,給兔子看:
夕陽下閃爍的波浪
悄然帶走了我的青春
如同高空飛翔的黑鳥
消失在暮色的彼岸
生命之光不斷流逝
明天也在展翅欲飛
而我也將消逝在這時光之河中
兔子說,這詩好美,你什麼時候寫的啊。
我說,這不是我寫的,這是舒伯特藝術歌曲《水上吟》的歌詞,原詩是施託貝爾格寫的。這是一首按照威尼斯貢多拉船歌節奏創作的經典船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施瓦茨科普夫 演唱
在古典音樂中,《船歌(Barcarolle)》是一種深受作曲家喜愛的音樂體裁,它本是一種源於水城威尼斯的地方民歌,最初由貢多拉船夫在滑船時所唱。船夫使用了一種6/8或12/8的復拍子,讓音樂產生出微妙晃動的均勻節奏,如夢似幻地將人心帶入似水柔情的詠嘆之中。它獨特的韻味,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為它寫下了不朽的旋律。
1879年5月18日初夏之夜,當春天的腳步漸漸消失在初夏的濃陰中,你是否聽到落花在風兒的手指中輕輕地嘆息。這一天,早已功成名就的法國輕歌劇之王、年屆60的雅克·奧芬巴赫,卻還有一個重要的音樂故事沒得及講完。這不再是一個插科打諢、輕鬆浪漫維也納風格的廉價輕歌劇,它會讓你笑著哭,哭著笑,讓你在甜美之中品嘗生命的苦酒。
這天,在巴黎市中心嘉布遣大道的新宅府中,高朋滿座,寬敞的大廳裡,巴黎喜歌劇院首席男女高音都來了,一個小型的樂隊,佔領了大廳一半的位置。他們要為奧芬巴赫的新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作一次專題私人音樂會。這部歌劇改編自德國作家霍夫曼的三部自傳體小說。講述了風流浪子霍夫曼的三段沒有結局的愛情悲劇——不斷地墜入甜美的愛河,卻又在欲望的波濤之後,最終兩手空空。
大家輕聲地竊竊私語,在女高音開始演唱第一首歌之前,人們注意到,戴著夾鼻眼鏡的奧芬巴赫正坐在靠窗的圈椅上發呆,仿佛已經睡著,又仿佛在傾聽著一首遙遠的歌。
音樂會終於開始了,女高音在佳賓的注目中,演唱了劇中一首威尼斯船歌風格的抒情詠嘆——《美麗的夜晚,啊,充滿愛的夜晚》,這支帶著標誌性船歌節奏的曲子,改編自奧芬巴赫早年創作的歌劇《萊茵河女妖》,從小在萊茵河邊長大的奧芬巴赫特別喜歡這個家鄉的古老神話:
相傳在遙遠的萊茵河上,有一塊叫做羅蕾萊的礁石,一位美麗的姑娘高居其上,因為負心人而投入嗚咽的河水,變成了美麗的水妖,她在石上悲歌,過往的水手聽到這憂傷的旋律,無不失魂落魄,觸礁而亡。
當樂隊奏響第一個音符,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這是一首你需要閉上眼睛聆聽的歌曲——星河旋轉,展開生命的燦爛而虛無的悲喜劇。冰涼的河水,閃爍著清冷的光芒,從星光下飛快地流逝,在這逝水之上,你是否又聽到了萊茵女妖的歌唱?
在優美而憂傷音樂流逝的空白處,掌聲雷動,人們注意到,奧芬巴赫的眼中卻含著混濁的淚水。
靠著苦艾酒的強烈致幻效果,老人苦苦支撐著已如風中之燭的生命。
遠離故土,繁華似夢,那些成功與失敗,痛苦與狂喜,都已經不再重要。無數的旋律在他蒼老的血管中閃現、斷落、流動、消失,他仿佛又一次回到了童年時的河邊,綿長的河水輕如一條長長的絲帶,纏繞著他的思緒。在生命的最後旅程裡,為什麼那些以為早已淡忘的愛情仍在心底徘徊?
為什麼這充滿了期待又不斷失望的生活,荒唐得無法解釋,卻又總是讓人留戀不舍?這個故事的原作者霍夫曼與奧芬巴赫都是德國人。有關霍夫曼創作的那些荒誕離奇的故事,在奧芬巴赫年青時就印象深刻。如果人生就是一出濃墨重彩的無聊喜劇,那麼我們又要如何去描述那些不小心從眼角流下的真實眼淚?
奧芬巴赫在這部人生最後的歌劇中,傾注了難以想像的激情,然而,一直到5月18日的夜晚,這部偉大的歌劇當時還只是寫了一個輪廓。頑強的奧芬巴赫一直堅持到第二年10月,終於完成了新歌劇的全部鋼琴總譜。他生命的火焰也在寫下最後一個音符時熄滅了。至死,奧芬巴赫也沒能看到這部他自己最得意的歌劇上演。
為故事情節的需要,那首曾在1879年5月之夜演出過的抒情詠嘆,成了新歌劇第二幕的主題曲,故事的地點也改到了春夜的威尼斯。當舞臺的帷幕拉開,威尼斯運河上槳聲燈影,紙醉金迷,慵懶的名妓朱利埃塔香豔地斜坐在巨大的波斯地毯上,一面招呼著來訪求歡的賓客,一面與情人達彼圖託調情,當夜色漸濃,倆人唱起這首優美的船歌:
夜晚比白天更加甜美,啊,這充滿愛的夜晚
時光飛逝,永不回頭,請帶走我們的愛情
時光飛逝,永不回返,請不要流連著舊夢
徐徐微風,會留下你溫柔的愛撫
徐徐微風,會留下你甜蜜的親吻
纏綿的情意,無論是真情還是假意,此刻都化作了一夜溫柔,你是否聽到了:那隱藏在溫柔之下的深沉嘆息?仿佛正隨著運河上的月光與燈影,順著威尼斯貢多拉小船6/8拍的獨特節奏,起伏不定,閃爍迷離,一路流過威尼斯沉默的奈何橋,最後消失在遠方黑暗的大海。
弗裡德曼等鋼琴演奏
船歌起源於威尼斯,這座水上的城市,曾經是這個世界最浮華的夢境,人們不斷地來到這裡尋找豔遇,風流快活,然而,當你凝視著蜿蜒在石橋和水樓之間的波濤時,你就會發現,人生的虛幻,就像是一場夢,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830年10月,來自德國萊比錫的青年才俊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到達了威尼斯,這是他三年環遊世界的第二年,也正好是他姐姐範妮大婚的一周年。他從小與姐姐範妮相知、相依、相守,卻因為姐姐的出嫁,在他年青而美好的生命裡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它就像是精美的瓷器上出現的一道細細裂紋,你不仔細查看,甚至無法發現。
然而,他們的父親——富有的老孟德爾頌似乎早有察覺,就在範妮定婚時,他開出了一張巨額支票,把兒子打發出門,讓他去見識一下這個寬闊無邊的世界。旅遊是年青人最好的忘情酒,問題是,當酒醒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你以為忘記的一切還在原地。一年前,就在孟德爾頌第一站到達倫敦時,姐姐範妮給弟弟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寫道:
啊,費裡克斯,當你離開後,我才發現生活缺少了什麼。你的房間窗簾已經掛上,但我總會傻傻地過去,看你在不在裡面。就像過去,我們在深深寂靜中聆聽音樂在我們心間流淌。我也在生活的喧鬧中,靜靜地、無時無刻地思念著你。希望你在倫敦巨大的喧囂中也能一樣地、靜靜地想起我。
與姐姐四手聯彈的兒時舊夢,就像是夾在青春詩集裡的美麗書籤,合上詩集,夢是否就悄悄地閉上了眼睛?
愛情使人瘋狂,依戀讓人軟弱,孟德爾頌在倫敦的濃霧裡痛苦地呼喚著心愛的姐姐,大病一場,當他病好時,姐姐已經嫁人。父親為他制定的旅行計劃,也翻到了第二章:義大利,威尼斯。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但旅行不是人生的答案,它的每一站都有美麗的風景,所有美麗的風景,卻總是讓你忍不住想起最愛的人。在孟德爾頌剛剛到達威尼斯著名的麗達海灘豪華賓館時,年青人望著夕陽下閃著金光的亞德裡來海,又開始興奮地給遠方的姐姐寫信:
我終於來到了威尼斯,我生命中最偉大的幸福時光開始了,此刻,我正沐浴在它的陽光之下!
然而,幸福是什麼——在威尼斯沒有答案。
這裡的一切,都美得如此不真實,仿佛是人生虛幻的倒影。當陽光輕柔地閃耀在威尼斯水巷的細細波濤之上,年輕的孟德爾頌似乎又看到了——心愛的姐姐嫁人時在他心中留下的那條長長陰影。
無詞歌第二冊,威尼斯船歌 NO.2 升F小調
小時候孟德爾頌姐弟在隨父母一起旅行時,就曾熱切地夢想過去威尼斯遊玩,他們渴望著去看看這座安睡在亞德裡亞海蔚藍臂彎裡的水城,渴望著在那些糾纏了無數瑰麗舊夢的水巷裡,尋找那傳說中的愛情。此刻,夕陽西下,坐在威尼斯著名的貢多拉小船上,孟德爾頌卻越來越迷惑:愛情是什麼?對姐姐的愛在他的生命裡到底意味著什麼?他流連在一處處古老而華麗的水道之間,千年的槳聲燈影如夢似幻,仿佛輕輕一碰就會破碎。船夫在夕陽中唱起古老的船歌,不知不覺中撥動著他心中那根沉默的琴弦,伴著小船獨特節奏,孟德爾頌隨波逐流,不知夢醒何處。
年輕的音樂家先後寫下了三首著名的《無詞歌,威尼斯船歌》。在這三支淡如流水的心曲中,你仿佛可以聽到那一刻不停地向著身後流逝的青春,兩岸古老的樓閣和石橋,收藏著數不盡的風流往事,此時卻又靜靜地相對無言。那些難以言表的心事與舊夢,都仿佛是晨霧中少女的臉龐,如此美麗,卻又讓你無法分辨——她究竟是誰?
無詞歌第五冊,威尼斯船歌 NO.3 A小調
據說孟德爾頌從小就是一位遊泳高手,然而,十月的河水一定冰冷刺骨,他一定沒有勇氣,象大詩人拜倫一樣,去試一試威尼斯流水的深處——那些激流湧動的暗潮。孟德爾頌只是輕輕從河水上飄過,那些不小心倒映在河水上的憂愁也隨水而逝,只留下一聲連他自己也聽不見的嘆息,沿著歲月的五線譜,恍然滑落。
在孟德爾頌的流浪手冊裡,永遠是下一站更精彩。接著,他的足跡遍布了歐洲每一個美麗的勝景,直到他對姐姐熾燙的、又無法安放的愛,遺落在時光深處。直到他在自己的婚禮之前,又一次帶著末婚妻和姐姐的祝福,重遊威尼斯,寫下了最後一首A小調船歌時,那晃動在流水上的憂傷,依然刺痛著他的眼睛。
三首船歌,也是這優美音樂題材中最經典的旋律,它像風一樣,無詞而歌;像水一樣來,帶著落花而去。
(未完待續)
本期唱片欣賞,請按閱讀原文
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用蘋果專用讚賞碼
支持原創
期 待
喜歡自由地暢聊音樂與藝術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群:黑膠叔叔的木屋,方法是,在微信通訊簿添加ID: blacklakers為好友,之後我們會拉您入群。注意:請不要在群裡做生意喔。
歡迎留言,謝謝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