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的最後一部爛片,永遠是下一部

2021-01-18 虎嗅APP


成龍的新作《龍牌之謎》,在評分上基本與流量爛片持平。


如今的成龍更像是小區裡隨處可見的退休大爺,沒什麼文化,有過不少經歷,碰到一個年輕人就要開始講道理。


有的老頭兒愛遛鳥兒,有的老頭兒愛釣魚,有的老頭兒愛到處給人題字。只是碰巧,成龍的愛好是拍電影。


自娛自樂倒也無妨,如果想拍點留得下來的作品,可能真得把後面的每一部電影當成最後一部了。


今年夏天是成龍的至暗時刻,由他和施瓦辛格聯手的《龍牌之謎》經歷了票房、口碑雙撲街,至今在豆瓣上只有2000多條評分。


實際上,成龍的好日子在2012年就畫上了句號,後面的時光只是拖出的一串可以被省略的殘影。


那一年,58歲的成龍帶著他的第101部電影《十二生肖》登陸賀歲檔。看過的人都知道,又是一個「把文物交給國家」的老套故事。


然而,電影上映第一天還是收割了4420萬票房,刷新了華語賀歲片首日票房紀錄,因為成龍在電影宣傳期放出話「這是他最後一部動作大片」。


《十二生肖》裡,影帝、帥哥、美人、打星一應俱全,但這並沒能挽救口碑


翻開《十二生肖》的熱門影評,不乏「再見啦,成龍大哥」「為標誌性動作片畫上了一個完美的收尾」這樣的話語。顯然觀眾們把成龍的話當真了,儘管劇情不夠精彩,但功夫之王的封山之作,這份情懷就足以讓觀眾們買單。


然而從《十二生肖》到今天,成龍已經接連推出了九部電影,其中多部電影都使用了「最後一部」的噱頭。成龍就像是大街小巷裡永遠叫賣著「最後三天,清倉甩賣」的兩元店,這些電影的成色也大多如廉價小商品一樣粗製濫造。


一部《紅番區》,讓成龍與賀歲喜劇緊密相連


回到1995年的春節,一部叫《紅番區》的香港動作電影同步登陸內地院線。


在此之前,新年看電影還沒有成為約定俗成的習慣。每到歲末年初,所有的影院都會關門歇業,一直要到大年初三才重新恢復營業。這就是當時業內著名的「灰色春節檔」。


1995年是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以分帳形式向進口電影開放的第二年,《紅番區》的對手有《真實的謊言》《生死時速》《獅子王》《阿甘正傳》,最終靠著9500萬的票房穩穩拿下票房榜第二名。


這部電影是內地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賀歲片,成龍的驚天一躍攪動了一潭死水,賀歲檔開始成為票房紅海。也是憑藉《紅番區》,Jackie Chan一拳轟開了好萊塢緊閉的大門。


始於賀歲,終於賀歲,故事有著它自己的輪迴。


2019年賀歲檔裡也有成龍,還有印象嗎?/《神探蒲松齡》


成龍不是沒有真正考慮過退休的事,不過一想到80歲的自己,在某部電影裡客串一個爺爺的角色,然後悄無聲息地不見了,這種結局令他無法接受。


更多時候他羨慕李小龍,在生命的頂峰戛然而止,留下一段傳奇。「有時候想開著飛機去旅行,忽然消失不見。但又捨不得。捨不得工作,捨不得走,捨不得死。」


然而很多事情不是一句捨不得就能改變的,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時代進程,即使這個人是能上天入地的成龍。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成龍星。/asiu1990


1. 後李小龍時代


成龍從小就不是讀書的材料,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留級了。後來原本在香港法國領事館工作的父母為謀生計去往澳洲,臨走前,讓成龍拜在了中國戲劇學院的于占元門下,這一年,成龍七歲。


戲院的生活枯燥無味,日復一日地練功和被師傅責打。不過成龍每次談及這段往事總會忍不住給它鍍上一層金粉,大概相比於在法領館被洋人欺負的日子,這裡至少是公平和團結的。


正如多年以後成龍談到他和師兄洪金寶的關係時所說,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不管師兄弟內部打成什麼樣,一旦對外的時候,他們就是堅不可摧的同盟。


成龍與師兄洪金寶。/豆瓣


1964年,洪金寶在訓練中摔斷了腿,由於在醫院養傷時夥食太好,原本英俊瀟灑的他吃成了大胖子。腿好了,人卻瘦不回去了,無法再登臺演出的洪金寶就此離開戲院。


眼光長遠的大師兄給師弟們留下了這麼一句話:「戲曲的時代快要結束了,以後電影才是真正的事業!以後等我混出個名堂,你們就來找我!」


這一年,邵氏電影公司的強大對手,包括陸運濤在內的香港電懋全體高管飛機失事,邵氏開始獨霸香港電影市場。


1971年,學藝十年的成龍出師,香港電影也迎來了他的攪局者——李小龍。李小龍的第一部電影、由嘉禾電影公司發行的《唐山大兄》擊敗了邵氏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軍,標誌著從武俠片向功夫片的轉型,李小龍也成為紅極一時的功夫新星。


李小龍成名時,成龍還是弟弟。/《唐山大兄》


此時的成龍還只是遊走在各個劇組的一名龍套武師,一天工資五塊,主要任務是演屍體。成龍演屍體很專業,無論是刀插在身上還是臉朝下泡在水裡都可以一動不動,一直到大俠們打完收工。


後來在周星馳的《喜劇之王》裡,成龍客串了一名很會演死人的龍套演員。演死人也要給自己加戲的尹天仇問「你在哪裡學戲」,成龍拍了拍他的肩頭說:「我沒學過演戲,你再努力點也可以的。」


談笑之間,往事並不如煙。


1973年,李小龍猝然離世,香港電影也急轉直下。那時候,「誰能成為李小龍第二」的爭論甚囂塵上,用王晶的話說,「一時群雄並起,人人以為李小龍死了就是我叻哂,所有武館師父都成了主角,結果全部失敗」。


導演羅維把寶壓在了陳港生身上,邀請他擔任電影《新精武門》的主角,並給這個年輕人取名成龍,意味顯而易見,成為李小龍。


成龍在《新精武門》中的角色,就是《精武門》中李小龍飾演的陳真的接班人


然而,觀眾們並不認可由這個小眼睛大鼻子的年輕人來取代李小龍的位置,何況成龍與李小龍還短暫地在銀幕上交過手。


第一次在《精武門》中,他被李小龍一腳踢飛六米,破窗而出。第二次在《龍爭虎鬥》裡他又被李小龍揪住頭髮飽以老拳,這次和他一起挨打的還有師兄洪金寶。


經歷了幾部電影的票房慘敗,成龍終於明白,無論是從氣質還是功夫上來說,他永遠無法成為李小龍。想清楚了的成龍,先後交出了他的新作品《蛇形刁手》《醉拳》。


「他踢高腿我就踢低腿;他從來不笑,我就笑個不停;他可以一拳打穿牆,我就在打穿牆後發現自己受了傷,我做鬼臉。」


此後,成龍終於開始成為「成龍」


這一波反向操作解構了傳統功夫電影中千篇一律的硬漢形象,轉而塑造了一個偷奸耍滑、會哭會痛的功夫小子。


當成龍以「老是被打的小人物」形象躺平任嘲時,影迷們終於走出了後李小龍時代的陰影,承認了這個嘻嘻哈哈的歡樂英雄。


成龍的出現還讓原本僅限於直男群體的功夫電影迅速出圈,收穫大量迷妹。甚至有女影迷成立了「非成龍不嫁團」,宣誓這輩子一定要嫁給成龍。


2. 大哥難當


香港演藝圈,年輕的男明星叫仔,業績有成的中年男明星往往稱為哥,而地位超然的長者才能被尊為爺。


名利場起起伏伏,能被叫上一聲大哥的,卻只有成龍一個。連成龍自己也記不清,大哥這個名號是誰先開始叫的。


成龍的大哥形象深入人心。/《北京歡迎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黑社會橫行無忌,油水豐厚的演藝圈更是重點關照對象,劉德華曾被槍指著拍戲,李連杰的經紀人直接在公司被爆頭。


看不下去的成龍牽頭成立香港演藝人協會,組織反黑遊行,維護藝人權利,還親自在《壹周刊》衝黑社會喊話,「有意見,找成龍」。


衝突最激烈的時候,成龍每次吃飯要帶二十幾個保鏢把自己團團圍住,隨身還帶兩管槍、五顆手榴彈。


香港藝人們覺得成龍身上有江湖義氣,於是見面都喊一聲大哥。


拍《十二生肖》的時候,成龍順帶打破了兩項金氏世界紀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員」「一部影片中身兼職務最多的電影人」。成龍很享受這種掌控全場的感覺,常常引以為傲。



人人都叫他大哥,成龍也開始習慣把自己放在大家長的位置。大家長的習慣,就是給人講道理。講道理不是問題,一個只讀了兩年小學一年級的人講道理,就成了問題。


《十二生肖》初剪結束,王中磊代表投資人提意見,認為電影本身已經將文物保護和環境保護的主旨傳達得足夠清楚,不需要成龍以臺詞的方式再講一遍,影響電影節奏。況且,成龍在電影中的角色還是一名俠盜,不是文化部和環保局的領導,不合適。


成龍想了想說,虛心聽取,堅決不從。


只是生活並不總能按照他的規矩運行,當年在臺灣拍《龍少爺》的時候,下榻的飯店有一個轉彎的位置,每天都有一輛車亂停在那裡,成龍的車就進不去了。


成龍用紙寫「請你尊重,不要在這種地方停車」貼在車上,對方不予理睬。忍不了的成龍轉身就從飯店拿了一把餐刀,讓成家班在附近看著,車主沒來,成龍就把四個輪胎全部扎破。


在電影裡,路見不平就拔刀的成龍是英雄,生活裡卻未必。/《龍少爺》


有記者曾問成龍,如果以後從政,想做什麼職位。成龍給出了兩個答案,一是成立反黑組,訓練特警打擊黑社會犯罪;二是當交通部長,給每位交警配發榔頭,不遵守交通秩序就砸車。


至於議員是萬萬不會做的,「要斯斯文文的,被人家質問,罵人的話又不敢講,打能解決問題最好,又不能打,我受這個罪幹什麼」。


大約造化弄人,崇尚秩序與控制的大家長成龍,最失控的卻是自己的子女,兒子進了看守所,女兒在加拿大拾荒。


這兩年,成龍在電影裡常常飾演一位關心女兒的老父親形象,他演得尷不尷尬沒人知道,觀眾看著確實挺尷尬的。


其實成龍的成就已經夠多了,就連動畫片都以他為原型。/《成龍歷險記》


3. 成龍暗老


老捨生前只寫過一篇武俠題材的小說,是一個短篇,叫《斷魂槍》。


小說的主人公鏢師沙子龍曾憑藉一手五虎斷魂槍名震江湖,然而在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前,傳統武術以及上面所附加的一切,終究是要被新時代淘汰的,就像被狂風吹走。


歷史的新陳代謝,並不總是溫情脈脈,沙子龍清醒地知道這一切,並從容地接受他的結局。


當我們今天看向成龍,看著他日漸老邁的身軀還在固執地輾轉騰挪,翻飛的身影裡處處都是沙子龍的影子,唯一不同的是,成龍拒絕這個結局。


一旦接受英雄的設定,就很難容忍遲暮的命運。/《龍牌之謎》


一個65歲的老人想要憑藉自己的肉身抵抗電影工業的迭代,本身就構成了一種悲壯感。也是這種英雄暗老的悲壯,將觀眾們引向電影院,和陪伴他們長大的龍叔一次次道別。


可以說,成龍電影的魅力正在於這種對個體尊嚴的強調,還未當上大哥的成龍其電影中保持著對宏大敘事的距離和對平凡生活的讚美。


如果將成龍早期的電影進行比較會發現,大多都在講述一個過著平靜生活的小人物,突然被外力打破平衡。在避無可避的情況下,用拳頭將外力打退從而恢復平靜生活的故事。



他從不主動出擊,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那些鏡頭都是在邊跑邊打。換言之,成龍扮演的從來不是什麼大英雄大豪傑,而是努力保衛自己平凡生活的普通人。


成龍喜歡在片尾作總結陳詞是他電影一直以來的通病,但之前的作品並不讓人反感,是因為那時候的成龍採用的仍然是一種符合他角色定位的樸素底層表達。


它不是什麼大道理,卻是能引起每一個普通人共鳴的小願望: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


成龍一生中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有好好讀書,成名以後,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擺好筆墨讓他題詞,他進門只要一看到,馬上扭頭走掉。


教育的缺失使得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仍然是從戲院裡學來的忠孝節義。這種舊式價值在講述小人物時,成龍還能依仗底層出身的經歷和赤誠完成一個不錯的成人童話。


披上將軍戰甲,不再是小人物的成龍仿佛沒那麼生動了。/《神話》


然而一旦成龍做了大哥,愛上了通過電影談論國際衝突、文明進程等公共議題,這些不成體系的價值觀就顯得捉襟見肘,整個電影也就淪為了複讀機式的單調說教而與每一個普通觀眾漸行漸遠。


與黑澤明、宮崎駿、薩蒂亞吉特·雷伊並列,成為第四個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可以說成龍已經達到了動作類型片的極致。


如今的成龍更像是小區裡隨處可見的退休大爺,沒什麼文化,有過不少經歷,碰到一個年輕人就要開始講道理。


有的老頭兒愛遛鳥兒,有的老頭兒愛釣魚,有的老頭兒愛到處給人題字。只是碰巧,成龍的愛好是拍電影。


自娛自樂倒也無妨,如果想拍點留得下來的作品,可能真得把後面的每一部電影當成最後一部了。



相關焦點

  • 這些年成龍出演的「爛片」,一部爛過一部,成龍是否會晚節不保?
    所以導致了全片中基本看不見正義,所以神探蒲松齡可以說是一部粗製濫造的「爛片」,僅僅想靠明星效應圈錢的作品罷了,是成龍打著科幻的外衣又一部圈錢的爛片,起初還有人不相信,但是該片子上映後完完全全讓相信成龍大哥的觀眾深感失望。
  • 成龍被嚴重低估的一部作品,如今已從當初的爛片成了經典
    成龍大哥拍攝的電影不在少數,雖然不能說每一部影片都是經典,但是對于成龍參演的動作片,在香港電影市場有足夠的地位的,但是就像如今電影市場發生的變化一樣,曾經的香港電影的繁榮也隨著時間漸漸出現了改變,而成龍大哥一直引以為傲的動作片也漸漸失去了大眾的喜歡。
  • 成龍出演的五部「爛片」:你若一部都沒看,那真是太幸運了
    出生於香港的成龍,早些年憑藉自身努力以及「拼命三郎」的氣質活躍影壇,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著名動作演員之一,其影響力以及對國內電影市場的貢獻可以說功不可沒的。不過,年過六十的成龍,如今依舊活躍影壇,是值得認可的,但是近年來接連出演的幾部作品卻一部不如一部,不僅無法獲得觀眾良好口碑,票房同樣相對低迷。
  • 2019年哪一部電影是你心目中的「爛片」
    由王大陸、張榕容、米拉·喬沃維奇、許魏洲等主演,全程都在使勁搞笑,可又讓人笑不起來,故事劇情處處都是硬傷,是一部尷尬到飛起的爛片三、豆瓣3.5分,《雙生》是一部超恐怖的爛片八、豆瓣2.8分,《下一任:前任》就是最爛的一部愛情電影
  • 成龍大哥十大經典動作電影,最後一部被「禁播」你看過幾部?
    2、《快餐車》,成龍大哥經典的電影不少,快餐車就是其中一部。全片內容雖然平平無奇,但仍然拍得爽朗熱鬧。首先人物搭配很好,洪金寶還沒那麼胖,成龍動作那麼青春帥氣,元彪笑容那麼青澀,女主角聰明漂亮又機靈。片中每場打鬥都乾脆利落,一招一式都很有力量,真是要身手有身手要演技有演技,加上西班牙歐式古堡背景,處處透露出浪漫氣息,幽默武打與浪漫風情融合到一起別有一番風趣。
  • 今年上映的4部國產「爛片」,一部比一部精彩,最後一部刷新三觀
    特別是樂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幾部電影,更是爛片中的爛片;希望各位朋友在看過本篇文章後,能夠避開這些「爛到極致」的電影。,爛到「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神仙顏值都拯救不了的爛片,但是國產的更爛。)《錘神》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劣質盜版電影
  • 電影《鐵道飛虎》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於聖誕節上映的《鐵道飛虎》,本人抱著極大的熱忱選擇了去影院支持成龍大哥的新電影,兩個小時結束了,欲哭無淚!有點掉坑裡的感覺,你說這樣的電影,我放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用來打花時間看看就得了,還花了60,我一定是病了!評價一個電影是否屬於爛片,有三個標準!
  • 成龍唯一一部死掉的電影,集結香港影壇半壁江山,劉德華甘演配角
    如今香港影壇逐漸衰敗,爛片橫行,但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壇也曾有過一段黃金時期,而成龍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憑藉著《醉拳》、《警察故事》等經典作品成為票房的號召。成龍在電影中的角色也曾&34;過,並沒有主角光環,因此並沒能成為活到最後的那個人。
  • 《功夫》主演們拍了,一部爛片觀眾直呼,元華,元秋可惜了
    周星馳《功夫》電影主演,拍了一部豆瓣只有2.8分爛片,觀眾都直呼可惜了,元華,元華,和梁小龍。元華,元秋,和梁小龍是影壇著名老戲骨,幾位都是實力派演員,每一個演技都特別精湛。尤其是元華拍了一輩子戲,出演很多經典電影。元華還和成龍洪金寶是師兄弟,幾人關係都非常好,元秋更是成龍,洪金寶大師姐。
  • 美國網站評分最高的19部成龍電影,最後一部略尷尬
    美國專業電影網站IMDb上,評分超過7分的「成龍電影」,不包括其參與配音的《功夫熊貓》等片。總體比較客觀,也有在國內不受待見,但在美國很受追捧的成龍作品。1.《醉拳》 7.6分,以現在的眼光,這部電影沒什麼特別的,但卻是成龍演員生涯最重要的一部電影。2.
  • 爛片吐槽之《神探蒲松齡》成龍大哥演藝事業中的爛片
    大家好,我是職業大噴子,沒有最爛,只有更爛,這裡是行業標誌杆,帶各位見世面又實戰的AKA《爛片指南》。與此同時,周星馳被徹底拉下神壇。周星馳這個名字對觀眾的吸引力岌岌可危。但是沒想到《神探蒲松齡》讓我大失所望,最後是強忍著看完這部電影的,因為強迫症發作,必須看到結尾才行,所以邊看心裡一邊是大寫的懵:就這樣?
  • 兩百多位明星零片酬出演了一部爛片,卻成為永遠的經典
    各路演員們紛紛報名要求參演,共集結了香港影壇200多位藝人參演,幾乎所有的香港明星在這部電影裡都有演出,有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周星馳、張學友、劉嘉玲、梁家輝、梅豔芳、王祖賢、關之琳、Beyond等等,堪稱是香港電影史上一部真正的
  • 以為是爛片,最後卻是「真香」的電視劇,哪一部中招了?
    有些電視劇前期給人感覺就是爛片的氣息,但是卻越看越精彩,「真香」定律永不欺人,那麼我們接下來就看看那些以為是爛片,最後卻越看越精彩的電視劇,你被哪一部矇騙了呢?第二部是《錦衣之下》,這部劇由任嘉倫和譚松韻飾演,當初這部劇上映的時候,正是《慶餘年》熱播的時候,《慶餘年》的熱度一度碾壓了但時候的所有劇,但是《錦衣之下》卻從中脫穎而出,漸漸地成為了一部熱播劇
  • 成龍尺度最大的一部電影,卻差點讓公司賠破產
    成龍大哥現在拍的電影,以爛片為主,都快成了爛片代名詞了。但是以前,成龍大哥拍的電影,可大多是精品。
  • 六年9部爛片,成龍大哥為何成為爛片風向標
    看成龍大哥的電影,感覺電影本身並不費錢,就是有點費成龍。1954年出生的成龍大哥,本到了功成身退的年齡,但看電影市場,大哥不退反進,幾乎每年都有其主演的電影上映。2015年至今,除去《解憂雜貨鋪》、《攀登者》這些友情出演的電影,由成龍主演的電影多達9部。且不管票房幾何,9部電影中僅有一部《英倫對決》,豆瓣評分剛剛達到及格線,其他全是爛片。
  • 2018年最後一部喜劇片即將上映,葛優主演,也挽救不了的爛片
    2018年真的要過去了,還剩下幾天,這一年來上映了那麼多電影,然而爛片年年有,今年特別多。2018年的最後一部喜劇片即將上映,但是這部電影註定是一部爛片。雖然這部電影還沒有上映,但是它已經具備了爛片所有的因素。
  • 《急先鋒》疑似成龍最後一部電影,卻票房口碑雙崩,這是誰的錯?
    「這可能是我拍的最後一部電影,以後再也沒機會了。」 但是,成龍就像喝了牛血的鐵牛一樣,永遠不知疲倦,拍了一部又一部電影,而《急先鋒》就是成龍、楊洋、艾倫、徐若晗等,主演的又一部力作。 在眾多競爭的對手中,《急先鋒》雖然不是成龍的巔峰之作,但仍是國產動作片永遠的king!
  • 成龍被罵蹭吳京流量:比爛片之王更危險的,是可怕的慣性!
    你肯定不知道,在暑期檔由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被各家公眾號放到頭條上罵時,成龍和施瓦辛格拍了一部電影《龍牌之謎》。直到這部電影以豆瓣評分3.6和極其慘澹的票房收場時,才有人意識到,成龍最近的爛片,已經多到觀眾連罵懶得罵。再往前推一點,今年的春節檔,成龍交出了一部名叫《神探蒲松齡》的影片,誰也沒料到會輸的這麼慘,最後票房僅達1.45億。
  • 《我的拳王男友》希望是今年最後一部爛片
    今年三大港產爛片都是在天街看的。。(如果算上所有電影院看過的爛片還有一部上海堡壘,of course...)這部雖然爛但還是有些小小的狗血的感動,沒辦法,洛奇這樣的設定太經典了,後面只要這樣套路的,無論是激戰,奎迪,還是摔跤吧爸爸都不難看,至少比另外兩部今年的大爛片劉青雲的「我家開了馬戲團養大象片名忘了」和「看的第一部陳果卻是我想像中逐夢演藝圈拍成的樣子的九龍不敗」要好。
  • 疫情肆虐全球,成龍的《急先鋒》可能是最後一部「全球取景大片」
    ,對我們來說似乎是一個想都不用想的事實——成龍怎麼可能死?廣袤的草原,成龍大哥變裝騎駱駝,就像個飽經風霜的武士。聽說成龍來拍戲,他親自帶領一眾群演,體驗了一把在成龍電影裡當演員的感覺。比如成龍大哥從軍方那借來的真實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