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性能不如講故事:好萊塢魔術大師掌控人心的7個核心策略

2021-02-21 THINKTANK新智囊

每一個成功的魔術背後,都有一整套精心設計的原理,而且這些原理可以被廣泛地應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魔術」策略影響他人,或者避免被別人引導呢?

來源:湛廬文化(微信號:cheerspublishing)
近年來什麼都想嘗試就是不想好好寫歌的周杰倫,參與了3月上線的綜藝節目《週遊記》。周董不愧是周董,就算在一個旅遊節目裡,依然大秀自己最愛的魔術、籃球和奶茶撞球。周杰倫對魔術的熱愛大家有目共睹,他不僅走到哪裡、上什麼節目都要變魔術,還為魔術寫歌,甚至跑去參演了《驚天魔盜團2》,在片中扮演了一位魔術道具店老闆。為什麼魔術如此令人痴迷?因為魔術是一種專注於控制的古老藝術,是一股「操控人心的力量」。《驚天魔盜團》系列電影貢獻了令人驚嘆的奇觀。令人印象深刻的《驚天魔盜團1》開場,傑西·艾森伯格飾演的魔術師在芝加哥街頭的人群面前表演了一個魔術。艾森伯格直視著鏡頭洗一副紙牌,他請人群中的一個女孩代表觀眾選擇一張牌。女孩選了一張方塊 7,而且剛巧,觀看電影的所有人都選擇了方塊 7。接著,當艾森伯格將整副紙牌丟向空中時,他身後一棟高樓的整個外觀立面用燈光打出了一張很大的方塊 7 的圖案!觀眾看得目瞪口呆,他們感到不解:他怎麼可能知道我會選哪張牌?其實,這個魔術的奧秘就在於觀眾能自由選擇。魔術師使用各種技巧引導觀眾的想法和決定,將結果導向一個預定的選擇,但只有當觀眾相信真的是自己做出了選擇並控制了結果時,才能達到魔術師預期的效果。換句話說,魔術師的目的是說服觀眾,讓觀眾以為自己擁有選擇的自由,但實際上,他們的每個決定都處在魔術師的掌控之中。那麼,魔術師是如何引導觀眾做出選擇的呢?以一個簡單的紙牌魔術技巧為例:第一步:魔術師請一位觀眾在規定時間內,在桌上牌面朝下的4張牌中自由選擇一張牌,然後把它插回整副紙牌中。第二步:魔術師洗牌、切牌,將4張牌牌面朝下排成一列,請那位觀眾翻開其中一張。所有選擇都是這位觀眾自己做出的,但魔術師已經追蹤到了他一開始選的牌,並確定它就是4張牌中從觀眾那裡數的第二張,從而主導了結果。
事實上,在觀眾做出選擇之前,魔術師就已經為他設計好了選擇路徑:(1)觀眾不太可能選第一張牌,因為它明顯不是最佳選項;(2)魔術師把第三張和第四張牌放得剛好足夠遠,觀眾必須得向前彎一下身子才能拿到,這給他的選擇造成了麻煩;(3)而這時魔術師再稍微催促他快點做出決定,觀眾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第二張牌。

藉由改變觀眾的選擇環境或者前後脈絡,魔術師朝著自己設想的結果輕推了他一把,而觀眾會對結果大感驚訝,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完全是自由選擇的。

不只是魔術,現實生活中也處處存在用魔術策略引導他人行為的做法。美國一IT公司就把這一策略運用到員工管理之中。印孚瑟斯的員工每天都因通勤而精疲力竭,這對他們的工作和整體士氣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後來,史丹佛大學教授巴拉吉·普拉巴哈卡來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他設計了一個自願參與的計劃,獎勵在尖峰時間之前打卡的員工,給予他們可以參加每周現金獎的抽獎點數。
他並沒有正面提出正在嘗試解決的潛在問題是什麼,也沒有告訴他們如何重新安排每日通勤方式,而只是給員工提供一個獎勵,聚焦於「提早上班」這個重點上,不管他們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結果,員工的打卡的積極度和士氣真的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這位領導化身魔術師,刻意引導員工做出他想要的選擇。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只要讓對方以為有選擇的自由,將被動選擇轉化為主動選擇,就能讓對方的配合率大幅上升。生活中,商場、網店的限時促銷活動也充分體現了魔術的「選擇暗示」策略,刺激消費者排除相互矛盾、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促使他們儘快做出「購買」的選擇。每一個成功的魔術背後,都有一整套精心設計的原理,而且這些原理可以被廣泛地應用在工作和生活中。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魔術」策略影響他人,或者避免被別人引導呢?

即使不知道鄺大衛,你一定也知道文章開頭提到的《驚天魔盜團》。

電影中出現的大量令人驚豔的魔術便是鄺大衛的傑作,他憑藉讓無數觀眾驚呼連連的魔術操作技巧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魔術大師,不止如此,他還陸續擔任了《模仿遊戲》《碟中諜5:神秘國度》《蟻人2》《盲點》等電影、電視劇的顧問,十分擅長在電影和電視中操縱人心。

作為魔術師,他總是搶先觀眾一步、兩步、三步,甚至四步,他知道觀眾會注意什麼,會忽視什麼。在他看來,魔術是一種深層的人類心理機制,能運用魔術力量的人都是善於運用洞察力與影響力的大師。鄺大衛在其新書《徵服》中提煉並拆解了魔術的7個核心策略,讓人們可以用這些策略來輕鬆影響他人、引導他人的行為,更高效地推廣自己的創意、產品、技能等。從FBI談判專家到社群網絡專家,從科技行業到各種企業的執行長,各行各業都存在優秀的「魔術師」。無論是想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推銷創意和產品、管理團隊,還是想在生活中獲得他人的認可,都需要學會影響他人的策略,讓他人跟著自己的節奏走。

《徵服:好萊塢魔術大師教你如何贏得客戶》

作者:[加]鄺大衛

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策略1 知覺落差:找到並利用觀眾所看到的和所相信的之間的知覺落差。策略2 信息裝載:按照步驟和要求做好完全的準備,明白信息要挖掘到什麼程度。策略3 設計故事:為產品打造相關的故事並通過實踐故事的方式講述故事。策略4 刻意引導:在不同的情境下運用不同形似的錯誤引導。策略5 選擇暗示:永遠都要讓對方以為自己可以自由選擇並藉此影響他們。策略6 習慣脫軌:學會運用習慣、模式和對方的預期心理。策略7 安全退路:學會準備Plan B甚至Plan C。

▨ 最成功的影響他人的方式,就是讓對方「主動」選擇

2000年,兩位行為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實驗。在試驗中,年輕人到購物中心,隨機在逛街的人群中挑選人並向他們提出兩種請求。年輕人對隨機挑選的第一組人說:「不好意思,請問能不能給我一點零錢讓我去坐公交車?」結果只有10%的人會給他零錢。然後,年輕人對隨機挑選的第二組人說了同樣的話,但最後加了一句:「不過,你可以自己選擇接受還是拒絕。」僅僅是簡單告知對方擁有選擇的自由,年輕人從陌生人手上拿到錢的成功率就提升到了47.5%。兩年後,兩位科學家又將實驗中向陌生人要零錢,改為請陌生人填寫一份調查問卷。這次的結果顯示,相比於沒有暗示的情況,給出暗示後陌生人配合的概率上升了15%。這一實驗所說明的就是「選擇暗示」的策略。當人們被告知自己是自由的,他們就會變得更願意合作,更隨和親切,更慷慨大方。了解了「選擇暗示」策略,你現在明白為什麼雙11、618大促「限時折扣+優惠券」的刺激下,每年都能掀起購物狂歡的原因了吧?商家通過強迫選擇,替代選擇法,讓消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標範圍內,從而做出他們想要的行為。「直播一哥」李佳琦的文案向來被作為業界的典範,直播受到時長的限制,如何才能在短短幾分鐘內介紹好這款產品並讓顧客下單購買呢?李佳琦選擇把重心放在了文案、故事而不是產品的性能和成分上,在他的文案引導下,觀看直播的用戶們紛紛自願跳入「OMG!買它!」的陷阱之中。(這支口紅給人的感覺就是)甄嬛上位以後回頭一笑,對著那些人說「老娘贏了」。當顧客聽到這些話的時候,聽的是文案嗎?不是,聽的是故事。
故事賦予「口紅」畫面感,彷佛只要塗上這支口紅,每個女生都是佳琦口中的女神。鄺大衛在《徵服》中這樣描述故事對於魔術的重要性:「故事性不強的魔術,就像沒加糖的蛋糕。故事是撩撥並滿足觀眾情感的要素,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從表演者的表演過程中獲得仿佛親身經歷般的體驗。」他曾通過反向設計故事情節,甚至成功騙過了好萊塢導演。2014年,好萊塢導演艾德格·萊特邀請鄺大衛去他家,教他「魔術師是怎麼想的」。於是,鄺大衛與他的魔術師好友布萊克·佛格特一起進行準備。表演那邊,鄺大衛他們遲到了15分鐘才到萊特家,並為沒有順利找到地方而道歉,接著,他們在客廳進行了一系列魔術表演。然後聊了一下魔術的欺騙和詐騙術之間的異同點,便開始收尾。之後,萊特請他們再變一個魔術。鄺大衛說,「我們最好的招數幾乎已經用盡了,不過如果在戶外,也許我們可以再變一個試試」。結果萊特決定到後院去,於是鄺大衛他們在草坪邊,請賴特隨便指一張牌並選一處地方,結果在地表10公分以下果然挖出了同樣的這張牌。最後,鄺大衛向賴特公開了這個魔術的秘密,那就是他們反向設計了這個發現和故事,在這之前他們就去賴特家的後院埋下了不同的紙牌,並故意遲到、讓賴特提出再變一個魔術,最後營造出「不可能」的結果。先預想最後意外的結局,然後將順序往回推,選擇並製作需要的道具來製造這個效果,他充分利用了故事給魔術帶來的附加值,人為產生「意外」的最佳效果。在《徵服》這本書中,鄺大衛揭下了「商業魔術師」的面具:提醒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為故事買單的真相。鄺大衛將魔術背後的秘密與心理學知識、商業敏銳性相融合,提供了一套拿來就能用的方法和實踐案例,讓讀者可以通過這些策略強化自己的影響力,在潛移默化中輕鬆影響並引導他人的行為。如果你正好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之心,喜歡魔術帶來的奇幻和驚喜,幻想能擁有「魔術」這種掌控人心的魔力,不妨讀讀這本書。

新智囊公眾號聚焦在「如何以創業的精神做創新;怎樣用創新的視角做創業」這項事業,為未來的商業領袖們打造「共同學習的平臺」。我們和讀者們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共同成長,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想明白(知)、幹明白(行)、說明白(言)。

相關焦點

  • 讓周杰倫「走火入魔」的7個網際網路思維: 沒有誰,比「他」更能掌控人心
    好萊塢魔術大師鄺大衛在新書《徵服》中給出了答案。  沒有誰,比魔術師更能掌控人心即使不知道鄺大衛,你一定也知道文章開頭提到的《驚天魔盜團》。電影中出現的大量令人驚豔的魔術便是鄺大衛的傑作,他憑藉讓無數觀眾驚呼連連的魔術操作技巧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魔術大師,不止如此,他還陸續擔任了《模仿遊戲》《碟中諜5:神秘國度》《蟻人2》《盲點》等電影、電視劇的顧問,十分擅長在電影和電視中操縱人心。作為魔術師,他總是搶先觀眾一步、兩步、三步,甚至四步,他知道觀眾會注意什麼,會忽視什麼。
  • 贈書|周杰倫熱愛的神仙策略,還能幫你徵服老闆和同事
    電影中出現的大量令人驚豔的魔術便是鄺大衛的傑作,他憑藉讓無數觀眾驚呼連連的魔術操作技巧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魔術大師,不止如此,他還陸續擔任了《模仿遊戲》《碟中諜5:神秘國度》《蟻人2》《盲點》等電影、電視劇的顧問,十分擅長在電影和電視中操縱人心。作為魔術師,他總是搶先觀眾一步、兩步、三步,甚至四步,他知道觀眾會注意什麼,會忽視什麼。
  • 臺灣作家許榮哲:講故事如同探險之旅
    海峽之聲網8月30日北京訊(記者仇秀莉)近日,臺灣作家許榮哲新書《故事課》由磨鐵圖書旗下鐵葫蘆圖書隆重推出,該書既是一堂乾貨滿滿的「課程」,也是一套引人入勝的「故事書」、充滿冒險與奇遇的探險之旅。許榮哲在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可用的素材非常多,這就需要寫作者學好講故事,把故事講的更加精彩。
  • 講故事,永遠勝於講道理——美國營銷傳播大師安妮特·西蒙斯新作《故事思維》評讀
    一張小圓臉始終專注的看著我,時不時格格笑著,甚至流出了口水,如今又逢六一兒童節,筆者總想起給孩子兒時講故事的歷歷記憶,以及深有感觸的點滴體驗。學會講故事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技巧。江西人民出版社新出的《故事思維》一書,是將故事思維應用於營銷傳播的第一人安妮特·西蒙斯 (Annette Simmons) 的奠基之作,暢銷全球10餘年。
  • 「好萊塢往事」:這是昆汀最想講的故事
    作為一篇影評,本片沒有劇透,《好萊塢往事》是昆汀自己最想要講的故事。時光網坎城訊今天的坎城格外熱鬧,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總算是趕上了,帶著35mm的膠片新作《好萊塢往事》的頂級卡司——「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與布拉德·皮特,走上了本片首映式的電影節紅毯。
  • 如何做好招生銷講?講故事的能力很重要
    4做課程說明會很多校長擔心1個多小時家長坐不住,講20分鐘就可以了。其實家長能不能留下來聽你講,與時間長短關係真不是特別密切,要知道「話不投機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核心關鍵因素是你能否給家長提供具有吸引力和學習價值性的內容。
  • 《故事力法則》:每個人都會講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講好故事
    美國知名演說家安妮特·西蒙斯曾經說過,「一個好故事總是充滿溫情的,不像數據那樣冷冰冰,所以總是能打動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不管一個人多麼有心機,多麼強硬,都會被好故事影響。用講故事的方法去與別人溝通,這就是故事思維的核心。」誠然,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女(男)同學,或是來自親眼所見,或是親耳所聞,或是親身經歷......
  • 報名 大師開講啦!!! 詹姆士·沙姆斯:將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
    「大師講堂」——「詹姆士·沙姆斯:將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將於4月18日13:30在北京電影學院新圖書館報告廳舉行!>,這位最懂華人的國際電影大師為正在電影路上奮力前行的中國電影人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精神盛宴。
  • 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核心價值
    在論壇上,戴總圍繞「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核心價值」的創作思想,闡述卡龍動畫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原創動漫道路上艱辛探索的歷程。       從我國首部大型經濟啟蒙類動畫片《經濟學園》,中國首部剪紙藝術3D系列動畫片《雲彩麵包》,再到綠色環保題材的動畫片《小包變形記》,卡龍動畫始終秉承著「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核心價值」的原則,根植中國文化,堅守動畫原創。
  • 《講好金華故事》
    「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既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強烈的自豪感,也要堅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 講好故事的3個核心要素,讓產品快速傳播增加銷量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灰姑娘的故事,我們會發現三個基本要素……序列懸念過山車我認為,在每一個偉大的故事中都存在著同樣的元素,在內容營銷工作中編寫和使用故事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種將自己與大量平庸自媒體區分開來的一種方式。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如果沒有遠見的該怎麼辦呢?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簡單來說,故事應該講述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某個人,而這個人正力圖實現一個困難的目標,最終這個人是如何變化的。也就是說一個故事包括某個人、發生什麼事、遇見什麼困難、有何變化和作者的觀點這五個方面。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近16年的探索,數量驟增,高票房動畫大片接連出現,只要突破「講故事」的瓶頸,在未來十年必定能迎來國產動畫第三個輝煌期。進入新世紀,中國動畫電影也出過一些能把故事講好的口碑之作,如麥兜系列、《藏獒多吉》《風雲決》等,但這樣的佳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 王剛在《王剛講故事》裡講了很多故事 但這故事他一定不會講
    還記得當初的一檔《王剛講故事》,在短短一年之內就成為了老百姓心中的頂流故事類節目品牌。每晚9點半很多粉絲觀眾都共同守候王剛在屏幕前講述一個個令人驚嘆的故事。在這檔節目中,王剛講述了很多個故事,王剛甚至偶爾會分享自己的故事,不過,最近有網友發現了一個&34;,那就是最近發生的一個故事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好萊塢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自信且流暢地講故事了。在好萊塢不斷地退守、修補政治正確和故事之間的裂痕時,中國電影人或許也該從「好萊塢情節」中走出來。從2000年開始,《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內的眾多中國商業大片,都在努力地效仿好萊塢模式。
  • 不講故事只講道理,肌膚未來用「成分」引爆CIBE美博會
    7月29日,第54屆中國(上海)國際美博會(以下簡稱為「虹橋美博會」)在上海重磅開幕。據了解,此次博覽會展覽規模達23萬平方米,匯集各地區品牌2300+個,涵蓋日化線、專業線、供應鏈及綜合板塊等全產業鏈六大主題展館。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也因此,改編版真人電影在海外一直「不受待見」,《愛麗絲漫遊仙境》《灰姑娘》《獅子王》曾被批評照搬動畫、毫無創意;《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和《沉睡魔咒2》也被指挪用了過多異國文化、除了服化道外一無是處。中國觀眾則對迪士尼改編版真人電影寬容許多。多數改編版真人電影的豆瓣評分都在7分上下,少數海外口碑差的電影,其豆瓣評分也在6分左右,而中國也一直是迪士尼票房收入最高的海外市場。
  • 特斯拉電池日,馬斯克講了個製造故事
    會議是個漸入佳境的過程。前半部分相當枯燥。先是董事長致辭,新董事和大家見面,股東會提案,重要議題的表決等等。好不容易等到馬斯克上場了,他精神明顯很好,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而且一個勁地誇獎中國,說中國15個月就把一片空地建成了特斯拉的生產基地,說要把中國的產能提升到年產100萬輛。
  • 好萊塢往事講的什麼故事 曼森家族殘忍兇殺案揭秘
    今日上午,由昆汀·塔倫蒂諾自編自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劇情類電影《好萊塢往事》,首曝官方定檔海報,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據悉,該劇改編自一起真實的、發生在美國好萊塢的兇殺案——曼森家族殺人案。可能很多網友都對該案件有所了解,至於到底是怎麼回事還不太清楚。那到底影片《好萊塢往事》講的是什麼呢?《好萊塢往事》中的「曼森家族」殺人案是怎麼回事呢?
  • 以其他地方命名的好萊塢電影,講都的都是那些地方的故事嗎?
    好萊塢代表著美國電影,也代表著美國的文化。但是好萊塢的電影講得可不僅僅是美國的故事了,他們喜歡把「胳臂伸得很長」,以其他地方或者國家的事情來拍攝電影。其實好萊塢電影的「世界性文化」由來已久,因為美國本來就是一個「雞尾酒」文化的國家,有不少好萊塢影片甚至明目張胆的把其他國家和地名用在電影的名字裡面。這些以其他地方命名的好萊塢電影,真的就如片名所說的那樣,講都的真的都是那些地方的故事嗎?《好萊塢在維也納》這是好萊塢近幾年相對受人認可的紀錄電影,電影原聲還原來在好萊塢舉辦的維也納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