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死磕地溝油,他做到了!

2021-03-05 瞭望智庫

誰能想到地溝油試紙的發明人竟是位小警察。

                                                    

文 | 張茜

本文轉載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原文首發於2019年7月29日第08版《中國青年報》,原標題為《警察「小白」九年死磕地溝油》,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學醫的任飛2009年畢業後考進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技術處,2013年11月調入太原市公安局。他的工作,是從一線幹警手中接過裝有各種物證的透明塑膠袋,然後化驗。

任飛入職技術處理化檢驗科後發現,單985、211院校畢業的博士就有6個,頓感壓力。「咱就是個小民警,我上面有工作10年、20年的,我怎麼才能站穩腳跟?」他的煩惱和所有普通年輕人一樣。

「當時我就準備鑽研實驗室裡最金貴的儀器,最後相中了液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是用來檢測不易揮發物的儀器,後來任飛發明地溝油儀器檢測法,就是用的它。

這個儀器確實金貴,每次做完檢測光是維護就得花一個多小時,更不要提它還易壞,修理更是個大麻煩。別人對它都避之唯恐不及,而任飛正愁找不到理由跟它名正言順地親密接觸。當時跟妻子兩地分居的任飛住在單位,搶著承擔起所有用液質聯用儀的任務。每次儀器出現問題,他不怒反喜,「這個好,我又能學點東西了!」

終於,任飛的機會來了。

1

「一夜之間魚全死了,

你們怎麼能檢測不出來」

 

2010年,任飛接到一個「魚塘投毒案」。在這個案子裡,農藥檢測一直是理化檢驗的痛點,檢出率只有15%左右。

「即使確實是投毒,由於魚塘是擴散狀態,微生物分解快、揮發快,我們很難檢測出投毒的線索。」任飛只能認定該魚塘沒有被投毒。

稍後他收到一封來自養殖戶的信,信上說:我們家借款十幾萬元才包下魚塘,一夜之間魚全死了,你們怎麼能檢測不出來?!

面對養殖戶的失望和不解,任飛決定:「就是它了!我就研究魚塘投毒怎麼測。

這是任飛的第一個實驗課題。他養魚、給魚投毒、檢測、記錄、摸索規律、總結,終於研發出一套利用液質聯用儀檢測魚塘投毒的方法,將魚塘投毒的檢出率從15%提升到80%以上。2012年,這項成果不但獲得了全國有機質譜會議的高度認可,還幫任飛博得了「魚塘小王子」的美名,此後,凡是魚塘投毒的案子,大家都說:「找任飛。

2

警察怎麼知道的?

2010年的一天,師傅問任飛願不願做地溝油檢測研究。

所謂地溝油,任飛介紹,通常是指用餐儲垃圾擠壓加工出來的油,用動物的各種邊角料熬製出來的油,甚至是直接把別人吃剩下的水煮魚的油湯、火鍋油等簡單過濾一下就再利用的口水油。

和刑事技術處的其他同事一樣,任飛的第一反應是這有些「不務正業」。

「你先別忙著拒絕,明天跟我出個現場。」 師傅說。

第二天,任飛來到某縣的一家糧油店。「褐色的地溝油從十幾噸的儲油罐裡流出來,一股惡臭。他們說如果把這裡查封了,不少人會吃不上油。」 任飛震驚了。

查封現場還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圍觀,這讓任飛想到了女兒,「我家孩子要是吃了這個怎麼辦?」

因為兩地分居的原因,女兒常年見不到任飛,跟他也不親。「希望有天女兒能理解我的工作,不再抗拒我」。就這樣,任飛接了地溝油檢測的課題。

此前的地溝油檢測技術成本高、操作複雜、檢出率低,任飛日夜苦思另闢蹊徑。他和犯罪嫌疑人潛心「取經」,學習煉製地溝油的「工藝」,自己煉油來找靈感。

嘗試了基因檢測、含鹽量檢測、膽固醇檢測……苦戰1000多個日夜,他每每熬到後半夜三四點,得到的答案都只有一個:這個方法確實不行。

「我把試管扔了!不幹了!到此為止!」 任飛放棄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每當太陽再照到臉上,我就想,今天再試一次,就一次,不行就不試了。」

直到跟朋友去吃「老火鍋」,任飛終於找到突破口。

那家火鍋店特別火,好不容易排到了,任飛和同事坐定,眼看著老闆把火鍋從旁邊剛吃完的桌子上端下來,用濾網濾掉裡面的食物殘渣,然後徑直把這鍋油端到了自己桌子上。

「這能吃嗎!鍋裡還有人吃剩下的料呢。」任飛問。

「要不怎麼說是老火鍋呢!快吃吧!」朋友說著把各種菜、肉往鍋裡下,還笑著調侃他:「你說你檢測地溝油,這就是地溝油,你能證明嗎?」

任飛窩著火兒夾起一塊肉,一嚼,被前桌鍋底裡殘留的綠藤椒麻了一下。

「對呀!我可以把目標檢測物換成調味品!」 他找到了新思路。

任飛介紹,流入市場的地溝油裡極大概率會殘留各種調味品的痕跡,經過多次比對試驗,他發現「辣椒鹼」是最理想的地溝油檢測標誌物,「如果辣椒鹼含量超過某一閾值就懷疑該樣品含有地溝油」。

辣椒鹼來源於辣椒,它既不易被地溝油煉製工藝去除,檢出靈敏度又高。「除非用有機溶劑萃取,但如果這樣煉地溝油,成本就太高了。而且它的靈敏度極高,達到匹克級別,也就是萬億分之一克,就是說,在一個標準遊泳池裡滴一滴辣椒油都能檢測出來。」任飛解釋。

據任飛了解,市場上回收一噸地溝油的價格是1000元左右,而經過處理後再賣出,每噸可以賣1.2萬元左右,「這暴利跟販毒差不多」。

應用辣椒鹼的原理,2013年,任飛研製出了用液質聯用儀檢測地溝油的方法。隨後,這一方法被原國家衛計委確定為地溝油檢測法。經過幾年的改進,他還可以根據檢出的辣椒鹼的種類和組成比例,判斷出地溝油的具體勾兌比例,進行產地溯源。

在一次查封行動中,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認自己煉的是地溝油,而任飛不但能確定他的哪個油罐裡裝的是地溝油,還給出了不同油罐地溝油的不同勾兌比例。

犯罪嫌疑人大驚:「我老婆都不知道地溝油勾兌比例,警察怎麼知道的?

2017年,任飛研發的地溝油檢測法獲得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金獎,經公安部批准,他榮立了個人一等功。

3

地溝油試紙問世後無償轉讓給企業量產

 

但儀器檢測局限性較大,一線執法人員操作不便。於是任飛又開始琢磨地溝油試紙。他告訴記者,2018年11月,該試紙研製成功,他將成果無償轉讓給企業量產,2019年3月得到公安部一所的方法驗證,前不久剛參與申報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油脂中辣椒鹼快速檢測方法的徵集。

採訪當天,任飛用剛送來的一瓶樣品演示了用試紙檢測地溝油的全過程。

打開一個紙盒,取出裡面的一次性試管、提取工具、稀釋液、有機溶劑等。在待檢測的油中取出7毫升,用有機溶劑萃取,稀釋,滴到試紙盒上,等待一分鐘。

「一條紅線就是地溝油,兩條紅線就是正常油。」任飛介紹。一分鐘後,試紙顯示出一條紅線。

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任飛又揪出一個疑似使用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無良商家。

他告訴記者,目前該試紙已經發放給一線執法人員,他們初步檢測後會再將樣品送來用儀器檢測確認。這款地溝油試紙問世後,已經在全國多個省市揪出了疑似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線索,幾起大案件正在偵察中。

隨著儀器檢測法和地溝油試紙檢測法相繼問世,在別人眼裡,任飛從默默無聞的小警察變成了一位光輝偉岸的「英雄」。但無論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後,他都固執地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有軟肋、有私心,同時也對自己有期待、有要求的普通人。

2018年,任飛受邀參加太原市「時代新人說」演講活動,臺下坐了2000多人,同步網絡直播。他提前給妻子和女兒要了兩張二樓的觀看票,「女兒不了解我,我想讓她看看,另外我想對妻子說幾句話,之前我也沒跟她說過我愛你之類的情話」。

「我和妻子上大學的時候,認為什麼事都大不過愛情,如果事業和愛情相衝突,一定選擇後者。後來進入社會才知道有許多無奈,事業和愛情相衝突,我們都得選擇事業。」那天,任飛抻著脖子躲在幕布後張望,就想知道妻子和女兒來沒來。

演講到了最後,任飛說:「孩子,爸爸是照片裡的那個人。我不是個稱職的父親。如果今天我的妻子和女兒來到了現場,我想說,我愛你們,我願意用一生來保護你們。」

地溝油試紙之後,目前任飛正在研發某「網紅」毒品試紙和迷奸藥試紙。

認識任飛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有不少企業和院校願意支持他搞研發,他幹得更起勁了。

最令他驚喜的是,他的社會影響力也打動了女兒。女兒在電視上看到穿警服的爸爸,聽到別人說「你爸爸真厲害」,她忽然覺得,爸爸是個「好爸爸」。

「有天放學回來她主動親了我一下!」 任飛心都化了,沒想到女兒的認可和理解提前到來了20多年。

「其實做這些事,我也是想給自己的內心找一些溫存。有些價值與物質和金錢是不相關的。」他說。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黃俊峰

相關焦點

  • 小龍坎製售地溝油:地溝油沉渣泛起,產業鏈為何僵而不死?
    文/馬進彪日前,一則刑事判決書披露了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門店兩年間用地溝油製成火鍋鍋底,在老闆的指使下,採購員、廚師均參與生產銷售地溝油,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2噸多。小龍坎方面也表態稱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火鍋店 竟因地溝油栽了
    要是吃了地溝油做的火鍋,整個冬天都會留下陰影。  繼市區接連查獲「大龍燚」、「萬德府」等火鍋店涉嫌使用地溝油案件後,瑞安公安和市監部門近期又相繼查獲了8家涉案火鍋店。昨天下午,瑞安市食安辦通報,目前已有24名涉案對象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小龍坎老火鍋店使用地溝油做鍋底!總部致歉
    我國是人口大國,將近14億張嘴每天進食,所以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都備受關注,但還是有商家不懼風險,生產地溝油賣給顧客。最近小龍坎旗下的榆林加盟店就被查出了存在食品安全等重大問題,該店涉嫌私自提取地溝油用於火鍋鍋底的製造,坑騙顧客無視顧客的生命安全。
  • 小龍坎一門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7月16日了解到,日前,一則刑事判決書披露了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門店兩年間用地溝油製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2噸多。而小龍坎方面也表態稱在2019年已配合事發當地部門處理了此類事件,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
  • 榆林「小龍坎火鍋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
    根據判決書顯示,2017年5月至7月,蘇某濤指使採購蘇某飛參與生產600斤地溝油,廚師劉東月和馮某明參與生產400斤地溝油,並加工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2018年8月14日至2019年4月26日,蘇某濤指使採購蘇某飛、廚師蘇某強加工地溝油3963斤,並加工成火鍋鍋底。這也意味著,不到兩年時間裡,該店生產、銷售的地溝油超2噸。
  • 和地溝油一起上熱搜,@紫光閣:瑟瑟發抖
    ► 文 觀察者網 趙可心昨(7日)晚,很多網友發現微博上突然出現一條熱搜——「紫光閣地溝油
  • 小龍坎一門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 涉案5人均獲刑罰
    新京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火鍋行業使用地溝油的問題近年頻「爆雷」,多個案件被查出。法律人士指出,地溝油具有極高的違法隱蔽性,在利益驅使下,商家鋌而走險屢禁不止。很多地溝油不是一人所為,必須對全鏈條的所有參與者都予以嚴厲打擊。老闆指使採購、廚師製售地溝油涉案的小龍坎火鍋店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榆陽中路匯優時代星座2樓。
  • 小龍坎一門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 出售給顧客十分噁心
    其實在之前,有不少消費者稱火鍋店使用的地溝油,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實有部分店家是會使用地溝油的,比如小龍坎一樣。目前小龍坎一門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出售給顧客,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指責,紛紛表示稱這簡直就是無良奸商。目前對於小龍坎使用地溝油一事,當地部門已經開啟了調查,並且抓獲了5人。
  • 臺灣「地溝油」事件繼續發酵 多家知名品牌中招
    此外,位於臺南市的久芳興業,主要產品包括天然香辛料、複合調味料、健康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等,下遊客戶包含味全、統一、義美、聯華、華元、維力等知名食品大廠。臺灣糖業公司中招,旺旺聲明澄清臺灣糖業公司(下稱「臺糖」)被查出使用過地溝油生產產品。
  • 馬路上好好的井蓋半夜咣當咣當響,原是有人撈「地溝油」
    29日凌晨3時許,江岸區四唯街城管執法中隊隊員蹲守發現,竟然是有人夜間偷偷撬開井蓋撈取「地溝油」,遂立即責令整改,從此,這個窨井蓋不再發出噪聲擾民。剛修好的窨井蓋半夜咣當響6月初,家住漢口五福小路一小區的居民劉先生反映,該路中央的一個窨井蓋,總是在凌晨二三點鐘左右,當車輛經過時,會發出咣當咣當聲,吵得實在睡不著。
  • 小龍坎一門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火鍋店用油頻「爆雷」
    新京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火鍋行業使用地溝油的問題近年頻「爆雷」,多個案件被查出。法律人士指出,地溝油具有極高的違法隱蔽性,在利益驅使下,商家鋌而走險屢禁不止。很多地溝油不是一人所為,必須對全鏈條的所有參與者都予以嚴厲打擊。
  • 王力宏嶽母李瑤敏涉臺灣地溝油案 曾與萬梓良、關之琳合演《喋血風雲》
  • 臺灣老農5次舉報地溝油廠無果,兩年偷拍千張照片終揭黑幕
    臺灣地溝油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但讓人意外的是,最早揭穿臺灣地溝油醜聞的,竟然是一位不識字的六旬老農。更意外的是,此前2年,老農及鄰居先後5次向有關部門舉報,均不了了之。2年舉報5次未果,老農自費搜證       9月15日,中新網援引臺灣媒體《聯合報》的報導稱,臺灣地溝油事件的舉報者是一位住在地下油廠旁邊的老農,此前他曾多次向屏東縣環保局舉報。
  • 最高法:地溝油按「摻入有毒非食品原料」定罪
    原標題:最高法:「地溝油」將被列為「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定罪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 仝宗莉) 今日15時,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用漫遊輿情大數據解析小龍坎火鍋深陷地溝油事件的來龍去脈
    7月16號,一則關於小龍坎地溝油的諮詢迅速刷爆朋友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網絡上爆出小龍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門店兩年間用地溝油製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2噸多。此項消息一經爆出,各路網友都不淡定了,紛紛表示不能接受。
  • 【獨家】地溝油、塑化劑,臺灣美食沒你想像那麼安全
  • 吃地溝油的命,操鏟屎官的心
    沒事還要帶狗狗去遊泳,不是把他帶到河邊那種,有專門的狗遊泳池,專人帶著狗狗遊泳。別以為帶狗狗逛個玄武湖,就算遊過泳了。你一天刷幾遍牙沒人在意,但是狗狗的牙膏牙刷一定要選TRIXIE特瑞仕寵物牙膏牙刷套裝。還有梳子,最好是美國Greyhound格雷漢特密齒小排梳,別隨便用你梳頭的梳子給狗狗梳毛,狗毛梳壞了誰負責。
  • 「紫光閣地溝油」火了,花10萬就可進微博熱搜前三!?
    7日晚,有網友發現在微博熱搜榜上出現了「紫光閣地溝油」一詞。對此,紫光閣官微以幽默的語氣公開回應,「#紫光閣地溝油#上熱搜了?
  • 賀鵬微型小說:死磕
    周董事長隨即擺了擺手,目送兩位股東離開,一低頭就從眼眶裡滾出了兩串淚珠—— 他伸手拽了一張抽紙,擦了擦眼睛,然後丟到辦公桌下面的垃圾桶裡,深深吸了一口氣,握緊拳頭,在辦公桌上猛地砸了一下,然後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來:死磕到底! 周董事長稍微穩定了一下情緒,便讓辦公室通知全體員工開會。
  • 《九年》:潘裕文和他的音樂進化論
    睽違將近五年,潘裕文最新推出的這張EP《九年》,可以說盛載在當中三首作品裡的,是屬於他自己以往的心路歷程的採樣。就如標題的那個時間數字,這一路走過的艱辛、樂趣與孤獨都被他用歌聲記錄下來。但,不同於從他前兩張專輯聽見的,重新找回自己音樂夢想的他,不管是在個人形象、還是曲風、又或是那些從歌詞表達出來的心情與故事,會非常直觀地讓樂迷感受到他這幾年的變化。就如在點題做《九年》,雖仍是一首情歌,但和潘裕文早期唱過描畫著風花雪月、小情小愛的作品相比,反而會令人感受到一份從「愛」這個字,升華而來的唯美與震撼。就如他在歌中所唱,「妳 有多難忘 我 就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