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阿若。好久不見。
辛丑年,願每個人平安喜樂,得償所願。
所念皆所願,所求皆所得。
在2020年,我用470小時,閱讀了53本書,範疇比較雜,心理學、寫作、傳記、時間管理、小說等等。
(以下是部分書籍名單)
種類繁多,但我只推薦這5本。
第一本:《刻意練習》 [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 / 羅伯特·普爾
一本可以讓你成為某個行業裡特別厲害的人。
世界上沒有失敗者,只有不夠努力的天才。
很多人以為天才是天生的,比如莫扎特4歲就可以譜曲,6歲就演奏開始到處巡迴,並且他有天生的完美音高,意思就是說他能夠聽出每一個音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降a降b他都能聽出來。
但是這本書卻打破了人們對天才的神話,書中告訴我們莫扎特並不是天生就具備完美音高,而是因為他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用全職時間培養他,把所有精力和經驗都用在他身上。
書中作者調查了所有天才的背景,那些所謂的天才似乎有著不可企及的高度,但事實上唯一秘密在於刻意練習。
而刻意練習並不是熟能生巧,而是有目的、專注需要反饋的突破練習。
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永遠不要為自己限制邊界,不要成為井底之蛙,更不要說我沒有學XX的天賦。
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可思議的未來,如果我們能夠把刻意練習的方法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時,我們都可能變得更加專業。
這是一本適合育兒的書籍,它可以告訴你,如何讓孩子成為天才;也是一本適合成年人的書,它可以讓你成為行業裡特別厲害的人。
只要方法正確,人人都能成為高手。
第二本:《白夜行》東野圭吾
真實的人性是複雜的,為了活著,每個人都可以不擇手段,善與惡從來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互相成長。
這是一本打開就要熬夜看完的書,豆瓣評分高達9.1,東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讀者心中的無冕之王。
書中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黑暗下共同生長長達19年的犯罪故事。全書以父親被殺開始,兒子自殺結束。
亮司和雪穗兩個看似從未有過交集的男女主,卻如同日與夜,亮司在黑暗中沉淪,雪穗則進入上流社會。全書兩人沒有一句對話,像兩條平行線,並行前進。彼此卻是對方世界唯一的光。
對於身處陰溝的他們來說,活著是必須品,為了活著,他們不擇手段,但是內心的善與惡常常在鬥爭,就看最終哪個佔了上風,什麼成了主導。
這是一本剖開人性的書,書中將至親的獸行與人性的醜惡書寫的淋漓盡致。
正如那句經典的話:「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第三本:《曾國藩》唐浩明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剛好朋友遇見一個工作上的難題,她看上一個薪資更高、待遇更好的公司,很心動,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無法勝任,面對選擇,她不知接下來怎麼走。
我就把曾國藩將長江水師改為經制之師的故事講給她。
太平天國滅亡之後,只接受曾國藩調配的二十萬湘軍成了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非欲拔之而後快。
曾國藩為了成全自己的忠臣的名聲,自剪羽翼,裁了部分湘軍。
為了增強國防,曾國藩想把剩下的湘軍水師改制成大清國的正規海軍。簡單地說,就是要把民間組織改為事業單位。
想法很美好,但團練改為經制之師,史無前例,朝廷不一定會同意。
為了達到目的,曾國藩和幕僚充分分析,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辦法。
第一步,直接先找朝廷的決策中樞「恭王」。第二步,增強恭王在慈禧面前的說服力。第三步,力促各總督一致支持。
就這樣,一件看似很棘手的事,經周密謀劃,順利辦成,利國利民。
我告訴朋友:有目標,一步一步來解決,結果總不會錯。
全冊用38小時讀完,受益匪淺,很多故事都在啟發著我,讓我可以不畏艱難、韌性十足。
書中的曾國藩不再是歷史人物,而變得更加立體,他是一個為人坦蕩、正直、謙虛、內斂、謹慎、深謀遠慮、顧全大局、禮賢下士,歷史中難得的有勇有謀之人。
百讀不厭的一個人便是曾國藩,他的識人之智,謀國之忠,修己之心,令人嘆服,每讀必有所得且受益終身。
第四本:《平凡的世界》路遙
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潔。
好的書籍可以改變人生的底色,讀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才發現,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為了寫好這本書,路遙一個人在荒郊獨居了好幾年,通讀了十年間的報紙,終於憑藉此書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這本書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後那一代人奮鬥的故事,全景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進程中的命運。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作者用文字給一切卑微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
此書向我們呈現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出生底層的人對命運不屈不撓的反抗,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奮鬥熱愛生活,這就是平凡人的世界。
長的是苦難,短的是人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故事。
第五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美] 塔拉·韋斯特弗
真正的擺渡人,永遠只有我們自己。
這是一本打破自身局限的一本好書,讀書時我一直以為作者塔拉是生活在60或70年代或者更早之前的人,然而這是一本當代真實經歷的自傳。
文中父親的樣子,因受著摩門教的信仰,不允許孩子接受教育,生病了不看醫生,相信末日預言,將孩子束縛在山上的車輛回收廠,壓榨著孩子們的時光填充著自己頭腦中的黑洞,奴隸主般役使著他們的軀體,滌蕩著幼小的靈魂。
母親雖有著較好的身世,聰明,受過教育,明知道女兒所受的委屈,卻依舊隱忍丈夫莫名其妙的邏輯,選擇無視和沉默甚至縱容「陰謀」肆虐。
兄弟暴力的虐待和幾近瘋狂的控制欲。
故事沒有波瀾滔天的敘事,沒有豪言壯勵,隱匿於原生家庭訴說下那份勇氣與自我的倔強,輕撥點染卻足以迷思震動。
17歲之前的塔拉一天書都沒讀過,甚至生活在大山裡像只小獸,後來卻通過強大的自學能力和在線的智商先後考上楊百翰大學,劍橋大學,並最終獲博士學位,活出了全新的自我。
她拼命讓自己掙扎出困境,用教育治癒了自己,打開了人生的枷鎖和新的世界。
教育就是對塔拉過去生活的救贖,塔拉就是在逃離原生家庭的同時找到了新的信仰「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就像書名所說,知識就是將她從谷底拉起來的繩索,並將她解救出來。
生活從來不易,但總要昂首走過去,未來才有更多可能。
5本書,值得閱讀,不多不少,剛剛好。
蔣方舟曾在圓桌派裡說:
「一個人如果不讀書,他的價值觀就只好由他的親朋好友決定,因為沒有別的輸入渠道。」
我們每個人輸入信息和錄入價值觀的渠道是有限的,讀書能讓我們用最低的成本去培養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願我們在2021年可以博覽群書,用閱讀來體恤溫柔,消解自身的苦難。
——END——
文/阿若姑娘,愛文字寫故事、獨立又溫暖的90後姑娘。當過記者,開過一間小小的花藝工作室,愛寫作,不惜為此辭去鐵飯碗。歡迎關注@阿若情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