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巴基斯坦媒體報導,1月7日一架中國製造的殲教-7PG(FT-7PG)戰鬥教練機在旁遮普省的卡拉姆空軍基地起飛後不久墜毀,中隊長哈利斯·本·哈立德和飛行員伊巴圖爾·拉赫曼雙雙殉職。
事故發生後不久,社交媒體上就出現了墜機地點拍攝的視頻和照片,顯示飛機的部分機身和機翼已經被撞擊的巨大衝擊力撕碎得四分五裂,飛行員的頭盔也散落在一旁,場面讓人不忍直視。
圖片:墜毀的殲教-7PG戰鬥教練機,注意尾噴也撞凹陷進去。
這次墜毀的殲教-7PG是2001年由巴基斯坦向中國購買的,是殲-7PG戰鬥機的配套教練機。當時巴基斯坦共進口了57架殲-7PG戰鬥機和9架殲教-7PG戰鬥教練機。
與過去進口的殲-7P戰鬥機系列不同,殲-7PG和殲教-7PG採用了雙三角翼,並安裝有小型都卜勒雷達,而不是早期型的雷達測距儀,屬於最新一代的殲-7系列戰鬥機。
圖片:遇難飛行員的頭盔。
圖片:巴基斯坦空軍殲教-7PG戰鬥教練機。
9架殲教-7PG戰鬥教練機在巴基斯坦空軍中承擔了繁重的飛行訓練任務,為巴基斯坦空軍培養出了數以百計的飛行員,可謂勞苦功高。不過,正由於這20年的高強度飛行,殲教-7PG戰鬥機的壽命也差不多了,加之先後發生過幾起飛行事故,目前能夠正常執行飛行訓練任務的殲教-7PG戰鬥教練機已經屈指可數。
巴基斯坦空軍急需殲教-7PG戰鬥教練機的替代機型。雖然巴基斯坦能夠自行生產K-8教練機,但那是屬於基礎教練機,而殲教-7PG是一種擁有超音速飛行能力的戰鬥教練機,是飛行員跨上真正戰鬥機前的最後一款「空中教室」,因此需要一型性能更強的戰鬥教練機替換。
圖片:採用雙三角翼的巴基斯坦空軍殲-7PG戰鬥機,即將被「梟龍」戰機替代。
而且對於巴基斯坦空軍來說,殲-7系列戰鬥機雖然仍然保有一定的數量,但畢竟已經是上一代機型,未來主要將裝備JF-17「雷電」/「梟龍」戰鬥機。不久前,JF-17 Block3批次戰鬥機原型機已經實現首飛,這種中巴聯合研製的戰鬥機作戰能力越來越強大,必將替代殲-7系列戰鬥機成為巴基斯坦空軍主力。
因此,下一代的戰鬥教練機也必須是JF-17戰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就是JF-17B雙座型「梟龍」戰機。
圖片:交付巴基斯坦空軍的雙座型JF-17B戰鬥教練機。
2019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空軍在卡姆拉的巴基斯坦航空綜合公司(PAC)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接收首批本土組裝生產的8架JF-17B雙座型戰鬥教練機的入列。
空軍總參謀長穆賈希德·安瓦爾·汗在儀式上祝賀中巴兩國技術人員圓滿完成了2019年度生產目標,在5個月內生產了首批8架JF-17B雙座戰鬥機。他說,雙座改型的系列化生產是JF-17項目的一個裡程碑式的發展,是兩國永恆友誼的真實體現,JF-17已經成為了巴基斯坦空軍的支柱。
圖片:巴基斯坦自行組裝生產的雙座型「梟龍」已經批量裝備部隊。
與單座型的「梟龍」相比,雙座型「梟龍」戰機前機身加長,脊背增加一個長條形油箱,彌補後座擠佔飛機油箱空間,飛機垂尾從原來的梯形變成後掠形狀,提高了舵面的操縱力臂,飛機高度有所降低。
根據航展公布的信息,「梟龍」雙座機的正常起飛重量9.1噸,最大載荷4600公斤,與單座機差不多。最大速度卻很有意思從単座機的1.6馬赫升級到1.65馬赫,很有可能是發動機推力增加了一些。此外,雙座型的「梟龍」戰機能夠使用全套的空空、空地、空海飛彈武器,由於增加了後座,在對地攻擊和截擊作戰中甚至能夠發揮更強的戰鬥力。
圖片:有了雙座型「梟龍」,老殲教-7PG可以退休啦!
巴基斯坦目前已經擁有了組裝生產雙座型「梟龍」戰機的能力,未來替換殲教-7PG戰鬥教練機的步伐會越來越快。有了雙座型「梟龍」戰機,殲教-7PG戰鬥教練機終於可以褪下戰袍,好好在博物館中頤養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