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黛安娜王妃之死看傳媒與隱私

2020-12-28 百家號

逝者安息,無意冒犯

01媒體手上染著王妃的血嗎?

在筆者看來,媒體應對王妃之死負有一定責任,但主要責任並不在於媒體身上。

相反,司機酒駕、超速行駛以及男友多迪和黛安娜王妃對於司機這些危險行為的默許才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再加上沒有繫上安全帶這一因素,如果單從事故的產生來看,便是如此。

但為什麼,公眾扔把主要矛頭指向媒體呢?

我想這也是一種共情行為。

人們獲取信息需要媒介,媒介在生產信息的過程中又通過對信息的收集、篩選和再加工傳遞給受眾,並且根據受眾需求對受眾所想了解的信息進行報導。一方面,媒體塑造了黛安娜王妃「灰姑娘遇王子」的清楚浪漫、熱衷於公益活動關愛弱勢群體的善良親民、面對查爾斯王子尋找情婦時的果斷與獨立的形象;另一方面,公眾與媒體塑造的黛安娜形象產生了一種情感聯繫即共情,她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人,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滿足於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嚮往和天真浪漫童話的象徵。最後,當巴黎車禍發生,媒體一手造就的象徵在以狗仔隊為代表的小報記者鏡頭下消亡。公眾此時的重點早已不在於安全問題,而是把矛頭徹底地指向了媒體,是他們為了爆料而破壞了他們心中的象徵,導致了共性創傷,媒體實際上充當了主要責任的替罪羊。並且媒體滿足了公眾傾瀉情緒的需求,使得黛安娜王妃的去世更為無辜,而非其安全原因。

02到底是媒體造就了王妃?還是王妃利用了媒體?

我想這兩點都存在。

黛安娜王妃自小便經歷了母親在以男為貴的貴族傳統和壓迫下選擇離婚、幼年時寄宿學校的經歷留下了拋棄孤獨和不安的心理、渴望被認可、被關注被肯定,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填滿心靈缺口。我們也可以將王妃熱衷於參與慈善活動、拒絕查爾斯王子的情人節之吻、尋找情夫、在電視前傾訴衷腸都是藉助媒體打造自身形象的行為。同時,其行為早已超出了王室的許可範圍,但媒體所塑造的良好形象和極大的曝光度是否也讓王室忌憚於輿論壓力而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不得而知。

新奇性是構成新聞價值要素的重要一點,黛安娜王妃自與查爾斯王子成婚的那一刻起,便已把公眾的注意牢牢地吸引住了。盈利是媒體生存的重要手段,而報導受眾所感興趣的內容便是最有效的手段。王室是英國國家象徵,政治傳播中對於國家形象有相關論述:面對國內受眾,積極的國家形象是在媒體趨於正面化的報導和民族情緒下促成的。受益於王妃本身性格及公眾對美好幸福的嚮往,媒體對於王妃的報導也會更加大力度和偏向於正面化,有利於王妃形象的塑造。

03媒體的報導符合倫理道德法規嗎?

在筆者看來,西方媒體報導以大膽、全面、自由為特徵。

但面對黛安娜王妃之死,新聞自由和隱私權則更值得我們的注意。西方報紙分大報小報,大報以嚴謹客觀為特徵,小報則以娛樂生活為主,狗仔隊也明顯隸屬於後者。媒體對於王妃過度的、刻薄的、侵犯隱私生活的報導一方面加劇了王妃面對鏡頭的痛苦和逃避,但也增強了民眾與王妃間的感情聯繫、同時滿足了王妃塑造自身形象的要求。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但在王妃之死事件裡,並不是所有媒體都有責任。在公眾眼中,記者作為船頭的瞭望者,媒體整體道德素質水平應該是比公眾高的。但媒體也不是固態一成不變的,就像大報小報的區別一樣,媒體的負有責任感的理想形象也是公眾賦予的。公眾一邊享受著在他們想要了解黛安娜王妃生活需求驅使下的媒體帶來的屬於模糊界定的新聞自由的新聞報導,一方面又在指責媒體的新聞報導侵犯隱私權導致王妃香隕。是否有些不道德?

不如說是人們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促成了一系列事件的產生,是人類本性使然,已經超脫了倫理法規的範疇。

04媒體與隱私的關係,該何去何從?

現代社會產生了隱私權這一概念,或許也是迫於媒體巨大的傳播力量而形成的。既然法律已經劃定了隱私不可侵犯的範圍,那麼,正如「法無禁止皆可為」所說的,同時媒體可肆意報導的範圍也被界定了。一方面人們注重例如體重、住址等個人信息的隱私;另一方面有些人則以明星爆料為生活養料。我們在不斷說著保護隱私的口號下,又渴望獲得部分人的隱私,正如筆者第三段對讀者需求和讀者對於記者的指責一樣,我們是否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分裂?

我們似乎已經無法去處理媒體與隱私的關係問題,正如陰謀論的產生一樣,人們習慣從因果關係去解釋事物的產生,但現代社會的複雜性使得事物產生的因果關係變得複雜甚至很多上升到專業學術研究的層面。普通民眾無法理解或是不想花費大量時間去探究,但人們又需要一個因果關係去解釋事物的產生,所以我們會尋找某些簡單但與現象又有著聯繫的事物去承擔這一角色,我想媒體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陰謀論的角色。

最後,我們利用媒體發表見解,媒體也利用我們的影響進行發展壯大,不斷創造消費一個個符號和象徵,並通過對時間的報導和反應來塑造自身的形象。

好像筆者在此也在消費已逝去的王妃的隱私,當我憑此賺取流量時,是否也在剝奪隱私?

相關焦點

  • 黛安娜王妃怎麼死的?黛安娜王妃車禍之謎
    天使面孔,氣質優雅的黛安娜?真誠善良,熱心慈善的黛安娜?爛漫多情,敢愛敢恨的黛安娜?還是為盛名所累,無可奈何的黛安娜?黛安娜,一朵怒放過的英格蘭玫瑰,花開花落,她留給世人太多面孔,太多回憶,太多感慨,太多傷痛。  黛安娜王妃怎麼死的?
  • 黛安娜王妃死因出現新版本
    外媒稱,黛安娜王妃之死出現新版本。
  • 黛安娜王妃:一位撕破了,皇室百年「死板規則」的,現代母親
    正如人們對黛安娜之死的悲痛所顯示的,黛安娜對王室禮儀和為人父母的不拘禮節的態度引起了公眾的共鳴。在這裡,揭示了她的愛心和慈善工作的遺產至今仍在繼續。這種情緒預示著,在黛安娜與媒體就其家庭隱私的持續鬥爭中,更黑暗的日子即將到來。  然而,這種嚴密的審視也幫助英國公眾對王妃的兒子們形成了強烈的同理心。後來在談到1982年6月21日威廉的出生時,黛安娜說她「感到整個國家都在為我分娩」。她的角色也絕不會是被動的。在1991年的採訪中,黛安娜王妃透露,她已經為她的兒子們取了名字。這次採訪的目的最終成為安德魯·莫頓為黛安娜王妃寫的傳記。
  • 黛安娜王妃遭遇車禍而死,為什麼民間卻認為,黛安娜死於謀殺
    1997年,黛安娜王妃與男友多迪在法國巴黎遭遇車禍,兩人雙雙遇難。黛安娜王妃的死,被官方定性為了一次意外事故。但由於有眾多民眾對結果不滿,這個案件在數年時間內又進行過幾次重新調查。但最終結果均顯示,黛安娜王妃的死亡,純粹是一場意外。
  • 黛安娜王妃的緋聞男友打破沉默:炮轟BBC欺騙黛安娜王妃接受採訪
    黛安娜王妃生前的緋聞男友之一、巴基斯坦裔心臟病醫生哈斯納特·可汗(Hasnat Khan)罕見發聲,他透露他曾警告黛安娜王妃要「小心對待」BBC記者馬丁·巴希爾的採訪。黛安娜王妃的緋聞男友哈斯納特公開反對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聲稱在她著名的《Panorama》採訪中,這位王室成員被人「非法操縱」了。
  • 英國王室對黛安娜王妃的死保持沉默?遭遇車禍而死,卻認為死於謀殺
    但是這只是假想而已,只是人們不願意相信黛安娜王妃已經去世的消息,臆造出來的善意謊言。事實上黛安娜是沒有機會「詐死」的。因為當年黛安娜被宣布死亡後查爾斯馬上不顧幕僚的反對和勸阻,執意將黛安娜王妃的遺體從巴黎接回來。之後更是堅持要將黛安娜王妃葬禮按照王家規格下葬,甚至自己親手為黛安娜王妃設計了一套新的葬禮程序。
  • 揭密黛安娜王妃車禍真相
    英國前王妃黛安娜於1997年8月31日死於巴黎車禍,同她一道去世的還有當時男友多迪。那麼,關於黛安娜王妃到底是死於意外還是謀殺,這些年讓公眾一直爭執不休。不過,最新的消息表明:戴妃的確是死於謀殺。當然,約翰也表露,黛安娜王妃是他所刺殺的唯一一名女性。當被問及他是如何看待黛安娜王妃時,約翰表示他陷入矛盾,因為王妃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女性,但「她把英國皇室陷入風險,以致自己的生涯短促」。並且表示,「皇室有證據表明,她知道太多秘密。」
  • 黛安娜王妃的弟弟:BBC誘騙王妃採訪的謊言
    據《太陽報》11月7日報導,黛安娜王妃王妃的弟弟厄爾·斯賓塞(Earl Spencer)分享了自己的手寫筆記,裡面記載了32個關於BBC採訪記者馬丁·巴希爾(Martin Bashir)誘騙王妃,確保其參加採訪的謊言。
  • 黛安娜王妃的不幸婚姻
    黛安娜王妃一最近一直在看關於英語寫作方面的文字類材料。
  • 黛安娜王妃與一件皇室傳家之寶
    #黛安娜王妃#黛安娜王妃,由於公然亂戴一件皇室的傳家之寶,惹得女王大為光火Princess Diana miswore royal heirloom choker necklace as headpiece黛安娜王妃,在作為皇室成員的時候,在許多方面都要追求極致,其時尚打扮也不例外
  • 哈裡王子母親黛安娜王妃有多奇葩?據說被英國王室謀殺
    關於哈裡王子的母親,很多人可能更不陌生——黛安娜王妃。但是關於黛安娜王妃的死亡,卻是相當地離奇:黛安娜王妃是查爾斯的第一任妻子,亦是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的親生母親,但於1996年8月28日解除婚約,1997年因車禍死於法國巴黎。
  • 時隔12年,黛安娜王妃舊情人現身說法:她被騙了
    1995年,馬丁因採訪黛安娜王妃而一炮而紅,採訪中黛安娜王妃特別提到了查爾斯王子與卡米拉之間的戀情,話題主要圍繞了「三人的婚姻太擁擠」,有高達2300萬民眾收看了節目。
  • 一種悲劇兩處閒愁:黛安娜王妃與格蕾絲王妃的人生交集
    1981年,黛安娜與查爾斯訂婚一周後,黛安娜代表王室第一次「執行公務」就是去摩納哥,在那裡她與格蕾絲王妃成了朋友,初出茅廬的黛安娜對公務外交很緊張。格蕾絲私下對黛安娜說:親愛的,別急,以後只會更加糟糕。聽得出來,格蕾絲王妃久經風霜,成熟老練,也很幽默。言談話語之中又似乎在暗示著什麼,也確實在暗示著什麼,可是那時沒有人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
  • 黛安娜王妃的前管家:黛安娜曾寫信稱,她的丈夫在計劃一場車禍
    1961年7月1日,一個名為黛安娜的小女孩出生在英國諾福克,她是愛德華斯賓塞伯爵的小女兒。雖然是伯爵的女兒,但她的童年並不幸,自小父母離婚,成了學校裡唯一父母離異的孩子,受到了別人的冷嘲熱諷,受到了不該受到的磨難。
  • 最美黛安娜王妃演繹者
    黛安娜王妃即便逝世多年,仍然是大眾心中最美的王妃,更是永不退流行的時尚偶像。首先來說黛安娜王妃與伊莉莎白的相似之處,黛安娜王妃在學生時期因熱愛音樂與舞蹈,所以她曾相當努力學舞,並夢想成為一名舞蹈家黛安娜王妃身高178cm且比例極好,而190cm的伊莉莎白·德比齊也是十頭身比例。
  • 王妃和狗仔隊:黛安娜王妃之死如何改變英國媒體?
    黛安娜一步步發展成國際時尚的指標,受到英國人民的愛戴,稱她為「人民的王妃」。經估計,全球有7.5億人觀看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從那之後,狗仔隊便開始記錄她的一舉一動。黛安娜慢慢成為世界上被拍最多照片的人,即使是模糊不清的照片,狗仔隊也能賣到高達50萬英鎊(也因此獲得了「銷售王妃」的暱稱)。
  • 黛安娜王妃車禍在美國成景點?引全球公憤
    「你認為黛安娜王妃的死是他殺還是僅僅是意外?」「你覺得黛安娜王妃死去的時候肚子裡的孩子是誰的?」問題偏向陰謀論且毫無底線。這件事一爆出來,黛安娜王妃的前新聞發言人就說:這個主題景點真的是糟糕透了。英國王室的前新聞發言人Dickie Arbiter也表示,這種做法是對哈裡王子和威廉王子的冒犯。
  • 自古紅顏多薄命,你所不知的威爾斯王妃黛安娜
    黛安娜王妃黛安娜,威爾斯王妃,一個傑出而迷人的女性,一個慈愛而無私的母親,一個痴情而不幸的妻子,一個不是大使的最好的大使
  • 《暮光之城》女主斯圖爾特將出演黛安娜王妃,被吐槽「毫無貴氣」
    但要說英國王室最神秘也是最有名氣的成員,還屬黛安娜王妃。但是,對於黛安娜王妃個人傳記的拍攝,始終不是那麼成功。大概是沒有找到合適演員的原因,唯一一部算得上電影的《黛安娜王妃最後的日子》,也是採取半電影故事,半紀錄片資料的形式,對黛安娜王妃的這個角色展現的不是很好。黛安娜王妃不僅在英國皇室的王妃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在英國百姓心裡的地位也很特別。
  • 全球最美王妃——絕代佳人,英國黛安娜王妃的傳奇一生
    首先,兩人的差異巨大,查爾斯從小便接受了正統的皇室教育,他喜愛歷史哲學,喜歡聽古典音樂;而黛安娜只是一個有著初中文化的普通人,16歲就離開了學校,她喜愛看情感小說、時尚雜誌,喜歡聽流行音樂。其次,超高的關注率和媒體過分曝光讓黛安娜感到疲憊。黛安娜在接受採訪時候也說到媒體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媒體對於她的示好已經超過了丈夫。同時也引發了查爾斯的嫉妒,因為這件事情出現了很多複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