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魔術》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休·傑克曼和克裡斯蒂安·貝爾兩大演技派男神互飈演技,更有大衛·鮑伊的珍貴客串和斯嘉麗·詹森的鼎立加盟,共同創造了一段屬於魔術的傳奇故事。影片口碑極佳,劇情多重反轉燒腦不止,人物波折的命運讓人嘆息。
兩大男神,兩種命運,殊途同歸,一種結局
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科學尚未昌明,愛迪生和特斯拉還不是史書留名的大科學家,魔術與科幻結合所帶來的神秘感,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合情合理。
故事的明線是安吉爾(休•傑克曼Hugh Jackman飾)和伯登(克裡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飾)之間的復仇與競爭,暗線實際是兩人「瘋狂之路」的幾次升級。今天我想探討的是關於痴迷與犧牲,即:安吉爾和伯登如何在瘋狂中走向滅亡。
安吉爾和伯登最初一起跟老魔術師卡特學習魔術,關係不錯。安吉爾的愛人茱莉亞經常在當紅的魔術中充當美女助手的角色。
茱莉亞和伯登一樣,都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一次表演中,伯登在茱莉亞的授意下,幫她換了繩結的綁法,誰知茱莉亞未能成功逃脫,居然溺水而亡。安吉爾因此恨上了伯登,想讓他為茱莉亞的死付出代價。
這成為兩人復仇故事的開端。
茱莉亞沒想到自己的小小追求讓自己喪命
茱莉亞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也相信自己能做到,卻因此意外獻祭了自己的生命,如果她能料到結果,肯定不會去冒險了。她對於魔術,還遠沒有達到「痴迷」的程度,卻為此而犧牲。
其實影片在這時已經通過茱莉亞的遭遇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了追求你想成就的東西,你能付出什麼代價?
伯登和法隆,讓我想到《白夜追兇》裡的明暗兄弟,不同的是,明暗兄弟需要扮演的是自己的兄弟,而伯登和法隆,他們扮演的都不是自己。他們抹去了自己的存在,交替扮演著「魔術師伯登」和「機械師法隆」兩個角色。
「魔術師伯登」跟卡特爭論時說過,有的魔術別人都做不到,只有他能做到。這說明,他和雙胞胎兄弟早就在玩這種替換的把戲,並且已經做好了長久下去的準備。
伯登從一開始就有堅定的自我犧牲信念
後來他和安吉爾一起去看中國大師的表演,看到那位大師為了塑造自己的跛腳形象,幾十年如一日在裝瘸,「魔術師伯登」更堅信了自己的想法:只有將自己全部奉獻給魔術,作出徹底的犧牲,才能真正成功。
莎拉對「魔術師伯登」說,你有的時候不愛我。我們又看到伯登跟奧莉維亞在一起,以為是伯登出軌了,後來我們都知道了,雙胞胎中有一位愛著莎拉,有一位愛著奧莉維亞。
可是為什麼,他們還能利用奧莉維亞的愛情去對付安吉爾,還能對莎拉口出惡言導致她自殺?
口出惡言的這位,只在臨死之前對自己兄弟說了一句對不起,他真的心懷愧疚嗎?可能吧。活下來的那位會對奧莉維亞愧疚嗎?可能吧。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他們彼此不會互相苛責,因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魔術,是成為頂尖魔術大師,是輪流在臺上享受歡呼與掌聲。其他一切,都要為這一點讓路。
只在某些天出現的「愛」是真正的愛嗎?
這也是為什麼,被絞死的那一個,看起來比我們想像的要平靜的多。「魔術師伯登」沒有死,這就夠了。
伯登兩兄弟,作為「魔術師伯登」時,享受聚光燈和掌聲,享受極致的輝煌;作為「機械師法隆」時,隱藏在陰影裡,充當一個工具人,為「魔術師伯登」服務。
為了追求你想成就的東西,你能付出什麼代價?
「我能付出全部自我,抹去自己的存在,只為一個人設而活,甚至為一個人設而死。」
安吉爾最初的動機只是為了愛人復仇。
他失去了心愛的女人,必須要找一個發洩的出口。於是他把全部的悲傷變成憤怒轉移到伯登身上。他來到伯登的舞臺,向伯登開槍。
後來,他的動機更多是嫉妒和不服。他知道,伯登是天才的魔術師,而他只會抄襲和表演。他不服,即使他抄襲來的魔術比伯登的原版效果好,他也不滿意。
曾經的真摯敵不過放不下的執念
這時他開始利用奧莉維亞,他知道奧莉維亞對他的感情,可他選擇利用這種感情去刺探伯登的秘密。
表面上看,他好像因為失去了愛人而「不會愛」了,實際上,這是他走向瘋狂的開始。他為了自己的好勝心,為了讓自己「大魔術師丹頓」的稱號名副其實,他開始降低自己的底線了。他從捍衛感情,轉變為利用感情。
奧莉維亞的背叛,讓安吉爾明白,他必須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他希望以一種超越想像的方式,真正走向巔峰,不單要永遠擊倒伯登,更要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在特斯拉的幫助下,他得到了能夠無限「複製」自己的機器,他用這臺機器,做到了真正的瞬間移動、移形換影。這給他帶來巨大的成功,名聲、掌聲、榮耀、觀眾驚嘆的眼神,一切都如他所願。
此時的安吉爾後悔嗎?
代價是,每一次變魔術,就要殺死「自己」一次。恐怖的點在於,在死亡來臨之前,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被殺死的那個「自己」。後來,他為了陷害伯登,再一次殺死了「自己」。
這對他而言,已不是難事,曾經為鴿子在魔術中犧牲而不爽的人,現在習慣了「自己」的犧牲。
至此,安吉爾已經徹底瘋狂。
為了追求你想成就的東西,你能付出什麼代價?
「我能視愛情如糞土,視生命如草芥,我甚至能一次又一次地殺死自己。」
影片結尾的這一句話,道盡了電影的精髓。
看不清真相,是人被自己的執著蒙蔽了雙眼
我們作為觀眾,仿佛看了一場魔術,在諾蘭高超的敘事技巧中,像他希望那樣,忽略一切暗示和鋪墊,緊張等待真相揭曉的那一刻。
至於伯登和安吉爾,他們不只被對方騙了,更重要的是被自己的痴迷所欺騙。安吉爾死去,作為個體永遠地消失。伯登兄弟一人被絞刑,一人殺死了安吉爾,雖然存活下來,他作為個體的意義也已經不復存在。兩方勢力、三個活生生的人的鬥爭以悲劇收場。
他們在追求極致的道路上,以不同方式逐漸瘋狂,最終走向滅亡。
所以,為了追求你想成就的東西,你能付出什麼代價?